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清是我国戏曲的发展时期。传奇在明清戏曲艺术中居主要地位。明传
奇继承了南戏的艺术形式,但又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如将剧情发展的段落
分为“出”,每本传奇一般在二十出以上,六十出以下;剧本大都分上下两
本(卷),且每出戏结尾处,都有下场诗。此外,脚色由南戏的七色,增为
十色;曲牌也有所丰富。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传奇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明末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吴县作家传奇承继明传奇成就,深刻反映明清之际
动乱的社会现实,其代表作《清忠谱》人称“南洪北孔”的洪升和孔尚任是
清代最杰出的戏曲家,在康熙年间相继问世的《长生殿》和《桃花桃》是我
国戏曲史上的名作,是清代传奇的双璧。明清杂剧的成就次于明清传奇。明
杂剧在形式上较之元杂剧有了较大变化,如折数不限、曲调不限、主唱不限
等,因此明杂剧又称南杂剧,与北杂剧(元杂剧)相区别。但明杂剧在内容
上,很少有元杂剧那种具有强烈战斗性和现实主义的作品。到了清末,清杂
剧已成余响尾声。
近代传奇、杂剧日趋衰退,各种地方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京剧
成为独立的剧种。辛亥革命前后十几年间,戏曲界经历了一场戏曲改良运动。
虽然中国传统戏曲中存在一定话剧因素,但中国的话剧却是在外国文化的影
响下产生的。20 世纪初,一些青年学生受日本“新剧派”的影响,介绍欧洲
式话剧,推进了中国话剧的产生。话剧在 20 年代逐渐发达,上海戏剧社、辛
酉剧社、南国社等话剧团体相继诞生,田汉是本时期话剧创作中最有成就的
作家。30 年代话剧开始突飞猛进,曹禺的《雷雨》《日出》的创作成功,标
志着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40 年代延安解放区开展了蓬勃的戏剧运动,《白
毛女》等民族新歌剧的诞生,使传统戏曲的改革有了良好的开端。40 年代国
统区产生了以郭沫若创作的《屈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话剧。建国后的 40
年,话剧得到了很大发展。50 年代,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
田汉的《关汉卿》等是这一时期话剧创作的杰作。进入新时期以来,戏剧艺
术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又取得新的进展和收获,一些锐意创新的剧作家开始
突破传统戏剧的时空观,对“三一律”“第四堵墙”等传统戏剧艺术规律提
出了挑战,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京剧的脸谱
我国戏剧中的脸谱,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在十二三世纪,宋杂剧金
院本的演出中,就已经创造出以面部中心有一小块白斑为显著特点的丑角脸
谱。到十七八世纪,净角已能扮演很多不同性格的正、反面形象,化装艺术
也开始多样化了。京剧是在 19 世纪初期形成的,它的勾脸艺术又有了进一步
提高。
五彩缤纷的京剧脸谱这种造型艺术,不是一般的面谱,更不同于面具,
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它同京剧的唱腔、音乐、舞蹈、
服装的艺术造诣一样是很深湛的。脸谱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不能千人一面,
一个模样。京剧脸谱多达几百种,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以构成人物的基
本色调,如红色表示忠勇、正义;黑色表示刚直、果敢;白色表示多谋、狡
诈;黄色表示勇猛、残暴;蓝色表示坚毅、勇敢等。这种主色也是自然肤色
的艺术描绘,主要夸张眉、眼、嘴、鼻和脑门五个部位。构图式样分整脸、
三块瓦脸、六分脸、碎花脸等多种。谱式以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为依据,即
使同一谱式,不同人物,各部位的线条色画和色彩处理也不同。演员脸型不
同,勾画也不一样。
京剧脸谱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点,还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感情和爱
憎,辨忠奸,分善恶,寓意褒贬。如李逵的脸谱要整脸,不要碎脸,才能完
整体现出他特有的既善良正直,又带粗鲁的性格;张飞是蝴蝶谱大花脸的形
象;表现豪爽通达的性格;楚霸王是寿字眉,鱼眼改宽,通天眉一直拉下来,
象征英勇无敌,不可一世,又有垂丧感。
京剧脸谱的特点是用象征和夸张的方法,表现人物并有美术感。早在 50
年代,周恩来在一次审查剧目时说:“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一种性格、一
种象征,它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之一。”
扇子与戏剧表演艺术
扇子不仅是纳凉之物,在我国文化艺术特别是戏剧表演艺术中,也具有
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扇子已成为包括各个行当在内的一些节目中必备的
道具。一把扇子,可代笔墨,可做刀枪,可增风流儒雅,可添无限娇媚。如
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特别是李慧娘手中的阴阳扇,观
众一看就知道演的是《红梅阁》。在戏剧表演中,文生以扇尽展其潇洒,旦
角以扇掩饰其娇妙,给表演艺术锦上添花。尤其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演戏,
极讲究“扇子功”。他在《贵妃醉酒》一戏中,借助一柄折迭扇,把杨贵妃
的婀娜醉态表演得出神入化,维妙维肖。扇子在戏剧表演程式上,也颇有讲
究。如文生扇胸,花脸扇肚,小生不过唇,黑净到头顶,丑扇目,旦掩口,
媒婆扇两肩,僧道扇衣袖等等,都有一定之规。
不少戏剧曲目,本身就是以扇取名的,如《桃花扇》《沉香扇》《芭蕉
扇》《睛雯撕扇》等,其扇在这类曲目中的作用,就更可想而知了。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的世纪
历经 36 亿年的进化、演变,当今地球上活动着约 200 万种生命。人们虽
然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得见许多“生命”在成长、发展,但是,生命的本质是
什么?生命的起源又是怎样的?这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是个谜。
究竟用什么手段才能掀开罩在“生命”头上这层神秘的面纱,最终揭示
生命的奥秘呢?人们寄希望于生物工程。生物工程被称为现代高科技领域中
改造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科学。它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的机能生产物质
的技术,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高技术,
已被当今世界作为科学技术活动和发展社会经济极为活跃和最有前途的高新
技术之一。它不是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科学。它要用一种崭新的工业体系来
模拟生命过程。
生物工程就是“生命的科学”,它直接地切入生命的奥秘之中,揭示着
许多本质性的生命规律。
生物工程是生物学和工程学完美结合的一种复杂工程,它将生物学、化
学、医药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学等融为一体。它的发展将逐步解决粮
食紧缺、能源匮乏、疾病猖肆、环境污染等世界四大难题,极大程度地改变
世界,造福人类。
生物工程是本世纪的宠儿。但是,在中国的杜康和西方的巴科斯开始酿
造酒液的远古时代,酒的发酵过程可以说就 是生物工程产生的摇篮。1929
年,抗生素(例如青霉素)被发现及随后的大规模生产,引起了发酵技术的
登峰造极,这一古老的技术奇迹般地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70 年代,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应运而生。基因重组技术的突破,给传统生物学工业带来
了全新观点,揭开了生物工程的序幕,标志着人类已经从认识、利用生物的
时代,跨进了改造和创造生物的新时代。可以说,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过程
中的一次飞跃。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 21 世纪,更是一个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的生物工程的世纪。
随着生物工程的不断向前发展,一场人才竞争之战也已悄无声息地进行
着。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政府乃至
生物工程企业的紧迫任务。全美国有着一支 10 万人的生物工程专业研究队
伍;日本从事生物技术的科研人员达 7 万多人,约占日本科研人员的 1/5,
而且 30 岁左右的年轻人是主力军;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已列入国家重点
攻关项目,并已从整体和细胞水平进入了亚细胞和分子水平,逐渐形成了分
子学、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三大分支及相应的技术。我国在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合成、功能研究中,不仅建设起了研究基地,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并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充分显示出我国
在生物大分子开拓性研究中,有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
探索生命的奥秘必定要与生物工程的进展同步。可以设想,未来谁能运
用生物计算机设计组装生命,谁就将成为掀开生命奥秘的功臣。青少年朋友
们,努力学习、努力探索吧,也许这“幸运者”就在你们中间!
生命之光——基因工程
生命的奥秘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娃钻壁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
些都是遗传。
生物为什么会遗传?拿人来说,最初仅仅是父亲的一个精细胞和母亲的
一个卵细胞,结合在一起,一步一步就发育成了胚胎、婴孩,发育成了儿童、
成人。下一代和上一代之间的物质联系仅仅是两个细胞。那么一丁点儿的物
质联系就足以确定下一代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动物,足以确定下一代在外
貌、体质等方面酷肖父母。多少年来,人们一方面赞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一方面苦苦思考: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到底是什么?
进入 20 世纪中叶,一批批科学家在遗传学领域里的辛勤耕耘有了收获,
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清晰起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DNA 的正式名称叫脱
氧核糖核酸,它隐藏在染色体内。染色体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低等的原核
细胞例外),而 DNA 则是染色体的核心部分,是染色体的灵魂。
DNA 直接控制着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与细胞的发
育、分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