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

第20章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第20章

小说: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炙:烹调技术之一。即加调料后放在火上灼烤。凡用烤的方法烧制的各种肉和鱼、禽皆称“炙”。

饵:古代没有“糕”字以前,以“饵”统称米粉制成的糕饼。

脯:即干肉。初制成的称“脯”,较久的称“脩”。古人为了便于储存,将肉阴干制成。十根扎成一束,称为“束脩”,为馈赠的礼品。后世因孔子以学问传授弟子,弟子奉献以干肉,乃以“束脩”通称送给老师的报酬。

小吃:正式饭菜以外的熟食,多指下酒的热炒或冷菜。

药茶:宋代街市有专卖药茶的小贩,烹煮以供客饮,其药性多有驱寒、补气、健身等功效,当时称为“汤药”。

满汉全席:又名“满汉大席”等。我国的一种巨型宴席。以肴馔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据研究,起源于清代康熙时在宫中开设的“满席”与“汉席”。当时,宫中筵席,满席分六等,汉席分三等。其时宫府来往,满族官员请汉族用汉菜,汉族官员请满官用满菜。后来,满汉肴馔逐渐有选择地汇于一席,以示不分彼此。以后,在流传中不断吸取各地民间宴席及蒙、回、藏等民族食品精华,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宴会形式。满汉全席的筵生地在北京。

【示例平台】

我国古代,人们在寻找食物来源的同时,通过实践,发现了许多能食和不能多食而却有医疗作用的食品,药物与饮食很早就有了联系。夏代以前,已开始酿酒,并用于医药。此后的调味品,同时也多是药物,如姜、桂之类。“医食同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建立了一整套的理论。例:“食者,医为首也。”(《易经》)

【相关链接】

宫廷食馔:我国风味菜肴之一。自西周时代起,宫中就设有负责王的饮食膳馐的机构与官员。这些机构的设立,保证了皇室享乐的需要,由于集中了人力物力,对研究与提高烹饪的技术水平,也起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宫廷风味菜,以几大古都为代表,北味包括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沈阳,南味包括金陵、成都、杭州、武汉。元明以来,宫廷风味菜主要指北京宫廷菜。南北味的共同点都是华贵珍奇,配菜典式有一定的规格。

中国菜系:即各地因当地物产、饮食习惯、烹调方法,著名菜点的不同而形成的较为完整和独树一帜的烹饪技术。有的分为十大系,即:粤、鲁、川、闽、赣、徽、扬、京、沪、苏;有的分为四大菜系:鲁、川、粤、扬。

(三)、衣着

【要点点击】

衣:古人称“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即衣服,狭义只指上衣。古时上为衣,下为裳。

裳:古人穿的下衣。裳也称“常”。

裙:古人穿的下衣,男女同用。

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装。

品服:古代官吏按品级高低穿的服装。最早出现于隋代,至唐形成制度。唐贞观四年(630)规定,三品以上着紫色,四、五品着绯(大红)衣,六、七品着绿衣,八、九品着青衣。平民百姓,多穿白衣。士兵在汉代穿赤色衣,隋代穿黄衣,唐代穿皂衣。

十二章纹:古代帝王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即日、月、星辰、纹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纹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始于周,历代沿用,用纹多少不同。

补服:明清时代的官服。前胸及后背缀有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也叫“背胸”,是品级的标识。文官绣鸟,武官绣兽。

胡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当时通称北方的游牧民族为胡人,故名。短衣、长裤、足靴。轻便,适于骑射。自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改革,学习胡服骑射,使胡服传入中原,使赵国渐强,胡服也就成为汉民族服装形式的一部分。

裘:古代贵族的御寒外衣。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外须加一件袖口较裘略短的罩衣,称为“裼(xī)衣”。否则就被认为不敬。裼衣与裘,颜色要相配,平常家居,裘外不加裼衣。平民百姓富裕些的也仅能穿犬羊之裘,不加裼衣。

袍:长衣服的通称,古代特指内装旧丝绵的长衣,即长袄。穿不起裘者才穿袍。汉代以后有绛纱袍、蟒袍、龙袍等,皆为朝服。

绅: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后借以指士大夫。

绶:古代系帷幕或印纽的丝带。

绦:用丝编织的细带或绳子,常用于古人服饰。

布衣:本为古时平民所着之服,后借指平民。上古时的布不是棉布,而是麻或葛织品。平民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着此,故称。

旃衣:也作“毡衣”。古代北方一些民族用兽毛编擀制成的衣服,冬天穿着以御寒冷。

氅:本为鹜鸟身上的羽毛。汉、晋之间有用以制成大衣的,称鹤氅。今人也有称大衣为大氅的。

褐:古代一种用兽毛或粗麻编织而成的粗劣的短衣,为贫苦人所穿用。“褐”或“褐夫”代称贫苦之人。

衫:古时指短袖的单衣。后来作为衣服的通称。

襦:古时妇女穿的短衣、短袄。

葛:一种植物,古人用它的纤维织成布做衣。葛,也指葛衣,夏季穿的衣服。

帛:即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

布:古指麻布。

冠: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一种帽子,后泛指帽子。其实古代的冠,只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不覆盖整个头顶。古代冠礼,是在男子成年束发后加上冠盖。

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冠。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的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玉珠,叫旒。天子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宋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常用“冕旒”作为帝王的代称。

缨:本为一种丝织的彩色的带子。古人常作为系冠冕的带子。缨又引申为绳子。

笄:古人束发用的簪子。古时戴冕、弁时,都要用一根较长的笄横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一根小丝带,绕过颔下,再系于笄的另一端。

纨素:古代的一种洁白的精纺的细绢。

纨绔:本指古代富家子弟所穿的一种细绢裤子。后多以此借代富家子弟。

巾:古人用以裹头的布。

帻:古人用以裹头的布。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所以秦称百姓为“黔首”,汉称仆隶为“苍头”,由于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后来贵族也戴帻,帻上再加冠。

帽:据说,帽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魏晋以前,汉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后渐为正式头衣。宋代即有幞头帽子,官宦士大夫戴的方顶重檐桶形帽。元代有外出戴的盔式折边帽或四楞帽。明代的乌纱帽、六合一统帽。清代官员的礼帽。又分夏天的凉帽,冬天的暖帽。还有平民的瓜皮小帽、毡帽等。

履:古代称鞋为“履”。

屦:先秦的鞋叫“屦”。屦有麻、葛做的,皆为单底鞋。

屣:草鞋。

屐:古代鞋子的一种。通常是木底的,或有齿,或无齿。

鞋:鞋类的总称。

靴:一种高至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明月:古代的一种宝珠,即夜明珠。

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制饰器。

珥:古代女子的珠玉耳饰。

玦:古时佩玉器的一种。为不封闭的环形,有缺口。

佩玉:古时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

铛:古代女子的耳饰,即耳坠子。

篦:即梳篦,也可作为妇女头上的一种有齿饰物。

【示例平台】

1。巾 唐朝时,巾又称幞(fú)头,以纱为之,因为纱质较软,就用桐木作一衬子垫在里面。后又因两脚软垂,就用铁丝为干把“软翅”撑起来,这样就成了硬质的乌纱帽。如《灌园叟晚逢仙女》:“那槐枝上挂的,不是大爷的软翅纱巾么”。

2。体衣 原始人是蓬头跣(xiǎn)脚,不冠不履,以兽皮树叶为衣遮体,后来才分为上衣和下裳(cháng)。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节藏在衣内,后来变成衣短裳长,裳就加衣上。如《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陌上桑》:“紫绮为上襦”的“襦”是小衣;《羽林郎》:“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的“襦”则是短袄。袍,本是一种简单便服,如初中课本《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以后成了朝服,不分衣和裳。古代的裙与裳不同。《尔雅》说:“绕襟谓之裙”,意思是说裙子要从衣襟斜下通过右腋,往下绕至腰臂间,以至前膝。后代的裙与古代的裳则相近。如《林黛玉进贾府》:“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司马光《训俭示康》批评“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时说“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表明:走卒穿士服、农夫穿丝履不合常规。五冕、九衮之类衣服只王公贵人才有资格享受。他们寒冷时,有毛皮大衣(裘);天热时,有高级丝织品。而那些寒士庶人则只能穿布衣(麻、葛所织)、褐(粗毛或麻纺织的灰色粗布)和缊袍(旧絮或乱麻填的旧袍)之类,如《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石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颜色方面,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而庶人在隋时穿白色,唐时穿黄白两色,明朝则不许庶人用黄色。

【相关链接】

胫衣、足衣及其他 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袴,前后无裆,只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套裤。又称胫衣。后来加上档,称裈(kūn)。裤脚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

足衣,就是鞋,先秦称屦,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