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大批一线明星手中把玩的也是iPhone手机。天后王菲就经常在新浪微博上发iPhone拍摄的照片。2011年5月,王菲在微博上埋怨老公因为不用iPhone,看不到她发的图案。王菲质问李亚鹏:“买不起吗?”李亚鹏解释是因为太浪费时间才不买。王菲不屑地说:“可你浪费了我的表情,哼!”李亚鹏最后终于屈服,对王菲说:“买。”
在电影电视里,苹果成了一种符号。有“果粉”总结说,欧美影视里,使用苹果电脑的,通常都是好人,使用Windows电脑的,通常都是坏人。在电影《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和同事们使用的就是苹果电脑。《真实的谎言》里一开头,施瓦辛格打开坏人的电脑盗取情报时,那台电脑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更有趣的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果粉”认真观看并记录了美国著名电视连续剧《24》中的每一台电脑,他发现,电视连续剧里,特工、侦探用的都是苹果电脑,而杀手、坏蛋用的都是普通PC机。有一集里,一个CIA特工换掉了苹果电脑,开始使用一台戴尔PC。这位“果粉”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例外,但不久他就发现,随着剧情发展,这个CIA特工的真实身份终于暴露了出来——原来,他是一个内奸。
世界各地的“果粉”们还建立和维护了大量高质量的有关苹果和乔帮主的网站。介绍几个有特色的网站:
中文网站,最靠谱的,提供深度分析和独家新闻的网站:http://apple4。us/
中文网站,有关苹果和乔布斯的资讯、博客:http://iappler。
英文网站,有关苹果和乔布斯的谣言大全:http://。macrumors。
英文网站,苹果信息外加谣言大全:http://。appleinsider。
英文网站,按时间顺序发布大量乔布斯的照片:http://。allaboutstevejobs。
英文网站,苹果历史故事,主要和Macintosh研发相关:http://。folklore。org
英文网站,苹果历史故事:http://。storiesofapple。
毫无疑问,21世纪是一个明星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粉丝的时代。懂得经营品牌的明星企业、明星个人善于利用各种媒介和互动渠道,吸引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粉丝追捧,其品牌价值也不断增长。放眼全球,能把品牌战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最善于利用品牌创造价值的,非苹果与乔布斯莫属。
第二十六章 黑与白——乔帮主的另类管理
“所有故事都是真的”。
为了写这本书,我们采访了许多苹果公司的前董事、前高管以及曾在苹果工作多年的员工。采访的人越多,有一个规律就越明显:大多数接受我们采访的人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很多时候,这些人在采访中谈起乔布斯,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可一说到是否具名,就突然讳莫如深,除了说“No”或者摆手摇头之外,再不愿多说一个字。
即便是离开了苹果,许多人似乎对乔布斯也有十二分的忌惮。也难怪,对媒体的采访报道,还有外界的评说,乔布斯经常会有激烈的、出人意料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反应。
1982年2月,乔布斯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封面文章由《时代》周刊驻旧金山记者迈克尔·莫瑞茨(Michael Moritz)执笔。乔布斯显然很喜欢莫瑞茨的文笔,为了宣传苹果,他破例允许莫瑞茨到公司长期采访,公司内部包括Macintosh设计讨论之类的绝密会议都向莫瑞茨敞开了大门。
没想到,这次看似有着“官方授权”性质的合作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就不欢而散。1983年1月,《时代》周刊评选“电脑”为年度风云人物,为了这期年度人物特刊,莫瑞茨专门将过去几个月的采访积累写成了一篇介绍乔布斯的文章。文章寄到编辑部时,好事的编辑在莫瑞茨的文章里又添油加醋地补充了不少当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八卦,主要是关于乔布斯拒绝承认私生女之类的事情。
文章刚一刊出,乔布斯就勃然大怒。他几乎立刻就把苹果的全体员工召集在一起,在会上破口大骂那些把自己的私生活抖露给媒体的不义之徒。然后,愤怒的乔布斯亲自拨打莫瑞茨家里的电话。幸好那几天莫瑞茨不在家,可怜他家的电话机,录音留言里记录下了好几条乔布斯操着美国国骂教训甚至威胁莫瑞茨的话。从那时起,乔布斯禁止莫瑞茨踏进苹果大门一步,还禁止苹果员工和莫瑞茨说话。
不久,莫瑞茨根据采访记录撰写的《小王国》一书正式出版,更多乔布斯不愿让外人知道的私生活,包括年轻时吸食迷幻剂,和嬉皮士鬼混,跟女朋友租房同居之类的故事都被公之于众。这一下,莫瑞茨真的成了乔布斯“媒体死对头通缉令”上的头号人物。顺便说一句,就是这个迈克尔·莫瑞茨,因为采访乔布斯和苹果,自己反倒被硅谷的创业英雄们感动,后来竟投笔从戎,加入红杉资本,在硅谷干起了风险投资的行当,并最终成为了硅谷风投界响当当的大佬级人物。
显然,乔布斯希望由自己来控制外界对他的看法,无论他乔布斯曾经是一个怎样的人,他都想让媒体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很多年来,乔布斯很少接受采访,公众大多数时候只能在产品发布大会上见到那个指点未来、睥睨群雄的乔帮主。但越是控制,关于乔布斯的八卦、奇闻就越是满天飞,胡编乱造的小报记者和煞费苦心探寻事实真相的专业撰稿人几乎统统被乔布斯视做了敌人。
当年,乔布斯在NeXT二次创业时,《福布斯》杂志记者里奇·卡尔加德(Rich Karlgaard)撰文批评NeXT电脑的不足,'。。'结果又捅了马蜂窝。乔布斯在杂志社发稿前就知道了文章的内容,他打电话到杂志社,恶语相向,威胁杂志社撤掉稿件。《福布斯》杂志可不理乔布斯那一套,他们坚持发稿。于是,可怜的卡尔加德就成了乔布斯的出气筒。乔布斯打电话告诉卡尔加德:“夜里别自己骑自行车出门,小心被撞死。”卡尔加德后来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无奈地说:“美国人都热爱乔布斯,我也是,虽然我根本就不该喜欢他。”
2005年,作家威廉·西蒙出版了一本乔布斯的传记,差不多是当时收集资料最齐全,写作最认真,评价也相对客观、公允的一本。不过,因为没有经过乔布斯的“官方授权”,这本传记还是再次惹恼了乔布斯。这一次,连打电话威胁都不需要了,因为当时苹果的iTunes商店已经开始销售语音读物等形式的图书,乔布斯直接通知iTunes商店,无条件封杀帮助威廉·西蒙出书的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该公司所有图书在iTunes商店立即下架。这件公案一直到2010年才有个了结,iTunes商店在封杀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整整5年后,才恢复了该公司图书的销售。
知道了这些背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对具名接受采访心存忌惮了。乔布斯既然不能接受专业媒体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自己说三道四,就更无法容忍曾经的同事或朋友背着自己接受采访。但很难说这种近乎霸道、蛮横的舆论控制风格对乔布斯本人是不是一件真正的好事,难道公众看到那些经乔布斯本人“授权”、“认可”的信息,就会全盘接受?难道曾经真实的乔帮主真的可以被乔布斯自己包装成所谓的“完美”形象?从2008年开始,身患绝症的乔布斯“官方授权”前《时代》周刊主编、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走进自己的生活,采集素材,撰写自己认可的“官方传记”,预计2012年出版——也许,这是乔布斯对自己一生的最后一次“包装”吧。
乔布斯把自己包装成世界上最好的CEO,但更多的人说,乔布斯在管理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乔布斯把自己包装成知人善任的明主,但更多的人说,乔布斯动不动就把人当傻瓜、笨蛋,就算是曾经并肩战斗的朋友,也屡屡心灰意冷、离他而去。
乔布斯把自己包装成精通技术的创新者,但更多的人说,乔布斯基本不懂什么技术。
乔布斯把自己包装成引领产品设计潮流的大师,但更多的人说,离开了真正的大师乔纳森·艾维的帮忙,乔布斯就什么也不是。
乔布斯把自己包装成能言善辩、呼风唤雨的大明星,但更多的人说,乔布斯在生活中闷得要死,性格乖张,连普通人的兴趣爱好都很少。
类似的句式还可以一直罗列下去。乔布斯身上,似乎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矛盾。我们很容易找出一个真实的事例,来证实乔布斯在某个方面有多么多么不靠谱,但反过来,我们也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一个同样真实的事例来反驳它。
乔布斯就像是聚光灯下的一泓波动的清水,每个观察者都用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照射到乔布斯身上,再将自己看到的光影打上“真实乔布斯”的标签公之于众。但公众很快就发现,每个观察者看到的影像竟如此的不同,许多时候甚至有天壤之别。
不过还好,真实的乔帮主其实只有一个。这个真实的乔帮主,既不是乔布斯本人希望舆论将自己塑造成的那个乔帮主,也不是那些不八卦就去死的小报编派出来的乔帮主,更不是那些看了几篇乔布斯成功记之类的文章就顶礼膜拜的狂热粉丝心里的乔帮主。
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位在乔布斯回归前后任苹果公司副总裁的高管。他对乔布斯的评价是我们听到过的最中肯也最令人信服的。他说:“乔布斯本来就是一个既黑且白的人,他的性格是我见过的所有人中,最为二元化的。在乔布斯的头脑里,每个人或每个项目,要么是世界级的,要么是狗屎,二者之间没有过渡。”
没错,如果把每个观察者眼中看到的、千差万别的乔布斯的形象叠加起来,那乔布斯就是一个既黑且白的人,在每一个角度,两种极端性格都在他身上熠熠生辉。他既会在某些时候像伟人那样完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