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国笑林大全 >

第61章

中国笑林大全-第61章

小说: 中国笑林大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席,请先生上座就坐,学生侧坐。主人说:“先生每天费心,想必令徒的功课肯定每天都
有长进了。”先生说:“若说对对子,还算可以。”
    于是,主人说道:“那么,我出个两字对让学生对对看。这上句是:核桃。”学生看着
先生,先生拿筷子去夹萝卜。学生便对道:“萝卜。”
    主人听了说:“对得不怎么好。”便又出一句:“绸缎。”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学生
便又对道:“萝卜。”主人问:“绸缎怎么能对萝卜?”先生接过话头说:“萝是‘绫罗绸
缎’的‘罗’,卜是‘布匹’的‘布’,有什么不可?”
    主人无话可说,只好再想题目。他抬头看到隔壁东岳庙,便出题说:“鼓钟。”先生又
用筷子夹萝卜,所以学生仍然对“萝卜”。主人说道:“这回更对不上了。”先生又接过话
头说:“萝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有什么不可以?”
    主人听了,说:“勉强之至。”便又出个二字对说:“岳飞。”先生又夹萝卜,学生又
对“萝卜”。主人说:“这可不行。”先生说:“岳飞是忠臣,萝卜是孝子,有什么不
行?”主人听了大怒,问道:“先生为何总让学生对萝卜?”先生也发怒说:
    “你天天叫我吃萝卜,好不容易请客,又让我吃萝卜。我眼睛看的是萝卜,肚里装的也
是萝卜,你为何倒叫我不教令郎对萝卜?”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该开门    有个人很喜欢唱戏。有一次,他探亲回来晚了,被关在城门外,于是便高声叫门。把门
者见是他,便说:“你唱一段给我听,我就放你进来。”那人说:“唱就唱,只是我唱的时
候,你要配合,帮我接个下句。”把门人说:“就依你。”那人便先说道白,自称是关云
长,高声叫:“周仓!”城上把门人答道:“有!”那人又说:“关爷爷在城外了还不快
迎!”把门人又应道:“得令!”那人接着说:
    “你既然知道关你爷爷在城外了,就该开门,为何还敢叫我唱戏?”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抵旧帐    老虎要抓小猴子来吃,猴子骗老虎说:‘我身子太小,不够供您吃的。前山有个巨兽,
能让您饱餐一顿,我愿意带您去。”
    虎便跟着猴子来到山前。一只鹿看见了,疑心老虎要来吃自己,便大喝道:
    “小猢狲!你答应给我弄来十二张虎皮,如今只送来这一张,还有十一张在哪里?”
    老虎听了,吓得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骂:
    “原来这小猢狲如此可恶,倒要拐骗我来抵旧帐!”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出学门    学校里新盖了个碑亭,一个读书人带一个妓女一同去观看。看到碑下驮重的龟,读书人
与妓女开玩笑说:“你父亲在这里,为何不下拜?”妓女立即下拜,口中念道:
    “我那大爷,看你这样磨磨蹭蹭,什么时候才能出学校门!”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饭中石头    有个穷人留客吃饭,家里的米不多,妻子怕做的饭太少,在客人面前不好看,便先用鹅
卵石放在锅里,上面放米做饭。丈夫陪客添饭时,不小心把饭挖尽,露出了石头,感到很羞
愧,便假装责骂仆人说:
    “瞎了眼的奴才,淘米的时候,眼睛长在哪里啦?这样大的沙石,都没拣出来!”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潜龙对    东桥公在楚地做官,张太岳当时仅十岁,来参加童子考试。东桥惊奇这么小的孩子竟能
对句,便出题说:
    “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太岳立即对道: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东桥大喜,解下腰间的金带赠给他。
                                        ——清·粱章钜《巧对录》

小童戏军士    有个人叫蒋焘,小时候就很聪明。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做武官的朋友带他去佛寺游
玩。武官指着殿上的佛像出对说: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蒋焘马上对道: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出寺后,武官的一个随从部卒拉住蒋焘的衣服问:“你刚才对的什么句?”蒋焘答道:
    “我对的是:‘一个小军,偷鸡、偷猫、偷芥菜。’”
    有一次,蒋焘的爷爷带他游佛寺,看见蒋焘从台阶上跳下,随口说道:“三跳跳下
地。”蒋焘应声对道:“一飞飞上天。”
    还有一次,父亲正陪客人坐,出对说: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这个句子中“冻”字拆开就是“东二点”,“洒”字拆开就是“西三点”,所以难对。
谁知蒋焘在一旁接口对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清·梁章钜《巧对录》

对句与出题    一个姓陆的官员与一个姓陈的官员一起饮酒。陆见陈头发稀少,便出句戏弄他说: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发)可施(数)。”
    陈答道:
    “陆大人满脸髭须,何须如此(髭)。”
    陆听了大为赞赏,又戏弄道: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
    陈对道:
    “匹马陷足泥内,此畜牲怎得出蹄(题)!”
                                        ——清·梁章钜《巧对录》

假畜牲    有位姓贾的名士住在乡里。有一天,刚下过雪,天气寒冷,他身披貂皮大衣在门前闲
立。有个邻居少年外号叫“倪麻子”的,走了过来——此人很聪敏,好戏弄人。贾看见他穿
着木屐,就说道:“我有个对子,不知你能不能对?”倪问什么对子,贾说道:
    “钉靴踏地泥(倪)麻子。”
    倪说道:“对倒是能对,就是不敢,怕对出来得罪您。”贾说:“我不怪你。”倪便应
声对道:
    “皮袄披身假(贾)畜牲。”
                                        ——清·梁章钜《巧对录》

有幸不需媒    明朝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十岁时,以神童被推荐到京城。宰相李贤打算招他为婿,便设宴
招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个对子让他对:
    “因荷(何)而得藕(偶)。”
    李贤这样做,一是为了考考程敏政的学问和智力,二是为了探探他对婚事的意见。程敏
政当即猜测到了李贤的意思,随口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清·梁章钜《巧对录》

连音成对    两个读书人夜晚坐在月下。一人出对子说:
    “移椅倚桐同赏月。”
    另一人对道:
    “点灯登阁各攻书。”
    又相传唐伯虎与友人在郊外闲行,即景出对说:
    “嫂扫乱柴呼叔束。”
    朋友对道:
    “姨移破桶令姑箍。”
    两副对子用的方法相似。
                                        ——清·梁章钜《巧对录》

九岁对    镇海人陆志道,小时候对对子思路敏捷。九岁时他应童子试,县令出题说:
    “镇海县童生九岁。”
    陆对道:
    “大清国天子万年。”
    县令很惊奇,把他带到水阁面试,并请他喝茶,又出题说:
    “入阁饮茶,连步可登麒麟阁。”
    陆应声对道:
    “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池。”
    另有个叫史望之的,也是九岁应县试,县令出题为:
    “閒(闲)看门中月。”
    史望之答道:
    “思耕心上田。”
                                        ——清·梁章钜《巧对补录》

徒对师    杭州有师徒六人,老师刁钻乖巧,常常为难弟子,而实际上这老师并无多大学问,五个
弟子倒很聪慧。
    有一天,他们一同赴省试,要过一道关口。几个人走到时,大门已经关闭了,于是师徒
相互埋怨。老师说:“有个对子,你们若能对得上,我就认错,否则仍是你们的错。”然后
说出上联:
    “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
    一个弟子应声对道: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师用的是此时此地的情况,弟子用的也是此时此地的情况,老师很窘迫,说道:“让
你们对对子,你们偏以对子纠缠,而且硬扯到我身上,这个不算,再重新对。”老师这样
说,是估计再没人能对了,不料又一个弟子对道:
    “读画易,画画难,推作家作画。”
    老师大惊,只好说每人都要对,想难住其他弟子给自己解围。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松扣快,扣扣慢,唯侍儿侍扣。”
    老师说:“还有两个人没对!”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停磨逸,磨磨劳,雇帮工帮磨。”
    最后一个弟子对的是:
    “听唱寂,唱唱喧,唯解人解唱。”
    众弟子对完了,一齐请老师对,老师说:“不是我不能对,几个好句,都被你们占去
了,现在我真没什么可对了。”众弟子说:“那我们替先生对吧,下句为:
    “止扇热,扇扇凉,令长随长扇。”
    老师听了,仍然狡辩说:“‘关’对‘画’不妥,对‘扣扣’、‘磨磨’、‘唱唱’都
不妥,必须另对,方才算数!”众弟子又对道:
    “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樱——用‘印盈对‘关关’,稳妥吗?”
    “不!”老师说:“‘盈与‘关’虽然意思相连,但还差一点儿。”众弟子斟酌了一
阵,又合成一句为:
    “设渡费,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