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英雄-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我们了!”
李谠、杨能见尚让这样说了,也就收起疑心,回营去了。
黄巢此时不动声色,下诏命令尚让坚守长安北城,要求尚让坚决阻止李克用的沙陀军进入城内。实际上,长安城里的大齐军主力,一拨又一拨地秘密调动着,源源不断地撤向蓝田一带,而这些,尚让在北城,一点也不知道。
不久,大齐皇帝御驾到了蓝田的洪庆山一带,黄巢之所以选中洪庆山,是因为那里山坳地势特别,四周被高山包围,山头高低起伏,犬牙交错,一直连到远处的山头。中间是一大块平地,可屯兵,可操练。
一日,黄巢指挥大齐军将士在山坳里演练阵法,演练完毕,已是晌午时分,黄巢看到附近山坡上长着两棵高大的松树,就顺手卸下盔甲挂在松树上,所以后人把这二棵松树叫做“挂甲松”。让人称奇的是,这里漫山遍野是柏树、梨树、柿树、杏树,只有此处独独长着这两棵松树,还长得又高又大,给此处山谷带来了几分神秘。
吃好中饭,黄巢倚在一块巨石上打了个盹,黄巢的那匹黄膘马在巨石旁边来回转悠,不时低下头去吃草。
突然,一个亲兵来报:“陛下,孟楷将军到了,说是要和陛下进行赛马!”
黄巢哈哈大笑:“好啊,孟楷的青腚马快如闪电,我一直想用我的黄膘马和他的青腚马比一比速度和耐力,现在好了,机会到了,快请孟将军牵马过来,孤要与孟将军骑着骏马,比一比谁的坐骑厉害!”
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国已成空(1)
黄巢率大齐军主力在洪庆山安营扎寨,积草屯粮,每日教演将士们阵法,大齐军势有复振之势。
一日,孟楷提出与黄巢进行坐骑比赛,看谁的马跑得又快又稳,黄巢痛快地答应了。
这二位大齐英雄在洪庆山的一处开阔地上开始了精彩的赛马比赛,只见孟楷一抖马缰绳,胯下那匹青腚马似通人性,撒开四蹄,欢快地奔驰起来,真是快如风,疾如电。
黄巢岂肯落后,他举起马鞭,猛地抽了一下黄膘马的屁股,黄膘马腾空而起,似离弦的箭矢,和青腚马展开了激烈追逐。
二边观看的大齐将士们齐声喝采,欢声雷动。
“陛下加油!黄膘马加油!”
“孟将军的青腚马跑得真快啊,再快一点,加油!”
“黄膘马肯定得冠军!”
“青腚马不会输给黄膘马!”
……
在将士们的助威声中,黄膘马、青腚马几乎同时冲到对面的那片红褐色的杏树林里,杏树上的朵朵小白花在春风中微微摇摆,似乎在说:“你们二位大英雄真棒!”
孟楷爽朗地大笑起来:“陛下,我的这匹青腚马随我南征北战多年,和我相处得像一家人。有一次夏日行军,我实在太累了,就在马背上打起盹来,青腚马见日悬中天,十分灼目,就一溜烟地跑到附近一片密林里歇息。将士们也就跟着这匹青腚马一起跑到密林里来了。你说我的坐骑聪不聪明?呵呵!”
黄巢听了,十分感慨:“是啊,那时李唐几路大军老是寻找我军主力,我军就以流动作战为主,所以这战马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孟楷兄弟,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大齐军主力开拔到蓝田吗?”
孟楷想了一会,低声说道:“我想这肯定是陛下的一个大战略,屯兵蓝田,就占据了长安东南的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主要是防止长安城内大齐军被唐军重兵围困,伺机反攻唐军吧!”
黄巢轻轻摇了摇头:“你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没有说到。不错,洪庆山的确是一个极佳的用武之地,此地往西去是灞桥,往南去是蓝田关。我军选此作据点,绝对是上上之策,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往西40里是长安,半日路程即到。只要时机成熟,用兵是极快的。万一用兵失败,退回山中,沿骊山往东南走,进入蓝田境界,长驱商洛深山;往东走,长驱骊山、华山、潼关深山。背面是陡峭的骊山,易守难攻。”
黄巢说完,抬头西望,长叹一声:“柴存兄弟临终前留下遗言,说如果长安难保时,要我将大齐军主力撤向江南。我反复权衡了目前战局,认为大军现在必须撤离长安,经蓝田,直趋陈州一带。我为什么要选择经过陈州这条路?那是因为我军纵横中原时,李唐陈州剌史赵犨极端仇视大齐,屡次派兵征剿大齐军。所以我决心拔了李唐在中原的这颗铁钉子,在渡过长江前,彻底消灭陈州赵犨的兵马,以绝后患!”
孟楷点点头:“陛下,我理解你的决定了。孟楷这条命,永远是你黄大哥的。这次兵进江南,就让我做开路先锋吧,我要率兵包围陈州,拔了这颗钉子,取赵犨的项上人头!”
黄巢在马上张开二臂,紧紧抓住孟楷的双手,叮咛道:“孟楷兄弟,你是我最倚重的大将,这次攻伐陈州,一定要注意好周围方镇唐军的动向。为了让第一军尽早攻下陈州,我派思邺率第三军驻扎西华,策应第一军的行动。你俩要密切配合,我在蓝田等着你们的捷报!”
孟楷猛地一拍胸脯:“请黄大哥放心,孟楷一定早日攻下陈州!”
黄巢哈哈大笑:“那就这样决定了,孟楷兄弟,你明天就带领八万主力,兵发陈州!”
孟楷举起马鞭,在空中用力挥了一下,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大叫道:“陛下,现在我俩的坐骑原路返回,进行决赛,哈哈哈!”
黄膘马和青腚马互相望了一下,这二匹马也算是老朋友了,当年黄巢和孟楷起兵反唐相遇时,这二匹马就认识了。多年来,这二匹骏马驮着主人经过了华夏的许多山川。多少次沙场鏖战,此二马共同对敌;多少回行军转移,此二马同沐风雨。如今大齐王朝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此二马再次背着主人,奋蹄前行,义无反顾!
二马如风驰电掣,一眨眼的工夫,就接近了比赛时的起点。突然,黄巢大叫一起:
“飞!”
只见黄膘马腾空一跃,跳到了旁边的一块巨石上,紧接着前蹄扬起,后蹄伸直,向起点扑去!
这一霎那间,附近的大齐将士们听到了巨石上面发出了一阵脆响!
好一匹黄膘马,在青腚马离起点只有数尺距离的时候,抢先到达了起点!
将士们齐声欢呼:
“陛下赢了!”
“黄膘马跑得真快啊,像一匹神马!”
“青腚马也不赖,只差几步了!”
……
孟楷笑道:“陛下的坐骑真乃天下少有的奇驹啊,我输在陛下手里,心服口服!”
黄巢笑而不答。
大齐将士们纷纷跳上那块被黄膘马踏过的巨石,定眼一瞧,都惊呆了!
原来巨石上出现了一道深深的凹槽印痕,那是刚才黄膘马的蹄子打滑划出的印痕!
第三十章 此去故国已成空(2)
公元八八三年初,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天上不时飘来一阵阵冷冽的细雨,这在地处华夏大西北的长安城一带,身处其境的人们,自然感到不是滋味。
此时,大齐军主力基本上撤出了长安城,秘密转移到了蓝田一带。大齐骠骑将军孟楷率领八万精兵直奔陈州,准备围攻陈州;黄思邺率领大齐第三军主力袭占了西华,与第一军遥相呼应,奏响了大齐军主力撤往江南的序曲。
多日来,李唐三军总指挥杨复光因搞不清大齐军主力的位置而焦灼万分。为了尽早弄清大齐军主力的去向,杨复光唤来王重荣、李克用、庞从、梁璩等大将,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众将到齐后,杨复光说道:“长安城里的我方潜伏人员,好久没有和我们联系了,所以前阵子我派了几拨军士,去侦察长安城里贼军的动向,同时和城里的潜伏人员取得联系,收集情报。到如今一个也没有回来,我估计十有八九被贼军搜查时发现杀掉了,唉,真的让人郁闷啊!”
李克用说道:“黄巢用兵,灵活多变,如果我们迟迟不能搞清大齐军的动向,就算拿下长安,也没有多少作用。如果不能消灭大齐军主力,我们这几十万大军人吃马喂,军需物资很快就会短缺,如此一来,我军不战自乱。大齐军主力来一个反攻,我看我们都得做败军之将!”
杨复光点点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在胜利中扩大战果,那么下面很可能就会出现被对手反咬一口而损兵折将的结果!”
庞从喊道:“请杨都统早下决断,我看事不宜迟,应立即组织进攻长安城,不能再拖了!只有攻下长安,才能打探到齐军的真实情况!我愿做开路先锋,攻入长安城,杀到大明宫!”
众将纷纷赞成庞从的建议。
杨复光“啪”地一掌拍在帅案上,震得他的痨病再次复发,咳个不停,竟咯出了几口鲜血!
杨复光脸色苍白,“扑”地倒在地上,呼吸急促。
众将见状,连忙过去替杨复光捶背抹胸,忙了好一阵子,杨复光方悠悠醒转。
杨复光在众将的搀扶下,挣扎着坐在地上,吃力地说道:“诸位,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些天经常头晕目眩。唉,在攻打长安城的节骨眼上,我的身体偏偏不争气!”
王重荣不冷不热地说道:“杨都统为收复长安劳累过度,应该歇息一下了。如果杨都统暂时休息,我可以代行三军总指挥嘛,我会积极准备收复长安的!”
杨复光听了,狠狠地瞪了王重荣一眼,心想我还没死,你小子就急着要夺我的军权了,没门儿!
经过激烈争论,此次李唐军事会议终于达成了如下部署:长安东线战场方面,王重荣、李克用的二路大军进抵零口,进逼渭桥,然后相机进攻长安北城;攻入长安后,王处存一军负责长安的治安工作;庞从、梁璩二路大军与杨复光的中军一起,全力寻找大齐军主力决战;长安西线战场方面,催促宋文通、朱玫率部攻打兴平,配合李唐主力作战。”
会议结束前,杨复光鼓起鱼眼,凶相毕露:“诸位,我这次带病出征,为的就是报效大唐。我臭话说在前头,你们中间谁在收复长安之战中畏敌如虎,消极观望,贻误军机,休怪我杨某人无情无义!”
众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