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993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993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在不甚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经过这次通读,第一次“自我讲授”的不
足之处,谬误所在都会“跃然纸上”,使你体会颇深,受益匪浅。然后你就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编制出一张精练适用的“目录一览表”,对照着它进行第
二次自我讲授。这次的讲授就比第一次更完善、更丰富,许多模糊之处也会
渐渐清晰起来,印象也大大加深。再接着,又可以第二次通读教材,这次的
通读所获得的感受、心得和体会便会像闪光的亮点一样永远记在心里。当你
再进行第三次自我讲授时,就会更加顺利,发挥得更加开阔……这样,经过
了四到五个回合的自我讲授和通读、精读后,你就能得心应手地掌握了这门
新学问。
    下面是“快速学习法”的说明图表:

                学习顺序     学习内容

                第一次自我   目录+用自己掌握的常识、潜在知识、对目
          1
                  讲授       录加以尽可能多的说明与讲述。

              第一次通读教材、用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分析力、带着鲜明
          2
              编目录一览表 的课题意识,阅读教材。

                第二次自我   目录一览表+逐次地、循序渐进地用第一次
          3
                  讲授       通读后吸收的新知识来进行充分的“表现”。

           由于第二次自我讲授,已获得了很多明确的
                第二次通读
          4                  预备知识,可以进行比第一次通读更深入
                  教材
           的通读了。

           目录一览表+能用第二次通读吸收的相当
                第三次自我
          5                  数量的新知识、新感受、新体会进行更开阔、
                  讲授
           更明确的“表现”了。

           通过第三次自我讲授,有了相当充实、丰富
                第三次通读
          6                  的预备知识和心得,能进行得心应手的精
                  教材
           读,许多模糊之处都明确了。


    对于自我讲授中发现的模糊或无把握之处,在每次自我讲授结束时再加

以查阅。若教材过厚,也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进行自我讲授。但在最后阶段
必须把这几部分都连起来总地进行几遍自我讲授,以求学习的连贯性。目录
一览表最好要把它背下来。关于目录一览表的作用,可以用一个比方来加以
说明:人的大脑好比是一个仓库,吸收来的知识就像是存放的零件。常规的
学习法是把零件杂乱无章地塞进仓库,一旦要用到这个零件时你就会手忙脚
乱,无从查找了,这就导致学生临场考试发挥得不好。而对照着“目录一览
表”的学习就好像是对照着仓库的“码库”排放零件。“知识”都是整齐地
有规则地排放在货架上的,一旦要用到某一种零件就能立即找到它们,使你
的临场考试发挥得迅速、准确,把知识学活了,用活了。

         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将学习内
容分成许多小步子,并系统地排列起来,学习者按照这种程序一步一步地学
习,学完一个小步子后,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回答正确后进入
下一步,回答不正确再反过来继续学。其过程如图,(图见下页)。




    程序学习的材料是程序教材。程序教材是由许多小步子排列起来的,有
练习,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答案(包括正确的答案),有确认(强化)的指
导性的语言。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些,它有利于学生自学。学生可以自定步
调,按适合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其不足之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环式学习法
                   
    “四环式”学习法是通过由面到点的综合概括,逐步缩小记忆范围,利
用较短时间掌握全部材料内容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包括精读材料、编写提纲、
尝试背诵和有效强化四个环节。
    (1)精读材料。就是对所学的内容,抓中心,细心阅读,根据材料的不
同类型,不同份量,掌握其要点、重点和难点,理解知识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2)编写提纲。即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细致地进行筛选、概括、组
织,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用自己的语言,提纲挈领地编写提纲(每篇划分
几部分,每部分划分几段,每段概括为一句话),从而使学习内容有条不紊,
简单直观地展现出来。
    编写提纲是提高自学者智力活动的积极有效方法。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的提纲,便于识记和保持,有利于再现材料的“意义依据”,实际也就是“提
要钩玄”。
    (3)尝试背诵。就是对所编的提纲,按照顺序一遍一遍试着背诵(回忆)。
遇到不会和不清楚的地方,再翻书本对照,进行“反馈”,然后有针对性地
对记忆薄弱环节进行二次“反馈”,这一过程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迁移内化的
过程。
    (4)有效强化。就是用最短的语言,抓住概念内涵、实质和学习材料的
核心内容,再对提纲进行压缩,使之成为简纲(把每句压缩为关键的几个字),
然后针对简纲,进行强化记忆,在头脑中留下长久的印象。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在人们头脑
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这种暂时神经联系,必须进行多次强化,才能得到巩
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四环式”学习法模式图:

         发现式学习法
                  
    所谓发现法,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
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譬如,在化学
实验室里,你可能“发现”一条职业化学家早已熟知的原理,但由于事先没
有人告诉过你,也没有从自己手头的书看到(尽管它早已写在有关的书上),
这就是你自己的发现,是千真万确的发现。这一条你自己发现的原理,要比
你通过学习别人的发现理解深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
    直接知识的获得,无疑是“发现”;而间接知识的获得,也应当很好地
运用发现法。后者对于学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间接知识的
获取。
    运用发现,学员必须进入“角色”,要像科学定理、定义的创始人一样
去思考,去演算,去实验,去经历失败,去尝试成功,就是说,不要指望坐
享其成。
    发现式学习法有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发现本身包含着已知观念的改
组,这种改组可以使已知观念与新学得的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或者说使正
在进行的工作同他早已熟知的模式配合起来,从而起到提高智慧潜力的作
用。
    发现式学习法,还有助于对所学材料的牢固记忆。因为通过发现法获取
的知识,一般来说是与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结构结合得最紧密的。
    发现式学习法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没有
依靠的情况下独自捕获所需要的知识,如何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
一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陈旧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是最为重要的。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三条有效的途径
                
    要让学生取得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效果,必须找到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内容的途径。而这样的途径亟待我们在实践中研
究、探索、总结。依据有些教师摸探到的经验,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课
堂教学中,通常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三种。
    1。指明——尝试
    指明,是教师主动地指点、提示、说明;尝试,是学生照教师指明的那
样去试着做。
    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
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
动明确地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
察插图,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怎样读词读句,怎样组词造句,怎样说完
整的话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同时,讲明学习的方法。
不单对初入学无知少法的学生需要事先指明,就是中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
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在进入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事先指明。如运
用中心句作段意的方法;连接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也都要在第
一次接触这些方法时由教师事先指明。
    但只有教者的指明,没有学生的尝试和运用也是不行的。只有结合学习
实践,运用指明的学习方法,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收到预期效果时,才能
说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2。示范——摹仿
    示范,是教者用教法为学生的学法做榜样;摹仿,是学生领悟到精当之
处,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
还是进入中高年级,都需要教师有意地、准确而明晰地给学生做出示范。把
理解某类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步骤,把弄懂某人、某物、某事所设计的一系
列思考问题,把突破某一难点、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展现在
学生眼前,让学生从教师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