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787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87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图上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个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小村庄。他们由此推测从
“北满”到松辽油田统称大庆油田。就这样大庆油田的地点被日本人确定了。
进而,日本人急于了解大庆油田开发的时间和开采的能力。他们紧盯住
中国的新闻报道,不放过一条有关的消息,不放过一张有用的照片。不久,
他们就从一篇报道王铁人事迹的文章中了解到王铁人 1959 年国庆节在天安
门观礼,进一步分析,1959 年 9 月王铁人还在玉门。这表明大庆油田的开发
时间自 1959 年 9 月起。
1966 年 7 月,日本人对《中国画报》上刊登的一张炼油厂照片进行了研
究。那张照片上既没有人也没有尺寸,但有一个扶手栏杆。依照常规,扶手
栏杆高 1 米左右,按比例,日本人推断了炼油塔的外径,并换算出内径为 5
米,从而断定日炼油能力为 900 千升,加上残留油,再把原油大体上 30%的
出油率计算进去,判定原油加工能力为每天 3000 千升,一年以 330 天计算,
每口井年产原油为 100 万千升,大庆有 800 多口井,年产约为 360 万吨。
由于获得了这些情报,日本人开始和中国进行出卖炼油设备的谈判。
地皮不要钱
在美国某城 30 公里之外的山坡下,有一块不毛之地。这块闲置多年的地
皮所有者,一直感叹偌大的地盘,可惜不占地利,卖不出好价钱。有一天,
他突然灵机一动,有了赚钱的点子了。
他跑到当地政府部门,对一官员说:“我这块地不要钱,给你们盖所大
学如何?”
不要钱的地皮谁都会要。当地政府如获至宝,马上调拨资金,组织勘探、
设计和施工。不到 1 年,一所颇具规模的现代化的高等学府屹立在这片荒凉

的处女地上。
有大学就有学生,有学生就要消费。地皮老板轻易地取得了政府的支持,
在校门外修建了公寓、饭店、影剧院……形成了大学门前的商业一条街,这
街上的买卖自然都由这位地皮老板经营。不到 1 年的时间,校院地皮的损失,
就从校外商业街营业的收入中赚了回来。更重要的是,他从中获得了一个长
期获利的消费市场。
死对头原来是亲兄弟
费城西区有两个互为敌手的商店——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
店。他们正好紧挨着,两店的老板是死敌,他们一直进行着没完没了的价格
战。
“出售爱尔兰亚麻床单,甚至连有鹰一般眼睛的贝蒂·瑞珀女士都不能
找出任何疵点,不信请问她;而这床单的价格又低得可笑,只需 6 美元 50
美分”。
当一个店的橱窗里出现这样的手写告示时每位顾客都会习惯地等另一家
廉价品商店的回音。
果然,大约过了两小时,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出现了这样的告示:“瑞
珀女士该配副近视眼镜了,我的床单质量一流,只需 5 美元 95 美分”。
价格大战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除了贴告示以外,两店的老板还经常站
在店外尖声对骂,经常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总有一方的老板在这场价格战
中停止争斗,价格不再下降。骂那个人是疯子,这就意味着那方胜利了。
这时,围观的、路过的、还有附近每一个人都会拥入获胜的廉价品商店,
将床单和其他物品抢购一空。在这个地区,这两个店的争吵是最激烈的,也
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竟很有名声,住在附近的每个人都从他们的争斗中
获益不少,买到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个店的老板死了,几天以后,另一个店的老板声称去外
地办货,这两家商店都停业了。
过了几个星期,两个商店分别来了新老板。他们各自对两个商店前任老
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天检查时,他们发现两店之间有条秘密通道,
并且在两商店的楼上两老板住过的套房里发现了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新
老板很奇怪,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两个死对头竟是兄弟俩。
原来,所有的诅咒、谩骂、威胁以及一切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
每场价格战都是装出来的,不管谁战胜谁,最后还是把另一位的一切库存商
品与自己的一起卖给顾客。真是绝妙的骗局。
经理的交椅无靠背
麦克唐纳公司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发现自己的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
在经营上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们有一个通病,接触基层人员少,更不愿去
接近顾客。于是,克罗克向各地麦克唐纳快餐店发出一项指示:“把所有经
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要求接到通知后立即执行。克罗克的想法是:“长
久地坐在没有靠背的椅子上,可以让那些不肯离开椅子深入基层的经理们觉
得不舒服。”这种据掉椅子背的鞭策办法,在领导艺术中,叫做象征性行为。
现在,日本东京一些大公司正时兴一种“写有桌,坐无椅”的新的办公
形式,据调查显示,这种“无椅”办公形式,使工作效率比传统办公形式提
高 30%。
东京一些企业老板实行“无椅”办公,绞尽脑汁出奇谋,设计建造了一

些无座位写字楼,在这种新式写字楼中,除了高级职员以外的个人办公桌一
律取消。代之以较高的大型工作台,员工像厨师一样站着工作。由于站着工
作,消耗体力多,容易疲劳,办公室工作人员想早点把工作做完,势必就得
自觉地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工作人员不断在办公室内活动,形成一种不断活
动的气氛,可以推动坐久不想动的懒汉。


电影百年历程

电影——近代科学技术的产儿

电影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综合运用了电学、光学、声学、
化学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人类创造出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另一个活生
生的人类世界——梦幻的人类世界。
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原理是“视觉暂留”。“视觉暂留”现
象,从人类有视觉时就有,比如在黑暗之中把一根点燃的火柴快速划一圈,
就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光圈。现代科学发现:视像从眼前消失之后,仍在视网
膜上保留 0.1~0.4 秒左右。电影依据经过精确测定的“视觉暂留”原理,终
于创造出了活动的画面。经过多次试验,现代电影以每秒钟 24 个画格的速度
进行拍摄和放映,每个画格在观众眼前停留 1/32 秒,于是电影胶片上一系列
原本不动的连续画面,放映后便变成了活动的影像了。
近代照相技术的发明,为电影技术打下了直接的基础。电影也必须先“照
相”——摄影。只是这种“照相”是以一定的速度把连续不断的影像拍摄到
胶片上,而且电影胶片可以经过剪接技术处理,并被按一定速度连续不断地
放映出来,从而产生出活动的画面。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前身是活动照相。1878 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为了证实马在
奔跑时四蹄是同时离开地面的,他用 40 架照相机在相等间距下拍摄马奔跑时
的照片。1880 年,当他把这些连拍的照片在幻灯机上放映时,原本静止的一
张张照片,变成了一匹马快速奔跑的活动画面。
后来,法国生理学家玛莱于 1888 年首次研制成功“摄影枪”,他把感光
药膜涂在可以转动拍摄的纸条上,把海鸥飞翔、动物奔跑等拍成了连续照片。
紧接着 1889 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这种视镜
像一只大柜子,上面装上放大镜,里面是 10 多米长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接,
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后,胶片就以每秒 46 格的速度移动,循环放映,
这就是现代电影机的雏形。不久后,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厂厂主卢米埃尔兄弟,
把爱迪生的“电影视镜”改造为“连续视影机”,终于制成了当时最完善的
活动电影机。这种电影机,既能拍摄,又能放映,还能洗印,功能完备。它
以每秒 16 格的速度拍摄、放映,并能把影片图像映射于银幕。
1895 年 3 月 22 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放映了他
们摄制的《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12 月 28 日,这部影片公开放映,这一
天便是电影的诞辰。

从“无声”到“有声”

电影在诞生初期,还不能算是一门艺术,它只是机械地记录生活场景,
缺乏艺术感染力。因而最早期的电影只是被人们当做一种新鲜玩意儿,而当
人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电影很快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如何使电
影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登上大雅之堂呢?艺术家们做了许多的努力。他们

赋予电影以完整的故事结构、多变的艺术手段以及丰富的电影画面内涵等。
电影终于成为了具有审美欣赏价值的艺术。
早期的电影,没有声音,观众只能看到活动的画面和人物讲话时一张一
闭的嘴,却听不到说话声。后人称这个阶段的电影为“默片时代”,电影的
这一时期经历了约 30 年时间。无声的缺憾,造就了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在视觉
表现手段上的充分挖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无声电影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它不靠语言——台词,而是靠动作、靠画
面——电影语言取胜。无声电影不靠半句台词,仅以动作、画面,就可以叙
述完整的故事,刻画出活生生的人物,表现深刻的主题,具有优美或壮美等
不同风格,确实有它的了不起之处。有些电影艺术理论家、电影史学家,很
偏爱和推崇无声电影。因为它很少戏剧因素,更合乎电影的本性,更像纯粹
的电影,它拥有有声电影无法替代的魁力。无声片的某些成就,是后人难以
达到的。
卓别林的《淘金记》、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普多夫金的《母
亲》等,都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无声经典影片。无声电影获得了“伟大的
哑巴”的美称,但是电影无声毕竟削弱了环境的真实气氛和艺术美的和谐统
一。无声片在圆满地完成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