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清明上河图 >

第163章

清明上河图-第163章

小说: 清明上河图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可谓两难之事,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断了。

王权摇头一笑,粗声喝道:“天子的事咱们粗汉们懂什么,你们老实的巡城,为陛下守好此关便是。”

四周士兵大声应诺,自去巡逻,王权登上关城,眺望远方,却只见车队已经渐渐离的远了,一行黑色的轨迹压在银白色的雪地上,渐渐稀疏不见。

第138章 兄弟辩论

费伦一行在十余天后到得长安城外。

连日大雪,加上天寒地冻,长安城附近早就是冰天雪地,十几天的积雪只下不融,积的厚厚一层,道路两侧都是洁白一片,城外的人家田地,都隐没在白色的雪景中,若隐若现。

到得城门附近时,郓王等人原以为皇帝必定会大张旗鼓,发动群臣,甚至是禁军来迎,谁知道等车队一行临近,城门附近虽然站了一队禁军,临时将百姓隔挡开,却是队列稀疏,显然是从附近临时调来,并不是有意迎接。

待车队过了城门,只有几个黑衣官员和宫中内侍相迎,费伦等人也无话说,只让内侍代皇帝向郓王等人请安后,便令车队启行,直往宫中而去。

到得主殿建福宫外,费伦等人下马步行,见郓王等人也要下马,费伦便笑道:“此处文武百官下马步行,殿下是亲王,与百官不同,就不必下马了。”

赵楷看他一眼,虽然点头一笑,却仍是跳下马来。

一边步行,一边笑道:“当年有人弹劾王安石在宫门前不下马,神宗皇帝说,他是亲王,位份还在宰相之下,也是不下马的。文彦博说道,亲王与百官不同,自然可以不下。神宗皇帝虽然不说话,却是不以为然的。此事过后,宗室亲王进宫也都下马的,这是祖宗家法。”

说罢目视肃王赵枢,笑道:“五弟,我说的可是?”

肃王知道自己这个哥哥心高气傲,当日大哥赵桓即位后,赵楷就百般闹事,而此时又满嘴祖宗家法,其中深意不可细究,便是拿费伦这样的近卫武臣来说笑,也不是什么好耍子。只是他与赵楷被困五国多年,兄弟情义不比当年,现下两边顶牛,他也只得含糊应道:“是,三哥说的没错。”

见他兄弟二人如此,费伦原本很薄的嘴唇越发翘的老高。他点一点头,冷峻一笑,答道:“大王愿意如此,自然是依大王的。”

赵楷仿佛没看到他的脸色,笑嘻嘻道:“某非不愿,某不敢也。”

说罢,与赵枢二人在前,随着内侍直往内殿清漏阁而去。

李显忠见得赵楷如此模样,心中虽知此人是皇帝政敌,却见对方如此气度,配合上龙姿凤表长身玉立的长相,显然是比赵桓来的帅气潇洒的多,怪不得当年太上皇赵佶一意想改立这个爱子为帝。

好象知道李显忠在想什么,费伦待赵楷又走远一些,便冷笑道:“郓王仍然是当年那个样子,呸!”

李显忠吓了一跳,忙问他道:“你以前见过郓王殿下?”

费伦道:“我费家也是将种,向来是在东京内殿直。郓王夺嫡时我已经十余岁年纪,家中父兄常常提起。都说他文采风流,其实还好帝位终属陛下,不然就此人那阴微性子,天天吟风弄月,安能中兴大宋?那年金兵进犯,太上皇匆忙传位,郓王居然还在深夜带人进宫,企图夺嫡,还好被何殿帅拔剑阻止,不然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乱子来。”

李显忠显然也是所谓的“将种”,不过他折家外在西军,对东京城内的上层政治角斗并不了然,此时听得费伦说上几句,这才知道一众内殿直的老人们一听说郓王归来,便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他想了一想,终展颜一笑,道:“当日有太上皇,陛下又是新即位,郓王还有些非份之想也是有的。不过现下大位已定,连太子都册立了,他还能闹出什么风波来不成?”

费伦阴着脸道:“神宗皇帝曾经病危,也有藩王试图夺嫡……”

他警惕的看了李显忠一样,对方虽然最近很受赵桓爱重,不过毕竟效力时间尚短,有些话自己想想便罢,却又何必对此人说。

费伦心中暗自后悔,想了一回,才知道是此次郓王回国,自己力谏皇帝另择地方安置,而皇帝却并不听从建议,而且最近上京方面也建立了相对于行人司的组织,抓捕了一些行人司的细作,使得他颇乱了方寸,这才多嘴多舌。

当下收住了话头,与李显忠两人踩着宫中道路上的积雪,只听得脚下咯吱咯吱乱想,过不多时,已经到得清漏阁外。

带头的内侍到得阁外,早就有内侍省的几个黄袍宦官迎上前来,其中有两人还是当日东京宫中的老人,一见赵楷兄弟,各人虽不敢放出悲声,竟是两眼微红,向着两个亲王行了一礼,然后便笑道:“官家早就在殿内等候,请两个殿下进殿。”

肃王一听到这话,便不自禁的整整衣冠。他们在金国久了,原本的亲王袍服自然是早就丢失,此时身着青布素袍,虽然是临行新做,在宫殿之前仍然略觉寒酸,肃王整理一会,觉得无法可想,便木着脸发呆。

赵楷见他如此,却是一笑,只道:“大哥素喜节俭,你不晓得么。”

说罢,抬步上阶,不疾不徐入得殿内,一边行,一边兀自说道:“陛下在长安数年,宫室仍然如此,尚且不如东京一宰相府邸的规模呢。”

话音未落,便听赵桓接口道:“三弟果然是知已。”

赵桓一面说,一面朗声大笑,大步向前,执着赵楷与赵枢的手,仔细看了半响,然后方道:“两位弟弟在五国俱是受苦了。”

赵枢见他面色沉重,虽然不知真情假意,心中犹自感动,当下呐呐开口道:“陛下圣容也是清减了许多,这几年操心国事,比咱们更加的受累了。”

赵楷却道:“陛下,太上皇尚在五国,咱们何能言苦!”

赵桓早知道此人必定会发难,却不曾想一见面就是直截了当,一刀见血。

一时间殿内气氛冷落下来,不但赵枢骇的不敢说话,其余内侍及殿前班直,俱是默不做响,一声咳喘不闻。

赵桓知道回避不过去,一面命各人坐下,一面答道:“朕在五国时,与太上皇相依为命,朝夕相处,三弟在此,朕亦不讳言当日有父子兄弟相疑的事,然而国破家亡,太上皇对朕有厚望,朕亦知为君不易,非寻常人所能想象。”

他现下所说的,自然是包括赵楷夺嫡在内的一系列的宫中往事。

赵佶甚喜赵楷,差点有废立的事。而赵桓受了多年委屈,金兵打到城下,老头子传了皇位,来了一大帮文臣武将躲到东南,而事情完了就逍遥回来享福?赵桓心中自然不爽,等金兵第一次退走后,赵佶还京,父子二人还没有说几句客套话,赵桓便请太上皇进了龙德宫,而安排门禁森严,禁止外官入内,甚至赵楷常至龙德宫探视太上,赵桓都是不悦,而屡次警告。赵佶为了息事宁人,只得让赵楷没事不要再来看他。

当日父子猜测失和至此,而国灭家亡后,父子兄弟一起被俘,身为楚囚,又一起种地耕田,受尽辛苦,当日的一些小小过节,自然早就不放在心上。

赵桓所说的这些,针对赵楷的质问解释,已经将父子感情失和而不迎还太上皇的疑问,轻轻揭过。

见赵楷无语,赵桓又道:“至于迎还父皇,朕每时每刻思之。然而金人假托议和,其实不过休养生息罢了。朕回长安前,金人安有议和之说?朕这几年整军顿武,励精求治,屡次大胜之余,金人亦屡次议和。而每次大战,金兵多有上将惨死战场者,太上皇与诸兄弟却是越来越稳若磐石?这是为何?便是咱们打的他们越疼,则他们胆子越小,越想和咱们议和,夺了咱们膏润土地,金银子女,然后年年收取贡赋,而让朕称臣称弟?朕岂能让他们如了意!”

赵楷其实已经被他说服,在赵桓之前,宋朝积贫积弱,只有主动求和,从来没有强敌反过来求和的道理。他并非蠢人,金国求和的道理心里也是明白,只是看着神情气质已经与当日远远不同的皇帝,心里却情不自禁的想和对方顶牛。

因木着脸答道:“陛下说的不错,不过亦需想想太上皇年事已高,而身体越发病弱,现下就是有和议,陛下卧薪尝胆,十年之后再去征伐亦可。若是一意不许和议,难免坊间有些议论,此亦人之常情。”

赵桓哪里不知此人心思,见他侃侃而言,心里原本的紧张却是渐渐消逝。

他原本以为,这个和赵桓斗了十几年,差点就争倒储位的皇子,必定是一个心智深沉,足计多谋的人物。岂料一见面之后,对方盛气凌人,一副与皇帝辩论的样子,怎么看去,都不象是一个政治上的老手。

几番对答后,赵楷的本性暴露,纯粹是不服气这个兄长的意气之争罢了,赵桓便更加放下心来。

待他说完之后,赵桓脸色和霁,并不象赵楷那么剑拔弩张,只是微笑道:“既然三弟只是关心太上皇的安危,朕这里给三弟立下军令状好了,太上皇必定会被迎回,而且是风光而回,非是此时这般的狼狈。”

第139章 论剑

皇帝亲下军令状,虽是戏言,却堵的赵楷再也没有话说。

殿内气氛一时和缓下来,赵桓又问了一会赵佶与诸兄弟在五国情形,却果然如他所料,越是宋军连打胜仗,这些被抛在黑水河畔无人理会的皇亲贵戚们,待遇也是越来越好。

而自赵桓逃脱之后,金人对五国城附近的看管也越发严密,诸多宋人行动都有人看顾,而亲王及太上皇等人,更是每时每刻都有人看守,想和赵桓学习逃跑,那是想也别想了。

赵桓与这些人虽说不上有真正的亲情,不过这个身份用久了,早就认同自己就是宋朝帝王,对这些亲戚家人,有一份道义上的责任。听得各人情形转好,再不需要被人如奴仆一般的看视,一时心情也是大好。

见他面露喜色,殿中随侍人等亦都喜上眉梢。

待赵桓宣布传膳,一众内侍与宫女们穿花蝴蝶般的忙乱起来,杯盏看盘流水般的呈将上来。

见赵楷与赵枢看着过百样菜式发呆,赵桓举杯邀道:“朕平时也不是这么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