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46章

中国皇后全传-第46章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中书监、仪同三司、安定郡开国公、雍泾岐华秦豳六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等桂冠。

胡太后不仅照顾了亲生父母,还给他们封上了尊贵的谥号。

胡国珍死后,胡太后在洛阳大兴土木,营建陵墓,又把母亲的灵柩迁来与父亲合葬,还把母亲称为太上秦君。“太上”之名本不可滥用,当谏议大夫张普惠上书劝谏不可时,胡太后就打发元叉威胁他说:“你所讲的是忠臣之道,我所做的是孝女之事,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况且,大臣们已有定论,你不要再不识好歹。”于是,她的母亲还是冠上了太上秦君之号。

胡太后是个聪明人,她十分清楚是由于自己从世妇到贵嫔再到太后的历程,才使自己的家族一步步荣耀起来,但自己毕竟不会活千岁万岁,以后怎么办?她动了一番脑筋:要想永远光宗耀祖,还是要培养个像自己一样的人物,于是乎她把视线放到了自己的堂兄胡盛的女儿身上,最后把胡盛的女儿立为肃宗的皇后。

一落一起再次临朝

时值青春年华的胡太后,尽管自临朝听政以来十分得意,但无论如何得意,也难以弥补这位寡妇的空虚与孤独。每当处理完政务的空暇,她就感到无比的寂寥。

胡太后并不是一个甘受长期寂寞煎熬的人,为了从寂寞中解脱出来,她仔细地物色了周围的人,终于选中了清河王元怿。

元怿虽不愿与自己的嫂子有染,只是虚与委蛇,但对于垂涎于他的胡太后而言,也不过是稍稍费了些手段而已。很快,元怿就被迫成了她的面首。

公元520年,即正光元年七月的某日,刘腾把胡玄度和胡定叫到跟前,问寒问暖,关怀备至。胡氏兄弟受宠若惊,对刘腾感恩不尽,愿为刘腾上刀山下火海。过了几天,刘腾又让胡氏弟兄二人到肃宗处诬陷元怿,一字一句地教他们说:“你们到陛下处说,元怿给了你们很多布帛,让你们把毒药放到御食当中,毒死陛下,元怿答应你们事成之后,让你们荣华富贵。”刘腾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便气喘吁吁地跑到肃宗处,告发元怿准备毒死肃宗。肃宗当时只有11岁,没有什么分析判断能力,当然对刘腾的话信以为真,便匆忙赶到显阳殿。刘腾乘机关闭永巷门,伙同元叉假传圣旨拿下了元怿,当夜就把元怿杀掉了。

次日,再次假借胡太后的诏令,布告全国,说胡太后从此还政肃宗,安心在宫中养病,不再过问政事。

这份诏书宣告了胡太后第一次下台。

胡太后被幽禁后,刘腾把大门昼夜都关紧,不准内外行人出入,就连肃宗也不准和母亲见面。胡太后的日用品也被限量,不免饥饱不匀,常常哀叹道:“唉!养虎反被虎咬伤。”

时日一久,胡太后就由刚被幽禁时的惊惧,变成了怒火中烧。

紧接着发生的两件事,很快唤起了她东山再起的信念。

第一件是她的堂侄儿胡僧敬在她被幽禁后,和张车渠等人策划杀掉元叉。可惜,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走露了风声,张车渠被杀,胡僧敬遭到流放。

第二件是相州刺史元熙的弟兄们反对元叉,拥护胡太后上台。就在胡太后被幽禁的半月后,元熙起兵讨伐元叉。但是,由于他打出拥立胡太后这个旗帜不受元氏皇族欢迎,号召力不大,加上仓促起兵,准备不充分,很快就一败涂地。

这两次拥立胡太后的事件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向胡太后投去了一束希望之光,那就是在宗室和大臣中不乏拥戴自己、反对元叉的人。

公元521年,即正光二年三月,肃宗思念母亲,便率领文武百官到西林园朝见胡太后。酒宴上,性情粗鲁的右卫将军奚康生企图刺杀元叉,但是没有成功。胡太后和肃宗又被分开了,胡太后也被再次关进了北宫。

公元524年初秋,胡太后感到有机可乘,突然对群臣发疯似地说:“你们太没有人情味了,把我们母子隔绝起来,不允许我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处,我留在这里还有什么用处呢!你们还不如放我出家,到嵩高山闲居寺当个尼姑。先帝很有远见,建造了此寺,正为我今日着想。”边说边要剪去青发,肃宗和大臣见状惊慌起来,纷纷磕头哀求。

胡太后声泪俱下的表演,很起作用,不少大臣开始对她产生了怜悯之情,纷纷劝肃宗经常到嘉福殿看望母亲。

肃宗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多了心眼,不久,肃宗把胡太后想往来于显阳殿的意思转告给元叉,还流着眼泪把胡太后想落发出家的假戏,绘声绘色地作了描述。已放松警惕的元叉信以为真,同意胡太后到显阳殿。

胡太后一得到自由,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和肃宗游山玩水,借以麻痹元叉。暗地里,联络反对元叉者。丞相、高阳王元雍是元叉的对立派,多次想向肃宗进言,把元叉搞掉,但一直没有机会。一日偶然遇到胡太后和肃宗,他自然不会错过良机。

胡太后等先是借言语挤兑,迫使元叉交出了军权,再利用肃宗的宠妃在皇帝面前打击元叉,使得肃宗也对元叉心生疑虑,迫切地想要除掉他了。

但为了稳妥起见,胡太后先指使肃宗把侯刚调到冀州,又把贾粲调到济州,去掉了元叉的两只臂膀。这样,元叉在京师已势单力孤了。

公元525年,即正光六年三月辛卯这天,春意盎然,元叉照例出去游玩,因贪恋春色和美酒,当天宿在城外。胡太后乘机宣布将元叉除名为民,由她重新临朝听政。次日,元叉入宫,被守门的卫兵拒之门外,这时他才感到大事不妙。正当他急得团团转时,宦官传达了胡太后把他罢官为民的诏令。不久,胡太后以谋反的罪名,将元叉和元叉的弟弟元爪赐死,对元叉的同党刘腾、贾粲、侯刚等人也不放过,或赐死,或罢官,已死的也要剖棺戳尸。胡太后被废幽禁的怒火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泄。

崇佛误国面首害政

胡太后信奉佛教,大兴寺塔、石窟。时永宁寺曾建高百丈九级浮图,浮图上有120个金钟,层层有序,金钟随风摇响,周围十余里均可闻其声。又征用民夫80余万人,历时20余年,兴建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耗资巨大,使国势日衰,民不聊生。还有甘肃庆阳的北石窟、泾川南石窟,皆为同时期所建。

永宁寺是北魏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的建成,标志着北魏的强盛,9级佛塔,象征着皇家的气派,它的烧毁,恰好也是北魏灭亡的前兆。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宁寺发生了火灾,烈火熊熊,浓烟弥漫。长孙稚亲自率领1000多人奔赴现场抢救,也无可奈何,只好垂泪而去。凝结着劳动人民血泪、工匠们汗水的永宁寺被持续了3个月的大火全部烧毁。

胡太后不仅修寺建塔,还尊崇佛教,特意派人前往西域取经。

宋云是胡太后派遣去西域取经的使者,惠生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和尚。他们在公元518年冬天离开洛阳,以每日百里的速度向西行走,40天就到了草木不生的赤岭,在此稍微休息了一下,又启程向吐谷浑进发。刚过皑皑的白雪地,又迎来了飞沙走石,稍有风吹,连眼睛都无法睁开。33天后渡过流沙,到达吐谷浑境内。他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经鄯善,过左末城,接着西行890里到达于阗国。次年8月初翻越了葱岭。再往前走,步步艰难,山路陡峭,悬崖万仞,耸入云霄。神龟二年(519)九月中旬,他们进入钵和国。又艰难前进2个月,到了赊弥国,然后沿着仅通人马的小道走了半个多月。

公元520年到了乾陀罗,国王为宋云和惠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所感动,派人拜访了他们,并惊奇地问他们:“你们难道不怕劳苦吗?”宋云答道:“我们北魏皇帝,非常佩服大乘(佛教的一支),特派我们远求佛教经典,道路再远,也不敢说什么辛苦。”他们经过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公元522年冬天,返回洛阳,带回佛经130部。

胡太后带头建寺拜佛,大臣们群起响应,于是乎京师洛阳石窟屡凿,寺塔林立,就连屠宰厂、小酒馆的边角上也建上了寺院。这些寺院大都侵占了居民的房舍,仅洛阳的500所寺庙就侵占了三分之一的市民居住区。失去土地和住宅的百姓,有的投身寺庙暂时栖身,有的起而反抗。北魏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

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后,虽然政权牢牢在握,但此时元怿已被处死,她内心的寂寞更加难以排遣。于是她就把自己少女时代的情人郑俨召进了宫,为了给郑俨提供出入禁中的便利条件,胡太后把他任命为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和尝食典御。胡太后有了郑俨做面首,还嫌不够,又把徐纥拉入了怀抱之中。因为徐纥曾和元怿的关系不错,胡太后就把徐纥提拔为中书舍人,并把徐纥看成元怿的再现。徐纥很有才气,军国诏令全由他起草。一有诏书,他就让几个官吏拿着笔墨,自己一会儿踱步,一会儿卧下,顷刻即成。徐纥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与胡太后如鱼儿离不开水的关系。胡太后有了郑俨、徐纥并不满足,不久,又把大将李神轨占为己有,供她自己寻欢作乐。

胡太后的这些面首凭借胡太后这座靠山,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一些大臣只要巴结这些面首就可以升迁,否则,就受到排挤。面首的弄权导致了面首与宗室亲王的矛盾,胡太后一味地偏袒面首,又使宗室亲王对胡太后大为反感。

不仅宗室亲王对面首专权和胡太后强烈不满,就是胡太后的儿子肃宗随着长大成人,也对胡太后开始不满了。

说起肃宗对胡太后的不满,其中一半还要归功于元雍、崔光和贾思伯对他的教育。元雍尽管受到胡太后的重用,但对胡太后的临朝听政大为反感,而对小皇帝肃宗却极感兴趣,一处理完政务,¨wén rén shū wū¨就对肃宗循循善诱地讲述治国之道。肃宗对元雍也很尊敬。

公元523年,即正光四年,崔光染病卧床不起,到了弥留之际,把礼贤下士、为时人所称道的都官尚书贾思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