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不如去飞 从伦敦到北京,30000公里的热血之旅! >

第38章

不如去飞 从伦敦到北京,30000公里的热血之旅!-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街上没有流浪狗,也没有奶牛四处闲逛,就连驴车也只能在城市一定的界限之外行走,这么一来,就没有牛粪、驴粪和狗带来的混乱了。人行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桶,废物都扔在里面。这个城市现在到处充满了白瓷砖混凝土大楼,很难把这个文明得可怕的城市和它浪漫的往昔——军事要塞、丝绸之路上的驿站相提并论。

*

离开嘉峪关的那条公路棒极了,还有猛烈的大风在我背后助我一臂之力。我正以每小时25英里的速度轻而易举地穿越这片巨大的绿洲。经过了过去几周的艰苦奋战之后,我现在感觉尤为幸福,甚至能感觉到当风鼓满了帆时帆板运动员那种乘风破浪的快感。签证处的警察彬彬有礼,迅速地给我办了第一次延期。因此,在这愉快的两个小时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健康的身体、仁慈的顺风、重要的签证延期,还有一辆没有故障的自行车。

当我在一个小村子洒满阳光的广场上喝着可乐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自行车后胎有点儿软了。我一下子也像车胎一样泄了气,恹恹地把自行车拖到一个阴凉的地方。一群人围在我的身边,看我怎么弄脏手,而我装作没看见他们。

漏气的地方还是内胎上靠近钢圈那一面上的小洞,这和当时在普瑞到德里那段路上让我大为恼火的情况一模一样。而现在我手里只有印度买的补丁,但是我对印度生产的所有东西都缺乏信心。等我收放好工具,打足了气,把东西重新装上自行车后,我发现旁观的人已经给我拿来了一盆水和肥皂粉,以便我把双手和臂膀上的机油和路上的尘垢洗干净。

多可爱的人啊!他们的善良深深触动了我。

“谢谢!再见!”我向人群道别,蹬车远去。

仅仅10分钟后,我就懊恼地发现,车胎还在漏气。我怒气冲冲地把这个可怜的自行车拖进暗沟里,把整个内胎卸了下来。

一个小时之后,我又听到了可怕的漏气声,我简直绝望了。在一片荒漠中,我把自行车颠倒过来放在地上,用印度的补丁修补另外一个靠近钢圈的小洞,我心里很明白,现在做的事情是治标不治本,造成问题的原因还不清楚。我不由想起了在希腊的那些可怕的日子,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没有新车胎,人就到不了伊斯坦布尔。当我想到新车胎和胎垫得寄到如此遥远的兰州时,我简直觉得难以置信。

一天之中第四次破胎之后,我咬牙切齿地对我的自行车说:“你简直就是一堆昂贵的废铜烂铁!”要是手边正好有一把大锤的话,我想我不应该为我的行为负责。

这难道是对我的决心的又一次考验吗?我曾经信心百倍,以为在德里换上的崭新的车胎和胎垫就能宣告痛苦的结束。所幸,胶水和补丁还算充足,但是如果这样的情况再这么持续下去,我还能抵御汽车的诱惑多久呢?在我决定到此为止之前,我还得经历多少次破胎呢?一天里四次,肯定是破纪录了,克罗姆佩兹的车胎说是没有我的那么结实耐用,但是整个旅程中也仅仅破了六次而已。

我继续骑往下一个村落,这两英里内车胎没破,已经非常值得庆贺了。我在一家小餐馆要了一份食物。一般情况下,当风转到别处去的时候,我通常会再努力骑上至少一个小时。尽管多骑几英里我并不发怵,但是,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补一次车胎了。这里一张床10块钱,我决定接受。

天刚破晓,另外三张床上的五个人还在鼾声雷动,我已经起身出发。风还在犹豫不决,我振作精神,快如闪电地开始了第二天的征程。公路在浅棕色的悬崖峭壁之间陡峭下行,不大一会儿,路就平缓了。告别群山之后,公路沿着铁路线和忧伤的残长城碎片,从一个绿洲奔向另一个绿洲。人们骑着黑色的单速“飞鸽”老爷车,从容不迫地上班去;还有的人早已举着锄头和铲子在附近的田野里挥汗如雨了。这一天,在第一次漏气之前我骑了50多英里。就我现在的心态而言,在我抵达兰州之前,如果每隔50英里只破一次胎的话,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第二天,在离开北京2683公里的地方,风已经恭候我多时。对我来说,从喀什开始,在中国的每一天都会遇上一些麻烦:刚刚忍受完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身体不适,就遇上了戈壁滩上的飓风,接着就是河西走廊上让人垂头丧气的自行车漏气问题。

*

沙漠和极度干燥的山峦仍然时隐时现,但是我脚下的土地已经变得越来越肥沃。越往东走,人口似乎也越来越多,要想在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露营看来是越来越不容易了。村庄与村庄相互交错在一起,田野里到处可见骑车、走路和正在干农活的人,那几乎被我熟视无睹的珍贵的自由逐渐被拥挤的交通所剥夺:这条大路再也不属于我一个人了。在空旷无人的喀喇昆仑高地、塔里木盆地和戈壁滩上,那条通往文明的狭窄小路就是安全的象征,是我的救援之手。然而,沙漠最终还是被我抛到了后面,眼前这座大峡谷的每一寸都被用来发展农业了。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密集,生命线最终变成了险地。小汽车和火车响着喇叭飞驰而过,马路的表面被来来往往的重击压得支离破碎,使我行进的速度大大减慢,而平和与宁静的丧失让我感到厌恨。

灰蒙蒙的落日中,我背靠在一堵隐蔽的墙上,把另一块补丁粘到刚刚漏了气的备用车胎上,在附近铺开睡袋。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虽然车胎破了无数次,离开嘉峪关以来,我依然达到了平均每天80英里的速度。最后一次补胎之后,我已经准备认赌服输了,还询问永山一家餐厅的老板去兰州的大巴的情况。当然,他没听懂我的问话。突然间,我对这种语言障碍产生了巨大的感激之情,我立誓,无论我有多泄气,只要每天能完成像样的路程,而且强力胶和补丁还算充足,我就一定要坚决抵御跳上大巴的诱惑。

想把我打倒?没门!

第二十二章 近身理发

我问学生们:“兰州以什么闻名?”

“兰州的污染最有名。”慕勇说,丝毫看不出一点儿讽刺的意思。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难道就没有什么稍微好点儿的——比如说酒或者食品?”

兰州有一个巨型的石化总公司,还有冒着火焰的大烟囱。经过了几英里连绵不绝的工厂和仓库,我终于骑到了市中心。这座城市看起来比实际要大,在这个邻黄河而居的狭窄的山谷中,密集地居住着300万居民。

我们坐在大学校园足球场的草地上,这是一个绿树环抱的巨大的公园,当中有纵横交织的小径,通往简陋的混凝土塔楼。这个城市的某些结构让我想起了法国东南部的城市格勒诺布尔(Grenoble):多层写字楼和公寓高耸入云,下面是蜘蛛网一般的高架线,供无轨电车来回穿梭,在连绵起伏的高山的衬托下,城市显得很是渺小。除了出了名的污染之外,要说最出名的,那就是牛肉拉面。

我是在一家网吧遇到向慕勇和郭强的。他们来自吉林和乌鲁木齐。他们两人都是研究生,慕勇学习中国历史,郭强学习工程学。慕勇为中国学生写了一本介绍英国人的著作,这本书的确是60年代英国的真实写照:记忆中依稀可见的土地、黑白电视机、蜂巢一样的发型、莫里斯麦那(译注:唱片名)、博比·查尔顿和《天使的喜悦》。“英国警察”和“皮卡迪利马戏团”这样的章节还专门配有黑白照片。如果仅仅作为一本学习语言的指南书,这本书足矣,不过如果说它准确地描绘了新千年之初的英国,那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中国与前苏联完全不同,它成功地实施了经济改革,但却避免了前苏联那样的政治分裂。中国在千禧年的转折点上看上去充满了竞争力,就像所有的西欧国家一样完全投入到了挣钱的“游戏”中。摩天大楼的顶部和侧面都布满了五颜六色的巨幅广告,似乎在劝说人民大众,把挣来的钱都花掉吧。从便宜的街头小店和小餐厅里,花上两块钱就能买到一盘面条;销售饮料、冰淇淋和酸奶的小贩斜倚在冰柜边的椅子上;蘸了香料的土豆和豆腐块用竹签串成串,在火炭盆上烤着吃。我漫步在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摊边,西瓜、香蕉、草莓、杏儿、荔枝、橙子、苹果、桔子,这些新鲜的东西都是我向往已久的,但是在沙漠里的那几个星期根本就看不见。马路边上摆着一长溜的布,上面堆放着计算器、手表、钱夹、指甲刀、梳子、电动剃须刀,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货。擦鞋和修鞋的姑娘小伙们耐心地等待着上门来的顾客。车辆、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都混杂在一起,让人不禁想起了印度的城市,街道两边则排列着一家家的银行、饭店、超市、百货商店,间或夹杂着小店和咖啡厅。无轨电车在宽阔的林荫大道上行驶,然而开车的却是瘦弱的妇女,显得不很协调。

一天下午,我的中国朋友邀请我去他们的宿舍。他们的寝室比我在大学时候住的单人间大不了多少,还得和另外两位室友共处一室。屋里放着两张双层床,墙上贴着一张美国地图,到处散放着书和小东西,这样的凌乱与其说是个人的懒惰和散漫,还不如说是东西太多、地方太小。四个大男人如何在这么一个斗室里共同生存,这一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猜想他们一定是习惯了。慕勇和郭都是很认真的小伙子。我们一边喝着茶,一边热烈地讨论着英国和中国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区别,还有英国从前的殖民地。

*

因为只花了一张床的钱而不是整个房间,这个宿舍里的另外两张床随时可以被人占用。先前是个从德国法兰克福来的背包族,现在换成了西里耳,一个戴着眼镜,敦敦实实的29岁法国理疗医师。他刚刚横跨了敦刻尔克(Dunkirk),从吐鲁番坐火车来到这里,最终的计划是到日本和韩国教英语。两年前,他在一艘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