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的“综合表现”为主。因此“个体差异”性很强,有效时,对某个病人来说,可以高而全面,甚至出现奇效。但普遍“重复”率差,所以标准不一,不像西医学,原来就定性定量。可以用具体数字来判断疗效。(3)现在可以看到,中、西医学对所谓“病”、“痊愈”的含义标准也大有区别,即什么叫“疾病”?什么样的状态叫“痊愈”?中、西医学之间的定义也大不相同。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前举的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用早日西医的观点来看,它就不算是什么病,而用中医学的观点看,就是大大的病。又如肝炎等慢性炎症,有的病人各项检查指标都已正常,西医说已经好了。但病人还有全身反应而满身不舒服时,再找西医,西医说已经好了。可是一找中医,却说是有病的。又如“血尿”,中医要到肉眼可见尿中红色了,才知道是病,因此不见红色就说病好了,而西医用显微镜一查,镜下血尿,证明确是没好的。因为中医是以全身心着眼的。当然,应该说明的是西医现在也已在重视全身心的健康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但在总结疗效,特别是以往的疗效对比时,应该注意这一特点和差异。(4)同上道理,那种以西医标准定病名(即“辨病”)用中医的方法“辨证分型”(即“辨证”)治疗,特别是又用西医的标准定疗效的做法,好像也是不恰当的,它不能体现出真正原来中医的疗效来。那么这标准如何定?到底如何办更好?个人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只是感到在方法思路上还须加以注意。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路,笔者认为对中医经验疗效的总结,也许应该放在以“个案”(个别病例)的经验总结为主。目的不是求百分率,而是由此深入分析、探讨它的机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除了继承这个经验之外,特别是提供一种思路,然后加以发展提高。这样总结,最适宜发挥老中医及“纯中医论”者的特长。他们只要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其他可以不管,下一步由其他人接着做,找出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的解释,然后加以发展。所以建议多出些这类的医案集。病例不求多,但求能经验确凿、辨证明确、说理详尽、丝丝入扣,能启迪后学即可。比如前面所举《蒲辅周医案》17页中“胸痹(心绞痛)”的例子就给人很多启示:这样复杂危重的病为什么能治好?道理何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机理何在?如何抽出它的精华加以升华成新的理论?等等。都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再说发扬,就是上述继承基础上的提高。发扬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现代化。这是中医科研的当务之急。因为事实证明,任何科学只有和当代的科技成果结合了,才能迅速地发展,中医学之所以长期来发展缓慢,就是历代以来没有及时引进当代科技成果的缘故。
那么,如何现代化?
(1)是通过现代医学(即西医学)的途径进行现代化。这个路子看起来似乎应是首选的,而且正在进行之中。但是,如前一再所说的,这个路子要十分警惕完全用现有西医学的标准为取舍的影响,否则反易滑入“好心否定中医”的歧途,以致事与愿违。而且那种以西医实验科学为基础,用“还原论”的思维方法(即将机体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由大及小,将机体层层“还原”成最细小的单位的一种思维研究方法)去研究中医学的路子似乎并不适合中医学的特点。这个路子用来证明“中医学是可以用西医学的概念方法解释的”这样的结论是很有力的,但它不能沿着中医学的优势特色发展,所以又似乎不是一条最理想的路子。
(2)是通过多学科的途径直接研究发展中医学,如利用声、光、电、磁、控制论、信息论等等。这是一条很受重视而且很有苗头的道路,这是一条最能体现中医学特色而可扬长避短的捷径。比如利用其中的控制论就很有前景,尤其是其中的“黑箱论”。如问中医学的长处是什么?高度概括起来是:整体观念,动态平衡观念,整体功能调整的方法。这三者最后就集中落实在“辨证论治”上,中医的长处就在这里。那么“短”在哪里?它就短在从来没有或很少打开过人体这个“黑箱”。历来中医生看病,就是围绕着这个“黑箱”不断进行调整,最后使机体功能达到平衡而病愈的。因此,如果从“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几千年来,中医代代名医辈出,典籍浩如烟海,洋洋洒洒,总括起来,只是一句话:都是在应用着调整“黑箱”的艺术,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了。例如前举蒲老治疗那位“胸痹(心绞痛)”的例子,蒲老就是调整能手,他用了他的学识经验,在不打开这个“黑箱”的条件下,把这个该是当时最难修理的“烂黑箱”给调整好了。这就是中医的特色、精华,是“宝库”中的“宝”!
基于以上思路,追本溯源;中医的成功在“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核心在重视机体、疾病的“动态变化”。疾病、机体是不断变化的,医生的水平又是各人不同的。而同是一个医生,水平也会随着不同时期而不同。因此打个比喻:看病,严格地说,就如同空战,即迅速运动中的飞机射击迅速运动中的飞机。飞机上有自动跟踪瞄准设备,飞行员可以借助自动仪器进行调整,然后跟踪、套准目标,电钮一按,敌机击落。那么看病应该也可这样,可以设想:将疾病各种因素换成各种数据,比如中医“证”的各种数据;医疗条件也变成各种数据,用数据“调整”或“击中”数据,这样一来,看病就可百发百中了。当然,机体、疾病远比飞机复杂,说到底它不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更没有“说明书”和“仿单”,未知数还很多,但这应该是一种思路和方向,如果因此有所成就的话,那起码是医学上的一个飞跃。
【问】说了半天,中医学的精华到底在哪里?有哪些?
【答】这个问题的范围可就大了,以笔者的水平是答不出来的。但因“宣传中医,匹夫有责”,所以也谈谈个人的看法。
中医学的精华,从大的总的说,至少有两大方面;
(1)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积累下来的经验,它多得的确浩如烟海。它包括中医学的各种独特的疗法以及丰富多样的中药,只要认真鉴别研究,都是宝库中的宝。据知目前真正发掘研究的还占极少数,但已大显功效初见光芒了。就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边就有几千种中药,但真正用在临床上的还不是太多,所以说这里边的潜力就大得很!它们都是中医精华的一部分。
(2)是中医学的思路,即常说的思维方法。这是更大更深的精华所在。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对比、结合与启发,人们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的确是我们祖先从另一角度走出来的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条路从宏观的、动态的,从另一方面指出了医学的秘密与道理。现在看来,它的优越之处,不仅仅是补足了西医学的一些缺陷,更重要的是它从总的方面提供了很深远的哲理思考。
比如说中医的“辨证论治”,它就给人很多宏观的、整体的思考。为什么中药要在“辨证”之下使用了疗效才全面?这个“证”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笔者说它在“功能调整”这个层次上,当然远不止此,那么到底在哪个层次上?
上面这些,如果正确地发扬出来,那就是更大的精华所在。
十、对培养中医从业人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培养中医人员,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问题,又是一个能否振兴中医、弘扬祖国医学的问题。十分重要,个人看法如下:
(1)大力培养中医的研究人员。鉴于中医学的研究工作内容广而杂,将牵涉到各学科领域,有的要深入到哲学的领域和层次。其实,每个科学学科的学理,到头来也都要上升到哲理范畴的。中医学因为历史久远、范围大,有的古今概念方法相去甚远,更是如此。
所以中医的研究人员除须精通中、西医学之外,还要兼通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要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甚至九流三教都懂,知识面越广越好。这样才能从更高更广的视野理解中医学。
但医学又是实用科学,不能只顾纸上谈兵,既要做理论,又要深入临床实践,因此培养临床的辩证思维能力又很重要。所以学制还须长,长的部分或者可放在研究生阶段。因为现在已可看到,只有这种“全才”,才能胜任今后艰巨的中医研究工作。这样虽然费时费力,但这是科学的千秋大业,更是我们祖国特有的大业,国家要不惜重本。其实这个工作迟早是要做的,时代已“逼”着急需做了。
个人看法,这类研究人员,数量不必太多,但求高质量,更要选那些基础扎实、有兴趣、有锲《〃文〃》而不舍的《〃人〃》精神、敢于《〃书〃》为科学而奉献《〃屋〃》的人来培养。因为他们是中医振兴的骨干力量,很不容易。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西医学习中医问题时曾说希望能出几个出色的理论家,指的就是这类人员。现在老一辈虽然已在为这事业而奋斗,但未来主要还是看新一代理论家的努力。
(2)大量培养以临床治疗为主的人员。这类人员学的内容和研究人员相比可相对少些,学制当然也可短些。这类人员数量要多,所以专科、中专等都可,也包括带学徒的方式。他们工作后,以临床看病为主。当然各人禀赋努力不同,有条件的也可升入研究人员的培养。其实从这类人员中挑选吸收研究培养人员,可能更有优势,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兴趣、志向、毅力与才能等等。
但是,应该十分值得重视的是,不管是哪一类人员,在入学之初,首先一定要切切实实地(决不是泛泛地、口号式地)告以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祖国医学的精华与糟粕,去看待中、西医学的异同与实质,一定要讲深讲透,要使他们真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