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52章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52章

小说: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子,心里却讨厌得不行。要不是杨修身为名士,人气较高,恐怕此刻坟头上都已经长庄稼了。这次正好撞在枪口上,杨修想不死都难。

书归正传。话说刘备站在山头上,看着最后一批曹军远离了视线,激动得向天鸣枪(拉弓射箭)以示庆祝。经过了这么多年,他刘玄德终于可以不必再背对着“曹”字军旗狼狈逃窜了,这也证明天下能独立面对强大的曹操军团的,不是只有江东那些小朋友而已。

曹操还是不大瞧得起刘备,临走时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汉中战略恐怕不是你刘备能够想得出来的。”但事实胜于雄辩,刘备就是硬生生叼走了曹操嘴边的一块肥肉,这在当时还没有几个人成功过。

刘备笑了,得意而自信地笑了,然而此刻的他,眼中已不再只有小小的南郑,更大、更广阔的战略目标已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天,刘备再次总动员,三路大军讨伐曹操。

称王称霸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中,神卜管辂为曹操占卜天下大势,设下一辞:“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卦辞的第一句“三八纵横”,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当年岁次己亥,己属土,对应黄色,亥属猪,因此己亥年就是“黄猪”,而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正月是地支中的“寅月”,对应虎,所以第二句“黄猪遇虎”正应了“己亥年正月”。“定军之南,伤折一股”,所指当然是夏侯渊在定军山阵亡一事。

管辂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关于他神卜的记载也多得不胜枚举,最有名的应该是他跟何晏“老生常谈”那段。但从史料上推断,管辂应该没见过曹操,至少不会在建安二十四年前做出以上预言。管辂大约生于建安十四年,定军山之战时他才十岁,十岁娃儿连毛还没长全就能算命,恐怕只能是哪吒三太子、金刚葫芦娃之类的附体上身了。

不过以历史的后见之明来说,建安二十四年确实是曹魏政权的瓶颈。西晋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悼魏武帝文(并序)》中也写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限”,点出在这一年前后曹操所面对的巨大压力。而毫无意外的,这些压力大部分是来自于刘备集团的强大反击。

首先,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许都的保皇党金祎、耿纪、吉邈等人发动兵变,企图抢夺汉献帝,与刘备联合,最后被曹操任命的长史王必所镇压。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南阳宛城的侯音聚众数千造反。他据守宛城,和关羽联结,迫使当时驻守在樊城的曹仁不得不回兵讨伐。经过三个月的血战,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曹仁终于攻破宛城,屠城。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定军山一战,夏侯渊被斩;五月,曹操撤离汉中,刘备乘胜追击,三路进逼,准备肃清汉水沿岸;原本镇守宜都的孟达率兵北上,攻击汉水边上的房陵郡;副军中郎将刘封则从汉中往东,沿着汉水攻击上庸、西城两郡;最后是关羽,他率领荆州兵团,重兵攻打汉水要塞襄阳与樊城。

上庸、西城、房陵合称“东三郡”,位于汉中东边,荆州西北,也就是今天湖北和陕西的交界处,这一带是秦岭、大巴山、武当山等山脉的交汇处,山势险峻,因此成为汉水上游的战略要地,对于关中和南阳盆地都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

刘备以孟达、刘封率兵从东、西两路夹攻东三郡,很快便有所斩获,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所杀,上庸太首申耽投降。

这一连串的胜利使刘备集团大为振奋,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得到了回报,也该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了。当然,升官要先从老板升起。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由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领衔,一百二十名汉臣“上表”给皇帝,表示刘备现在的头衔“左将军、司隶校尉、豫州牧、荆州牧、益州牧、宜城亭侯”太寒酸了,不足以“镇卫社稷”,故因循旧例,由群臣推举刘备为“汉中王”,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

刘备也不客气,简单给皇帝打了个报告,表示不便违逆众议,只好先受领王爵,并奉还之前所领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印绶。今后,他会更加努力,扑讨逆贼,以报皇恩。一系列形式上的过场走完之后,刘备便在汉中沔阳举行加冕仪式,接受了汉中王的王冠。

有人会问了,刘备干吗不当“巴王”、“蜀王”,甚至“巴蜀王”,却偏偏当什么“汉中王”,这不是缺心眼儿吗?笔者告诉诸位,刘备之所以自封汉中王,这里面有着很深远的政治意义。

四百年前,刘备的远祖刘邦也是受封为汉王,从汉中起步建立了汉朝,现在刘备在这个汉帝国的龙兴之地称王,明摆着是向曹操、孙权示威,告诉这哥儿俩,我才是汉室的正统,你们二位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言归正传。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刘备封王,手下的诸将自然也会官升一等。

首先是四大将军出列: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所谓“假节钺”和“假节”,都是一种军事权力的象征,“假”就是代理,“节”是符节,是传达命令的信物,“钺”则是一种特质斧头(一般为玉制),一般作为皇家的礼器,象征权威。“假节钺”或是“假节”,相当于皇帝亲自授权给将领,使该将领掌握刑罚或调动军队的权力。而“假节钺”又比“假节”高出一等,依后来晋朝定下的制度,“假节钺”的将领甚至可以直接处决“假节”的将领。刘备这样的安排,可见经过入蜀和汉中之战后,关羽高居集团第二把交椅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

文官部分,在汉中之战立有功劳的法正再升一级,为尚书令,等于是汉中王国的阁揆(宰相),在他手下另外补充刘巴以及刚从荆州调来的杨仪为尚书,使得这个尚书部门成为最难相处的部门。

另一个重大且出人意料的升迁便是魏延,刘备把他从一个小小的牙门将军破格提升为镇远将军,并接下汉中太守一职,镇守前线。当时的民间赌盘普遍看好张飞为汉中太守,所以魏延胜出的结果一经发布,“一军皆惊”。

不但如此,刘备还特别拉高了拜官的规格,大会群臣,并当众问魏延:“今后你身负重任,有什么打算?”

魏延牛气十足地说:“如果曹操带全天下的人马来,我便为大王挡下;如果是派一个将领带十万人来,我便为大王将他们给吞了!”

刘备大赞了一声“好”,底下一干人等也不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一齐鼓掌叫好。

原则上,刘备用魏延为汉中太守有两个理由,第一是籍贯,第二是年纪。当时刘备军的主力还是荆州兵团,而荆州籍的将领中,霍峻已经过世,黄忠也只剩下一年的寿命(刘备和黄忠本人当然不知道),培养荆州新血自然刻不容缓,这里面最有资格的就属魏延和刘封了。于是魏延以镇远将军主屯汉中,刘封以副军将军守东三郡,双双扛起前线的重责大任。

魏延和杨仪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往后的十五年里,这两人便像是养在一只缸里的两条斗鱼一般,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可,不过,那属于另外一个故事,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大家都很期待的赵云同志,虽然在汉中也有所表现,却没得到升职,还是那个杂号的翊军将军。诸葛亮同志同样也没有升官,仍旧干他的老本行——军师将军。

在称王、大封群臣之后,刘备顶着酷暑烈日回到成都,此时荆州已传来关羽进攻襄樊的消息,一切情报显示战况顺利,横跨汉水指日可待。刘备只是点了点头,派人回去勉励关羽好好作战,同时命人修筑成都到汉中之间的驿道与官方馆舍,以备南北交通和军事调动之用。

在那一片看涨的声浪之中,刘备志得意满,蒙眬的醉眼似乎看到自己儿时的梦想正一点点照进现实。然而他不知道,阴谋,正在见不得光的水沼深处隐隐搅动着。

襄樊之战

志得意满的刘备,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前任二舅子孙权的反应。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江东政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二代荆州都督鲁肃去世。

实事求是地讲,鲁肃的去世,也许对整个中国历史来说算不上大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把范围缩小到东汉末年,那么他的死对于当时的局势,尤其是刘备政权来说,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肃死后,原本孙权要以徐州人严畯代替他的位置,但严畯以自己一介书生,不识军事为由坚决辞让。孙权不信,还很搞笑地让严畯骑马走两步,结果严畯一上马就摔了下来,弄得很是狼狈。孙权没办法,只好改用吕蒙为汉昌太守,负责江东的荆州事务。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从鲁肃到吕蒙,不仅是换人这么简单,而是对外政策的大转弯。

吕蒙原本对荆州便有一番野心,所以一上任便打算推翻鲁肃生前所主导的“孙刘联盟”。他告诉孙权:

“假设我们以征虏将军孙皎守南郡,潘璋驻守西边的白帝城,蒋钦带万余水军巡游江上,针对敌人所在出击,我吕蒙看管前线襄阳,曹操又算得了什么?又哪里需要依赖关羽?关羽、刘备不过是一伙诈骗集团,骗完东家骗西家,我们绝不能与这样的人为伍。现在关羽不敢东进,只是因为至尊(孙权)圣明,我们这些老骨头又还活着,如果我们不能趁现在处理荆州,到时情况有变,要再兴兵,恐怕就难了。”

孙权点头称是。

这是一个极为机密的决策,当时建业小朝廷中,全琮也曾就图谋荆州一事做出建言,但孙权为了保密起见不作回应,毕竟朝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鲁肃的路线——联刘抗曹。

吕蒙一到陆口,马上装出一副低三下四的样子,跟关羽套近乎,孙权还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提亲。

关羽为人处世或许不够敏感、圆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