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888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88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众多取材于多瑙河的音乐作品中,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 1867
年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流传最广,也最受人们喜爱。
    《蓝色多瑙河》全名为《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1866 年,奥地利在
普奥战争中惨败,沉闷的空气笼罩着维也纳。为了扭转市民们低沉的情绪,

施特劳斯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的委托,创作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
力的圆舞曲。它原是一首合唱曲,后来由作者亲自改编成管弦乐曲。由于这
首圆舞曲表现出来的真挚感情渗透着维也纳人民热爱故乡的深厚情意,而且
它的旋律特别优美,格调也健康乐观,所以这首乐曲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
国歌”。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序奏分成两大段落,一开始,小提琴轻弱徐缓的震音,使人联想到薄雾缭绕、
寂静安宁的多瑙河晨景。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圆号轻轻地吹出了引人遐想
的主题,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慢慢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
天色渐渐明亮。这一优美的旋律使人不由得想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河畔景色。
序曲的第二段落,乐曲速度变快,出现了圆舞曲的节奏,象征着多瑙河在朝
晖的沐浴下开始了新的一天。乐曲情绪越来越活跃,依次引出了五个小圆舞
曲。
    第一支圆舞曲,音乐轻松明快,充满了勃发的生机。“春天来了,大地
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树梢多美妙”,多瑙河上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这
个主题是全曲的灵魂,鲜明地反映了奥地利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二支圆舞曲具有明显的回族感,犹如起伏的波浪,层层推进。接着,
乐曲突然从 D 大调转为降 B 大调,在舒缓而轻快的节奏上呈示出对比的主题,
使乐曲显得柔和娴雅,委婉动人,好似春姑娘面带微笑,正向我们走来。
    第三支圆舞曲,用对比鲜明的两种音乐素材构成。它一开始以优雅的旋
律,充满想象地歌唱着“白云像面网,在头上飘荡,遍地鲜艳的花朵,在她
脚下开放”,紧接着转化为富于流动舒畅的旋律,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在第四支圆舞曲中,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主题 A 和兴奋活泼、热烈奔
放的主题 B 相映成趣,表达了一种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愉快心情。
    第五支圆舞曲是整部乐曲的高潮。它采用顿挫跳跃的节奏,炽热欢腾,
华丽辉煌,进一步表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
    尾部有两种:一种是带合唱的,结尾较简短;一种是不带合唱的,规模
较大。在这里,依次出现了第三、二、四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再现序奏部
的主要旋律,最后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蓝色多瑙河》是一首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乐曲,精巧
绝伦,雅俗共赏。
      
      美妙的《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关于它,
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在一个美丽的月夜里,贝多芬散步郊外,听到从一农
舍中传出琴声,他走近农舍的窗前,发现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女在弹奏他的
《F 大调奏鸣曲》。贝多芬深为感动,特地为她演奏一曲。这时,一阵夜风
吹熄了室内的蜡烛,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室内犹如披上了银色轻纱。贝多
芬将此情此景表现在所奏乐曲中,从而产生了这首“月光”奏鸣曲。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实际上这首曲子写于 1801 年。当时音乐家刚刚
恋爱失败,这是献给恋人朱丽叶·琪察尔迪的。失恋加上耳疾,他在这首作
品中反映了痛苦失望的情绪。作者自己把这部作品称为“幻想曲”式的奏鸣
曲,但正如罗曼·罗兰指出的:“幻想维持不久,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

“月光”之名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勒听了此曲后,将它比做
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而得名。
    奏鸣曲的三个乐章,表现了从一种心理状态到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转换,
从深深的悲哀转向烈火般的抗争。第一乐章以单三部曲式写成,有冥想的柔
情,悲伤的吟诵,具有浪漫主义小夜曲的特点。整个乐章舒缓从容,匀称的
三连音音型贯穿全曲,造成平静的背景,然后主题轻轻进入,细腻地表现了
心情的波动。
    第二乐章是小快板,采用小步舞曲的体裁,优雅轻盈的音调,与第一乐
章的情感形成对照,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是激动的快板,这是整首奏鸣曲中富于戏剧性和矛盾冲突的部
分,是整个乐曲的高潮。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与爆发,犹如激烈
的狂涛,又像是连续的跺脚声,音乐极富动力,从低音区一直冲到高音区,
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激流。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申诉。
    结尾部使紧张的气氛略微缓和下来,乐曲经过短短的展开后,内心的激
动表现得更为强烈,感情极为奔放。在尾声中,当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
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潮并没有就此平静,而是在做最后的冲击。
                   
              生动有趣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也夫于 1936 年创作的交响童话。作
品有朗诵词穿插其间,易于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
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儿童故事。
    可爱的小男孩彼得在后门外的草地上与他的朋友小鸟玩耍,家里的小鸭
子也跟着溜出门去,在池塘里嬉戏,并与小鸟争吵。小猫想去捉住小鸟,被
彼得阻住。老祖父发现了他们,告诫说如果狼来了,怎么得了,并把彼得领
回家来。这时狼真的来了,吃掉了鸭子,又窥视着躲在树上的小鸟和猫。彼
得勇敢地爬上树,在小鸟的帮助下将大灰狼的尾巴拴住并吊在了树上。最后
由猎人、老祖父共同把狼送到了动物园。
    在这部交响乐作品中,长笛在高音区以它善于演奏的快速华彩音乐表现
小鸟: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嘎嘎声表现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
小猫;大管的浑厚低粗的声音表现老祖父的形象;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
效果,表现阴森可怕的狼的形象;而全部用弦乐器演奏的明快、活泼、富于
进行风格的曲调,则表现主人公彼得的聪明可爱和勇敢。
      
          用音乐描绘动物形象的乐曲——《动物狂欢节》
                  
    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是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圣·桑于 1885 年起草
于维也纳,第二年春天,在布拉格旅游期间完成的。这部组曲以灵活的旋律、
典雅的和声、华丽的管弦色彩而著称。其丰富的表情、栩栩如生的形象,充
满着幽默谐趣,广为世界听众所喜爱,几乎是圣·桑作品中演奏得最多的乐
曲。
    《动物狂欢节》用童话式的拟人手法,漫画式的笔调,维妙维肖地塑造
了一群动物在狂欢节时的有趣的音乐形象。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
终曲组成:一、序曲与狮王进行曲;二、母鸡与公鸡;三、骡子——一群急

驰的动物;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朵的角
色;九、森林深处的杜鹃;十、鸟舍;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
天鹅;十四、终曲。
    这部充满幽默感的作品,形象生动,有些段落优美极了。只要听过的人,
都忘不了神气活现的狮王、骄傲自大的公鸡、唠唠叨叨的母鸡、慢慢腾腾的
乌龟、欢快活跃的袋鼠和笨拙地踏着三拍子舞曲跳舞的大象……特别是《水
族馆》,可以说是整个乐曲中最优美的段落之一:在用钢琴描绘的水波中,
长笛奏出了鱼儿悠然自得地游玩的身影,令人陶醉。
    小提琴,这被人称为“乐队中的王后”的乐器,圣·桑却拿来表现长耳
朵家伙——蠢驴的嚎叫。在仅有的二十七小节音乐里,那种长脖子、竖起耳
朵、使劲叫唤的驴先生的尊容活灵活现。
    《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鸟舍》两段乐曲,充满了一种少有的清新和宁
静:钢琴的和弦把人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单簧管奏出了逼真的杜鹃鸣叫
声,长笛吹奏出欢悦的百鸟齐鸣声,而钢琴的颤音像是鸟群掠过树梢飞向天
空……音乐形象完全把人引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之中。
    当然,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还是第十三段《天鹅》。乐曲一开始,
钢琴奏出明月映在水波上闪烁着粼光的背景,大提琴奏出温婉舒展的旋律,
表现了天鹅在碧波上缓缓浮游的神态,端庄而文雅,使人置身于一种崇高的
境界。《天鹅》的魅力,使无数听众为之迷醉。它曾被改编为大提琴独奏曲、
管弦乐曲、钢琴、小提琴和长笛独奏曲以及吉他二重奏等等,还被前苏联著
名舞蹈家巴甫洛娃用作芭蕾舞《天鹅之死》的配乐。
    不过,除了《天鹅》之外,《动物狂欢节》的十三首乐曲都是在圣·桑
逝世后的第二年才公开演奏的。这是作曲家自己的意思。圣·桑为什么要做
出如此反常的决定呢?原因恐怕在于:从表面上看,这组乐曲是在用音乐彩
笔对一群动物作直观、形象的描绘,其实,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作曲家正
是巧妙地借动物的神态,运用音乐上的夸张、变形甚至歪曲性的手法,对当
时法国社会上存在的迂腐现象进行了辛辣而戏谑的讽刺,并把自己的艺术思
想、主张和追求渗透在乐曲中。作曲家不愿招致太多的非议和责难,以引起
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只好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后,再让它正式公开、完整地
演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