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猎豹的速度是陆生动物中最快的)。它们具备了这些特点,在捕食中占
据了极大的优势,自然就成为“兽中之王”了。
猫科动物的祖先是出现在老第三纪末期的古猫科动物,再往前寻,新生
代初期的祖先是细齿类,与犬科动物同一祖先。古猫科动物演化初期时的体
形也就同现代家猫的体形差不多大,它没有像犬科动物祖先那样走出森林(直
到很晚,狮子和猎豹才走出森林),而是向适应森林中生活的方向发展:四
足末端的爪尖演变得缩放自如(猎豹的爪尖不能缩,这是个例外),行走不
缩回,由又厚又大的脚掌肉垫着地,既不磨损爪尖,行走又无声;森林中光
线较弱,而开阔地光线又强烈,为了运动中迅速适应光线的变化,就需要调
节瞳孔的大小。猫科动物调节能力很强,以猫为例,早晨瞳孔是半张,中午
瞳孔眯成一条线,夜晚瞳孔全张,并且由于眼内有一层薄膜对光线的聚集作
用极强,使周围环境的微弱光线会都聚集在眼底向外反射,使人看到它们的
眼睛发出荧光。眼睛的这种结构使它们在黑暗中也能看清物体,所以能在夜
暗中狩猎。森林中障碍很多,行走时为减少身体的刮碰,身上的突起部分尽
量缩小,如嘴部后缩,嘴边胡子的长度与肩一样宽,胡子碰不到洞口,全身
就能通过;耳朵变小、尾巴上仅长短毛等。由于森林中不适于快速奔跑,故
它的捕食方法不同于犬科动物那样,靠耐力对猎物穷追不舍,而是用埋伏的
方法隐蔽在林中动物饮水的小溪、水池边,等待猎物通过时一跃而上,咬断
喉管杀死猎物。这种捕食方法要有极佳的跳跃性,需要身体柔韧。同学们大
概都看过猫伸懒腰,它的背弓得很高,然后腰又拉得很长。这表明猫的脊椎
骨之间韧带较松,奔跑时弓起腰来,前后肢能充分的靠近,甚至后肢可以伸
到前肢的前面,而当它挺身时,前后肢的距离又能拉得很长,这样跑动时步
幅非常大,而且频率也很快,轻而易举地就能追上猎物。除了埋伏以外,还
采用慢慢接近猎物再突然袭击的方式。这就要求爆发力非常好,弹跳力非常
强,如老虎一纵身能跃过 7 米宽的山涧,由静止转为奔跑的时间也相当的短,
即加速很快。专家们做过测定,非洲草原上的猎豹从静止到时速为 50 米/秒
的时间只需 2 秒钟,半分钟内时速可高达 110 公里,这种速度是任何食草动
物都跑不出来的。前面提到了猎豹利爪不能缩回去,其实奔跑时爪尖像跑鞋
一样加快了猎豹追击速度,这是猎豹的长期适应偷袭捕食演变的结果。这是
猎豹追击时憋着一口气跑的,半分钟一过若还未捕到猎物,它便会自动放弃,
站在原地直喘气。猫科动物的牙齿在进化中比犬科动物小,但上下两对犬齿
既坚固又细长,它的下巴和头骨之间的肌肉发达,收缩时极为有力,能够咬
断猎物的脖子和骨头。因臼齿(大牙)小,它们不嚼骨头只吃肉,为了能充
分的吃肉,舌头上演化出了一层又密又细的倒钩,能把附在骨头上的肉一点
点舔光。如果家中有猫,不妨试试让它舔你的手,你会感觉它的舌头像细砂
纸一样磨手,可见猫科动物进食要比犬科动物精细。为了隐蔽地接近猎物,
身上还有一件“迷彩服”,更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与犬科动物相比,不妨
打个滑稽的比喻,猫科动物像个聪明的人,总能吃上好吃的,而犬科动物像
个笨蛋,饥急了什么都吃。
虽然猫科动物是最强悍凶猛的食肉动物,但也得遵守自然界优胜劣汰的
规律。有些不适应自然界变化的猫科动物,由于跟不上动物进化,最终也是
惨遭淘汰。犬科动物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总的来说猫科动物对环境的高度
适应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猫科动物体形大小、生活环境的不同,它们
也分化成不同的种类,大中小俱全,生活环境各异,如草原上的狮子,森林
中的老虎、豹子,平原的猫。没有任何动物能与它们为敌,就连狼也要惧怕
三分,更不要说向它们进攻了。
但是从人类实用的眼光来看,猫科动物的演化也不是完美的,前面提到
了它们的耐力不够,不适应长途跟踪,嗅觉不如犬科动物,而且喂养的食物
要很精细,成本太高。当然人也把野猫驯化成为家猫,目的是让它捉老鼠,
在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以后,养猫又多了一种目的——观赏。尽管如此,在人
类社会中,犬科动物的用途比猫科动物广泛得多。
附:生物学中的重要定律
生物学领域中,一些为人所熟知的重要定律如重演律、进化不可逆性、
器官相关律及威廉斯登法则等在古脊椎动物学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重
演律和器官相关律将分别在《短中见长——生命的演变过程》和《居维叶》
中提到,这里着重将谈一谈进化不可逆性和威廉斯登法则。
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 生命的历史是一部物种新陈代谢的历史,地球
上现在的物种都是地质历史上生存过的物种后代。过去的物种被现在的物种
所代替,现在的物种又被将来的物种代替,新的不断兴起,旧的逐渐灭亡,
已经演变的物种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经灭亡的种类不可能重新出现,这就是
进化的不可逆性。以我们人类历史为例,它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现在是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共存的社会,如果有人想让历史退
回到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去,行得通吗?恐怕谁也做不到。即便做到了,人
民也会推翻他的。中国近代史上有个“张勋复辟”的事件,他把已下台的清
朝皇帝溥仪又扶上了台,可仅上台 11 天就在人民的讨伐声中又下台了。当
然,人是有思维的,不允许历史开倒车,生物界中尽管没有人类的特性,可
它的进化一样也不走回头路的。从对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某种器官一经演
变就不可能在其后代身上恢复原状;一经退化消失也再不会在其后代身上重
现。以马为例,始新世的马前肢四趾、后足三趾,渐新世和中新世的马前肢
三趾,上新世和现代马仅剩一趾,其已经退化的足趾决不会恢复原状。类似
的例子还很多,如古生代的三叶虫、笔石,中生代的恐龙,它们既然已绝灭
了就绝不会再出现了,地史上每次大灾难之后,残余的生物都是在原有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而决不会通到生命的初期重新开始的程度。专家们正是总结
了生物进化中的这些实际例子,归纳出了这条定律。
威廉斯登法则 脊椎动物在进化发展中,也是由低等向高等、身体器官
从简单至复杂、神经系统日趋完善演变的,但唯有骨的数量是从多至少、从
复杂到简单的。这种现象不但表现在从低等门类到高等门类,就是在同一门
类中比较原始与进步种类之间也是普遍存在的,在脊椎动物头骨骨片数目的
变化上尤为显著。如原始硬骨鱼类的头骨有 180 多块骨片,较进步的硬骨鱼
约为 100 多片,古两栖类及古爬行类动物头骨骨片数量在 95~50 块之间,哺
乳动物头骨骨片已减少为 35 块,人类的头骨骨片数量最少,只有 28 块,其
中还包括中耳内的 6 块很小的听骨。
脊椎动物越进化,其骨骼数量就越少,这一规律就是威廉斯登法则。为
什么动物身上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脊椎动物进化初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很差,需要有硬体的支撑,哪里需
要就在哪里长出一块骨片来,甚至在皮肤表面也长出骨板或骨质鳞片,这种
多的骨片显出了消极的一面:身体行动迟缓,还妨碍了其他系统的发展,随
着不断地进化,动物各器官功能趋于完善,有些不需要骨骼支撑,有些游离
骨片向脊椎骨靠拢固定。途中连接了其他骨头,数量从几根减少到一根,头
部过去有很多的骨片但保护作用相似,逐渐就减少为几大块,还愈合成颅腔
(在哺乳动物的头颅上能看到几条锯齿状的接触线,这就是骨片的愈合线),
增加了牢固性和稳定性。这样一来减少了骨头的体积,肌肉附着在为数不多
的骨头上,定向收缩力增强,神经网络也清晰了;颅腔扩大、脑量增加(动
物进化关键的一点就是神经系统的进化,从鱼类开始出现头后,头与身体的
比例在进化中就逐渐加大),反应快速,行动敏捷,更有利于生存。会不会
因骨骼减少而对身体的保护性降低?以恐龙和牛为例,同样都食植物,甲龙、
剑龙等的自卫武器是全身披鳞挂甲,这身盔甲使它们行动不便,只起消极防
御的作用,仍抵挡不住霸王龙的袭击;而牛的自卫武器是牛角,比盔甲轻得
多,行动自然灵活,遇见敌人常采取主动进攻,历史上就有不少农家牛勇斗
虎豹保护主人的故事。
因此骨骼的减少只会给动物带来进步,这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附:什么是化石
青少年朋友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总是告诉大家,在人类还未诞
生之前,地球上还存在过什么动、植物,它们是如何如何生活的,它们的形
状是什么样子,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的……这些死去的生物被他们讲得活灵
活现,就仿佛是他们亲眼看到似的。他们是怎么知道地球上曾存在过这一天
的呢?是根据化石。那么化石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化石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地质作用所变成
的石头。但这一些石头保留了动、植物的形状特征,古生物学家们便是根据
这些特征,确定出它们是何种动植物。若是动物,则还要运用解剖学的原理,
勾画出它们的骨骼,补充上它们的肌肉和皮肤,便画出了它们的体形图或雕
塑成模型了。
在地球历史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