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实不懂经济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银行的货币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手里握着的现金,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了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进一步降低存款的利息率,甚至取消存款利息,还反过来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银行就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一旦陷入流动性陷阱,无论再怎么用货币政策刺激都将无济于事。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当利率为零时,无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货币和债券的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再多的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了对经济不起作用的状态。
当一国的货币进入流动性陷阱以后,整个宏观经济将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此时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此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就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流动性陷阱虽然只是一个假说,却动摇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不同学派的学者分别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和不可能存在,所以至今仍无定论。但它是否有定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醒政策部门,一味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不是永远都行得通的,也要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
10。惠伦模型:安全感没有界限
经济学家惠伦说: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利率之间呈立方根关系。这就是“惠伦模型”,也叫“立方根定律”。
乍看这句话,会让对经济学没有什么研究的我们摸不着头脑,甚至不知道他到底在扯些什么。其实通俗地讲,惠伦模型一点也不神秘,它讲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的事,就是身边要留多少钱。要弄懂惠伦模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是一个很简单的定义,即我们每个人都要手上拿着一些钱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需要。比如突然有急事要赶回家,坐公交来不及了,只好打车,而超过公交车费的打车钱就需要用预防性货币来支付,因为之前是没有计划打车的。然后,预防性货币需求就更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对这笔应付突发事件的货币的需求量。
经济学家们讨论的当然不是人们应该准备预防性货币,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经济学家不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经济学家关心的是一个人要准备多少预防性货币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最经济的。另外,都有些什么因素在影响一个人对预防性货币的需求量,惠伦和凯恩斯的分歧就在这里,这也是惠伦模型的影响力所在。
在谈到影响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时,凯恩斯认为一个人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大小只取决于这个人的收入,跟其他东西都关系不大。凯恩斯是经济学圣人,一般人不敢质疑他,何况从现实情况看,也比较符合人们平时保留预防性货币的情况。比如富人通常会手里握有较多的预防性货币,就是因为他们有钱;而穷人不可能在手里留下太多的预防性货币,毕竟填饱今天的肚子最重要。因而那时候很多人支持凯恩斯的观点。但是到1966年,惠伦觉着凯恩斯的观点太过简单随意了些,而且也不能给出什么具体的结论。于是他决定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就有了惠伦模型。
惠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找出了影响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几大相关因素,而且用公式推导出了彼此间的相关系数,这可是对每个人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
惠伦认为,决定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持币的成本;二是收入和支出的状况。他通过对两大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和支出的弹性为1/3,即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和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则预防性货币需求就会增加1/3个单位。
其次,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是反方向变动关系,利率越高,机会成本越大,此项货币需求越小。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1/3,即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则预防性货币需求就会下降1/3个百分点。这一点是惠伦与凯恩斯的最大区别,在惠伦提出之前人们很少注意,在他提出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假设银行固定存款的利率是10%,拿在手里没有利息,这时候你肯定会手里尽量少拿钱,因为存银行有利息。所以,你肯定会认为自己拿在手里的预防性货币已经是少到不能再少了,再少就可能无法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可是,如果银行把存款利率提高到20%,你肯定还能多存一些,手里少拿一些;若银行把存款利率降低到5%,你则可能会认为手里的预防性货币不太够,必须多取出些钱来拿在自己手里才放心。这就是惠伦模型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告诉我们,预防性货币需求没有定额,每个人心里的“安全感”其实都在被收入、支出和利率操纵。
第二章 读懂经济,读懂生活
引言
如果你的思维和知识被局限住的话,你会对生活充满困惑。为什么大蒜成了金贵物?为什么绿豆价格高?为什么感觉工资越来越少?当然,我们的物质生活仅用通货膨胀、价值规律等简单的经济规则来解释还远远不够。若想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究竟如何绑架你的生活,你还需要学习很多知识。读完本章的各种规律,相信你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更能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11。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圣经·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一个故事,故事结束后的总结语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莫顿认为这个故事揭示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普遍现象,于是将之引进,称为“马太效应”,专指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社会现象。
马太效应虽然滥觞于社会心理学,但其名声大噪却源于经济学。因为它实在太符合社会经济中一个千年难解的谜题,即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入差距拉大。
按理说,低收入者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工作会更加努力,正所谓“穷家孩子早当家”,在我们身边起早贪黑努力赚钱的大多是低收入者。文人小说下载可为什么努力工作换来的却是难以改变的贫困生活?就是因为马太效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作用。罗伯特·莫顿说: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富有者在最重要的社会资源——金钱上占有了先天优势,这就使大多数贫困者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维持生存的报酬,而他们的报酬又通过购买生活产品再转回到资本者手中。
如此循环下去,最终的结果很简单,金钱以利润的形式成为资本拥有者的雪球,无产者则以不断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艰难的生活。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马太效应就发挥着它的作用。两千多年前,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这不失为马太效应的东方式诠释。如果马太效应不断扩散,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人类历史给了我们答案。几千年来,王朝更替,无产者起义不断,就是马太效应将贫困者逼到无以为生的死角后所引发的反抗。
反抗的意义是重大的,从某种程度讲,人类社会制度的进步就是在企图遏制马太效应的思考中得来的。但不可否认,尽管我们在不断地努力克服它,马太效应到今天依然困扰着人类。
历史发展已经表明,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各国政府对此都非常关注,甚至专门制定了分析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
既然马太效应扩散造成的问题如此之大,我们要如何来克服它以维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呢?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克服贫富差距拉大是政府不可回避的一个政治问题,必须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手段来调节收入问题。税收和转移支付是最有用且最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两种手段,将税收的主要对象放在高收入群体上,转移支付则主要面对低收入群体。这样政府就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起到“抽肥补瘦”的作用。
其次,从个人层面来讲,努力是必需的。虽然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个人努力的效果可能并不大好,但这是低收入者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没有其他选择。何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低收入者的各种机会增加了很多。譬如,如今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可受到良好教育,低收入者凭借个人的努力,完全有机会成为高级知识分子。当他们的知识水平达到足够高的程度时,就拥有了知识上的相对优势,而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就相当于拥有经济优势,这时的马太效应,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