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肉食动物(如狮、虎、狼、熊等),但多数的动物是素食动物。多亏素
食动物居多,如果肉食动物太多,可能动物界早就消失了。
植物为素食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在今天它也为环境的美化和保护起
着重要作用。
植物同动物不一样,它要用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而制取这些营养物质还需要能量的输入,这种能量就是日光。绿色植
物把阳光的能量转变成复杂化合物的化学能。这是德国化学家迈尔于 1845
年最先提出的。迈尔也是最早提出能量守恒原理的科学家之一。绿色植物利
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8 世纪,英国生理学家黑尔斯提出,植物主要是用空气来制造所需物质
的。半个世纪后,荷兰医生英根—洛斯证明,空气中的营养成份是二氧化碳,
并且要有光的参与。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还搞清楚的是,绿色植物还会放
出氧气。
这样,科学家大致搞清楚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即在阳光下,植物摄取二
氧化碳,把二氧化碳与水化合,放出氧气,同时制成机体的组织。据估计,
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能利用二氧化碳中的 1,500 亿吨碳和水中的 250 亿吨
氢,并释放出 4,000 亿吨氧。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有 10%是由陆地绿色植
物完成的,另外 90%则是由海洋内单细胞植物和海藻完成的。
通常,光合作用的过程大体分为三步。首先,植物吸收阳光,植物体中
的叶绿素、类胡罗卜素等色素将太阳的能量加以吸收和传递。其中叶绿素是
光合作用的基础,它是法国人佩尔蒂埃于 1817 年分离出来的。1865 年,德
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又发现了叶绿体,叶绿素只局限在叶绿体内。然而,到 1954
年,美国生物化学家阿诺恩方从菠菜叶中得到完整的、能进行全部光合反应
的叶绿体。
阳光能量的传递过程是以诱导共振方式进行的,它有些类似声学的共
鸣。当两个颜色相近的色素分子彼此靠近,就能发生光能的传递。最后,植
物所吸收的光能都汇集到叶绿素中少数作用中心,它们把光能利用起来。
第二步是,将吸收到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可将得到的光能用来
把水分解为氢和氧原子。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这种作用也叫
做“光分解作用”。这是日光的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方式,这时氧分子和
氢分子所含的化学能,比产生它们的水分子所含的化学能要多。一般来说,
水分子分解为氢和氧的条件是,通电或加温至 2,000 度。而叶绿素在常温下
就可以做到,而且它利用的是阳光的能量。通常,植物利用它吸收光能的效
率至少是 30%;也有人认为,在理想的情况下可达 100%。
第三步是,同化二氧化碳,使它变成有机物质。它的同化途径很复杂,
是一个头绪众多的大循环,一般称为光合碳循环。这个循环的细节还有一些
不清楚的地方。人们只知道,这个循环不但可以形成碳水化合物,而且一些
支路使光合作用所生成的中间产物直接转化为氨基酸、有机酸,进而用于生
成蛋白质和脂肪等。
总之,光合作用是光引起的一种生物效应,它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生物化
学能贮存在生物体内。
激光和激光器
激光技术的先驱者——汤斯
汤斯,1915 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威尔。16 岁就进大学攻读物理
学和语言学,24 岁那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汤斯几乎对每样事件都感兴
趣,他是一个达·芬奇式的人物——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除了以物理
学家和教授闻名外,也是一位潜泳运动员、旅行家、兰花栽培家和语言学硕
士,他还是教学唱诗班的歌手,曾当过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所教堂的执事。
汤斯一踏上社会,就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整个国家都忙于为战争服
务。年轻的汤斯一心想从事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却找不到相应的工作。最后
他只得进一家电气公司,当一名雷达工程师。雷达工程师的职责范围是研究
雷达整体结构和工艺的设计,而不是搞纯理论的研究。但是,汤斯的才能并
没有因此而被埋没;战争需要雷达,而制造先进的雷达需要扎实的微波电子
学知识。于是汤斯开始悉心钻研微波电子学。不久他就成了一位精通微波电
子学的专家,发明了第一台微波激光器。
成功是从一次失败的实验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速度慢,发动机的声音响。防空部队靠耳朵听
飞机响声来判断有无敌机入侵。开始时,请听觉特别灵敏的盲人监听。后来
改用装有大喇叭的听音器来侦察敌机的来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
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了,差不多可以达到声音速度的一半。用听声音的方法来
侦察敌机实在太慢,往往听到飞机马达轰鸣声时,敌机就快到头顶上空了。
因此,各国都集中科学家加紧研究制造当时刚诞生的电子防空设备——雷
达。雷达的核心部分是微波振荡器,它产生频率极高的电磁波,通过雷达天
线发射出去,射向目标;目标把射到它表面上的一部分电磁波反射回来,被
雷达接收器接收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目标的方位和距离。电磁波的传播速
度为每秒 30 万公里,比当时飞机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不知快多少倍,这就
满足了尽早发现飞机的要求;另外靠听音确定飞机的方位是很不准确的,只
能知道飞机在某方位几十度的一个大概范围。雷达却能以误差只有几度的精
确度测定飞机的具体位置。
交战国家都想使自己的雷达性能超过对方的雷达,以便能更有效地对付
入侵的飞机,所以千方百计研制新型雷达。改进的途径之一是把雷达的工作
频率不断提高。因为当时已出现了能干扰对方雷达的反雷达设备。比如一群
飞机飞来,其中一架飞机离开机群很远,上面装着能向对方雷达站发射强电
磁波的设备。这种强电磁波信号在对方雷达屏幕上把机群反射的弱电磁波信
号掩盖住了,使雷达变成“盲人”,机群就能悄悄地溜进对方上空,这是一
种现代电子障眼法。为了对付这种干扰,就要设法让自己的雷达发出的电磁
波频率和对方干扰电磁波频率不一样,而雷达接收器对本身发出的电磁波有
很高的灵敏度,这样,对方的干扰就不起作用了。因此,需要研究具有新的
频率的电磁波。
那时,新设计的雷达,工作频率都做得很高,达到 1 万兆赫兹,波长 3
厘米。理论证明:波长短,发射出去的波束就越细,发现目标确定它的位置
的精度就能提高。再有,工作频率越高,发射天线可以造得越小,战地使用,
把它安装在车辆上,机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不少。
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的工作频率,美国空军要汤斯研究波长为 1.25 厘米
的雷达,开拓雷达技术的新领域,利用这种新雷达制造精确的轰炸瞄准设备。
汤斯预测波长这么短的电磁波要被空气中的水汽吸收掉,不能用于雷达。试
验的结果证明他的预见是对的。
但是,汤斯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转过来研究水汽吸收电波的问题。在
研究中,他发现氨具有吸收电磁波等一系列现象,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物
理学科——微波波谱学,这是一把揭开微观世界秘密的钥匙。不久哥伦比亚
大学聘请他为物理学教授。
当了教授后,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而是把目标集中到如何产生毫
米波、亚毫米波的问题上。这是当时科学技术上一大难题,还没有人能解决,
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向这一科学技术新领域进军。
那时,产生频率高、波长短的电磁波,譬如厘米波、都使用相应的金属
作为振荡器的谐振腔;产生波长比厘米波更短的毫米波或亚毫米波,须用比
火柴梗还要细的金属盒。最难的是盒子的内壁必须打磨得十分光洁,而这却
是当时的工艺水平所办不到的。
汤斯遇到难题了。然而,难题的挑战更激起他的兴趣;科学研究从来没
有康庄大道,关键是要找到一把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钥匙。
他首先从电磁波的波长必然还要向更短的方向发展这个角度考虑:即使
能将产生毫米波的金属盒子奇迹般地加工出来,那么以后要产生微米波用的
更细更小的盒子又怎么办呢?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找到一种产生高频电磁波的
新方法。
一个另辟蹊径的念头在汤斯的头脑里闪过:利用微小的原子结构所固有
的频率来产生毫米波。这真是创造性的大胆设想。接下去要做的不仅是要从
理论上推导这种设想的可行性,还要用实验来证明技术上也完全是能够办得
到的。
没有任何现成的实验设备,汤斯便利用原来做微波实验的设备,从研究
分子运动产生厘米波着手,鉴定自己所依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是否对头,为
进一步产生毫米波做准备。
1950 年初,美国海军研究署建立了一个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委员
会,研究产生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方法。
1951 年春,汤斯到华盛顿参加委员会召集的第二次会议。他人虽然坐在
会议桌旁,脑子里却不断映现出他思考着的各种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案。一天
清晨,曙光熹微,大地还蒙在一层薄纱之中。他醒来就想起了隔天推导的计
算公式还不够完善,正好利用清晨头脑清楚的好时光,重新研究修改。他轻
手轻脚地穿好衣服,走出了旅馆,来到附近的富兰克林公园。春天的公园是
迷人的,树梢嫩叶初长,花圃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花,一阵阵鸟鸣声使
人觉得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