三国求生记-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挺好?小巧玲珑的。你没收她?”
陆逊大摇其头:“弟至今单身。那个鬼女……唉,我都不知该怎么说倭族地习俗,按说主理祭祀的神鬼巫女不得行苟且之事,可是这鬼女被甘兴霸鱼水数晚之后扔回倭族,依旧能够主理祭礼诸事。”
陆仁道:“这些蛮族是这样的,理会她们干嘛!?你回济州之后记住,他们如果老老实实的挖矿提金,就有他们的饱饭吃。要是敢玩什么花样,一个字,杀!”
“兄长……”
陆仁挥挥手:“伯言,有些事你不懂的。我只说一句,这些家伙吃硬不吃软,你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只会得寸进尺。你真正一直打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他们反而会乖乖的听话。对于他们这些人,强势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怕!”
陆逊也不明白陆仁为什么会对倭族这么狠,因为这一直不像是陆仁的处事为人。举个简单的例子,陆仁对南蛮各族可不是这样。不过现在地陆逊对陆仁也有种莫明其妙的信服,不然陆仁让陆逊去倭岛杀男抢女,陆逊也不会照做才对。
陆仁又道:“倭族不论,三韩那边怎么样?”
“和倭族差不多,不过三韩比倭族要强上一些,再者三韩后面的高句丽也颇有实力。弟旧日读书,汉室曾举兵高句丽,却于陆路无功而返。先取济州,再从海路攻取三韩确是一招妙棋。彼山路难行,但在海防上却是易攻难守。如今我们已攻下济州北部沿海地区,只是因为实力受限,暂时还不能继续北进,所以是在先尽力巩固业已占下的地区。兄长,图中所示便是如此。”
陆仁看了一阵,点点头把海图卷好交还给陆逊道:“徐徐求进,不可急于贪功求成。我的夷泉必竟离济州太远,万一有点什么事很可能会救应不及。伯言你用兵之能远在我之上,也该了然于胸,为兄就不多说废话。嗯……你们地人口基数可能有些紧,不如借行商之便,尽量地多从青、幽各州收拢一些民众迁居到济州。如果情况允许,我也会从我这边抽调一些愿意迁居的民众过去。”
陆逊收好海图复问道:“兄长与吴候之间怎样了?当初兄长对吴候许以十年之期,并且允许吴候地孙氏子弟向陆氏求学。兄长,你这样做……”
陆仁大笑道:“怎么?伯言是在为我担心?放心吧,我敢这样做自然是有恃无恐。借行商取利来兴家强国,你以为真的有那么简单?行商者,要有能够买卖的东西才行;想要有能够买卖的东西,又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与工业基础;而足够的农业与工业基础,又要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去支撑起来才行。伯言不妨想想,我现在的生意能做的这么大,别的诸候真正差的是什么?差的太多太多了,一时半会儿的我都说不清楚。”
陆逊摇头道:“弟是不甚甚解,不过既然兄长心中有数,弟也安心不少。”
陆仁笑了笑,忽然想起什么,压低了声音问道:“伯言你方才说至今单身?你年纪可不小了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哎…陆逊的脸色突然间变得很古怪,凑到陆仁的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话。再看陆仁哑然望定陆逊,低声道:“不奇。сom书、不会吧!?郡主她把你当什么啊?”
陆逊有些垂头丧气的应道:“我也不知道……可能郡主心里的想法和甄别驾差不多吧。”
陆仁苦笑着拍拍陆逊的肩膀道:“伯言,我们两个还真是难兄难弟!”
“唉,兄长你比我强多了。不过说句心里话,这样也好……其实自闻知兰郡主的死讯之后,弟已无心婚事。如今这样守在郡主的身边,弟反而心安矣。”
陆仁看看陆逊,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要不,你去清幽小筑住几天吧。我知道你想拜祭一下小兰的。”
陆逊点点头。
“启禀主公,泉州荀令君方至海港,特差人来请主公赴府衙一叙,具言有要事相商!”
陆仁心头一凛,荀突然从泉州赶回来,中原肯定出了什么事……
第四卷 何谓英雄
第二回 … 局外之局
夷州府衙,刚从泉州赶来的荀正在和陆风、荀粲讲解一些政务上的心得,不多时陆仁也赶至府衙。礼过之后,陆仁与荀同至偏厅,吩咐下去如无要事不可打扰。
“荀公,说吧,中原那边出了什么事。”
荀笑道:“猜出来中原有事了?”
陆仁道:“如无要事,荀公你也不会一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从泉州赶到夷州来。”
荀无所谓的笑笑,正色道:“玩笑话不再多说。义浩,曹刘的汉中之争,曹操输了。”
陆仁道:“汉中是西蜀的门户,可以说无汉中则无蜀中。刘备就算是拼了老命都要把汉中给纳入掌中。相比之下,曹操对汉中则可以先放一放,转而固守长安周边……荀公你急急的赶来就为了这个事儿?”
荀道:“当然不止这些,汉中之事你早有定论嘛。蜀中各处的陆氏子弟传回了消息,自刘备整军入蜀时起,他们便按照你的策略去做,如今已颇见成效。我算了一下,现在除去衣甲器杖这一类的商货之外,蜀中刘备的商贸诸事他们已经掌控在手七成以上……看样子,刘备已经成为第二个孙权了,只不过刘备还不知道而已。”
陆仁长吁了一口气道:“那就好!刘备和孙权的情况不同,而且刘备的手下有个诸葛亮。我玩这么多的手段,别的人都不怕,就是怕被这个猪笼看破!”
荀轻叹道:“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此言确实不虚。可惜凤雏死得太冤了点。”
陆仁也有些无奈。本来刘备入蜀的先提条件已经和历史上不一样,可是庞统似乎注定了是个天妒的英才。没有死在落凤坡张任的乱箭下,却死在了蜀中的栈道上…………该庞统倒霉!自江州取雒城的时候,庞统领兵从山路栈道奇袭,却不想才走到一半,年久失修的木制栈道突然崩塌……所以荀会感慨庞统死得太冤了。
默默的摇了摇头。陆仁复问道:“除去这些还有别地事吗?”
荀道:“多了去了,不然我赶来夷州作甚?首先是圣上那里……圣上与刘备之间似乎闹矛盾了。”
陆仁一听就乐了。这个一直是他想要的。
荀缓缓道:“刘备地蜀中与汉中已定,圣上想效仿昔日高祖川中立业之事,迁都成都,刘备却一直都在找借口推脱。”
陆仁鼻哼了两声道:“圣上在襄阳已经让刘备吃够了苦头,现在刘备好不容易有了蜀中的基业,哪里敢把圣上接去成都打乱他的计划?再说圣上在襄阳,有我和孙权一起帮刘备在背后撑着,荆襄可保无忧……好像内庭所需的半数以上都是我掏的钱吧?总之圣上一离开荆襄,对刘备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说不定圣上前脚刚走。后脚曹操的兵马就跟上来了。”
荀道:“义浩主公,你准备帮哪边?”
陆仁敲了几下脑门,阴笑道:“荀公你别怪我,我准备帮刘备。s”
荀古井无波的端起了茶杯:“不出我所料,主公你已经阴险得没边了。不过我有些搞不懂,主公你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打算?”
陆仁想了很久才道:“说句实在话,我这样做也是在为圣上好。如今的中原已成三分之局。而乱世之初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也已经再没有什么意义。曹刘孙三家各有各地地盘,各有各的实力,圣上如果不计后果的轻入任何一家的腹地,只能是彻彻底底的受控于人,到最后不过是一个被逼让位的结果。这一点不管哪家诂计都会一样,最多最多不会在刘备、曹操、孙权一代的人身上发生罢了。”
荀微微点头,轻叹道:“是啊。天子暗弱,汉室颓废之局已实难挽回。让圣上居于三家之间地荆襄,在大义上对三家都有所限制。同时忍辱负重保存汉室血脉以候中兴之机,这对汉室与圣上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义浩,要不你想办法把圣上接到夷泉来,如何?”
陆仁吓一跳,赶紧拼命的摆手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真那样做荀公你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再说如今之局对我又何尝不是一种限制?就像我当初设计救圣上出许都一样,人的野心是需要有外力来压制住的。”
开什么玩笑!陆仁开头对荀说的那些话只是些好听的话而已,真正陆仁心里的打算就是让献帝老老实实的呆在襄阳,在政局上能限制住三家的野心,比如都想称王什么地。至于称帝,只要献帝还在帝位上。曹刘孙三家就都不敢,因为那可就给了另外两家联手瓜分自己领地的绝佳出兵借口。再说,献帝在襄阳的话,有点什么事陆仁也能救应得及,去了成都那可就想都别想了。要是献帝真接来夷泉。陆仁肯定会头痛死。
荀对陆仁的表现颇感满意。看那架势到像是给陆仁来了个恶作剧一般。笑了笑荀问道:“主公,曹操已称公数年。而现在圣上不在其手,诂计也不敢再轻进一步。那么对孙权、刘备此二人,你心中对其的爵位底线是放在什么地方?”
“公,不过不能容其称王。但有所犯,立马断交并毁其民生命脉!”说着陆仁忽然想笑,因为刘备与孙权各至公位的话,刘备的“蜀公”听起来还行,可孙权的“吴公”……蜈蚣?不过老实说,孙权这家伙确实像一条毒虫。
荀点点头。事已至此,荀也不得不放开些心中的底线,而陆仁提出来的正对其脾胃。
陆仁道:“荀公,你知我一向不擅朝堂之事,所以圣上与刘备之间地事就劳荀公多加费心。子阳去年调去了广州,荀公与荀军师在泉州坐镇可以便宜从事。”
“请主公放心,心中有数。哦,蜀中的陆氏子弟还带回了西凉马超的消息,马氏得主公之助,已经拿下了天水、武威,还有往西的一大片区域。马超还得了个军师。姓李名恢,表字德昂……”
陆仁呀道:“李恢!?他不是刘璋的手下吗?没有改投刘备!?”
荀道:“刘备攻破雒城。李恢已知刘璋必败。因与马超有旧,故越过汉中赶去相投。马孟起也不简单啊,单是武勇昔日已让曹操畏惧三分,今得李恢为辅且言听计从,实是如虎添翼。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