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后全传-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最紧张、最害怕的莫过于郑贵妃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跑到万历面前,一见面就连哭带嚎地要万历给她娘俩做主,不然的话,就要死在万历的面前。经此一闹腾。果然万历心酸起来,又是哄又是劝。最后万历想出了一条妙计,叹息着说而今只有太子能救得了你了。郑贵妃于是装出十分可怜的样子,抽泣着,来到太子宫殿,一见太子便俯身下拜。太子受惊不小,连忙回拜。郑贵妃顺势拉着太子的手,伤心地哭诉着求情,求太子救她们的命。太子也感到还是尽快了结的好。所以他听罢郑贵妃的哭诉以后,很痛快地答应了。群臣们虽不买账,也无可奈何了。
群臣刚一退,万历就急忙传旨,速斩张差。于是第二天张差便被押赴法场,一命呜呼了。也就在这一天,庞保和刘成也被押送到文华门听审。万历降旨给司礼监,让他们在内廷暗中处死了庞保、刘成。梃击—案至此算是草草了结,郑贵妃一家安然无恙。
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了。皇长子朱常洛在八月初登了皇位,是为明光宗。可他在位才30天。为什么在位只有这么几天呢?这还得从明末三大案的第二大案——红丸案说起。
梃击案了结以后,郑贵妃眼见皇太子的地位是不可动摇了,对自己的前途很是担忧。为将来着想,现在必须讨好皇太子。于是郑贵妃索性顺水推舟,借着感激皇太子在梃击案中的搭救之恩,极力接近皇太子,以改变长期的紧张关系。一段时间后,郑贵妃摸透了皇太子脾性,发现他跟其父万历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样的贪财好色,嗜酒使气。抓住了皇太子的弱点。郑贵妃就有了办法,她常常给皇太子送些珠宝、赏玩,至于金钱更不在话下了。她还在自己的宫中选出8名最为漂亮的美女,送给皇太子,让她们一定要尽心尽力服侍未来的皇上,使他心满意足。
吃足了苦头的皇太子,经梃击一案后,境况大有改观,饱暖思淫欲,皇太子开始放纵,整日耽于酒色之中。年纪尚不足40,却早已垮了身子。等到即位称帝时,已病得很重,没过几天就病入膏肓,卧床不起了。内医太监崔文升开了一剂泻药,光宗服后,腹泻不止,一日要拉三、四十次。后来,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一颗红丸,自称是仙丹。光宗服后,觉得精神大有好转。过了半日,李可灼又献上一颗,光宗再服之后,睡到次日凌晨,竟再也没有起来。此即为“红丸案”。
光宗一死,内外官员都归咎于李可灼。最后,李可灼充军,崔文升贬放南京,方从哲和郑贵妃却都躲了过去。红丸案也就这样收了场。光宗死后,她又唆使光宗李选俦霸居乾清宫,酿成“移宫”一案。在朝中正派官员主持之下,才挫败了郑贵妃的阴谋。
郑贵妃一手制造的三案,遗祸之深,为历代罕见,但她本人却屡次有惊无险,安然地度过了余生。
公元1630年郑贵妃去世,被谥为“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埋葬于银泉山。
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氏明神宗朱翊钧贵妃
姓名:王氏
生卒年:公元1563?~1612年
籍贯:明宣府(今河北宣化)
婚配:明神宗朱翊钧
封号:皇贵妃
封妃时间:公元1605年
子女:一子光宗朱常洛
谥号:温肃皇贵妃
追谥:孝靖皇太后
王氏,永宁伯王天端之女。王氏长得颇有姿色且善于侍奉。14岁被选入宫后,为神宗母亲慈宁宫宫女。
因王氏手疾眼快,侍奉李太后十分恭谨且体贴入微,所以深得李太后喜爱。一日,神宗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刚好李太后不在宫中,神宗见王氏年轻美貌,又聪明伶俐,遂与其私幸。说来也怪,神宗与皇后大婚几年,竟一直无子,然却“有意插花花不发,无心栽柳柳成荫”,神宗与王氏偶尔就这么一次,王氏就怀孕了。之后,李太后发现王氏不时呕吐,数月后又见王氏的肚子大了起来,李太后知王氏怀孕,便安慰她不要害伯,只要说出真情,一切由太后做主。王氏立即跪拜在地,声泪俱下,斥责自己不该与神宗私会。太后立即召神宗询问,神宗因这次是私幸母亲的贴身侍女,故矢口否认此事。太后无奈,只好命人拿来“起居注”让神宗看,神宗这才承认。李太后当即对神宗说:“这不是坏事。吾老矣,尚无有孙。如果王氏能为你生个皇儿,乃我社稷之福也!你不要在乎王氏的婢女身份,常言讲母以子责,你可以加封她啊。”
公元1582年,即万历十年,神宗封王氏为才人,不久又晋封王氏为恭妃。恭妃于这年八月,生下皇长子朱常洛(即光宗),但神宗对王恭妃母子并不喜爱,而是常把她冷落一旁。
时神宗宠爱郑贵妃及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询,太后、皇后及廷臣们见郑贵妃排斥皇长子,欲争立己子为太子,遂坚持“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终于1601年,即万历二十九年,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然王恭妃的封号仍无变动。直到1605年,太子喜得长子,由于大臣们的连连上奏,神宗才晋封王恭妃为皇贵妃。在此之前,由于王氏独自幽居,长期见不上儿子,终日悲伤、哭泣,以致双目失明。
公元1611年,王贵妃病重,太子得讯急忙前去探望,时宫门紧闭,太子久叩始开,母子相见,悲恸非常,左右皆泣。不久王贵妃死,时年50岁,谥“温肃皇贵妃”,葬于天寿山。其子光宗即位,然而他却只在位一个月便命归黄泉,后由王贵妃之孙、光宗之子熹宗即位,追谥祖母王贵妃为“孝靖皇太后”,并将祖母遗体迁葬于定陵,与神宗合葬。
第三百六十四章 郭氏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姓名:郭氏
生卒年:?~1613年
籍贯:明顺天府(今北京市)
婚配:明光宗朱常洛
封号:皇后(追封)
谥号:孝元贞皇后
郭氏是博平伯郭维城之女,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公元1601年,明神宗长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册封郭氏为太子妃。时年太子20岁,郭氏年龄18岁。郭氏婚后生有一女,然不久夭亡,以后再无生育。
公元1613年,郭妃去世,时年约30岁。时朱常洛虽为太子,因是宫女所生,其母王氏又失宠受冷落,太子妃郭氏亦没有地位,故在郭氏死后一直停尸二年,也不筑墓落葬。直到1615年,才开始选择墓地,葬于泰陵之后的长岭。后太子朱常洛即位为光宗,然仅做皇帝一个月,尚未来得及追封郭氏即死去。据说,朱常洛因连服两粒“红丸”药而死。当时,神宗的贵妃郑氏,为讨好皇太子,便以朱常洛贪色之性,特意在宫中筛选了多名美女,送给朱常洛,让其尽情享受,以此讨好朱常洛。这样,朱常洛则不分白天黑夜,终日与这些美女缠绵作乐。因其淫欢过度,数日后即瘫软卧床不起。然他在力不支体的情况下,仍连服春药刺激壮阳,拼命与美女淫欢,终使他力竭病倒。一夜,朱常洛在病床上又要服用春药,侍臣遂给他拿来一粒“红丸”,然服用后没有动静,接着他又服一粒,这下“红丸”药力发作,使他一阵狂躁后,便两眼直瞪,一命归阴。朱常洛死,朝野震惊,议论纷纷,终酿成光宗朝“红丸疑案”,并引起明末宫廷内十分激烈的党派斗争。之后,虽将御医崔文升贬放出京,将鸿胪寺丞李可灼判处流放,然“红丸案”仍未完全了结。
后光宗之子朱由校即位为熹帝,追封其父爱妃郭氏为皇后,并上谥号为“孝元贞皇后”。又将其遗体迁葬至光宗庆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张嫣明熹宗朱由校皇后
姓名:张嫣(小字宝珠)
生卒年:?~1644年
籍贯:明祥符(今河南开封)
婚配:明熹宗朱由校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621年
尊号:懿安皇后
张嫣,体态柔美,聪明贤淑,知书达理,贤静有谋。明熹宗朱由校皇后。
朱由校由光宗才人王氏所生,王氏受逼早逝,朱由校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熹宗于16岁即位,当时客氏已34岁。客氏性淫不正,她这时仍同以前一样,每晚陪伴熹宗同睡,并挑逗熹宗与她淫欢,熹宗曾封她为“奉圣夫人”。廷臣们见此影响不好,便商量尽快为熹宗选立皇后。
公元1621年,张嫣被册封为皇后,时张嫣18岁。她的父亲张国纪因而被封为“太康伯”。熹宗大婚之后,廷臣们即将客氏赶出后宫。然熹宗因自幼一直与客氏同睡,已与客氏有难离难分之情,故客氏出宫后,熹宗则终日不悦,寝食不安。廷臣们无奈,只好又将客氏召回。此时,客氏淫性大发,其野心亦愈加膨胀,并先后与奸佞假太监魏朝、魏忠贤淫欢作乐,又整日与魏忠贤密谋策划,欲搅乱天下,乘机夺权。一日,太监魏朝见客氏在房中闲坐,便闯入房中挑逗客氏。客氏对魏朝毫无兴趣地说:“你这已被阉割不中用的东西,为何见了女人还要如此风骚。”魏朝忙说:“谁说我不中用,不信你来摸摸。”说话间,魏朝便拉着客氏的手,又很快从胯间掏出阳物,让客氏用手揣摸动情。客氏遂戏骂魏朝说:“你这个冒充太监的无赖,又如何安上了这个欺负人的东西?你今日犯到我客娘手中,我要向皇上告你欺君之罪。”客氏虽嘴上这么说,然却手握魏朝的阳物不放,并将魏朝牵至床上,与魏朝狂欢同奸起来。从此,俩人便你来我往。之后客氏又与另一个更为年轻标致的假太监魏忠贤(传说他曾与魏朝称兄道弟,并从魏朝那里学来接置阳物的秘方,使其阳物恢复还原)相爱私通,并与其情投意合,恰如一对恩爱夫妻。这样一来,魏朝与魏忠贤便经常争风吃醋,并有一次二人碰在一起,竟然厮打起来,都争着要独占客氏。这时的撕扯打闹声惊动了熹宗(因客氏常住在熹宗寝宫跟前),熹宗经内侍禀报,方知此事缘由。熹宗虽也与客氏同寝同欢,但均为由客氏挑逗所为。从熹宗生性而言,从不迷恋女色,故对色情之事看得很淡,此时熹宗命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