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万病从根治 >

第27章

万病从根治-第27章

小说: 万病从根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胃病,通常情况下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胃部不适会明显好转,可停药后,病情还会再次发作,病人常常因此抱怨医生,为什么没能将他的胃病彻底治愈,借用一句俗话,为什么没能将胃病“挖根”?

胃病能挖根吗?挖得了根吗?

许多胃病患者不按时就餐,暴饮暴食,饮食过酸、过冷,喜欢喝浓茶、咖啡等,这些都是胃病产生的诱因,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改变,光靠药物来治疗,那是舍本逐末。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想彻底根治胃病,只能“三分治,七分养”,学会调养自己的胃,爱惜自己的胃,那才是治疗的根本法则。

胃病的调养,首先要养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习惯,不能闲的时候吃个饱,撑得难受,忙的时候,两餐合并在一起吃。都市上班族,每天为了赶着上班,常常忽略了吃早饭,这对胃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少量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零食,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有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

第三,有胃病的人一定要戒烟、酒、咖啡、浓茶。

第四,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寒性的食物以及水果。

第五,胃不好的人吃完饭后不宜马上工作和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行,也对消化有好处。

第六,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抑郁和脾气急躁是胃病的大忌。

药物治疗只能治其三分,另外七分需要自身的调理,如果为了彻底治好胃病,长期服药,最终反而弄出新的胃病来,那也是得不偿失的。比如反酸的病人,为了抑制胃酸,长期服用奥美拉唑等药物,结果胃壁细胞长期被抑制,最终发展成萎缩性胃炎。找到胃病的原因,纠正不良的习惯,再结合适度的药物调理,才是胃病挖根的办法啊!

不仅仅胃病如此,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是这样,药物调理的目的是折其病势,病势转换了,疾病就会向好的方向转换,这时纠正以往促进疾病发展的因素,顺应五脏的生理规律,疾病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如果盲目地靠药物来治疗,过度治疗,则不仅浪费社会资源,对疾病也是没有帮助的。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去解决,是永远治不好的。治病如同打仗,《孙子兵法》上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农村种地的老人都知道,雨水下得太多,容易形成涝灾,长期不下雨,则容易形成旱灾,适度的降雨量,才是庄稼丰收的前提。风调雨顺,不是风小雨多,也不是风大雨少,适度的降雨,才算是风调雨顺。

打粉机投料需要留三分,打太极招式上也需要留三分,胃病的药物治疗上只取三分,倒茶只上七分,斟酒只取八分,就连种地需要的雨水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度。

治病用药如此,打仗用兵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啊!从生活小事可以感悟真理,通过真理则可以透视人生。做人做事也要留三分余地啊!道理就是如此,看似略有缺憾,其实已是满分!

通下水道的故事——口臭与头晕的治疗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有一段时间,家里厕所经常有臭味,窜得满屋子都是,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后来请来专业维修人员,工人师傅看后,说是下水道不畅通。于是用工具从下水管取出一团头发、塑料等杂物。此后,卫生间再也不臭了,问题就此解决。

原来是因为下水道通而不畅,导致秽物残留,厕所才有臭味啊!

因为异味消除后心情好了很多,小小的一件事给我的感触却很深,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件小事后来给了我临床上治病的感悟。

几个月后的一天,有个患者过来就诊。我看到她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用手挡住嘴,但我并没有太在意。我看病通常是先切脉,从脉象分析病情,患者再稍作补充,就可以开处方了。

观这位患者脉象,右手寸关有上越之势,患者胃气上逆,浊气上冲,肺火亢盛,应当有消化不好、总是打嗝、咽干不适、刷牙恶心、大便不畅等症状,我一边细细体会脉象,一边给患者分析。

她连连点头称是,但最后补充道:最近口气特别重,有时还带有粪臭味,头昏昏沉沉的,和周围的人讲话时,都有些难受,连老公都不愿意跟她近距离讲话了,这个病弄得她心情很压抑。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口臭,会带来这么大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关系和睦。

以前治疗口臭,我多是采用芳香除臭的办法,治之以兰给病人服用藿香、佩兰等药物,疗效有的很好,有的差些,这里面的病机难道没有悟透?我让病人放开手,近距离跟我讲几句话,让我闻闻她的口气。

果然异味很大啊!闻着这股气味,我立即想到了几月前家里厕所的问题,真是茅塞顿开!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这是《黄帝内经》中的原话,这里的“浊”可以理解为浑浊、污秽之物,包含人体的大小便和矢气等,臭气本属于浊气,其出路当为下窍,现在浊气上冲,自然出现口臭。

脑为清阳汇聚的奇恒之府,故又称“清空之府”,清者,清灵之意也。浊气上逆,清阳不升,浊邪侵犯清空之府,所以病人就出现头昏脑涨。

想通了这些道理,再结合病人的脉象,我开了一个处方:枇杷叶、代赭石、连翘、苦参、苦杏仁、川芎、薄荷。

患者服用三剂后,矢气连连,口气清新,头昏、打嗝、咽干不适也好转了不少,患者连连称奇。

我来分析一下这个处方。

枇杷叶为君,归肺胃二经。《本草纲目》上说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在这个处方中,就是取其降肺胃之气的功能,肺胃之气降,则浊气自降。

代赭石、苦杏仁为臣,代赭石质沉,降胃之气速;苦杏仁收敛肺气,增强肺之敛降功能。一个从胃入手,一个从肺入手,增强枇杷叶的降气之力。

连翘、苦参、川芎、薄荷为佐。佐连翘,取其散结之功,浊气郁结之处得散,流行通道自然顺畅,则下气也自然甚速。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解浊气长期淤积所化之毒。

川芎力能升清,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写道:“川芎气香窜,性温,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用川芎的目的是为了升清,升清的目的是为了降浊,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浊气上逆,清阳不升的病机。

薄荷药性为升,看起来似乎与病机不符,其实薄荷归肝经,作用于肝,也是为了生发人体阳气。

全方的用药思路充分贯彻了《黄帝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宗旨,患者体内阴阳升降得以恢复,清浊各归其路,自然疾病能够得到治愈。

有了这次治疗经验后,我对《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最朴素的理论,往往指导着最复杂的事情。

清阳不升,导致头昏

临床上很多病人头昏,总感觉头脑昏昏沉沉,犹如阴雨绵绵的夏天,用手敲打,会感觉舒服一点,在医院检查,做颅内彩超,结果大多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西医多采用扩张脑血管的办法,收效慢不说,还容易复发。

其实这里面就是一个清阳不升的问题。

清阳要上升,需要力量和顺畅的通道,没有力量,则清阳无法上升,上气不足,不仅头昏,而且人还会感到心慌气短,这是因为心肺与脑同居上焦的缘故。如果清阳上升的通道不顺畅,自然也会出现头昏。

清阳上升的力度与肝脾两脏有关,脾主升清,肝主调达,两脏一左一右,升发着人体的清阳,如果这两个脏器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自然就会升发力度不够了。

曾经有一位严重头昏的病人找到我,据说在医院多方检查,都查不出问题,想寻求良方。通过切脉,我发现患者肝脉郁涩严重,询问患者,体检报告单上是否报告患有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点头承认。

我告知患者,你的头昏是由于脂肪肝所致,别无他病。

患者将信将疑,我说,你如果不信,就试着服用一周护肝片,这药虽然不能治疗你的脂肪肝,但对修复受损的肝脏还是大有益处的。

患者服用护肝片一周后,头昏大大缓解,深感意外,随即问我:“这护肝片上没写能治疗头昏啊,为什么就有效呢?”

我笑着说,买盐的钱难道就不可以买油吗?护肝片针对的是肝脏,调理好肝脏,这些相关症状自然就会得到治疗!

脾脏不好的病人,也容易头昏,这是因为脾的升清作用受到了抑制,人体清阳之气得不到升发所致。脾喜燥恶湿,最容易伤及脾脏的就是湿邪,湿邪困脾之后,人会感到头昏,这样的患者,调理脾脏就是关键了。

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很多,他们大多伴有大便不调,脘腹胀满的症状,女的大多还伴有带下病,男的则多伴有慢性前列腺炎。在前面“湿衣服的故事”一章中,我谈到过湿阻气机的问题,其实阻滞的气,就是人体的清阳,清阳不升,就是头昏的根源。

对于这样的病人,除了辨证下药外,我常常建议他们用白术配苍术泡茶喝,两者等量使用,各10克。服用一段时间,这些患者都感到明显好转。

不仅仅对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头昏有效,只要存在这样的病机,对于妇科疾病以及男科疾病,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除了上面谈到的“升”的问题,其实头昏的患者还有一个“通道”的问题,也就是阳气上升通道不畅的问题,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上升的通道不畅,也是头昏的原因。临床上见得最多的是供血不足,血液无法供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