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79章

中国皇后全传-第79章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太后迁居兴庆宫。穆宗对母后十分孝敬,每月逢初一、十五都要请安参拜。每年逢太后的寿诞之日,皇帝亲率朝中百官到宫门为太后隆重祝寿。

郭太后常去骊山游览观赏。每次出宫,皇帝令景王督禁卫军侍从,太后在骊山游玩行乐,几天以后才回宫,而皇帝亲至照应奉迎。皇帝的这种至孝,深得太后欢心,使她过了4年欢愉的生活。

公元824年,穆宗驾崩。按制,应由年仅十六岁的皇太子李湛继承皇位。郭太后多年来素受称赞,从地位上,从民心上,都有很大德威,于是宦官们想利用她。以太子李湛年龄尚幼,请郭太后临朝执政。

郭太后闻奏,怒斥:“你们这不是要我像武则天一样吗?即使太子年龄还幼,可以从朝中选择贤能的大臣为宰相,以辅佐幼年皇帝,这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只要你们这些人不干预朝政,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郭太后的哥哥郭钊,这时正任太常卿。他听到宫中宦官们在秘密商议,推出郭太后临朝摄政,其实是作为他们手中的傀儡,他怕太后不识其中阴谋,就立即向太后写笺,其中说:“母后临朝当政,是历代的一大弊政,如果太后真要按照这些人的请求临朝执政,我就要率领儿子们全都辞去所有官爵,回归故乡,种田养生。”郭太后读信大哭,召见郭钊,对他说:“祖先的遗德,我岂能背弃,我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决不肯妄背祖训。”举朝上下无不称颂太后贤德。

太子李湛即皇帝位,是为唐敬宗,敬宗尊他的生母为皇太后,尊郭太后为太皇太后。

敬宗即位后,因不能满足擅权的宦官们的要求,仅隔两年,便被宦官谋害。

敬宗死后,各派势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

郭太后为敬宗的暴殒而震骇,为了稳定天下大势,以她多年的威望下诏令,立敬宗的二弟李昂继承皇位,是为唐文宗。

经过郭太后亲自出面表态,传谕全国,对文宗以后稳定朝政起了一定作用。所以,文宗对他的这位祖母也事事至孝。每有珍贵佳肴,蛮夷进贡的鲜果食品,向祖宗陵庙献祭以后,必先拿出一部分奉献给太后,然后自己才品尝。

公元840年,文宗驾崩,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

武宗继位后,对郭太后仍待之以祖母大礼,以孝相奉,时常进到后宫,向郭太后问候起居。

一天,武宗到郭太后处请安,并且非常认真地说:“请太皇太后教诲。”郭后问:“陛下要问何事?”武宗说:“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盛世皇帝?”郭太后早已耳闻武宗所做所为,毫不客气地对武宗直言:“谏臣们奏上的章疏,陛下看过吗?”武宗说:“看过一些。”太后说:“皇帝对敢于直谏的奏疏应仔细审阅,慎重考虑。其中好的奏本,就应接受采纳,对迟疑不决的,可询问宰相的意见。做一个好的皇帝,千万不要听不进大臣们的谏疏,更不要偏听偏信,要辨别谁忠谁奸,任用忠心之臣,这才是盛世的天子啊!”

皇帝听后,向太后叩拜。回到殿上,览阅群臣奏上的本章,其中有些是谏帝不要任意游猎、召民入宫踢球的本章。武宗从谏,从此大有收敛。

后来,武宗崇奉道教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吃了道家“仙丹”之后,身体不但不健,反而病重,以致不能临朝。

不久,只做了5年皇帝的武宗驾崩了,时年33岁。

不久,李忱即皇帝位,是为唐宣宗。他是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是叔继侄位。

敬宗、文宗、武宗对郭太后来说虽都是孙子辈,但都能克尽孝心。宣宗与郭太后是母子身份,按理应该更加奉孝,可实际上却大为不然。原来宣宗的生身之母郑氏与郭太后有隙,所以宣宗对郭太后不仅不孝,反而十分不敬。

郑太后原是郭太后的侍女,出身低微,多年受屈辱,如今儿子当了皇帝,自己成了皇太后,真是一步登天,心里十分得意。多年的郁闷便想寻机发泄,报复当年宫中旧人。这时候,郭太后还居后宫,郑太后便向郭太后身上出气。她当面对郭太后冷嘲热讽,出言不逊,又挑唆她的儿子宣宗不要理郭太后。因此宣宗对郭太后这位非生身的同父异母,便十分冷淡,甚至无礼。

郭太后入居兴庆宫,颐养多年,历为穆宗、敬宗、文宗、武宗所奉孝,上下尊敬。如今人到晚年,反遭人白眼,地位骤然下降,是她始料不及的。每想到此,心里便十分不愉快。

一天,她登上勤政楼四眺,忽然想起了绿珠坠楼的历史故事,在眺望之中,突然跃身要跳楼自杀,幸好身后的侍女眼快手疾,把她紧紧抱住,这才得免于难。这件事传开后,多数人认为此乃宣宗不孝所致,议论传到了宣宗耳中。他更加痛恨郭太后。就在当天晚上,郭太后突然“暴卒”,次日举哀。郑氏这才觉得出了多年的冤气。

郭太后被葬于唐宪宗的景陵外园,懿宗时终于迁葬于唐宪宗的景陵。谥号为“懿安皇后”。

第二百零九章 郑氏唐宪宗李纯皇后

姓名:郑氏

生卒年:?~865年

籍贯:唐丹阳(今江苏丹阳)

婚配:唐宪宗李纯

子女:一子唐宣宗李忱

谥号:孝明皇后

相传,郑氏为东魏时尔朱氏之后。貌美,聪颖伶俐。郑氏初为人妾,后入宫为侍女,因容貌艳丽,得皇上宠爱,生皇子,被唐宪宗李纯立为皇后。郑氏曾遇卜者为其相面,卜者说她有皇后之运。时早有野心想做皇帝的浙西观察使李锜(奇)闻知此事,便迅速让人到郑家提亲,遂纳郑氏为妾。李锜曾对郑氏说:“卜者说你有皇后之命,今日咱俩为夫妻,那么我就有可能做皇上。”数月后,李锜觉得时机成熟,便举兵反叛,然很快即被朝廷大兵击败,李锜被杀,郑氏遂被押送入宫为奴。后因郑氏聪慧勤快,不久又被选入郭贵妃宫,当了郭贵妃的贴身侍女。这样一来,便给郑氏创造了接近皇上的很多机会。打这时起,郑氏便时时留意,挖空心思地给皇上传情送爱。郑氏此为果然奏效,很快便得到了宪宗宠幸。后郑氏怀孕,如期生下了儿子李忱。在此期间,郑氏曾受郭贵妃斥责,郑氏因身份低下,只好忍气吞声。后李忱懂事,知生母出身卑微,自己也不敢多言多语,只好小心谨慎地默默度日。

公元821年,即穆宗长庆元年,李忱封光王,尊生母郑氏为王太妃。后朝中一度混乱,宦官互相争权夺利,这给不参与宫中斗争的李忱便带来了机会。公元846年,即武宗会昌六年,武宗驾崩,朝中宦官以武宗儿子年幼为由,拥立宪宗之子、武宗的叔父李忱为帝,是为唐宣宗。“母以子贵”,这时出身卑微的郑氏一步登天,被封为皇太后,郑氏家族亦均加官晋爵。

公元865年,郑太后逝世,谥号为“孝明皇后”。

第二百一十章 王氏唐穆宗李恒皇后

姓名:王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越州

婚配:唐穆宗李恒

封号:皇后

子女:一子李湛

谥号:恭禧皇后

王氏是越州任婺州金华县县令王绍卿的女儿,她仪态端庄,又妩媚动人,少年时期被选送入大内,充当宫女,在东宫侍奉遂王李恒。

王氏出身于仕宦家庭,与那些民间百姓家中的女子自然不同,为李恒所喜欢。两人同欢之后,生下了李湛,这是李恒的第一个儿子。不久,李恒即皇帝位,是为唐穆宗。当了皇帝应按制度册封皇后。可是,李恒见到后宫佳丽很多,唐宪宗在位的时候,不册立皇后,可以在后宫任意临幸,于是,他依样不册封皇后,只把王氏册为妃子。

公元824年,即穆宗长庆四年,穆宗驾崩。李湛即位,为唐敬宗。他把自己的生身母亲王妃册封为皇太后。又把王太后的父亲王绍卿封为司空,王太后的母亲张氏封为赵国夫人。

唐敬宗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任性放纵,奢侈腐化,常不理朝政。整天和宫中的一帮太监不是在中和殿击球,就是在飞龙院蹴踘(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皇帝踢球踢到高兴时,还让乐工们在球场奏乐。白天,与内侍们游戏一天,晚上又召集妃嫔女侍们嬉笑欢宴,酒醉饭饱之后,挽着喜欢的妃嫔或者女侍恣意欢乐,乃致晓不临朝,成了一个少年风流皇帝。对敬宗这些行为,太后心中十分不安,与太皇太后先后多次进谏,说皇帝应以理朝政为英明之道,沉溺于声色之中将对祖宗留下的江山带来危难。敬宗表面诺诺,离开两宫太后仍然我行我素,于是导致了唐朝历史上一场篡位闹剧。

当时有一个以占卜为业的术士,叫苏玄明。有一天,他为一个染坊工人张韶占卜的时候说:“可喜可贺,你近日可升坐御帐当皇帝!”张韶说:“我要是真能当了皇帝,便封你为宰相。”两个人密谋之后,真的行动起来,他们组织了染工和社会上的无赖百余人,藏在向宫中运送柴草的车子里,混进了皇帝后宫。

张韶、苏玄明等手持凶器,呼啸而至。唐敬宗这个风流皇帝正在清思殿击球,看到这群手持武器的乱民,逃到左神策中尉马存亮那里,令马存亮立即派将士讨伐叛逆。他还没忘记太后们,又令兵马使尚国忠到后宫去保护和迎接太后、皇太后。王太后在宫中,听到了人声嘈杂鼎沸,刀枪砍击的声音,正自惴惴不安,不知出了什么事情。这时尚国忠奉旨来保护太后,一颗心才安定下来。

而在清思殿里,张韶果然登上了御座,俨然成了皇帝,可是就只有一顿饭的时间康艺全率领军士赶赴大内,张韶和苏玄明死于乱刀之下,同党百余人全部被诛。一个染匠,一支不足百人的乌合之众,竟然能够篡位升殿,如入无人之境,这在历史上可说是奇闻。王太后才过了几年富贵日子,又受了这次惊吓,许多日子心中犹惊。

敬宗皇帝经过篡位之乱,却游戏如故。皇太后多次向他劝告以朝事为重,诸大臣也上谏,皇帝仍是不听,白天击球,晚上又玩起捕捉狐狸等游戏,并且任意鞭挞身边的太监,直到流血方休。

公元826年十二月的一天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