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曾经是兵 >

第151章

曾经是兵-第151章

小说: 曾经是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斌努着嘴示意了一下小雨的肚子:

“你现在可是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对象,能跟他们一样出去疯跑吗?咱就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呆着吧。”

小雨撅起了嘴:

“他才两个多月,看都看不出来的。我们出去玩一会好吧,就一小会儿。”

李斌忍着笑摇了摇头。

小雨果然大失所望,撅着嘴腻在李斌的腿上不下来,扭着小屁股在那儿撒娇。结果扭来扭去,就把李斌给扭得有反应了,小雨明显的感觉出了李斌的反应,咯咯的笑了起来:“小俊,我想出好玩的来了,快点,我们上楼。”

李斌脑门上黑线、红线、蓝线、绿线一齐冒了出来,急忙抱住了小雨:“小妖精,你不是一直想吃耳朵眼炸糕吗?咱们今天就去逛估衣街、吃耳朵眼。”

提起了诱人的耳朵眼,马上就勾起了小雨的馋虫。

对于小雨吃油炸食品,张惠兰和林爱菊两个人是强烈反对的,连带着家里的所有人在餐桌上都看不到有油炸的东西。

李斌不是不相信科学,他是认为偶尔的换一下口味应该对孕妇不会产生什么大碍,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没有这些什么生育专家、营养专家、膳食专家的指导下,不也是这样繁衍下来了嘛,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禁忌反到越来越多了。也许是人们活的越来越在意了吧,只要是日常食用的一些传统食品都会有人跳出来唱反调,吃油炸食品容易致癌、吃土豆红薯容易引起反酸、吃笋喝茶容易产生结石、吃花生鸡蛋喝牛奶容易过敏,连吃腐乳咸菜酱油都能够引发水肿,怎么就没有人跳出来说吃米饭吃面粉会怎样怎样呀?如果真有人那样说的话,恐怕人们就只能餐风饮露得道成仙了。

小雨坐在李斌的腿上左右为难,又想拉着李斌到房子里去做好玩儿的事情,又想去吃耳朵眼,就在她眼睛骨碌碌乱转的时候,李斌及时出口打碎了她的理想:“别打歪主意,只能选一样。”

小雨无奈地选择了一下,诱人的耳朵眼占了上风,只得嘟着嘴说道:“那好吧,我们去吃耳朵眼。”

李斌刚松了一口气,小雨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让他吐了血:“晚上回来我们再做好玩的事儿。”

看着李斌一脸的窘态,小雨咯咯的笑了起来:“别想着骗我的糖糖吃,咯咯。”

李斌无奈的看着小雨,都已经二十岁了,在自己面前还跟个孩子一样。

耳朵眼炸糕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并称为津门三绝。耳朵眼炸糕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炸糕刘制作的炸糕做工精细,皮酥馅细名头很旺,加之炸糕刘的店铺选址在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由此而得名,百年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于强不在,张锐充当了司机的角色,一直开到北门外找了地方把车停下,三个人溜溜达达的向估衣街的方向走去,耳朵眼炸糕店就坐落在那里。

小雨一脸甜蜜的搂着李斌的胳膊,也只有李斌才会这样宠着她,就算是江玉洁也不会纵容她去这样肆无忌惮的满足口食之欲。

耳朵眼炸糕店前排了好长的一队人。平常的日子里,这里都会排很多的人,更何况今天还是周日,排队的人比往常更是增加了一倍有余。

李斌和小雨也乐得平民一回,嘻嘻哈哈的排在了队尾,随着队伍的缓慢移动向前一点点的挪动着。

幸亏李斌在出门前为小雨精心的乔装打扮了一番,一顶宽大的乳白色时装草帽掩盖了小雨大半的绝世容颜,再加上一副深色的太阳镜,让别人看到小雨只会认为是一个时尚的女孩,而不会为小雨的容颜而震惊。当时小雨还嘻嘻哈哈的用眉笔给自己画了两撇俏皮的小胡子,被李斌一个胡闹和屁股上的两个巴掌给抹杀了,不然的话他们走出来肯定会惊世骇俗的。

带着保镖搂着娇妻排队买炸糕,李斌不敢说后无来者,但是肯定是前无古人了。

三个人排了大半个小时的队,好不容易才排到了售卖窗口,李斌递出十块钱说道:“三个枣泥的、三个豆沙的、三个黑芝麻的。”

售货员大嫂用专门夹钱的夹子夹过了李斌手里的钱问道:“你们就买九个呀?”

李斌点了点头。

售货员大嫂一面找钱,一面按照李斌的要求把炸糕分成了三个小袋。李斌听到她小声的嘀咕:“有病”。李斌不禁哑然失笑,是够有病的,顶着大太阳排了差不多四十分钟的队,只买了九个炸糕,不是有病还是咋的,看别人哪个不是一买一大堆的。

李斌伸手接过三个袋子,一人发了一个,三个人毫不文雅的大口吃着酥脆香甜的炸糕,笑闹着向估衣街走去。

估衣街的历史与天津卫一样悠久,自明朝天津建卫以来,估衣街就随之兴起了。最早的时候估衣街只有估衣铺,因而得名。清光绪年间,除了估衣铺外,绸缎、棉布、皮货、瓷器各业商店也发展起来,特别是解放前十几年,达到鼎盛时期,这里成为华北地区绸缎、布匹、毛皮、服装、笔墨文具及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一些老字号如谦祥益、瑞蚨祥、瑞生祥、元隆、老胡开文、老茂生等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异常繁华。

清代诗人崔旭曾经在道光四年写有《估衣街竹枝词》一首:衣裳颠倒半非新,挈领提襟唱卖频;

夏葛冬装随意买,

不知初制是何人。

这首诗颇为生动地描绘了估衣街贩卖旧衣服的情形。伙计手提旧衣大声的吆喝唱卖,卖的既然是旧衣服,当然是“不知初制是何人”了。

现在的估衣街上当然没有贩卖旧衣服的店铺了,人们新衣服还穿不过来,哪里还会有人去买旧衣服穿。不过估衣街上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商铺还在,只是经营的商品已经从估衣行业转为了布匹绸缎皮草什么的了。

游估衣街买衣服是一个方面,而游荡在古意盎然的街道上,感受这数百年文化沉淀,可能是大多数人选择到估衣街购物的主要原因。

在估衣街上购物可能是小雨最为兴奋的事情,因为这里的每家店铺,不管是百年老字号也好,还是新开张的时尚精品店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可以讨价还价。如果你相中了商品不讨价还价的话,估计还会被店主在背后称为傻帽。

第182章 抓贼

在估衣街购物,不管是店主也好还是客人也好,对于讨价还价都是乐此不疲的。偶尔的也会有人因为讨价还价和店主吵起来,大家都会抱着嘻嘻哈哈的心态站在一旁看热闹,很少会有人打抱不平窜出来帮助哪一方的,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吵过了,闹过了,该买的还是买,该卖的还是卖,好像双方刚才只是在比拼一番谁的词锋更加锐利罢了。

此时的小雨正抱着李斌的胳膊站在一圈人外面,看着一位大嫂和店主为了一条裤子的几块钱与店主大吵特吵,小雨一面看一面点头,不时的夸赞那位大嫂:“锐利、刻薄、刁钻、狠辣,好”。随着小雨的叫好声,那位店主败下阵来,乖乖的让出了三块钱的利润。

李斌暗暗的心惊,我们家的乖乖小雨不会也变成这个样子吧?看来这估衣街以后还是少来为妙。

三个人顺着人流漫步前行,突然前方的人流中传来了一阵骚动:“抓小偷、抓住他。”

原本悠闲的人们纷纷向街道的两旁躲避,看了这个社会见义勇为人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人们的躲避为小偷闪开了一条宽敞的逃跑大道,李斌已经可以看到一个长发的年轻小子正手抓着一个钱包,撒开腿向着自己的方向奔来,在他身后紧跟着一个一看就是有钱人的白胖子,胖子的身后还紧跟着一个妙龄少女。

白胖子一边追着长头发一边大声的喊着‘抓小偷’,妙龄少女一边追着白胖子一边喊着‘徐总你慢点儿’,街上乱成了一团。

徐总心里面那个骂呀,慢点我追的上小偷吗。

李斌伸手抱住小雨把她护在怀里,防止她被惊慌躲避的行人撞倒。低喝了一声:“张锐,抓住他。”

其实没有等到李斌吩咐,张锐已经横身站在了估衣街并不宽阔的马路中央。

这时,从路边的一家鞋店里嗖的一声飞出了一只亮闪闪的女士高跟鞋,砰的一下正击中小偷额头,这一下力道不小,直接就把小偷打了一个趔趄。

就在这个小偷一顿的瞬间,从鞋店里已经蹿出了一条熟悉的身影,伸手抓住了小偷飘逸的长头发,脚底下一个侧踢把小偷横着踹了起来,手上一用力,吧唧一下子扔在了地上,抬脚就踩在了小偷的脖子上。

这一套动作做得干净利落,引来了围观游客的轰天叫好声。人们对小偷还是痛恨的,如果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谁也不会吝啬为见义勇为的人叫一声好的。

随在那个见义勇为者的身后跑出来一位身穿牛仔裤蝙蝠衫的姑娘,身手麻利的摸出了一副手铐,咔嚓一下把那个小偷双手反背铐在了背后。

这一回轮到了李斌和小雨等人傻眼了,张锐吃惊的张大了嘴,指着那个见义勇为的人结结巴巴地说道:“史总、史总,快看。”

李斌哈哈的笑了起来,拥着小雨走了过去:

“呵呵,行呀,你这外快都赚到鞋店来了。”

那个见义勇为的人闻声扭过头来看到了李斌等人,吓了一大跳,急忙从小偷的脖子上把脚缩了回来,一张脸涨的通红:“史总,你们怎么来了。”

张锐嘿嘿笑着凑了过来:

“许你小子搞秘密行动,还不许我们光明正大的逛逛街呀。”

见义勇为的是一大早就声称去特警队指导特警队员的罗海峰,不过现在被他单独现场指导的队员只有一个,特警大队二分队队长—杨柳。

杨柳此时也看到了李斌一行人,微微愣了一下,落落大方的冲着李斌伸出了手:“史总你好。”

李斌伸手与她搭了一下,打趣道:

“杨队长,我们罗教官指导的还不错吧。”

杨柳的脸难得的红了一下。

这时那个白胖子徐总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两只手杵在膝盖上,弯着个腰一句话说不出来,只在那里大声的呼气。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