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

第15章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5章

小说: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研发中心成立近半年来在节能方面正在实施的工作有:针对华北区域的外墙保温设计图集及技术规程、结合华中区域标准化项目升级的节能设计;已达成意向的有东北区域的外墙保温设计图集及技术规程的工作;准备开展的还有华南区域住宅的检测、模拟工作以及节能指标的确定等。按照我们的计划,2004年在每一个区域开展节能设计的一个分项工作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各分项的编制原则、流程及成果标准,在2005年将全面展开节能设计标准编制工作。

2004年8月,在万科集团沟通会上集团总经理郁亮明确万科在未来10年将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管理,实现有质量增长,描绘出了万科建设百年老店、谋求万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我们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满足房地产开发需要,持续提升万科住宅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将一直是我们应用技术的使命,也是衡量我们技术应用是否成功的标准。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8节 王石的算盘

《万科》周刊

陈劲松 程鸿蔚

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并不是偶然的。就像我们一直拿万科地产“超过25%以上利润不做”说事,一举起例子就是当年万科如何如何,仿佛王石就坚持了这一回,万科就是在这上面尝到过苦头或者预估了隐患,才有了这一明确界限的。

学习万科的自律,也是学习万科的眼光。有了物业管理投入上远超同仁的傻,才有了不少楼盘可以比竞争对手每平方米多卖1000块的甜。看看万科还碰到过哪些钱多了也会觉得咬手的诱惑,王石当时是怎么算帐的,我们就可以看清王石的算盘和算法了。

万科在成都开发的城市花园项目,拿的是东部的地块。当时那是个什么概念呢?那时候成都的高尚社区都在往南部看齐,完全没人会相中这里。那地纯粹是一种工业区的用地——颇有点类似沈阳的铁西区。万科拿下的时候,引得成都地产界一派哗然,谁都觉得万科水土不服、不了解成都。

据说当时看地时,走路都要一两个小时。当然,地块是不够理想,但新兴开发区比较好规划布局,价格也便宜,每亩大概只要15万左右。万科这时就算账了,这块地政府卖出后,又要修路、还要通煤气什么的,估计政府的成本都超过15万去了。于是,万科地产主动跟当地政府提出,每亩价格愿意再加5万,因为王石帮政府算了一笔帐,15万做不下来。政府当时又感动又开心,这可真是匪夷所思的事啊,开发商主动替政府着想,你别说万科还真不一样。

王石的指导思想是,正经公司别老想着去占政府的便宜,占大了人家的便宜,将来自己也顺不了。等到政府产生“后悔”的念头时,它让你难过你就不好受了。因为你拿的地头,毕竟还是要靠政府来做很多配套来配合的。果然,万科在成都拿的地,一年后每亩就涨到了60万,路也修好了。相比之下,万科的地就拿得实在便宜。这个时候,你说政府能没有一丝半点的悔意吗?可它就没有什么理由再来找万科的不是了,人家早就主动加过了5万,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

其实说到拿地,能拿到5万一亩甚至还低的开发商,还真是不算少。那个得了便宜的开心啊!不到一年就赚了,真是拜政府所赐。政府白纸黑字签过约,还能有什么悔招?然而往往这样的地一运作起来,诸多的麻烦不畅,一会儿这不行,一会儿那不行,需要非常规手段摆平的事,就一个个随之而至了。所以,做生意老想着占便宜的搞法,可能也会要付出不少额外的代价,王石认为这是一个心态上的问题。

另一个更早一些的例子,说的是合肥的新政务区,想专门请万科去开发,一共可以给900亩地,便宜到每亩5万就给万科。签了合同后,说好一个月去付全款。于是,万科拿了支票到时就过去了,可这时候合肥却说不行了,现在只能给万科500亩了。因为是自己出尔反尔,所以合肥方面愿意每亩补4万的违约金,来让万科少拿400亩。

每亩地政府倒赔4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说万科还什么都没付出一下子就可以到手1600万!为什么会摊到这样的好事呢?原来是因为这其中有别家要去了400亩,出的价是25万一亩。所以,政府愿意少赚一点,让万科平地里捡一大便宜。

万科当时不是没有人偷笑的。都还没给钱就能赚到钱?这样的好事都能碰得到?那还不快快笑纳了!可万科的董事会决定,合肥要少给400亩也没问题,不管是500亩和900亩我们都一样开发。但是,“补偿”我们不要!——要知道,这一举措的背后,是万科地产当时的开发利润,也还只有几千万的那个年头!

王石说了,这种“不意之财”万科绝不能要。各个城市现在特邀万科去开发的事不少,咱们什么都还没干就能赚一把的话,就会让我们开始一门心思想投机——各地公司的老总就都会在这种“激励”下,天天去找机会。咱还费啥劲哪?这样的风气真要是蔓延开来,万科地产就会走上掮客一途了。所以,万科不能要这样的补偿,王石只想在阳光下拿地盖房子,换句话说,就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该干的活。

虽然跟25%以上的利润不赚的想法一样,都是一条线上的取舍与作为,但由此“怎么吞进去,也会怎么吐出来”的古训中,可以看到的是万科地产的价值观问题。怎么对待机会,怎么看待意外之财,想长跑还是想短跑,都会影响到一个公司的整体追求与营运。

王石过往与政府关系的处理,就是一种并非主动靠拢的强势。有些地方的政府想出政绩时,希望找万科配合与带头,而万科坚持按自己的价值观与人处世,走的是一条不占便宜、不去相互博弈的路,所以王石每每能收取到的,就不是恶性互动的后果。所以当王石调整万科的投资策略,比如不去考虑一些地方时,当地政府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大的意见。而如果王石当时要了合肥的钱,后面还有一些什么事情再发生的话,估计万科的说法与做法,就很难大气与客观得起来吧。

什么是“万科的精神”呢,业界对王石说他从没给过“回扣”、只求取阳光下利润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息下来。在这里,我们可能不求正面顺着的例证,但从这样的一些“反例”中,所看到的主动让利和有利不贪,也许可以结束一些面上的疑问吧。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9节 应对宏观调控直面行业信用

《万科》周刊

缪川清水

“过热”的背后

自1999年以来的5年间,进入房地产业的投资额以平均每年1500亿元的幅度递增,由1999年的4103亿元迅速攀升至2003年的10323亿元。2003年房地产投资额比2002年骤然猛增2300亿元。

基于“行业过热”的判断,国务院、各部委、银监会纷纷出台各类降温房地产行业的政策:2003年6月,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文件),对房地产流动资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做了限制,要求自有资金比例达到30%、项目四证齐全才能贷款;今年以来,央行更是频频出手,打出“组合拳”,实行贷款浮动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至35%以上;日前,发改委发布制止10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目录,对列入目录的行业项目进行结构性调整,钢铁、水泥、氧化铝已在“硬刹车”,房地产业已难免会受到影响。

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既是121文件的延续,也是政府对行业过热的确认。本次行业过热的直接原因,来自资金推动型增长。出于对房地产市场只看涨不看跌的预期以及对利润的追逐,加之房地产业进入门槛较低,很多不具备资金、技术、人才实力的企业,不惜举债投入房地产市场。究其背后的原因,信用的缺失和信用体系不健全,对行业过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遗憾的是,本次宏观调控的矛头直指资金来源层面,只是单方面地限制了银行资金的流入,而没有触及行业过热的更深层面,即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激励机制的建立。

违规向诚信的挑战

由于信用体系和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企业利益实现机制不能公平、有效地发挥作用,即规范透明运作的企业并不见得比不规范透明运作的企业“活”得更好,甚至于受制于规范经营,付出相对更高的成本。这样必然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欲在短期实现倍速翻番的企业,愿意铤而走险、违规操作,游走在政策法规的边缘。

2003年,我们看到,一些公司就是如此一路攻城略地,不计成本地高价拿地。有的公司在短短不到5个月时间内,在北京、上海、南京、石家庄、苏州等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圈进大量土地,预计土地总价款已逾100亿元。如此之巨的地价款,如果按照国务院三令五申的“招拍挂”规定,应该根据约定条款在短期内付清大部分地价——仅凭企业自身项目销售资金回笼、滚动开发,来支付即期巨额地价,必然是远水难解近渴。

绕开该企业依赖的银行信用不提,业界不能不作出一种假设:“一些公司在冒险,在赌博,在赌如今地方政府执行土地拍卖制度的诚信能力。”如果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拖延地价,对同样在公开市场招标拿地的其他竞争者是不公平的,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必然被打乱。

我们还看到,一些房地产企业频频上演“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近日某商务中心项目在销售过程中爆出“假按揭”,银监会已介入调查。该项目是25万平方米写字楼大盘,在销售过程中采用了种种欺瞒手段骗取银行按揭贷款,与所谓的“零首付”如出一辙,设法将市场风险转移给银行。除此之外,虚假广告、质量问题、拖欠工程款等企业违规事件时常出现,更让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信用的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