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董卓口中不住的大声呼救,咒骂吕布忘恩负义,而此时宫门之处也传来喊杀之声,想来是门外的虎贲听到董卓的呼救之声,想要冲进宫中解救董卓,正和宫门守卫展开厮杀。
董卓边打边退,却没发现身后已经悄无声息的扑过来几名兵卒。
“哧……”一只长枪毒蛇一样刺来,扎在董卓的后背上。
偷袭的兵卒心中大喜,诛杀董卓,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朝廷最少要封个将军当当,士兵已经面露喜色,却没发现枪尖处并没有鲜血流出。
得意忘形的士兵显然忘了,董卓太胖了,体重足足有四百余斤,背上的脂肪最少有一尺多厚,内衫还衬着软甲,所以兵卒这一枪并没有刺透董卓的肥肉。就算如此,董卓也疼的怒喝一声,回身一剑削掉了兵卒的脑袋。
但董卓的威风也就到此为止,还没等他转过身来,就听到“呜……”的一声,只觉得身子一轻,仿佛飞上了云端,居高临下,董卓已经能看到宫门之外的景象了,两伙兵卒正在拼死厮杀着,董卓还想再看看,却忽然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吕布冷笑一声,在董卓无头尸体上擦了擦方天画戟的戟刃,看看鲜血已经擦净,抬脚将董卓的尸身踹到在地。
来到董卓的人头跟前,吕布用戟尖一挑,将董卓的人头挂在画戟的小枝上,大步向宫门走去。
第六十六章 董卓之死
来到宫门之处,吕布高举董卓的头颅,大声喝道:“吕布吕奉先在此,都给我住手!”
吕布用尽全力一喝,声如滚雷,震得交战双方兵卒气血翻腾,不约而同的放缓攻势,分开身形看着吕布,想听听吕布要说什么。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吕布虽为士大夫所不喜,认为吕布就是一介武夫,粗鄙不堪,可在士卒之中,吕布可是声名显赫,颇有威望,虎牢关一战更是威震天下,自己力斗夏侯惇、夏侯渊二人不落下风,勇武绝伦,简直就是天下武人的偶像。
只见吕布自怀中取出一张黄绢,徐徐展开,大声读道:“初平二年四月奎丑,大汉皇帝诏曰,董卓霍乱宫廷,颠覆朝纲,残暴百姓,祸国殃民……罪大恶极,特命奋武将军吕布、司徒王允,除此逆贼……”
“……现董卓以伏诛,尔等放下兵刃,可既往不咎。”说着话,吕布用力一晃手中的方天画戟,喝道:“董贼人头在此,尔等还不投降。”
“什么?太师死了?”五百虎贲立即骚乱起来,一个个伸长脖子,想要看清董卓的人头,更有对董卓忠心之辈,已经挥刀冲向吕布,口中大叫为太师报仇。
不得不说,董卓对手下的兵卒确实不错,至少有一大半的虎贲兵卒冲了上来,要为董卓报仇,吕布大怒,抡起方天画戟就是一阵乱扫,刹那间吕布面前就是一副血肉横飞、人间地狱的景象。
与此同时,一直黑衣黑甲的骑兵忽然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为首一人博带峨冠,长袖飘飘,胸前飘洒着花白的胡须,腰悬宝剑,正是圣旨里所说的司徒王允,王允身边的一人倒提钢刀,却是张辽张文远。
张辽带着千余铁骑,一眼就看到虎贲军这在围攻吕布,怒喝一声,带着手下的铁骑就杀了过去。
吕布此时也被围攻的有些火大,这主要是吕布不习惯步战,杀起人来总觉得差上一点,没有畅快淋漓的感觉。
所以看到张辽带兵前来,吕布立即大喝道:“文远,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张辽答应一声,大声喝道:“将军有令,全部杀光,不留活口。”
但吕布和张辽二人却没有发现王允的脸色有些阴沉,王允心中十分不悦,他自认为此次诛杀董卓,应该是以自己为首,发号施令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吕布……哼哼!那就是个打手而已,竟敢越俎代庖真是……真是无礼!
思索间,张辽等人已经将五百虎贲杀的血流成河,伏尸遍地,宫门前汉白玉的台阶都被染成赤红色,吓得不少没见过鲜血的宫廷侍卫脸色苍白,浑身发抖,王允看在眼里,眉头一皱。
王允此人对汉室朝廷确实忠心,也有些本领,但就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权利欲望太浓,他自幼别被人称为“王佐之才”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人物,堪比吕尚张良,总想把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点和大多数权臣差不多,可是王允忘了,在这乱世之中,什么声望都是假的,手下有兵有将才是实力。
不多时,张辽带人将董卓的五百虎贲军斩尽杀绝,将尸首抬带外面掩埋,王允的脸上这才露出笑容,现在大功告成,自己只等着青史留名了。
将死尸收拾干净,王允、吕布进宫见驾,刘协现在才十余岁,正是崇拜英雄的年龄,见到吕布长的高大英武,心中十分高兴,当即进封吕布为温侯,假节,议比三司,统领京师兵马(也就吕布自己的几千人)吕布大喜,急忙跪拜叩头,高呼万岁。
说实话,这一刻吕布真有给汉献帝卖命的心思了。
《三国演义》对吕布的评价过于主观,其实吕布这个人的野心不大,而且也并不是张飞所骂的三性家奴。吕杀丁原,杀董卓都是由皇帝的诏书的,可以说是奉命行事。
论功行赏完毕,开始商议如何处理董卓,刘协对董卓怨念极深,当即下令,董氏一族,无论老少、男女,满门抄斩,董卓暴尸三日。注意,对董卓的处理是暴尸三日,这主要是刘协还没考虑靠好怎么鞭尸,而不是暴尸三日就算受刑完毕了。
一代枭雄董卓死后还不得安宁,实在是……无法用言语表述。
看看历史对董卓的评价,《三国志》中描写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鴺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其实有些过了,首先要说一句,古代著书的都是儒生,士大夫,这些人董卓自然是十分痛恨。因为董卓执法极其严酷,算的上违法必究,但在事实上,贫民百姓敢犯法吗?能活着就不错了,敢无视律法的就是这些官员、士大夫,所以董卓惩罚的多是这些士大夫。
再看都董卓功绩的描写:吴书曰: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辟为掾。
英雄记曰: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可见董卓驻守西凉还是颇有功绩的,当然咱也不是为了给董卓平反,事实上董卓这人确实不是好人,可本人只是认为史书上的东西不可全信而已。
士大夫说董卓伏诛,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拍手称贺,这里仅对士大夫的言辞表示怀疑而已,就像后世某朝,主流媒体宣传油价上涨,人民群众表示全无压力。
《后汉书》中更是记载了东汉的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简单的怀疑一下,东汉的老百姓文化水平真高。
董卓一死,尸体被扔到街道上暴晒,到了夜晚,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借此照明。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接下来就是铲除董卓的党羽,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李儒,李儒此人心狠手辣,毒杀少帝就是他亲自动的手,在朝廷的必杀名单上,李儒毫无悬念的排名第一。
第六十七章 王允的昏招
不过李儒此人狡猾如狐,见到事情不妙,乔装而逃,抓捕李儒的兵卒只能无功而返。
李儒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李傕。李傕此人是董卓的头号心腹大将,有勇有谋,统领三万飞熊军(董卓最精锐的部队)。
当时董卓军中李傕的地位在牛辅,董旻之下,但前面的两个人都死在长安,于是李傕就成了凉州系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方。但在这时,王允却出了一个昏招,李儒确实对董卓忠心,但董卓一死,他也成了无根之萍,根本掀不起风浪来。
王允最明智的办法是下一道诏书,宣称不追究李傕等人的罪责,或者稍微处罚一下即可。但王允此人极其古板,竟然下令绝不饶恕李傕等人,这份榜单上郭汜、张济、樊稠,皆榜上有名。
这简直就是捅了马蜂窝,本来这几个人还有逃跑的打算,但现在一看,王允这是要斩尽杀绝啊!在生命的威胁下,这些人迅速团结在李傕周围,着手攻打长安,立誓要将王允千刀万剐,以绝后患。
但王允犹自觉得树敌不够,竟把目光放到了蔡邕身上。
蔡邕是董卓强迫出仕的,当时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蔡邕本来是不打算当官的,但董卓偷偷捎话给蔡邕:“你要是不给我面子,出来当官,我就杀你全家!”
不过董卓对蔡邕极为重视,接连不断的给蔡邕升官,也听取了蔡邕的一些意见。
所以蔡邕在董卓死后,也掉了几滴眼泪,叹息几声。
王允本来就忌惮蔡邕的才华,立即就找到收拾蔡邕的罪名,当即谴责蔡邕:“董卓是国家之大贼,杀主之残臣,为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同疾。你身为王臣,世受汉恩,在国主危难之时,没有倒戈而诛除董卓,董卓遭受天诛,为什么反而叹息悲痛呢!”立即下令收捕蔡邕,交廷尉治罪。
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董卓死了,蔡邕叹息几声而已,这也是人之常情。要说没有倒戈诛除董卓就是罪名,那朝堂之上几乎人人都要下狱。
蔡邕没想到王允一心想要至自己于死地,开口请罪道:“我虽然没能亲手诛杀董卓,还能明识大义,古今的安危之事,我听过很多,也谈过不少,怎么能背叛国家而倾向于董卓呢!情愿黥首(在脸上刺字)为刑,继续写完汉史。”
众大臣也开口给蔡邕求情,都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罪,看到蔡邕的人缘如此之好,王允更加坚定了除掉蔡邕的心思,于是将下狱的蔡邕缢死。
蔡邕一死,天下震动,各地士子纷纷落泪,郑玄更是叹息着说:“蔡邕死了,汉朝的历史,谁还能说清楚!”
当然,不久之后小萝莉蔡琰就会得到这个消息,王允也会在敌对名单上添加李重这个名字。
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