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宝山听后更是得意,竟然神使鬼差地打了个电话给邓如美,说要严肃而隆重地感谢她昨天下午配合作法求雨,且取得了极大成功。其实潘宝山这么做有个潜意识,就是想和邓如美开个玩笑,缓和一下紧张的关系,尽量不得罪她。因为当时邓如美出了卫生间后,脸色很不好看,一直到散场都不说话。
感谢作法求雨的玩笑让邓如美哭笑不得,不过她也感觉到了更为真实的潘宝山,“潘宝山,虽然你不是我朋友,但或许你比朋友更值得信任。”
邓如美这话不是随口一说,她认为值得信任的往往不是所谓的好朋友,而是那些有着一定人格情操的人。当然邓如美也知道,潘宝山也许并不是那么纯粹高尚,但起码他身上有一股正直的人格力量,能感觉得到。
“哟,邓主任你可别拿我穷开心。”潘宝山笑道,“什么比朋友更值得信任,那也太抬举我了。”
“没有跟你说着玩。”邓如美说,“潘宝山,虽然我很微渺,但如果有能帮得到的地方,只要你开口,我会尽力。”
潘宝山能听出邓如美说得真切,也正下形来说了一句:“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感谢你!”
放下电话,潘宝山颇为感慨,他看到了邓如美人性中真诚的一面,也许那才是她的本色。潘宝山也很欣慰,有了这么一次交流,从今往后邓如美再见到他,也不会再贴身上前。
想到这里一阵轻松快意,潘宝山便拿了茶杯去清淘,准备泡一壶明前嫩芽茶。
一出门,老远看到梁延发背手勾头走进办公室,潘宝山心里一惊,想到郑金萍昨天说的话,看来还有必要去跟他解释一下。
没过多会,潘宝山就来到梁延发办公室。
“梁乡长早,有件事得向你汇报一下。”潘宝山谨小慎微,时时注意着梁延发的表情,“这段时间一直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事又愁又忙,有些该请示的事情也忘到脑后了。”
“农业结构调整不是小事,难度很大,愁是正常的,忙更是正常。”梁延发看不出喜怒。
“其实这段时间有很多事本来要向梁乡长取经的,不过想到大局着眼,我还是没那么做。”潘宝山说,“因为多多少少都与农业结构调整有关,不想让梁乡长沾边,以免到时冯县长有看法。”
“你说的也是,不过有些事暗地里也可以了解了解。”梁延发闭着眼颠着脚尖,“况且有些事也难说,冯县长那边的风向会不会变也不一定。”
“嗯,梁乡长说的是。”潘宝山点头道,“昨天邀请了记者来采访设施蔬菜大棚的事,没跟你打招呼,下一步马上还要做一篇金银花种植方面的文章,梁乡长你看到时是不是出面说几句,作一个经验总结或前景展望?”
“还是不要吧。”梁延发摇摇头,“继续保持谨慎为好。”
话说到这里,潘宝山打消了另外两个话题,私自拉郑金萍陪酒和在富祥酒店定点消费的事,还是慢慢找机会说,一次都点出来显得不自然,而且也有可能暴露出郑金萍跟他通过气。
“梁乡长,那往后一段时间,有关农业调整方面的事,我还是找仲书记去,有事要他点头。”
“行,按以前的既定方针办。”
“好的梁乡长,那我回去了,看看洼窑村的鲜切花项目进展如何,前段时间刚提出来,不知道老王和伏广波筹划得如何,我有点不放心。”
“嗯,哦对了小潘,注意点步子不要太大,万一冯县长暗中发力,恐怕也拢不住场子,到时可没法帮你说话。”
“谢谢梁乡长关心,我会注意的。”潘宝山点头退了出去。
回到办公室,潘宝山觉得不踏实,还是赶紧把梁延发对他的意见彻底打消才放心。
潘宝山打电话叫来郑金萍,要她这两天抽个时间到梁延发那边说一下在富祥酒店定点消费的事。
“取消,你就说定点消费的事不搞了。”潘宝山对郑金萍说,“要不然梁乡长的意见可大了去。”
“该咋说?”郑金萍好像很为这事着想,“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否则梁乡长肯定会察觉出不对劲。”
“酒店那边不是说一年至少消费十万才给各种便利嘛,你就说我觉得数额太大,没向他请示不能私自做那个主,所以坚决不能搞。”潘宝山道,“你跟梁乡长说的时候不能太生硬,要找个合适的机会。”
“潘乡长这你放心,我保证能做好!”郑金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凡事只要有思路,怎么去执行我最拿手。”
郑金萍这话也不是吹牛,这方面她的确有一番本事。
两天后,县国税局局长带了几个人过来,中午乡里安排在富贵酒楼吃饭,在去的路上,郑金萍很自然地对梁延发讲了在富祥酒店定点消费的事。
梁延发好像很满意,说看来潘宝山那小子还没有不把他放眼里。
当天下午,郑金萍就溜到潘宝山办公室,把情况说了。潘宝山很高兴,把郑金萍好夸了一下,乐得郑金萍直扭身子。
“现在只有一个难题了,就是私自带你出去喝酒的事。”潘宝山说,“梁乡长对此有看法,解释起来有一定难度。”
“要我说那事就算了。”郑金萍的语调有些怨气,“慢慢让他习惯就行,我又不是他私人财产,出去喝酒又咋了,而且还是为了工作。”
潘宝山呵呵一笑,“郑主任,话是那么说,但事不能那么做,他毕竟是乡长,在夹林就得顺着他。”
郑金萍不再说话,在梁延发和潘宝山之间,她还是有所取舍。
“不过你说的对我也有启示。”潘宝山道,“有些事不能解释,也解释不了,只有慢慢淡化。往后再要带你出去,一定向梁乡长打招呼,时间一长他也能释然,不会再耿耿于怀。”
“还真是,这主意不错!”郑金萍点头附和。
“那就这样,没事你先回去,在我办公室呆久了也不好,让梁乡长知道了保不准他又会有什么想法。”潘宝山笑着说。
郑金萍一个晃肩搔首,“那我走了,潘乡长。”
“去吧。”潘宝山扫了扫手。
郑金萍走后,潘宝山靠着椅背自语沉思起来,提醒自己不能把精力放在这等琐事上,还是得去抓工作。现在的路子很明晰,在新型农业发展上干出点样来,得到祁宏益的看重才是正道,他毕竟是县里一把手,要顺着他的思路奋进。
恰好,汪凡来了电话,告诉潘宝山说设施蔬菜大棚的报道今天已经见报,头版头条。
潘宝山赶忙去问周国防,报纸怎么没分发。周国防说手头上事情太多一时没顾过来,报纸还在传达室,他马上去取。
很快,周国防把报纸送到了潘宝山面前。潘宝山赶忙拿起来看,一行大字主标题映入眼帘:夹林“小菜”成增收“大餐”。
再一看,上面还有个肩标:推广温室大棚致富一方百姓
“好,这标题起得好!”潘宝山不由得自语道,“看来这汪凡还有两把刷子。”
放下报纸,潘宝山又拿起电话,打给了黄开建报喜,说报道出来了,很醒目。
黄开建上午就看到了报纸,本也想给潘宝山去个电话让他看看,只不过手头上有事忙着,搁下来就忘脑后去了。
“小潘,继续再做几篇,那样才有效应!”黄开建说,“一篇还不足以引起上面领导的关注。”
“我也那么想,马上就跟汪凡联系,要他尽快过来再搞一篇有关金银花种植的新闻,扩大宣传效应!”
“那个汪记者我看还行,该表示的要表示,要舍得投入,不然人家可没那个热情。”
“黄书记,那是肯定的,这年头做什么能离开打点?”潘宝山慨叹起来,“看看现在的那些个职能部门,有些事儿本是职责范围内的,但如果去办事时不表示表示就难行得顺畅,要不就摆着冷脸充大爷,要不就让人跑断腿。”
“小潘,牢骚不能太多,改变不了现实就要学会接受。”黄开建笑道,“现在是商业化的关系社会,有关系是一个方面,搞点商业性的行为又是另外一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能孤立,一定要结合起来,不断深化才行。”
听了黄开建的话,潘宝山又对他高看了一眼,说得确实是好。跟有些人交往,关系处得越熟,意思就要表得越够,那才叫够意思,办事才得力。
潘宝山觉得,给汪凡的信封要稍微加点厚度。
第七十三章 试探
这方面汪凡心里有数,有需求就有价值,现在夹林乡亟须宣传,去采访报道肯定有的是好处,而且目前还呈上升势头,所以在接到潘宝山的邀请后满口答应。不过因为没有策划成系列连续报道,稿件刊发密度不能太大,所以汪凡告诉潘宝山,要稍微缓一两个星期。
潘宝山说等个十天半月的无所谓,刚好那会能赶上金银花一期采摘。汪凡说那正好,还可以配张照片,而且写起来也会更有现场感。
采访的事就这么先放下来,不过潘宝山没闲着,黄开建来了话,让他去局里一趟,谈点小事。
说是小事,其实不小。黄开建想把潘宝山调到局里,要给他先提个醒。
潘宝山听后真是有点发愣,这让黄开建有些失望,“小潘,你是不是不愿意来我农业局?”
“不,不是。”潘宝山连忙摇头,“是太突然了,没想到会这么快!”
“快啥?凡事赶早不赶晚,但关键是要赶巧,刚好有个副局长外调,腾出了位子。这样你早点到局里来,我全力支持你折腾点事,也好早点入祁书记的眼,那以后的路还能差了?”黄开建道,“在夹林蜷在梁***手下,哪天才能冒头?”
“是,黄书记你说得没错,我也常那么想。”潘宝山点着头说,“黄书记,你是老领导,也没把我当外人,所以有些话我也不想瞒你。”
“哦,有啥话就尽管讲!”
“离开夹林我一点都不眷恋,就是对搞的那几个项目很是舍不得。”潘宝山微微叹气道,“梁延发不管,仲崇干不问,所以我就怕走后都半途而废了,确实是可惜!”
“啥半途而废?”黄开建哈哈一笑,“小潘,你以为到局里来是享清福的?咋可能!让你来,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