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老舍评传 >

第75章

老舍评传-第75章

小说: 老舍评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六○年(六十一岁)

1月,《一点小经验》发表于《北京文艺》1月号。

《我怎样投稿》发表于《延河》1月号。

3月3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4月10日闭幕。老舍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在会上作了《兄弟民族的诗风歌雨》的发言。

4月26日,出席首都文艺界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挪威剧作家比昂斯腾·比昂森逝世五十周年大会。

6月6日,陈毅副总理接见以野间宏为首的日本文学家代表团,老舍在座。

8日,出席对外文协和中国作协联合召开的欢迎日本文学家代表团大会,并讲话。

本月,儿童歌舞剧《青蛙骑手》发表于《人民文学》6月号。

7月22日,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在京开幕,8月13日闭幕。在这次大会上,老舍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在同时举行的作协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老舍作《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

9月5日,出席首都文艺界纪念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逝世五十周年大会,并作《马克·吐温:“金元帝国”的揭露者》的报告。

本月,《诗与创造》发表于《诗刊》9月号。

12月,《谈读书》发表于《文艺报》第23期。

《〈新生〉简评》发表于《文艺报》第24期。

一九六一年(六十二岁)

1月28日,《散文重要》发表于《人民日报》。

30日,《喜剧的语言》发表于《文汇报》。

本月,《对话浅论》发表于《电影艺术》第1期。

2月21日,《吐了一口气》发表于《光明日报》。该文又载《剧本》2、3月号合刊。

本月,《风格与局限》发表于《电影艺术》2月号。

3月,儿童话剧《宝船》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

话剧《义和团》(后改名《神拳》)发表于《剧本》2、3月号合刊。

《人物不打折扣》发表于《新港》3月号。

5月1日,老舍、严文井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与印度尼西亚全国作家代表团签署共同声明。

15日,出席首都文艺界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印度诗人泰戈尔诞辰一百周年大会。

6月1日—28日,由中宣部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同时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也在京举行。周恩来总理向出席这两个会议的代表作了重要讲话。

8日,《乍看舞剑忙提笔》发表于《北京日报》。

7月,《赵旺与荷珠》发表于《北京文艺》7月号。

《文章别怕改》发表于《上海文学》7月号。

9月19日,《对曲剧的发展说几句话》发表于《北京日报》。

本月,《梅兰芳同志千古》发表于《北京文艺》9月号。

11月,《内蒙即景》(小诗九首)发表于《北京文艺》11月号。

《内蒙东部纪游》(四首)发表于《人民文学》11月号。

12月,话剧《荷珠配》(根据同名川剧改编)发表于《剧本》12月号。

《宝船》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是年夏,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老舍同一批文艺工作者同行,访问内蒙古自治区,约八周时间。

一九六二年(六十三岁)

1月10日,《学一点诗词歌赋》发表于《文汇报》。

本月,《话剧的语言》发表于《剧本》1月号。

2月7日,《祝话剧丰收》发表于《人民日报》。

3月2日一26日,出席广州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即“广州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戏剧语言》的长篇发言。

4月10日,《戏剧语言》发表于《人民日报》。

17日,诗《汕头行》(五首)发表于《羊城晚报》。

本月,《荷珠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5月,《五十而知使命》发表于《文艺报》5、6期合刊。

《生活与读书》发表于《戏剧报》第5期。

8月18日,《怎样丢掉学生腔》发表于《中国青年报》。

10月1日,《锦绣江山》发表于《大公报》。

25日,《伟大的友谊》发表于《人民日报》。

30日,《小胡同的声音》发表于《人民日报》。

一九六三年(六十四岁)

1月1日,《可喜的寂寞》发表于《北京晚报》。

25日,《春来忆广州》发表于《羊城晚报》。

同日,《迎春》(五律三首)发表于《文汇报》。

本月,《语言、人物、戏剧》发表于《剧本》1月号。

2月6日,出席纪念古巴民族英雄和文学家何塞·马蒂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大会。

本月,《人、物、语言》发表于《北方文学》2月号。

3月,《小花朵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文艺随笔、短论三十篇。

5月25日,《人与话》发表于《大公报》。

本月,出席中国文联三届二次(扩大)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又,《语言与生活》发表于《剧本》5月号。

11月,《文学创作和语言》发表于《湖南文学》11月号。

《北戴河赠四友诗》发表于《诗刊》11月号。

一九六四年(六十五岁)

2月,京剧《王宝钏》发表于《北京文艺》2月号。

《出口成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论文学语言、作家修养等方面的文章二十二篇。

6月,《深入生活,大胆创作》发表于《新建设》5、6期合刊。

是年春,在密云县城关公社坛营大队深入生活。

是年秋,在海淀区四季青公社门头村大队深入生活。

12月21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老舍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一九六五年(六十六岁)

1月,《多写些小戏》发表于《戏剧报》第1期。

3月24日—4月28日,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5月,《向日本话剧团献诗》(三首)发表于《戏剧报》第5期。

《好戏》(看日本话剧团演出的《郡上农民起义》)发表于《文艺报》第5期。

10月24日,全国政协常委会决定成立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老舍被推举为该委员会委员。

31日,出席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筹委会首次会议。

一九六六年(六十七岁)

4月,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发表于《北京文艺》4月号。

是年春,在北京市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深入生活。

7月10日,出席首都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斗争大会。

8月23日,在国子监遭狂徒毒打。

24日,含冤逝世。

后 记

我们开始写作《老舍评传》是在一九八一年春天。

在三年多业余时间里,我们追随着老舍的足迹,搜求资料,阅读作品,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留连忘返。他对城市底层劳动群众命运的热情关注,他对多灾多难祖国的一片深情,他对人民摆脱苦难生活道路的不断思索,他在建国以后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由衷赞美,他在创作上自觉地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与语言,努力于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的不懈追求,以及他的真诚、正直的品德和做为“人民艺术家”的高尚精神,都曾长久地、深深地给我们以感动和激励。我们希望描述出他不倦地跟随着时代奋进的身影,探索他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并借此寄托我们对他的热爱、尊敬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然而,我们力不从心,呈献给读者的只是这样粗陋的书稿。

在写作中,我们曾经得到文艺界前辈和老舍夫人胡洁青先生的支持与鼓励,也曾得到舒济、舒乙同志的热情帮助。舒济同志为我们提供许多珍贵的资料,并为我们考证和订正了一些重要的史实。李屏锦同志为书稿的写作、编辑与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没有他们的关心、督促、支持与帮助,这部书稿是很难完成的。

叶老为本书题词,又蒙启功先生手书,这是对晚辈的奖掖,使我们深受感动。叶老对老舍文学业绩的评价,对友人的深情缅怀,都给我们许多教益和启示。

我们深知,要对老舍这样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刚刚起步,缺乏应有的素养,虽然竭尽全力收集资料、吸收、消化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修正、补充书稿内容,还是觉得在一些重要方面多有疏漏,一些论断不正确或不深刻是难免的。诚恳地期待着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这部书稿是我们二人合作的成果。具体分工是:1—13章由王惠云执笔,14—22章由苏庆昌执笔。全部工作熔铸着我们共同辛劳的汗水。

书后附录的《年表》,只是一个简表。所见资料有限,加之书稿篇幅的限制,我们暂且这样处理,因而从内容上看是很不完备的。在编写《年表》时,我们参阅了王行之、曾广灿、刘安章、李荣峰等同志的有关文章和资料;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向东、吴福荣、史承钧、吴怀斌等同志的帮助;我们所在的河北师范学院的领导和同志们也经常给予关怀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一九八三年八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小说下载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