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大秦英豪榜 >

第217章

大秦英豪榜-第217章

小说: 大秦英豪榜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敖站在原地,怅然若失。

白云悠悠。

不知过了多久,王敖欲转身往回走,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会儿,李斯、蒙武和陈驰与一队全副武装的蒙面武士驰马而来。

蒙武在马上向王敖抱拳:“这位兄弟,请问纪缭先生是否高居在此地?”

王敖:“正是。”

一行人闻言纷纷下马。

23、同上

一个宽敞的石室之中灯火通明。

纪缭和李斯、蒙武以及陈驰隔案而坐。王敖等人以及众武士分左右侍立。

纪缭:“多谢三位大人前来通报敝师兄的死讯。请用茶。请。”

三人轮番喝了茶,李斯沉重地:“茅焦大人的辞世是我大秦国的一大损失。所幸他老人家临终前举荐了纪先生。为了一统天下的大业,我等诚心而来恭请先生出山。请先生万勿推辞。”

纪缭:“在下是山野散漫之人,不求富贵显达,只愿与世无争。请各位见谅。”

李斯:“在下浅薄,自认与世无争尽管是一种至上的处事之道,但并非是人生的至上境界。凡为人生于天地之间,皆对天下兴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们每个人无可避免地会有迷惑、徘徊以及置身世外的想法和做法,但责任终究是责任。只为了个人安逸而逃避责任的人,不是神仙,是懦夫。”

纪缭淡淡一笑:“依李大人之言,古来堪称匡扶天下的大英雄又有几人?”

李斯:“比比皆是。为别人谋福,善待天下的人不计其数。古今的英雄莫不为天下的忧患而生,莫不为成就天下的太平而死。”

纪缭沉默。

陈驰:“据在下所知,纪先生早年历游天下,对各家兵法烂熟于心。用兵之道,最终的目的贵在求和。以先生之才,何不为成就天下的太平推波助澜?以一人之德才成就万众之安乐,是无上荣光的事啊。”

纪缭深沉地:“陈大人,在下浅薄,却深知战争的危害。古人说,兵者,祸也。古往今来,多少次以谋求和平的名义发动的战事,皆造成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可是和平终不长久。人世间的纷争总是没完没了啊。这种局面永不可更改。”

蒙武:“纪先生,在下是一名军人,对战争的体会颇深。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一门鲜血四溅的艺术。这门艺术有极其残忍的一面,但另一面却一次又一次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倘若从牺牲少数人的生命成就大众的平安这个角度剖析,战争是解决一切矛盾最迅捷的方法。”

纪缭:“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蒙武:“在下颇有同感。所以我大秦国才没有贸然发动统一天下的战争机器。因为我大秦国一统天下的愿望,并非是建筑在生灵涂炭的基础上的。我王一直在寻求以最小的牺牲,达成最大的长久的和平的方法。先生是明理之人,由此应该可以洞悉我王对普天下的态度。”

纪缭想了想:“请问贵国和蒙大将军持有相同想法的人有多少?”

蒙武:“我军一直奉攻心为上、攻城为辅的战略方针为最高准则。”

纪缭:“如果这个准则一直是贵国的军事原则,在下为天下人感到幸运。三位大人,贵国人才济济,而在下不过是一介野夫,不值得各位劳心挂怀。”

李斯:“我王求贤若渴,请先生为天下平安挺身划策。”

纪缭:“在下无意谋求功名,请李大人谅解。”

李斯:“我等也并非为个人功利营谋奔波。先生可能稍有耳闻,我大秦国的官吏皆以为万民谋福为荣,耻于为一己私欲盘算。”

纪缭再度沉默。

李斯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静心等候。

火光灼灼。

良久,纪缭开了口:“依目前天下的形势,贵国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最要紧的莫过于对内安顿民生、整顿军纪,对外严防各诸侯国再次合纵联盟。为此,贵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当是统一天下的行为指南。要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贵国首当其冲要攻占韩国,方能打开通往中原的道路。但是一旦韩国被贵国所灭,其他诸侯国定会产生兔死狐悲之感迅速组成合纵联盟阵线与贵国殊死对抗。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贵国应该更进一步与齐、楚、燕三国搞好外交关系。假意与韩国实现和解,重点打击赵国,逐步蚕食魏国。待时机成熟,以闪电之势攻占韩国,以雷霆之势攻占赵国,左右夹击迫使魏国不战而降。此为一石三鸟之计。吞并韩、赵、魏三国后,应立即挥兵燕国。迫使燕国军心溃散,却不一举使其灭亡。在瓦解燕国的过程中,齐国一定会大兵压境进行全面戒备。但是楚国的防备相应会松懈。因而此时贵国调集重兵灭楚是最好的时机。只要楚国灭亡,齐国就孤掌难鸣。那时,贵国可以轻松地灭了残燕,促使齐国不战而降。在下愚笨,不知分析得可有道理?”

李斯、蒙武和陈驰不约而同地起身,钦佩之意油然而生。

一名武士跨前几步,俯身向纪缭下拜,扯下蒙面巾,朗朗地:“先生高瞻远瞩,才华盖世。请受嬴政一拜。”

纪缭怔了一怔,连忙起身引王敖等人上前向嬴政下跪:“草民不知大王驾临,妄自菲薄,死罪,死罪。”

嬴政执住纪缭的手,诚挚地:“我倾慕先生多日了,今天终于得偿所愿。为天下大一统,众生平安大计,我愿将大秦国兵马尽数交由先生调度。”

纪缭感动莫名:“大王……”

嬴政:“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先生请勿再推辞。”

在嬴政殷切的目光注视下,纪缭郑重地点了点头。

24、秦国国都

阅兵场上千军万马沸腾。

字幕:秦国国都咸阳

纪缭身着戎装,与王翦等高级将领笔直地站在检阅台上。

王贲驱马来到台下,执剑于胸,宏亮地:“国尉大人,三军集合完毕,请您检阅。”

纪缭点头,与众将领走下检阅台,跨上战车,检阅部队。

25、赵国国都

朝堂上阴云密布。

字幕:赵国国都邯郸

人过中年的赵王迁审视了堂下济济众臣一番,有气无力地:“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我国刚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地震,秦国几十万大军如狼似虎地又打来了。看情形又只有割地求和这条路可走了。”

年富力强的赵嘉启奏:“大王,割地求和是丧权辱国、苟延残喘的作为啊。我国虽然遭遇天灾,可军民同心,仍能战胜一切困难,抗击秦军!”

大将军司马尚启奏:“大王,李牧大将军率20万将士在前方抗敌,后方可不能动摇啊。臣愿率10万兵马赶赴前线,与李牧大将军并肩作战,保家卫国。”

相国郭开启奏:“大王,秦国大军在王翦的统帅下,以杨端和、桓齮、蒙武为前锋对我国发动猛攻,势不可挡啊。老臣以为惟有割地求和,与秦国展开和谈,方能保社稷平安。”

赵嘉:“大王,郭相卖国求荣的言论只会导致我国沦亡,切不可听!”

郭开嘿嘿一笑:“老臣自十八岁报效朝廷,数十年如一日对国家忠心耿耿,今日竟然听到有人把卖国求荣这个词加在老臣身上,真是可笑之极!”

赵王迁:“好啦,好啦,是增兵抵抗还是割地求和,待寡人慎重考虑之后再议。”

赵嘉下跪,神色凝重地:“大王,前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

赵王迁:“寡人累了,退朝。”

26、雅轩学馆

夜幕降临,邯郸城内赌场、酒楼、妓院门户大开,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一派纸醉金迷景象。

与满街的奢华相比,装饰典雅的雅轩学馆内充满书卷气。一间间学舍内,有的学子在练字,有的学子在读书,有的学子在聆听老师授课……

临街的书楼上灯火明亮,几名气度高雅的贵公子和仪态万方的淑女正在观赏一名青年男子写书法。这名青年男子面孔白净,有一双细长温和的眼睛。给人温文尔雅之感。他叫赵高。

一番笔走龙蛇之后,赵高放下笔,用一方丝巾拭了拭手,向众人抱拳微笑:“在下献丑,请各位海涵。”

一名男子做了一个手势:“赵公子的诗、书、画堪称邯郸三绝。今日能亲眼目睹公子墨宝,实在三生有幸。”

赵高:“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一名娴静雍容的女郎偷瞥了赵高一眼,对身边的一名蓝衣女郎耳语了几句,红着脸退到一边,倚栏俯瞰着街上的夜景。

蓝衣女郎上前,把赵高拉到一边,轻声细语地:“秋盈小姐说她很喜欢屈原的《离骚》,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写了送给她。”

赵高瞅了瞅秋盈的背影,对蓝衣女郎笑了一笑:“在下很愿意为秋盈小姐效劳,但是在下对屈原的文章从来不感兴趣。”

蓝衣女郎转身过去和秋盈短暂地交换了意见,又转了回来,对赵高优雅地做了一个手势:“瞧瞧,惹人家不高兴了吧!”

赵高:“在下并非有意怠慢秋盈小姐。”

蓝衣女郎:“行了,你们俩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好啦。别总让我夹在中间难做人。”

说完,转到一边与其他人品茗去了。

赵高想了想,走到秋盈身边,诚挚地笑了笑:“秋盈小姐……”

秋盈侧身,飞快地瞅了他一眼,把目光投向别处:“屈原是世人称颂的爱国主义大诗人,公子为何不喜欢他的文章呢?”

赵高:“秋盈小姐,屈原首先是一名政客,其次才是诗人。恕在下直言,对于一个动不动就满腹牢骚地怨天怨地的人来说,纵便再有才华,也不值得世人称道。”

秋盈把目光移到他脸上:“你这样认为吗?”

赵高点头:“嗯。爱国主义不是表现在空谈之上。发牢骚并不能救国救民。”

秋盈把目光转到街上:“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论呐喊还是呻吟总得有人发出些声音。眼下前方战火纷飞,可是这里却一派歌舞升平。麻木不仁才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事呀。可叹前方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竟然是这样一种局面。无限腐朽和堕落的局面。”

赵高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在下一直以为大家喜欢谈论的,不过是风花雪月……”

秋盈抿了抿嘴:“孤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