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季刚出来,观众觉得新鲜,会想,啊,还有这种结局。但随着《万万》系列走红,观众适应了剧组的思维,自我预设了另一种结局,剧中的翻转变成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平时想结局,剧组会在脑中预设各种结局,将这些作为大众能够想到的。他们就避开这些结局,挖另一个。
高考那一集,学生王大锤先后挡住了权钱色的诱惑,迎来了高考,拿到了第一名,剧情天马行空,不知道该如何收尾。有人提出做梦,第一个被毙掉。又讲王大锤其实是精神分裂,但与做梦类似,也被毙掉了。叫兽拍板,定下了王大锤拿了第一名却因作弊被抓、负责“权”的父亲其实是神经病、负责“钱”的母亲是贪污犯的结局。
最顺利的是热血高校,一稿一版就结束了。全校第一争得你死我活,最后翻转,成为队友向全国第一冲刺,岭南一中、华南中学、师大附中哔哔哔全部出现,全国教育现状就在里面了。
随着题材的减少和持续疲劳,想一个优质的翻转已经越发困难。会议时常会卡在一个地方,全场沉默良久。为了减轻主创的压力,也为了减少对其他同事的威胁,公司购置了一个沙袋,提供给主创发泄。
本煜寻思着,忙完这一阵一定要好好休息,度假或者宅在家,再这么下去一定废了。可总是一拖再拖。
柯达时常忘记前一天自己写了什么,并将其归咎于熬夜太多伤脑子。“没有太多的网络制作团队会用这么折磨自己的方式创作。叫兽带领的这支队伍,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过了,很久了。”
折磨的结果是《万万》系列的大获成功,仅在优酷平台,第一季结束至今,播放量达到7。9亿,2014年的第二季播放量突破8亿。2015年贺岁片,从2月5日推出至今,播放量超过3000万。剧中的翻转越发困难,现实里的翻转却简单粗暴,这群人都火了。
然后呢?
大银幕邀约找上门来。韩寒让叫兽推荐演员,叫兽把《万万没想到》的演员都发过去,他从中选了一男一女。见到白客,他点了点头,见到孔连顺,他愣了:“啊?你是男的!”原剧本中王珞丹饰演的苏米有个姐姐,而不是哥哥。孔连顺试了一下女装,韩寒委婉地说:“这块戏还是挺悲伤的,你还是换男装吧。”
戏中孔连顺是聋哑人,为数不多的台词都是手语。有观众发现他将“哥哥”比划成了“姐姐”,其实是故意的。孔连顺问韩寒需不需要改,韩寒告诉他:“这样其实更悲伤,你想啊,其实你是她姐姐,迫于生计你要扮成男人来干这种事情……”
孔连顺剩下的手语也很浮夸,比划王八蛋,到了蛋那个字,直接做了个下蛋的动作。
进了正式剧组,两人都游刃有余,拍《万万》时,速度练出来了。在韩寒那儿,小小一段戏拍了5天,他和白客每天坐在路边,目光呆滞,看着远方,问:“还没完啊?到我们了吗?”
葛布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目《学姐知道》,节目里,她饰演的保洁小妹机缘巧合得到了担任科普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机会,负责解答古今中外的奇葩问题、科普生活百科里的冷知识、处理情感上的疑难杂症,横跨历史,穿越古今。葛布也得以在节目中彻底告别《万万》的女仆装,当起了百变学姐。但日常工作头衔仍是客户经理。
随着工作增多,葛布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客户叫到《学姐知道》录制现场,让客户在下面看自己表演,客户笑抽了,她心里特有成就感。宝洁、雀巢等客户都是这么拉来的。“这样离他们很近,他们的情绪不是摆在陈列柜上的,是自己面前,他们的体验会更好。”
最令她开心的是,走在路上,说“诶!你是你是你是……保洁小妹!”的人越来越少,叫她“学姐”的越来越多,“我终于有一个被人记住的角色了。”但空余时候,她更担心自己何时能够嫁出去,毕竟在公司中,她已经被新同事们叫“姐”了。
在万合天宜的办公室里,这群主创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匆忙是分明的,每个人也从原本单纯的全力以赴《万万没想到》变为了身兼多个项目。这是一个万万没想到式的结局,只是没有剧中那种带着喜剧的悲壮感,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着。
有些事情还是没变的,至尊玉说自己的心态比白客更像王大锤,他依旧是一个纯屌丝,理由是他喜欢刘亦菲,而真正好的高富帅是没有女神的。他乐于如此,继续憧憬着年少时的幻想,自编自导自演,这或许不再是梦。
忙成狗的白客,仍然会说:“拍完戏,戴上眼镜,我就又变成了安静又无趣的自己。”遇上不熟的人,他摆出王大锤一样面瘫的表情,嗯嗯啊啊应两声,像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小孩子。
本煜还是会偶尔回忆在国外的生活,一边跟人说:“哎呀,那时候年轻,结果啊……”一边转脑子想下一个梗该怎么写。
易小星多次说,王大锤其实是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甚至不如我们。他平凡,而且倒霉。他总是不成功。事情永远不会按他想象那样发展。但他总是乐观。每一集《万万没想打到》,王大锤都会有一个悲剧的结局,总在观众笑声停止后引人深省。很多人将其归功于网络思维的力量,其实更多体现的是一群年轻人对人生思考的总结。
这群人都是王大锤,在生活中,演着各自的《万万没想到》。
环保局长和他的雾霾之城
作者:李珊珊 字数:6979
通过小说来谈,怎么谈都行
这个初春,伴随着两会的召开,关于雾霾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于是,又有人提到了一个环保局长写霾的故事,那本书叫《霾来了》,去年出版,因实用性而在环保系统中流行。那不是本普通人会喜欢的书,有大段的论述,以及过于详细的治霾方略的解读,以至于书的作者、河北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都不好意思地解释:“我的书不艺术,偏实用,更像教材。”他的初衷是想用写小说的方式,向公众介绍霾的成因、危害,以及霾里霾外那些艰辛和委屈。
3月4日上午见到李春元,他的心情相当不错——前一天,廊坊的空气质量位居河北省第一,超过了张家口,“过去也有第一的,但一般都是瞬时,像这样24小时连续第一,几乎是头一遭。”
他当了28年军人,2008年退伍转业,回到家乡廊坊,进入了环保局,“年末来的,刚好没赶上奥运”——神情里有点庆幸。他最喜欢的作家是李存葆,喜欢《高山下的花环》,没怎么看过莫言,不过,这并不妨碍《霾来了》中展现那些“魔幻现实主义”的细节——霾厚天暗,司机看不见红灯,遛狗人牵错了狗,小偷趁机偷了一枚放射源,有4个人躲霾挤到了歌厅,结果一氧化碳中毒了。还有媒体最喜欢提到的细节:新建化工厂的审批仪式上,环保局长装病,带着公章出现的是西装革履的看门老大爷,按要求签字,按要求找对了地方盖章……“那当然不可能是真的,作为一个环保局长,有些不便直接说的东西,用艺术性的、夸张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环保人的无奈”——李春元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这个细节。因对夹缝中的环保局长们的刻画,这书在环保系统引起了不俗反响,目前销量已超过15000册,正在筹备加印。
2012年,这位环保局副局长开始拿起笔杆子写宣传环保的短篇小说,第一个故事叫《喜鹊搬家》。那是一对违法进行小电镀的哥俩的故事,最终,兄弟俩的老父亲得癌症去世了,小电镀产生的废硫酸烧死了家门口的老槐树,喜鹊搬家了,兄弟俩不慎跌入硫酸池中。那是个“简单粗暴”的故事,却是向公众介绍小电镀危害的好故事。在《霾来了》中,李春元写道,“中国的老百姓善良,甚至善良到同情曾经坑害过他的人。前些年,当他们面对违法排污、破坏环境、影响他生命,甚至损害他健康的情况后,不但不会去举报,甚至会担心违法者在收回投资之前,千万别撞上执法部门的人来查处……”
用写小说的方法告诉人们这些道理,效果不错,所以李春元对此着了迷。2014年,只用了100天左右的时间,他完成了24万字的《霾来了》,同样是简单粗暴的风格,人物设定却颇为用心。里面的3个人物,各有代表意义。一个是环保局长夫人盼姐,局长因不肯批准污染项目,被县长“吊”起来,盼姐却成了环保宣传志愿者,告诉人们污染的危害,那说的是环保工作者和他们的家属,不易;一个是的哥大侃,那是个神奇的人物,曾是为市委书记写发言稿的高级笔杆子,因公务员工资低,辞职下海做了某公司经理的助理,却因经理的经济问题受牵连,被开除公职,做了的哥,那是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角色,所以可以做梦,在梦里为市长策划如何治霾;还有学校的敲钟人、算卦的大仙,那部分要讨论的是教育,“霾的成因,算起来都是道德标准不高的体现,不守法,乱排放,面对污染,仍不觉醒。这些都需要教育来解决……”
“改善环境,得靠群众路线,”这位前军人喜欢对当前环境下的工作方法进行他认为必要的总结和升华。谈话中,一位当地电台记者前来给他录半分钟,他提议,“你们节目最后加上一句:‘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当然,“这话我们说不合适,以免让人说,你自己的活干不好,老号召别人。”
挑出书里的细节,一个个问,要求餐饮店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他们不服,为什么政府给居民又买炉子又送煤,自己就得自掏腰包?“这是我们这儿就发生过的。”群众烧煤取暖,是民生问题,需要公共资源来解决,饭馆是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加装油烟净化器。没收小电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