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还学习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和一些科学实验,拜访了著名科学家、教授
和学者,大大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诺贝尔回到祖国,继承父亲研制炸药的事业,有一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突然炸药爆炸,他差点儿被炸死,实验室也炸毁了。但他不灰心,又进行了
上百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炸药的专利使他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他临终前
留下遗嘱:将全部财产捐献出来,设立学术奖金,鼓励全世界一切献身于科
学事业的人。
元素周期表的缔造者——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降生在西伯利亚一个边
远城镇的多子女家庭里。他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家里人都亲切地叫他
米佳。西伯利亚荒凉而且寒冷,是沙皇流放犯人的地方。门捷列夫一家原来
住在彼得堡,由于父母同情十二月党人,才被当局调到这边远的小城镇来,
当一名中学的校长。
门捷列夫的妈妈聪明能干,照料着十几个孩子,忙得顾不上休息,她以
自己的勤劳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父亲不幸患眼病,双目失明,不得
不去莫斯科做手术,可回来时,校长的职位却丢了。家中的积蓄花光后,生
活的来源被掐断了。全家搬到另一个村子,妈妈经营起玻璃工厂。
门捷列夫从小生活在玻璃厂里。工厂里奇异的生产活动满足了他童年时
的好奇心。他经常目不转睛地观看玻璃工人熔炼玻璃,把它化成透明的液体,
吹成漂亮的玻璃器皿。他常常看得手发痒,真想自己动手吹一个大玻璃球。
这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生了热爱劳动、热爱化学的种子。
1814 年,7 岁的门捷列夫进了八年制学校。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妈
妈非常高兴,节衣缩食,坚持让他读完中学。他 13 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不
久玻璃工厂在一场火灾中被烧毁了。妈妈为了让心爱的儿子受到高等教育,
毅然变卖了仅有的一点财产,带着一儿一女离开西伯利亚,千里迢迢来到莫
斯科。因求学无路,不得已来到彼得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门捷列夫总算
考进了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数理系插班学习。妈妈长期奔波劳碌,心力交瘁,
病倒了。临终前,她嘱咐门捷列夫:“不要欺骗自己,要辛勤地劳动,而不
是花言巧语,要耐心地寻求真正的科学真理。”
悲痛的心情,贫困的生活,紧张的学习,使门捷列夫的健康受到损害。
他食欲不振,干咳不止,住进校医院,一面治病,一面学习。后来,他以全
院第一的成绩毕业,学院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并授予“一级中学教师”的
光荣称号。
门捷列夫在世时,人类已发现了 60 多种化学元素。他决心把这些元素按
一定的顺序排列,经过反复比较,多年研究,他按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合价排
列化学元素,终于在 1869 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取得了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科学家,著名的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
共有 2000 多项发明,对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
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追根问底。有一次,
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堆里,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
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想
自己也试试。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的。回家的路上,
他还一个劲地盯着父亲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从此,
大家都说爱迪生是个“呆子”。有一次,为了想知道火的奥秘,他竟在邻居
谷仓里燃起一堆火,引起了一场火灾。事后,他挨了父亲一顿毒打。
爱迪生 7 岁时上学,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十分呆板,还搞体罚。幼小的爱
迪生对此十分不满意。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功课学得不
好,可脑子里却装着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笨,老师也说他是
个低能儿。在学校学习不到 3 个月,他就被迫退学。这是他一生所受到的唯
一的正规教育。
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孩子读书写字,不厌其烦地解答他所提出的各式各
样的问题。有一次,母亲给他买了本《自然读本》,他立即被书上介绍的小
实验迷住了。他在家里搞起了小实验室,把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实验用品上,
一有空就做实验。
爱迪生 11 岁时,到火车上当了报童。在得到列车长允许以后,他在行李
车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室。一次,火车的震动把一瓶黄
磷震翻在地,着起了火。火舌向行李堆舔去。爱迪生急忙脱下衣服扑打,拼
命地喊:“救火啊!”大家闻声赶来,把火及时扑灭了。列车长勃然大怒,
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记耳光,并把他的实验用品统统扔出车外,爱迪生的右
耳被打聋了。
后来,爱迪生当了一名夜班报务员。一天清晨三四点钟,他下班扛起白
天从旧书店买来的几十本书回住处。巡逻的警察远远看见他,疑心是小偷,
就大声喊他站住。可惜他耳朵聋,听不见,仍然急急忙忙地赶路,警察以为
他要逃跑,忙举枪射击。当呼啸的子弹擦着耳边飞过,爱迪生才站住了。警
察追上来,一问才知道是个聋子,扛的全是旧书,不觉抽了一口凉气,说:
“算你有运气,要是我的枪法准,那你白送了一条命!”
由于爱迪生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1922
年,他被评选为美国当代 12 大伟人中的第一名。
电话发明家贝尔
贝尔(1847~1922),美籍英国电话发明家。22 岁时,任美国波士顿大
学的语音学教授。
贝尔少年时代天资平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他不
但学习不好,而且淘气、贪玩。书包里常常装着老鼠、麻雀这类小动物。有
一次,老师还在台上讲课,贝尔书包里的老鼠钻了出来,在教室里乱窜乱叫
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
后来,父亲把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里,由严厉的祖父直接管教。祖父是
位严格而又倔强的老头。但他知识渊博,教育耐心。很快,小贝尔喜欢起他
的祖父,对学习有了兴趣,道理明白了不少。
他变了,不仅学习成绩好,有发明创造的热情,而且品德优良,经常助
人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小贝尔很同情
他,约了一群少年伙伴来帮忙。后来,小伙伴们嫌推磨太苦,纷纷不干了,
只有小贝尔一人坚持下来。
回到家里,小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他翻
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 1 个月的反复琢磨,草图终于
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
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小贝尔年少时,爱好演讲。他父亲是一位演讲家,贝尔少年时代,就组
织“少年技术协会”,每周演讲一次。他很有演讲才能,22 岁被美国波士顿
大学聘请,当了语音学教授。父子二人成为美国饶有名气的演讲家。
1875 年 6 月 2 日,28 岁的贝尔经历千万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了有线电话。
这一天,他和华特生正在进行新的实验。贝尔把一些部件放入硫酸里,不小
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无意地连声呼救:“华特生,快来,
我需要你!”声音通过电线传到了华特生的耳朵里。就这样,人类第一部有
线电话制造成功了。
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俄国科学院院士。早
年发现温血动物心脏有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能使心跳增强或减弱。在消化腺
的研究中,他创造了多种外科手术,改进了实验方法,在研究中,形成了条
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生理学的研究。1904 年获诺贝尔生理
学、医学奖金。
巴甫洛夫 1849 年生于梁赞城一个乡村教士的家庭里。父亲薪水微薄,不
得不自己种点蔬菜和果树,巴甫洛夫作为长子,整日帮助父母干活,当他帮
助父亲在菜园干活的时候,总是注意观察生物界的各种奇异现象,他常常一
连几个钟头蹲在蚂蚁洞边,观察着这些小昆虫的生活特征。
巴甫洛夫受的是神学教育,但他热爱的却是自然科学。有一次,小巴甫
洛夫偶然在父亲的书架上翻到一本《日常生活的生理学》,作者是英国的生
理学家路易士,小巴甫洛夫贪婪地读起来了。正是这些书,打开了巴甫洛夫
的眼界,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69 年,他离开神学校到彼得堡去读书。大学毕业后,为了进一步充实
自己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学的知识,又进了外科医学研究院。后来又出国学
习了两年,归国后,他把终生精力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他研究消化生理、
循环生理学和大脑生理学,不管生活怎样艰苦他都是坚韧不拔地向前迈进。
有一次,一些朋友凑了些钱给他,为的是给他补助一下生活,可是他却买了
一群狗回来,因为狗是他实验工作的最重要的东西。
1927 年,他发表了《大脑两半球的工作讲义》一书,这是巴甫洛夫几十
年来研究大脑神经活动的科学总结,这本书立即轰动了全世界。书中指出了
所谓“意识”、“精神活动”也是“大脑”这个物质活动的产物,也要消耗
一定量的能,这就给唯物主义一个最直接、最有力的例证。
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
威尔伯·莱特(1867~1912)和奥维尔·莱特(1871~1948),科学史
上称他们为“莱特兄弟”,是美国飞机发明家。19 世纪末开始研究航空,通
过一个简单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