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吴三桂的发迹史 >

第56章

吴三桂的发迹史-第56章

小说: 吴三桂的发迹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陪都南京本来设有宗人府以下六个衙门,是明朝的文武大臣又一个集居之地,因此,这个消息就像枚炸弹投进了南京城。城内的文武官员如丧考妣般的号啕大哭。陪都衙门里一片悲声。

然而,作为凤阳总督的马士英倒没有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他清醒地认识到:李自成猖獗,明廷气衰,也许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自己得想法寻找一条退路。但是,投降李贼,即使可保富贵,也会失宠,这条路非上策,不到迫不得已之时不能走。可是除了这条路之外,还有什么路呢?

突然,他想到了福王朱由崧。朱由崧是明神宗的孙子,完全可以掌管明朝江山。如果自己能拥立他做皇帝,自己便是有功之臣,何愁没有荣华富贵。再说朱由崧生性懦弱,便于操纵,这样一来,自己岂不可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到此处,他得意洋洋起来。

接下来,他便筹划找谁促成此事。史可法的声誉极高,但是人太梗直,即使要借重他,也只能是暂时利用。那么,谁是最佳人选呢?

由此,他想到了阮大铖。阮大铖是魏忠贤的旧党。与他素来交好,且能力过人,若与他共谋此事,准成。

于是,他坐着马车直奔阮大铖府上。

阮大铖见马士英亲临府上,知他必有要事相商,便直接将马士英迎到密室。

进入密室之后,阮大铖向马士英行礼道:“马总督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马士英浅浅地笑了笑说:“敝人亲临,阮大人真的不知所为何事么?”

阮大铖没有想到他反有此问,便不甘示弱地答道:“难道为北京发生的事?”

马士英哈哈大笑:“所谓英雄所见相同!”然后正色地问:“时局如此,不知阮大人有何打算?”

阮大铖尚不知马士英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只是唯唯诺诺,不敢以直言相告。他说:“国家新亡,时局不稳,能有何打算?”

马士英知他藏奸,也不计较,便直言道:“难道阮大人死等不成?”

阮大铖一怔,已猜到马士英的心思,反问:“不死等又有何办法?”

马士英说:“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何不拥立新君,自己便能为有功之臣,何愁来日衣食?”

阮大铖说:“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我们拥立谁呢?太子现在何处我们不知道。”

马士英说:“何必舍近求远!福王朱由崧是明神宗的孙子,将明朝天下送给他,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既可绝李贼之望,又可伏民众之心,阮大人意下如何?”

阮大铖认为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朱由崧懦弱无能,将其立为新君,既有拥立之功,又可操纵其人,但他不知道马士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所以,他反问道:“只是福王忠厚宽仁,怕难以担负此重任吧?”

马士英笑了笑说:“阮大人怎地如此糊涂?若没有汉献帝的软弱无能,又哪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阮大铖故作吃惊道:“马大人的意思是要拥立如此软弱无能的新君好让自己操纵么?”

马士英突然严肃地说:“这可是你阮大人的意思,我马某可不敢有此想法!”说得阮大铖神色一凛,不知如何办才好,马士英又哈哈大笑起来:“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又何必多此一问?想我泱泱中华,数千年历史,经历那么多的朝代,有几个作官的会喜欢捧胜过自己的人掌权的?之所以这样做,还不是为了自己方便?既能随心所欲,又能永坐江山。”

阮大铖此时心里的顾虑才全部消除,先向马士英行大礼,然后恭敬地说:“听马大人之言,小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只是如何才能拥立福王呢?”

马士英说:“这正是我来找阮大人的原因。”

阮大铖说:“既然如此,想必马大人已是腹案在胸。请马大人详细道来。”

马士英说:“你与我合起来虽然势重,但拥立新君此举尚难以完成!”

阮大铖问:“这却是为何?”不过他立刻明白了马士英的意思:因为自己是魏忠贤的旧党,口碑历来不好,由自己出头办此事,必然招致非议。于是他问马士英:“马大人的意思,莫非还要借重别人?”

马士英说:“正是,你想想,陪都之内,何人可用?”

阮大铖一惊道:“马大人说的可是史可法?”

马士英点点头说:“正是!”

阮大铖说:“可是,史可法为人正直,恐怕难以为我们所用!再说,即使用了,以后也会难以相处,有碍我们的手脚。”

马士英笑笑说:“阮大人的担忧有理。不过,对于史可法,我们可以用其可用之处,摒弃其无用之处,这样,岂不为我们所用了么?”

阮大铖赞叹道:“马大人真是高见!”然后,他又问,“到时,我们用何法排挤他呢?”

马士英说:“史可法是刚直之人,有如精钢,你强,他愈钢,排挤之法只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不利。岂可用这种办法对待他?”

阮大铖心中暗惊:马士英果然是老奸巨猾之徒!以后与其相处,自己得小心。想到此处,阮大铖故意装着一无所知的样子请教道:“小人愚拙,请大人明示!”

马士英便有些洋洋自得:“史可法喜带兵打仗,到时我们借福王之口,让他在外镇守即可,这也算是投其所好吧!”

阮大铖由衷地赞叹道:“马大人实在是高见。”然后作出一副真诚的样子说,“此事若能成功,小人唯马大人马首是瞻。”

马士英开怀大笑,然后对阮大铖说:“阮大人不可自谦!现在,我们是同舟共济之人,岂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同心同德,方可成其大事。再说,现今便有一事须阮大人出马。”

阮大铖一惊,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道他马士英为何亲临敝府,原来是有事相求,好个老奸巨猾的马总督!但他面上神色不动,他问:“不知是何事?”

马士英说:“阮大人不必惊慌!此事对于别人来说,也许较难,而对于你阮大人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

阮大铖问:“马大人说的可是对付东林党?”

马士英说:“正是。东林党人多势众,据称有七百余人,分散在江、浙一带。他们自诩为有节操之人。”东林党此时已变成复社,但他们仍习惯于称东林党。

阮大铖说:“据说他们的纲领是:‘毋从匪彝,毋非圣书,毋违老成人,毋矜己长,毋形彼短,毋巧言乱政,毋干进辱身。’他们且以此为荣。”

马士英说:“正是如此!这些自命不凡的高雅之徒,将来必为我等祸患。所以,我请阮大人出面,想你有制服他们之良策,必能抑制他们,不让他们出来捣乱。”

阮大铖笑道:“马大人此言差矣!其实,对付这些自命的高雅之徒,从来就没有什么良策!最佳的策略就是不理不睬,任其自然。”

马士英问:“你是说,随他们怎么鼓噪,只是不理么?”

阮大铖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任你怒骂冲天,我行我素得了。我从来就没有看到哪个当权者被人骂下了台的。”

马士英恍然大悟,大叫:“高论高论!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马士英借史可法之力拥立福王为新君

马士英与阮大铖密谋之后,便伙同阮大铖一起来寻史可法。

史可法此时正忧心忡忡地蜗居在家。在他看来,国家新灭,京城沦陷,各种政治势力纷纷抬头,国家不日就要陷入混乱的战争之中。再加上早就对大明虎视眈眈的清朝,随时都可能入主中原。因此,史可法痛心疾首,他终日思索,想寻到救国之良策,然而没有结果。

史可法在客厅接见了马士英与阮大铖。史可法历来就有点看不惯马士英与阮大铖二人,尤其是阮大铖,但是今日情况不同,他们二人来是与自己商量救国救民之计的,史可法看到他们,不仅不鄙视他们,甚至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自责起来。

马士英问:“国家已灭,时局纷乱,不知史大人有何打算?”

史可法说:“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现君不存,但大明的江山还在,我得守住大明疆土,直到自己命归黄泉。”

阮大铖赞叹道:“史大人果然非同凡响!其勇可嘉,其志可彰,令人仰慕。”

马士英试探地问:“史大人除了有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之外,是否另有良策?”

史可法说:“本人尚无良策!”

马士英说:“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史大人纵有热血,也是师出无名。到时候史大人保谁之江山?若没有君王,便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其势不能长久矣!”

史可法赞叹道:“马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太子现在何处,我们尚未得知,又如何拥立新君?”

马士英说:“大明是朱家之天下,只要是朱家子孙,我们臣子便可拥他为王!”

史可法说:“大人的意思可是拥立福王?”

阮大铖说:“正是。”

史可法陷入了沉思。他与福王交往甚厚,知福王虽然宽厚,但非为君主之人。于是他说:“福王仁慈,恐难胜任。”

马士英说:“我们拥立福王为新君,非为新君之威,只借新君之德,树起一杆旗帜,对内可剿李贼,对外可拒外夷入侵。到时候,只要我等竭力辅佐他,不愁李贼不灭,国家不宁。”

史可法被马士英说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立刻赞同道:“马大人的计策可行。”

马士英见火候已到,便示意阮大铖。阮大铖立即对史可法说:“到时候我们举荐史大人为首辅,一者可让能者尽其能,再者可令百姓对新君生敬仰之心。”史可法连忙推辞,马士英立刻表态,说阮大人所言极是。史可法本不是扭捏作态之人,见二人如此真诚,再也不好推辞。他哪里知道,这其中埋着他二人的勾当。

于是,在一六四四年六月十九日,即阴历五月十五日,在马士英,阮大铖与史可法等人的操纵之下,平庸无能的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后来被称为弘光政权。

五月十五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自从当年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以来,南京便成了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