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侵华、四川将是中华民族抗战的大后方呢?
再一想,这个时候,在绝大多数红军干部战士心目中,最大的敌人是蒋介石和中央军,暂时间日本人还排不上号呢!虽然红军提的是北上抗日,但是日本人尚在遥远的长城以外,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却拿着枪在屁股后面追着,随时都可能和红军拼杀。这现实的敌人还解决不了呢,何谈去打远在几千里外的敌人呢?现在,红军干部战士恐怕最希望的就是再爆发一次中原大战什么的,让蒋介石和军阀们狗咬狗,越乱越好,打的越狠越好。那样,蒋介石就顾不着追剿红军了。
刘一民觉得很郁闷,忍不住苦笑了一下。说实话,自己的想法在现在的红军队伍中是有点超前。因为自己来自后世,考虑战局的出发点是如何打好抗日战争,可红军干部战士现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如何生存、如何打破蒋介石的围剿。自己眼中的头号敌人是日本鬼子,红军战士现在眼中的头号敌人是蒋介石和他的中央军,只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鬼子才会成为红军战士心目中的头号敌人。现在日本鬼子虽然侵占了东北,但毕竟是在长城以外,距离红军甚远,红军战士还没有切身体会和感受日本人的威胁呢!
得尽快见见主席他们。
刘一民顾不上和陈云同志再多说,告辞后就到红军总参谋部去了。他知道,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应该都在那里。
到了总参谋部,几个领导果然都在。
见到刘一民,几个领导脸上都是笑意。也难怪,刘一民的出现给红军带来了太多的惊喜。打的胜仗、缴获的武器装备就不说了,普通战士都看得见、摸得着,那些普通战士看不见的、摸不着的黄灿灿的金条和白花花的银元晃得人眼直晕,红军历史上,什么时候象现在这样经费宽裕啊?
周恩来先说话了:“刘一民同志,你让胡底同志及时解救关在监狱里的四川地下党的同志们,做的好,救出了不少同志。现在他们边养伤边工作,你安排个时间,和几个已经暴露的同志见个面,他们都要求到你的七军团去工作呢!”
刘一民忙说:“周副主席,欢迎同志们到七军团来,你放心,我一定安排好他们的工作。”
毛泽东说话了:“刘一民同志,你对当前局势有什么看法,说出来听听。”
刘一民想,我是来想问你们的看法的,这倒好,先得说自己的看法了。就说到:“报告主席,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首长们参考,不对的地方,请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和洛甫同志批评。”
朱老总说:“不要穿靴戴帽,直接说吧!”
刘一民就说:“先说形势分析。一、四川形势:我军占领成都后,五个军团在成都周围展开,部队处于休整、补充状态。目前我七军团控制广汉、什邡、德阳、郫县、灌县,彭州、崇州、大邑,形成了成都由北向西圆弧形防线;我一、九军团控制乐山、眉山、浦江、邛崃、双流地区,形成了成都南部和西南防线;我三、五军团控制自贡、资阳、遂宁、三江、中台一线,形成了成都东部防线;我四方面军在巴中牵制川军北路主力。敌川军方面,刘文辉二十四军龟缩在雅安,凭险据守。北路川军主力控制嘉陵江沿线,防堵四方面军渡江南下。南路川军已在泸州集结,与重庆守军呼应,与我三、五军团对峙。敌中央军方面,薛岳部在赤水河东岸待命,很可能留在遵义的汤恩伯等部也会赶到仁怀与薛岳部汇合,川北方向,敌胡宗南部随时可以南下,支援川军北路部队,蒋介石还有可能调集大军沿长江水运到万县或重庆上岸,加入战局。”
刘一民停顿一下,看了一眼几个领导的表情,继续说道:“二、我军对策。第一,与川军谈判,以现有控制线为准,双方互不侵犯,然后我军主力全力向北,占领汉中,与四方面军合兵一处,共同扩大川陕根据地。尔后,我军主力再向北、向西攻击,夺取汉中和甘南、青海南部,建立横跨川、陕、甘、青四省的根据地。第二,全军迅速北上陕甘宁地区创建根据地。尔后全力经营甘肃、宁夏、青海,消灭二马,建立稳固根据地。然后发展生产,壮大部队,向东可进攻山西,向南可占领陕西,向西可占领新疆,战略空间极大。以我们红军目前的实力,西北军阀不是我们的对手,阻挡不了我们。一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们就可以挥师东进,与日寇战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第三,消灭川军,占领四川。好处是四川富裕,人口多,补充方便。不好的地方是,蒋介石很可能调动大军,与我在四川缠斗不休,导致国共双方兵力大损,很可能让日本人趁火打劫。到时候,日军全面侵华,蒋介石一败涂地,退无可退,很有可能与日寇妥协。那样子的话,我们占四川就得不偿失了。”
毛泽东问:“你倾向哪一条?”
刘一民说:“我倾向第二条。”
朱老总说:“说说你的道理。”
刘一民说:“这个道理实际上遵义会议时已经说了。第一,我军想彻底占领现在控制的成都平原地区,虽然物阜民丰,但是也是全国关注的重点,川军不会答应。如果我军强行占领,那必将是大战、血战,付出的代价极大。第二,如果我军想消灭川军,控制整个四川,川军必然会开放四川门户,迎接中央军入川,到时候,蒋介石会倾全力围剿我们,很有可能又是精锐尽出,四面合围。第三,陕甘宁地区虽然贫困,条件差,但是我们困难,敌人也一样困难。我们要靠两条腿跑,敌人一样也是两条腿跑。而且,陕甘宁比较偏远,不像成都平原这么惹人瞩目。可以说,丢了陕甘宁,没有人会说蒋介石无能的。但是丢了成都平原,丢了四川,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面子没地方搁,非要拼命不行。我估计,蒋介石正在调兵遣将,他的代表现在可能就在重庆。”
毛泽东自言自语地说:“这四川真是个好地方啊!”
刘一民补充道:“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还有个顾虑我没有说,那就是日军全面侵华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别说华北守不住,我看上海、南京、武汉都守不住,四川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唯一可以坚守的地方。有了天险做屏障,蒋介石才可能与日军周旋下去,坚持抗战到底。如果我们把四川占了,让蒋介石退无可退,逼急了,不排除它与日寇妥协的可能。到时候,仅凭我们红军,想独立对抗日军,那可就太难了。所以,我的意思是从全国抗战大局出发,我们要提前给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留条退路,这样才能拉他和我们一起坚持抗日。一旦抗日胜利,估计我们的实力已经极为壮大,到时候不是蒋介石想不想打我们的问题,而是我们要解放全中国。”
几个人都不说话,屋子里一时间非常安静。
刘一民想了想又说:“我也知道四川是个好地方,占据四川,就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但是,我们共产党,我们红军要想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在抗日战争中发挥领导和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单是为了争夺天下而占四川,那我们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就和两广、山西、四川、青海、宁夏的军阀一样。无论我们怎么辩解,再怎么说自己是要北上抗日的,国人都是不会相信的。”
毛泽东挥挥手:“你走吧,我们再想想。”
出了红军总部,刘一民心情非常不好,看来,自己来之前,中央已经下决心要消灭川军占领四川了,自己刚才的一番话,说的也不完满,心情激动之下,难免会有差错。不知道这几个伟人是不是能够听的进去。
心情不好,刘一民也不想回卫戍司令部,就在街上随便漫步,李成毅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在后面紧紧地跟着。
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了南门外的武侯祠。
穿越前,刘一民曾经来过武侯祠,还写过一篇散文《谒武侯祠》,对诸葛亮为开创蜀汉大业做出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品倾尽了敬慕和赞颂,可能是写的比较好,他家乡的好几家报刊都转载了。
无意中闯入武侯祠,刘一民不由百感交集。他看了一下,武侯祠里没有游人,只有他和他的警卫战士。
虽然没有后世人如潮涌的盛况,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成都人把武侯祠看管得很好,院子里干干净净的,楠木翠竹,房舍俨然。很显然,虽然成都也多次经历战火,但没有人敢在这里撒野。
步入主殿,在武侯塑像前静立凝望,想着武侯晚年领兵在外,虽然给蜀主刘禅上了千古绝唱《出师表》,但仍不能消除君臣相疑的尴尬局面,死后刘禅连祀庙也不愿意给他建,就突然觉得人生索然寡味。
再一想起穿越前来成都游武侯祠时候,父母相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就不禁泪如雨下。自己在这个时代大发神威,也不知道父母在那个时代能不能挺得过去,儿子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哀莫大于心死!没有了希望的父母即令是能活下去,恐怕也心如枯木。对他们来说,生活就像今天这成都的天空一样,一片灰色。
李成毅站在刘一民身后,却不知道军团长为什么会突然间泪流满面,惶急得不知道如何处理,心想要是蔡主任或唐姑娘和赵姑娘在就好了,自己真的是太笨了,连劝人都不会劝。
没有办法,李成毅只好命令警卫班的战士转过身去,不准看军团长流泪。
这个时候,是刘一民心灵失守、最虚弱的时候。
跌跌撞撞走出主殿,也不辨南北,刘一民就在武侯祠院子里游荡,浑然不觉危险已悄悄来临。
自从蒋介石盛怒之下发出百万悬赏令后,戴笠知道必须解决刘一民的问题了。
本来,按照上次蒋介石交代戴笠的话,是要戴笠想法拉拢策反刘一民的。可惜红军飘忽不定,戴笠无从下手。
好不容易刘一民率军占领了成都,红军又在四川大扩军,戴笠感到可疑派人接近刘一民了,没有想到刘一民在记者见面会上的一席话,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