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刘邦大传 >

第29章

刘邦大传-第29章

小说: 刘邦大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海难填,不能去欲,迟早要遭灭顶。去目才能去欲,体察身体的真正需要,不去用心追求抽象之美,一切也才能够返朴归真。

刘邦大传……第一章 宋义挂帅

第一章 宋义挂帅

楚国所有别动部队都由宋义指挥,为显示宋义的官职高于项羽及刘邦等的“侯”爵号,又不超越项梁原有的“君”爵号,乃赐名号为“卿子冠军”。

章邯破赵,兵围巨鹿

定陶之役,章邯再度发挥威力,将反叛军主帅项梁军团彻底击溃;迫使项羽往东南撤至彭城,重行部署防线,越过淮河后楚军急速膨胀的士气,遭到了致命打击。

不过在这段期间,齐将田荣在东方的齐鲁故地势力已成,张耳及陈余拥立的赵王,声势也大幅提升。西方的魏豹已建立了稳固的游击基地,张良拥立的韩王也在韩地发展,颇有收获,

因此驻营定陶的章邯军,由于和咸阳间战线拉得太长,几乎是孤立的,尤其是粮秣更是完全要靠前线自给自足。幸好粮仓的荥阳郡仍在秦军掌握中,短期内不至于匮乏。

但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秦军的下一波攻势应以哪方向为

项羽军一向勇猛,刘邦军也不好惹,退守彭城后,防线迅速巩固。依据情报分析,要彻底击败他们颇不容易。只是经过此大伤害,楚军应也无反击之力,何况内部仍有矛盾,短期内想要有所作为也不太可能。

齐地一向复杂,易守难攻,何况田荣颇富将才,想很快的收拾他并不容易。再者田荣似乎以固守齐地为满足,无意于中原争霸,自然也不必急着与他摊牌。

韩王一向弱小,不成气候,因此最让章邯感到不安的是北方的赵国。何况陈余、张耳拥有国际声望,一旦羽翼养成,就不容易对付了。

因此章邯立刻编集大军,渡过黄河,直接攻打北岸的赵军营地。

虽然在敌军四面环伺下,孤注一掷是相当冒险的行为,但章邯的判断完全正确,诸侯国几乎没有人出面援助。张耳和陈余虽擅长谋略,在军事行动仍不够内行,赵军缺乏有力的指挥将才,以往的作战力无法发挥,不但前线节节败退,首都邯郸也很快便不保了。张耳护送赵王歇退入北方军事重镇巨鹿,以其城堡的防御力较为坚固,而且粮仓存粮充足,可以长期固守。章邯则派出别将王离将城外团团围住,使巨鹿成了笼城,对外音讯断绝。

这时陈余在北方重新整编赵国残余军团,得数万人,驻守于巨鹿城北方常山一带。章邯则率领主力部队,驻营巨鹿南方的棘原,随时准备发动总攻击,一举击溃赵军。

赵王歇派出特使突围向陈余求援,陈余栗于秦军威势,不敢南下。特使于是更向楚国、齐国、魏国等寻求援助。

为显示承继项梁反抗军领袖地位,楚怀王有意派军前往救援,但到底以谁为大将,各军团将领意见纷纷。“项家军”自然希望由项羽出任,但怀王周围的新主流派则不顾项家军再坐大。

这时候齐国使节高陵君田显已在楚军,他对楚怀王表示:

“您眼前不正有位超级名将吗?宋义曾告诉我武信君必败,没几天,楚军果然溃败。军未战而先见其衰微,可谓知兵之将也。”

楚怀王乃乘势召集军团将领及部落长老会议,公开推举宋义,并由宋义亲自说明其军事计划。

由于宋义经验丰富,能说善道,远在项羽之上。何况项羽不过才二十四岁左右,要统合庞大复杂组织的楚军,的确经验及声望皆不足。范增也只得居中协调,让项家军团同意由宋义领军。

楚怀王乃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北上援救赵国。

除了这支主力部队以外,楚国所有别动部队也都由宋义指挥,为显示宋义的官职高于项羽及刘邦等的“侯”爵号,又不超越项梁原有的“君”爵号,乃赐名号为“卿子冠军”。

形象特殊,刘邦成为西征军司令

为了鼓舞楚军在项梁失败后颓靡不安的士气,楚国诸长老主张有系统地向秦军展开反击,以夺回主动地位。因此打算把这次的军事行动,不只限定在救援越国而已,希望提升到能直接攻击秦王朝的大本营——关中地区。

楚怀王更意气焕发地向诸将表示:

“我们就在这里相互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之王。”

关中是渭水、径河、洛河等冲积而成的黄土盆地,生产力丰富。由于以农立国的周王室曾以此为根据地,因而水利建设完整,生产力庞大,秦王朝也在此建立他们征服全国。统一天下的大本营。

当前,关中是所有想逐鹿天下的野心家们,最心仪的“梦中情人”了。

不过这位“美女”可不容易占有,因为这个盆地四面八方均为险恶的丛山峻岭包围着,只有西方的函谷关、西南的武关及南方的散关可以进得来。

所谓的“关”,是狭隘的山岭缺口,只要少数兵力防守,再多的大军都由于攻击面太小,根本发挥不了攻势力量。所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便是形容这种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

如果以行军的速度而言,西面的函谷关外,地势平坦,较易掌握。只是函谷关外的洛阳盆地及荥阳等粮仓,一向是章邯军团的大本营,除非能击溃章邯军,否则想由此攻向函谷关比登天还难。

这时候,章邯的声望如日中天,就算宋义亲自出马也得小心谨慎,因此这条攻入关中的路线,并不被诸将所看好。

但项羽由于痛恨章邯杀害项梁,一直急着想报仇。他所以听从范增建议,退居次将位置,便在取得实际率军攻打章邯的机会,因此他独持异议地主动建议争取这条路线。

宋义既取得军权,心中对“项家军”也难免有所愧疚,所以也同意由项羽担任此主力出击的任务。

但这条战线,势必先和章邯军团对决,是用硬碰硬的策略,因而尚需派出一支别动部队,由武关威胁关中地区,分散秦军防卫,也可减轻和章邯决战时的压力。

宋义对章邯的战术有深入研究,对章邯擅长快速集结军力的本领颇为警惕,因此他认为西征军团的作战力,也必须有相当威胁作用,可以加重章邯集结主力的困难,让预计攻打函谷关的主力部队压力较小。

楚国的长老们商议,楚国的主力大多属项梁统辖,包括英布和蒲将军的游击部队,都明显有亲“项家军”倾向。吕臣的军队必须戍卫中央,其余较具独立性的小军团又必须归宋义统领,因此真正能动用又具有独力作战能力的将领和军团并不多。

正在伤脑筋的时候,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提到了刘邦。

宽大长者,未来劲敌

在楚怀王周围长老的心目中,刘邦属亲“项家军”派。他投奔项梁后,接受编组成副军,后因表现良好,常奉命随同项羽打先锋。但他到底不是“项家军”嫡系,而且个性温和,能够协调,本身立功又多,在楚军中声望还不错,因此拉拢他来对抗项羽,未尝不是好办法。

加上刘邦出身不高,就算“养”大了,对楚国贵族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

因此他们联名向怀王建议道:

“项羽为人剽悍,个性残忍,曾受命攻打襄城,破城之日活埋襄城投降秦军,无一幸免。以往他攻打的地区,也都残杀过重,因而在秦国军民心目中,是位凶残恶棍。况且西征所经途中,过去均是楚秦会战的重要战场,陈胜和项梁在这地方也遭严重反抗而失败,如再派项羽前往,势必会遭到更顽强的反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为今之计,不如派遣一位有长者风度的将领,以‘义理’的形象主导这场战争,并以此向秦国父老兄弟宣示楚国治世的态度。秦国父兄长久以来,对他们君王过分严苛的执政方式,早已深受其苦,此时若是有位心怀仁义的长者前往,不以侵暴的行为对待他们,反而比较能松懈他们的反抗心,也比较容易攻得下来。

“以这种标准,项羽绝不可派遣在这条西征战线上。综观诸军团将领,只有刘邦一向宽大温和,正合乎此形象,宜任命他为西征军统领!”

楚怀王乃正式下令,项羽随同宋义北上去对抗章邯,解除巨鹿之围,刘邦则出任西征军总司令,向西收编陈胜和项梁失败后残留在各地的军团,并汇集力量,准备入侵关中。

这件人事安排,有些值得我们去关心的焦点。以现有资料来看,项羽对部属极重礼节,加上本身条件好,深得部属崇拜,惟一的弱点是年纪较轻,经验不足,但是有范增从旁协助,应不致有太大毛病。

对内部而言,项羽的领导魅力是绝对足够的,工作效率又高,这样的将领的确找不到什么缺点。

作战方面,项羽英勇无比,冲刺时经常身先士卒,因此由他领队,军队特别勇敢,士气高昂,战场上的效率几乎无人能比。

因此,他在打击敌人方面也特别有效率,经常毫无顾忌的残杀对方。他的震撼力虽强,但是在处理襄城治理降兵事件时却严重伤害楚军形象,反而坚定秦军抵抗之心,这便是楚国长老们所谓“剽悍滑贼,不可遣”的主要原因。

刘邦正好相反,出身农家,使他几乎无法操作“繁文缛节”,诚如王陵日后对刘邦的评语“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所以由“内部管理”上来讲,刘邦是不容易令人“服气”的领袖,除了少数深知其“个性”而喜欢他的人外,以“理性”来看刘邦的领导风范并不算特别突出。

不过看似“无效”的管理,却也使刘邦给人较少压力。夏侯婴便认为刘邦那种“无为”的领导方式,更让别人觉得他需要帮助,而产生一股让人喜欢接近的领导魁力。

对敌人而言,总觉得刘邦是个温和而较容易协调的对手,他没有强力的主见,总摆出一副“可以谈”的姿态,也颇合乎兵法上所言的“无智名,无勇功”,这便是楚国长老们口中的“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但刘邦也绝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软弱无力。他平常的表现颇大胆而无视困难,加入项梁阵营后的表现也都相当有“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