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五百年-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的希望化为泡影。1697年,路易十四与威廉三世讲和,签订了《里斯维克条约》。该条约让法国遭受重大损失,却对英国、西班牙和荷兰十分有利,尤其有助于英国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海上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地削弱法国的海上力量。
战争快结束时,法国军队并未被打败,依然是强大无比,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697年,当法国求和却被西班牙拒绝时,路易十四迅速攻占了巴塞罗那。同时,法国远征军成功侵占了一块西班牙重要的南美殖民地。遭到两次严重打击之后,西班牙被迫求和。
法国之败,败在金融
法国的实力那么强大,可为什么还是遭受到重大的损失呢?原因在于,英国在1694年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并逐渐建立了健全而稳定的货币制度。与英国相比,法国国家信用低很多,借款利率要高很多,因此法国无法得到继续维持战争所需要的金钱。尽管法国的国力与军事实力远强于英荷联盟,但终因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只有暂时休战求和。
17~18世纪,英国的军事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是一个岛国,军队规模一直很小。1603~1640年,英国还没有常备军,英王在紧急状态只能征募可怜的几十个士兵。各个地区的治安人员都是靠当地农民和手工业者临时充任。1640年以后,英国军队逐渐由低成本民兵组建的军队转变成政府出钱募集的雇佣军,军事开支越来越高并成为国家最耗钱的支出款项。结果,战争比起过去愈加依赖于向外借钱。当时,欧洲为战争所筹措的款项有3/4都来自于欧洲最大的借款人——阿姆斯特丹金融家的短期贷款。如何取悦英国国内与荷兰的债权人,关系到英国能否维持战争的根本。
不过,我们要注意,荷兰金融家与荷兰军队并不保持一致,他们在战争中普遍持中立态度,在借钱给英国的同时也借钱给英国的敌对方法国,甚至在法国发生饥荒时,荷兰也没有乘人之危。因此,战争成败就在于哪一方对于荷兰金融家更具有吸引力。
在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之前,英国的流通硬币有极少量的金币,但大多为一些年代久远、磨损严重、缺边少角的劣质银币,同时,英国私人银行发行的可兑换金银的银行券即纸币也广为流通。纸币和分量不足的银币逐渐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票面价值与真实价值不等的信用货币。但由于农业也连年歉收,1694年,英国发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英国自1696年开战以来,政府要向国外支付大量贵重金属硬币,最好的银币都流出英国。劣币驱逐良币,英国人纷纷将优质硬币收藏起来,而拒收纸币与劣质硬币,结果英镑的价值大幅下跌,贷款利率由4%上涨到19%。利率上升之后,英国财政负担迅速加重,战争款项的筹措岌岌可危。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威廉三世开始发行长期国债,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其实只要能按期还本付息,就能维持良好的国家信用。为了恢复英国政府的信用,政府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成立英格兰银行,统一管理国债。尽管第一家中央银行是成立于1668年的瑞典李克斯银行,但英格兰银行才是历史上第一家职能最为全面的中央银行。其次是重铸优质硬币,稳定货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时任英国铸币局局长的大科学家牛顿,为硬币重铸和英国货币价值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很快这些措施就有了效果,英镑开始升值,物价开始下跌,英国国债在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市场上的发行量激增。
英格兰银行的创始人是苏格兰人威廉·帕尔森。在帕尔森的建议下,由英国政府授予垄断性经营的特许权给英格兰银行。特许权授权英格兰银行在一定的法律限制内发行钞票的权力。后来,英格兰银行逐渐演化为纸币唯一制造者的中央银行。法律赋予央行中止偿付的特权,因此,央行不会因挤兑而破产,其所发行的银行券不再是贵重金属货币的兑换凭证,而是货币本身。
英格兰银行投资人是伦敦和荷兰的金融集团,他们共出资120万英镑,其中荷兰金融家的投资占到1/3。这些资金全部都借给了威廉三世做军费,这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贷款,英格兰银行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以保证银行信用。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
英格兰银行建立后的10余年间,英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各种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作为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成为英国各银行资金结算的枢纽,并且规定商业银行都要向其缴纳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以备结算之用。英格兰银行相当于英国政府的国债担保人和商业银行的最后借款人,这为英国赤字财政的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带来了英国工商业的繁荣。当法国人都将金银收藏在家中的时候,英国人纷纷将之储存到银行中。法国人的钱都分散开来,而英国人的钱却集中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一个法国商人有10万英镑的资本,一年的盈利率是20%,一年不过赚2万英镑。而一个拥有相同资本的英国人,可以在货币市场上用自有资本作抵押以5%的年利再借入40万英镑,盈利率仍为20%,那么这个英国人就可以赚取远超过法国人的8万英镑。这样看来,从18世纪开始,与英国相比,法国工商业的落后就容易理解了。因此,英法战争中法国之败,败在金融。
拯救南海公司就是拯救英国
1711年,南海公司成立。南海公司虽为贸易公司,但实际上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在当时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该公司为了支持英国政府的战争,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烟酒等日用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美地区的贸易垄断权。当时南美还在西班牙的手中,这种特权其实一文不值。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国债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1720年,南海公司与英格兰银行竞买英国国债。南海公司通过贿赂政府官员与议会,完胜英格兰银行。公司承诺购买所有英国国债,但政府必须要逐年还本付息。公司为了促销股票,还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新发行的股票。
在大众的心目中,南海公司的前景非常光明。这反映到市场上的结果就是,南海股价发神经似的迅猛上涨,半年涨幅高达700%。最为疯狂的时刻是,南海公司账面资产价值4000万英镑的时候,股票总价值竟然高达4亿英镑,相当于当时英国每年财政收入的6倍。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整个英国的股市变成了巨大的赌场,上至王室下至家庭妇女都蜂拥而至,抢购股票。所有股票的股价都像坐火箭一样地猛涨。这形成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金融泡沫。事后牛顿曾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人们会如此疯狂。”
1720年6月,为了制止股价的虚涨,英国国会通过了《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简称《泡沫法案》。法案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英王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要受政府检控。结果股市突然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为了维护英国政府国债的信用,英格兰银行慷慨地向南海公司伸出援助之手,扮演了最后借款人的角色。英格兰银行的出手,让英国顺利度过了1720年金融危机,防止了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崩溃。南海泡沫破灭之后,英国的金融市场逐渐恢复正常。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国债债权人最为担心的不是政府会不会归还本金和利息,而是能不能更长时间地持有更多的国债。
但仅有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现代银行体系还远远不够。英国为了以较少的白银偿还较多的债务,通过降低银币成色的方法发行新币。结果在1696年,银币价值一落千丈,人们跑到英格兰银行进行疯狂的挤兑。“格雷欣法则”起了效果。那些足值的银币被人们储藏用来换取黄金,价值不足的银币却大量流通在市场上,英国政府信用濒临破产,国家货币与信用体系面临瘫痪。
尽管在牛顿的严格监督下,英国铸币局在重量和纯度上实行了最为严格的标准来铸造新币,但由于白银大量流失,铸币局几乎无银可铸,直到1699年,货币重铸尚未完成。以国家和政府作为权威担保的银币,在公众中逐渐失去信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牛顿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牛顿发现,当时的英国金价高于欧洲,大量国外黄金流入英国,人们对白银的价值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于是他向英国政府内阁提交了建立金本位制的调研报告,指出黄金应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而白银应该降低为二流的辅币。欧洲从中世纪以来,主要流通货币都是白银铸造,牛顿在当时提出的建议是出人意料的破天荒的第一次。
1717年,英国政府接受了牛顿的建议,将英国的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便士又1/2便士。至此,英镑的纸币正式与黄金挂钩,英国亦逐渐由英镑银本位制转向了英镑金本位制,市场上的白银恐慌随之消失。
稳定的货币与健全的银行体系使得英国政府能以比法国低一半的利率筹措到更多的资金。这就让英国可以建设更为强大的军队并为欧洲盟国提供巨额的资助来对抗法国。
英国垄断金融的崛起
1697年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战争结束的5年后,欧洲烽烟再起。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二世病逝,却没有留下任何具有绝对继承权的后代,这给欧洲留下了战争隐患。查理二世的两个姐妹分别嫁给了法国的路易十四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君主。查理二世留下了一份模棱两可的遗嘱。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