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国笑林大全 >

第69章

中国笑林大全-第69章

小说: 中国笑林大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赵南星《笑赞》

世上唯有盲人好    两个盲人同行时议论道:“世上还是盲人最好,那些有眼人整天东奔西走忙个不停,尤
其是农夫更是如此,哪如咱们清闲一世更好?”
    这话正好被几个走路的农夫偷听去了,他们就假装成官人,吆五喝六地迎上来,怪罪两
个盲人不懂回避的规矩,不由分说,就把盲人拉过来用锄头齿耙乱打了一通,又喝退下去。
    两个盲人从地上爬起来,继续一瘸一拐地上路。这些农夫仍然悄悄尾随其后,想听听他
们还会说些什么。刚走了几步,其中一个盲人就非常庆幸地安慰另一个人说:“到底还是盲
人好啊,像今天这种情况,如果是有眼人,被官家打了还要问罪哩。”
                                        ——明·赵南星《笑赞》

骗饭有方    有个人在路上肚子饿得慌,就来到一家想骗顿饭吃。他对主人说:“我能补破针鼻子,
但要先吃些饭,才好干活。”主人很高兴,就拿了饭给他吃,并找出所有的破针鼻子来,等
这人吃完饭,主人就请他给补好。这人就说:“把破的那半边针鼻子也拿来。”
                                        ——明·潘游龙《笑禅录》

借宿有方    有个人在外面赶路,天晚了,想到附近的寺庙借住一宿,但又担心寺僧不答应,他就上
前对守门僧说:“我有一件世世用不尽的物件,想送与宝寺。”寺僧一听,不仅痛快地答应
让他进来,还招待得特别恭敬。
    第二天一早,寺僧前来问好,并探问说:“施主所说的世世用不尽的究竟是什么物
件?”那人指着他搁在佛像前的一捆破竹帘子说:“用它做剔灯棒,岂不世世用不尽?”
                                        ——明·潘游龙《笑禅录》

以驴换马    有个人骑了头瘸脚毛驴上路,迎面遇见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骑毛驴的人马上跳下
来,走到骑骏马的人跟前行礼说:“我想用这头驴换您的这匹马。”骑马人嘲笑他说:“莫
非你有毛病?”骑驴的人见这一招没成功,就说:“我还以为您是呆子呢。”
                                        ——明·冯梦龙《笑府》

丈母娘入诗    杭州有户人家有三个女婿,大女婿、二女婿都很精明,只有三女婿十分呆傻。一天,老
丈人新买了一匹良马,命令三个女婿写诗称赞一番,要求既能够形容出马跑得快捷,又能出
口成文,但不拘雅俗。
    大女婿首先说:“水面浮金针,丈人骑马到山阴;骑去又骑来,金针还未沉。”老丈人
听了,连声夸赞。
    二女婿接着说:“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骑去又骑来,鹅毛尚未焦。”老丈人
听了,又很高兴。
    轮到三女婿的时候,那呆子抓耳挠腮地沉吟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碰巧这时丈母娘撒
了一个响屁,他一下子来了灵感,马上拍着手高兴地说:
    “有了!丈母娘撒个屁,丈人骑马到会稽;骑去又骑来,孔门犹未闭。”
                                        ——明·冯梦龙《笑府》

以网为被    有一对渔家夫妇,家境极为贫寒,甚至于寒冬腊月天气里连床棉被都没有,只得以鱼网
作被借以御寒。半夜里,他们把手指透出网外,更觉得冷得不得了。夫妇俩暗自庆幸说:
    “这么冷的冬夜,那些无被的人竟如何能熬过?”
                                        ——明·冯梦龙《笑府》

不必关门    有个小偷半夜里潜入一户人家,他满屋子里寻摸了一遍也一无所获,因为这家的确穷得
一无所有。小偷白忙活了一阵子,很是生气,鼻子哼了一声,吐了口唾液,“哗”了一声,
一步就要跨出门槛。
    这时家中的贫汉躺在床上看见了,就懒洋洋地说:“偷儿,你替我关上门再走。”小偷
被逗乐了,笑着问:“你真不知羞耻!你屋里一无所有,关门又有何用?”
                                        ——明·冯梦龙《笑府》

把船也抬走    有个人生性怕水,一直没敢坐过船。有一天外出时,必须渡河,他感到实在没别的办法
了,就让同伴把他用绳子系在船上,并一再嘱咐要系得极其牢靠。
    船到了河对岸,同伴要替他解下绳子,他问:“咱们回来的时候还要渡河吗?”同伴
说:“怎么能不渡呢?”他就摆了摆手制止了同伴说:
    “既然这样,我宁愿多花点钱,雇人把我连船一块抬去吧,不然的话,恐怕咱们回来渡
河时不一定能系得像现在这样牢靠。”
                                        ——明·冯梦龙《笑府》

护树奇方    有个人新栽了杨树苗,怕夜里被人偷去,就派家童去看护,过了很多天也没有少一棵。
主人高兴地对家童说:“你看护得很上心,你究竟是用什么办法看护的呢?”家童回答说:
    “没有其他的办法,我只好每天夜里拔来藏在家里,第二天一早再插上。”
                                        ——明·冯梦龙《笑府》

三个恍惚人    有三个人同睡一床。半夜里有一个人觉得腿上奇痒无比,睡梦恍惚中,竟在第二个人的
腿上使劲挠起来,可是仍然觉得痛痒丝毫未减,于是就更加用劲地抓挠,直到抓出血来。第
二个人用手一摸腿上,觉得湿漉漉的,以为是第三个人尿床了,就赶紧把他推醒,催他起来
到外面去撒尿。第三个人睡眼矇眬地起来站在外面撒尿,隔壁是家酒坊,榨酒之声滴滴沥沥
不停,他以为自己小解未完,竟一直站到天明。
                                        ——明·冯梦龙《笑府》

问姓    有个人问一位老翁姓什么,老翁说:“姓张。”过了一小会儿,这人又问了一遍,老翁
以为他上次没听清楚,就又告诉他说姓张。当这个人又问第三遍时,老翁生气地说:“已说
了姓张,怎么老是问?”这人一见老翁生气了,就说:
    “你这位李老官人,值得这样生气吗?”
                                        ——明·冯梦龙《笑府》

呆子守店    有户人家开了一个小店。有一天父亲外出,就让痴呆儿子在家守店。不久,来了一个买
货的人,上前问道:“尊翁有么?”儿子回答说:“没有。”又问:“尊堂有么?”仍然回
答说:“没有。”来人百思不得其解,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走了。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就
对儿子说:“尊翁,就是我;尊堂,就是你母亲。怎么能说没有呢?”儿子很气恼地说:
“谁知道你们夫妻二人都是要卖的?”
                                        ——明·冯梦龙《笑府》

字长大了    有一位父亲教小孩识字,头天用手指写了个“一”字,小孩记住了。第二天,父亲抹桌
子的时候,见小孩站在旁边,就想考一考昨天教的字,他就用湿抹布在桌子上写了一个
“一”字,问小孩念什么,小孩竟摇头说不认得。父亲就告诉他说:“这就是我昨天教你的
‘一’字呀。”小孩惊讶得瞪大眼睛说:“怎么只隔了一夜,它就长这么大了?”
                                        ——明·冯梦龙《笑府》

半死五百两    有个人生性贪财,有个富人故意戏弄他说:“我白送你一千两银子,干脆让我把你打死
算了。”那个沉思了很久,才说:
    “只打我半死,给我五百两,怎么样?”
                                        ——明·冯梦龙《笑府》

假内行    两个医生在一起行路,迎面看见一个人提着鳗(mán)鱼和团鱼叫卖。其中一位上前指
着鳗鱼对卖鱼人说:“把这条乌梢蛇卖给我吧。”另一位立刻嘲笑说:“瞧你,竟连鳗鱼也
不认得!”他卖弄似地指着团鱼说:“你还不如买了这只穿山甲呢!”卖鱼人被两位假内行
的话逗乐了。
                                        ——明·冯梦龙《笑府》

舍命吃河豚    人往往是好奇心害了自己,可是谁又没有好奇心呢?
    有一对夫妇听说河豚是丰盛的美味,就非常好奇地买来准备做着吃。可是,他们又听说
河豚有毒性,所以一旦把菜做好了,又怀疑起来,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先吃一口试试。僵持
了好长时间,妻子才迫不得已地先拿起筷子,含着泪对丈夫说,“吃是我先吃了,只求你今
后好好照料咱们的两个儿女;
    等他们长大了,你一定要教他们千万不要买河豚吃。”
    为满足一点点好奇心,竟要拿出赴死的代价,这又何苦?
                                        ——明·冯梦龙《笑府》

无叶柳    浙江余姚籍的塾师有很多人在吴下开馆,每年初春来到吴下,直到腊月底才回到余姚。
这样一来,对家乡的风景反倒不认识了。一开春,见到柳丝嫩绿可爱,余姚塾师就向主人要
来一枝,准备寄回家中栽种。主人不解地问:“这是普通的树种,随处都是,难道惟独贵地
没有吗?”余姚塾师说:
    “我们家乡也有,但却是无叶的。”
                                        ——明·冯梦龙《笑府》

姑苏女婿    姑苏有户人家有两个女婿,大女婿是个秀才,很有文采;二女婿是个衙门书记员,说话
总带衙门气。二人每次到岳父家去,岳父都要夸赞大女婿文采非凡,却总是批评二女婿说话
缺少文才。二女婿对此非常忌恨,也很不甘心认输。
    这天,翁婿三人又聚在一起。二女婿主动请求当面一试,岳父就指着门庭前的一株山
茶,让他以此为题作一首诗。二女婿吟道:
    据看庭前一树茶,如何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