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165章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5章

小说: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武田胜赖对此却浑然不惧。

现在武田胜赖头戴鹿角盔、身穿着红丝威的铠甲,外套着五色鸟毛为点缀的阵羽织在城下督战。

眼下他身子离开了马扎,站在高台的边缘,身子微微前倾,神情严肃的盯着仓贺野的城头上。

此刻城上城下铁炮的轰响声,响作一片,武田军的铁炮队藏身在挡箭板之后,对着城头石垣上向下射击的仓贺野家弓箭队射击。

武田胜赖这边,一共聚集了三百多挺铁炮,一轮齐射,就是惊天动地的鸣响声。

顷刻之间,石垣上的石壁被铁炮弹丸打得粉末乱飞。

仓贺野城上的弓足轻被这威然射击,打得只能将身子趴在地上。

在铁炮射击的同时,另一边大股大股武田军足轻们扛着燃着火的木桩,涉水从二之丸的壕沟跨过,然后向曲轮的虎口发动攻击。

不过这时城兵乘着铁炮射击空隙,冒出头来,一齐用铁炮弓箭向跨过武田军足轻射击。

壕沟从远到近被弓箭,弹丸,打出一道一道水花,溅射而起,转眼之间数名武田军被击中,当即扑到在壕沟中。

眼见又一轮攻势失败,武田胜赖重重的挥了下拳头,拿起手中军配重重一挥。

得到武田胜赖的号令,插着小旗的使番策马奔驰下高台,高台下一大片背后插着四割菱旗指物的武田军足轻,双膝盘地而坐,长枪则统一扛在肩膀。

使番勒停战马,转过身去拿起长枪向城头一指,大声言道:“枪足轻二番队出阵!”

“喔!”

整齐密坐的一个方阵武田军,一同站起身来,然后朝仓贺野城城下小步快跑而去。

眼见又一波次的攻击,武田胜赖返回高台边缘,再度全神贯注地盯视着战局。

“胜赖殿下,攻城才三天,我军方攻破了城池外丸,若是太过于急躁下去,对战局也未必有所帮助。”

武田胜赖转过头,原来劝谏他的,是军团副将,历史上武田四名臣之一内藤昌丰。

武田胜赖微微一笑,言道:“修理大人,说的也是,不过仓贺野家的抵抗十分迅猛,我对此十分忧心。”

正在这时,两骑健马驰上本阵的台地。

内藤昌丰看清来人之后,对着武田胜赖笑道:“一德斋大人,不在搦手门督战,而来到本阵,想来必有好消息。”

武田胜赖仔细看去,跟在真田幸隆身边之人,原来是仓贺野城的降将金井秀景。

金井秀景原来是仓贺野城城主仓贺野为广的笔头家老,为广病死之后,现任城主仓贺野尚行即位,金井秀景与新任家主不和,并在武田信玄策反之下。

永禄二年,金井秀景转仕武田家。

金井秀景现在在小诸城城主武田信丰麾下,担任与力,此度再次攻打仓贺野城。

武田信丰作为武田胜赖的后备,现在大军正屯驻于后方,提防箕轮城方向长野家的军势。

真田幸隆,金井秀景在高台下马,武田胜赖的旗本武士,将战马牵走。

真田幸隆,金井秀景径直来到武田胜赖面前拜见之后。

真田幸隆直接对武田胜赖言道:“主公,金井大人,已经联络了城中旧部,今夜就可里应外合,袭取二之丸。”

“哦,是吗?”武田胜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不过目光却看向金井秀景求证事实。

金井秀景低下头言道:“我已联络上城中旧部,他们说本城,在我武田军的攻势下已渐渐支持不住,而仓贺野尚行,又是个反复无信的主君,不想再为其效力,所以他们认为这时投靠我武田家,是最明智的选择。”

听到金井秀景这么说,武田胜赖,内藤昌丰二人对视一眼,皆然露出喜色。

当天夜晚,白日本已沉寂的战事,夜间又再度重开。

仓贺野城二之丸,燃起的熊熊大火,照得半边夜天之中,忽明忽暗。

城下零星响动的铁炮射击声,还有鼎沸的人声,呐喊声,响作一片,偶尔还传来一两声惊惧的尖叫,还有惨死者临死前的厉声哀嚎。

高台下,武田军的马回队,预备足轻站成了一排又一排,将本阵牢牢护在中央。

而高台之上,内藤昌丰,真田幸隆,大熊朝秀,小幡宪重,武田信丰,保科正俊等武田家大将,皆然坐在马扎之上,关切地看着城中的动静。

而作为总大将的武田胜赖,此刻仍旧站在高台的边缘,背心挺得笔直,犹如一杠标枪般竖立在那里。

他一手握着腰间武士刀,一手持着军配,神色肃然地盯着城头。

陡然之间,仓贺野城的本丸天守阁中,窜起了一道红光,随即城中呼喊声转而更加激烈,而紧接着仓贺野城的天守阁里燃起大火。

见到这种异变,内藤昌丰,真田幸隆等武田家大将皆是霍然立起,一起快步走到台面的边缘,同武田胜赖一道紧紧地盯住仓贺野城天守阁上的动静。

而却在这时,城中的喊杀声却突然转小,而相反仓贺野城中天守阁的火势却愈加大了,火光熊熊,烈焰冲天。

除了偶尔的铁炮声仍是不绝以外,四周渐渐进入平静,就在众将诧异着为何城中喊杀声忽然停止时,城中本丸方向在顷刻之间,却一起爆出响彻的欢呼声。

“城破了!”

真田幸隆下了论断。

在场的武田家众将都露出送了一口气的神色,随即就一股狂喜神色涌上面前。

当先有一人走到武田胜赖的背后,言道:“恭喜主公,为本家再破一城。”

武田胜赖仍盯视着城中,一动不动,转而将手一挥,斥道:“攻城的昌幸没有派出使番回禀,本阵的物见番头还未探明情况,所以不要这么早下论断。”

而武田胜赖这么说道,内藤昌丰,真田幸隆看武田胜赖背影不约而同一起点了点头。

这时候,物见番头匆匆赶上高台,向武田胜赖禀报,仓贺野城城主仓贺野尚行,焚毁城中天守阁,带着少数随从从搦手门侧突围而去。

现在本家已经攻占仓贺野城。

武田胜赖这才点了点头,长长松了一口气。

“主公,仓贺野城一破,箕轮城就已是一座孤城,是否立即回禀本家,出动大军,乘势攻陷箕轮城。”保科正直在一旁言道,保科正俊死后,他已继承保科家家主,这几年追随武田胜赖在西上野攻城略地,因此得到高远城附近三千石领地的宛行封赏。

眼下年轻气盛的保科正直,自然希望武田胜赖乘此得胜之势,再攻下箕轮城,然后增添更大的武勋。

听保科正直这么一说,武田胜赖手下年轻将领,纷纷附和,表示希望武田胜赖,能够禀明信玄主公,然后率领本家大军从踯躅崎馆出阵,攻打箕轮城。

眼见这帮年轻将领斗志昂扬的状态,老成持重的真田幸隆,内藤昌丰皆是暗暗摇头,他们知道本家现在的处境,不容再度出动大军。

武田信玄刚刚以两万军势出阵川中岛,与上杉谦信对峙两个月,虽未与上杉谦信发生激战,但本家军粮已耗费大半,百姓连连征战早已疲惫不堪。

眼下这局面,正该休养生息,并非是用兵的良机。

而武田胜赖显然也知道这点,他何尝不想立即攻下箕轮城,他当年与李晓在岩拒城上,对天发誓要三年内攻下箕轮城,要带领武田家制霸天下,这一幕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

依据李晓所言,攻下箕轮城,凭自己的努力为武田家攻下西上野这半国之地。那时无论是声望还是势力,武田胜赖的威势都可以在武田家达到顶点。

那日也就是武田胜赖大势所成,功高震主之日!

武田胜赖终于可以与武田义信摊牌,双方决一死战。

看向自己的部属一片群情激动,武田胜赖微微笑了笑,言道:“诸位,攻打箕轮城,并非由我一己之决定,而是由御馆大人作论断的。”

顿了顿武田胜赖将军配指向箕轮城的方向,然后言道:“不过各位不必失望,箕轮城就在那里,不会动,也不会跑,只不过区区迟几日建立武勋,只要诸位能齐心协力,箕轮城在我武田家大军之下一战可下。”

“喔!”

听武田胜赖这么言道,众将一齐答道。

第两百零二章 平定领内

就在武田胜赖猛攻仓贺野城的同时,在越中城生城,李晓向城附近各村的村民发布了刀狩令。

所谓刀狩令,在战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人是柴田胜家。

当时柴田胜家作为织田家北陆军团的总大将,坐镇越前。而朝仓家被织田家剿灭后,越前已成为一向宗的重灾区,所以柴田胜家为了防止一向一揆的发生,下达了刀狩令对民间武器实行没收。

除柴田胜家之外,在历史上真正大规模实行刀狩令,是天正十六年(公元一五八八年),由天下人丰臣秀吉下达的。

说到刀狩令,就不得不提到兵农分离。

虽然说丰臣秀吉直辖领内石高并不高,但因为控制了全国大多数港口,矿山,所以手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这才养得起成建制规模的常备军。

如此丰臣家就脱离了过去战国大名,那般从农村里动员农兵,以武士+农兵结合的作战方式。

兵农分离,农民就可以安心种田,不用被征召,而打战就交给更职业化的常备军来进行。

农兵分离的好处虽显而易见,但维持军力却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持,而对于主要依赖农业经济大名而言,每年之中可能是灾年也可能是丰年,收入十分不稳定。

若领内大规模歉收,大名和手下家臣自己肚子都吃不饱,还维持常备军,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兵农分离,在战国时也只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这样,控制全国大半矿山,商业贸易的天下人才玩得起。

虽然常备军是一个负担,但由于常备军同武士一样,集体居住在城下町,所以等于同时也刺激城下町的发展。

也是后来战国后期,因为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聚集,而城下町商业逐渐繁华的原因之一。

正如江户时代,江户城之所以能成为,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几座百万人口之大城,一个是因为参勤交代制度,各藩的大名每年都有半年需居住在江户,同时大名家臣,家族就必须跟随,而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德川家旗本?御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