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辛亥革命 >

第39章

辛亥革命-第39章

小说: 辛亥革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卫任支部长,彭家珍任军事部长。此间,彭家珍拿出大量军用车票供京津党人使用,并挪用清廷的枪支、军马、钱粮支持革命。事泄后,他化名出走,为清陆军通缉,仍来往于京、津、奉、沪,积极联络党人。在上海,彭家珍得到孙中山接见,意气更加峥嵘。此时蜀军正在筹建,他可为蜀军副总司令,他却婉拒,仍回北方,谋划暗杀袁世凯、良弼及载泽等反对革命的头面人物。

此时,清廷控制范围只有东三省、直隶、鲁、豫、甘肃、新疆八省,而民军所控制的则有十四省,约占三分之二。相比袁世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南方民军较为松散无组织。南方若当真强攻北方,很难说鹿死谁手。从1911年11月开始的南北和谈,直至翌年1月,始终处于僵局。

袁世凯、孙中山以外,另有第三股势力——以良弼等宗社党为实际魁首的清廷贵族,在奄奄一息中筹划最后一搏。

宗社党的正式亮相是1912年1月12日,皇族良弼、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人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宗社党成员大多胸前刺有二龙、满文姓名,在京津等地积极活动,企图赶走内阁总理袁世凯,与南方决一死战。良弼甚至许下三月内击败民军,否则斩首的豪言。

在这种情势下,刺杀袁世凯、良弼等人成为京津同盟会的首要目标。1月16日,同盟会会员行刺袁世凯,却未能得手。袁世凯遇刺后遁入府内,深居不出。

袁世凯深居不出,良弼遂成为北方党人的第一眼中钉。良弼幼年在成都生长(跟彭家珍还算半个老乡),曾留日学习军政,有才气,有大志,自负韬略,被看成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并参与清末振武图强的系列活动,如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等。

总之,良弼算是清廷宗室最后一个有肝胆的干将。除掉良弼,可以破宗社党,进而逼清帝退位,这是同盟会刺杀他的显见理由。

烟尘散尽之后,良弼家的仆人才赶过来,扶起良弼,惊慌失措地呼喊着:“老爷,老爷……”

良弼虽然受了伤,但却未致命,他微睁双眼,艰难地问道:“那刺客呢?”

一个仆人道:“他已经被炸死了。”

良弼挣扎着向彭家珍的尸体看了一眼,颇有感慨地道:“这位刺客,倒也算是一条好汉!我八旗子弟中若多些这样的好汉,又岂会被袁世凯来欺辱?唉,莫非是……天要灭我大清啊!”

三日后,良弼吃了袁世凯心腹赵秉钧送来的中药,一命归西。

良弼临死前说道:“我辈军人,死何足惜!我见朝廷无所为,故组织宗社党以图挽救。今我死,清室亦亡。刺我者,真知我者也!”

第八节 退位诏书

坚决维护满族皇权、积极主战的军谘使良弼身亡后,皇亲贵族大臣们,再也不敢反对共和,纷纷逃离北京。

袁世凯乘机派出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等入宫恐吓隆裕太后,并晓以利害。隆裕太后见大势已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于2月3日授权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磋商退位条件。

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办公室内,伍廷芳义愤填膺,怒道:“荒谬,真是荒谬!袁世凯来电,声称清帝退位后,南方政府要立即解散,由他在北方另外组织政府。”

孙中山斗志激昂地道:“你回袁世凯,清帝退位,必须让他公开声明,服从中华民国。否则,我决不辞掉总统职务。”

众人沉默下来,汪精卫皱眉沉思片刻后道:“袁世凯若是不承认民国,双方只怕就要开战了!”

黄兴烦恼地道:“战事再起,军饷困难,向日本借钱也遭到了拒绝。”

汪精卫摊着两手,感叹道:“唉,那我们为何还要再打下去呢?”

这时候,挺着显形的孕腹的徐宗汉一摇一晃地走了进来,面容平静地问道:“为何就不能打下去呢?”

汪精卫闻言,连忙起身问好:“嫂夫人好!”

黄兴过来扶住她,关心道:“宗汉,你有了身孕,就不要到处走动了!好好歇着不行吗?”

“我没事!”徐宗汉叹了口气,转而对汪精卫道,“兆铭,当年你刺杀摄政王的勇气,跑到哪儿去啦?”

汪精卫一时语塞:“我……”

“我知道,袁世凯把你从牢里放出来,你感激他,对他有好感,那是正常的。”徐宗汉缓缓地坐下来道,“但是,你也不必处处替袁世凯代言吧?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还没有彻底站到共和这一边来!不是吗?”

汪精卫有些尴尬,却嘴硬道:“嫂夫人你不能这么看我,我汪兆铭一向都是秉公直言的,绝无私心。”

徐宗汉扶住一把椅子,眼中闪过一丝悲哀的神色,缓缓地道:“为了共和大业,我们同盟会诸多烈士前仆后继地牺牲了,好不容易看到清廷就像这把椅子一样,摇摇欲坠,就差最后这么一推!要是就这样算了,我们怎么对得起以前死难的那些烈士?”

说着,她毅然将那把椅子推倒在地上:“如果你们感到害怕了,就让我上阵去打!”

汪精卫一脸的尴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黄兴也陷入了沉默。

此刻,一身戎装的袁世凯正在外务部官邸大厅内议事,两旁坐着他的文武幕僚,还有英国公使朱尔典。

刚刚从南方回来不久的唐绍仪正在汇报南北议和的相关事宜:“南方一再保证,推覆清廷者为大总统,此时正虚位以待大帅!”

袁世凯没戴帽子,把又黑又长的辫子盘在脖子上,满脸的威严与杀气,他不屑地道:“虚位个屁,唐绍仪你这是出卖朝廷利益!简直辜负了本帅对你的信任,来人,把他给我押下去!”

两个持枪的卫兵大步走了上来,按住唐绍仪的双臂。

唐绍仪还想申辩:“慢!党人已许诺,只要劝幼帝退位,必举大帅为大总统!”

袁世凯暴怒,跳起来道:“光天化日之下,还想诓骗本帅?押下去!”

唐绍仪满眼怨怒,十分不甘心地被卫兵押下。

在场的众将见气氛陡变,个个心绪不安,现场一下子安静到了极点,只能听到袁世凯手中不断转动的阴阳球相互碰撞的声音。

“党人逼我叛清弃主,就范民国,否则宁愿与我刀兵相见。当何去何从,还请诸位发表高见。”袁世凯瞬间恢复了心平气和的神色,缓缓地转动着阴阳球。

冯国璋并没有仔细揣摩袁世凯话里话外的意思,想得比较简单,倏地站起来道:“忠君报国才是为臣之道,大帅只要再发我三个月的军饷,我冯国璋一定能荡平乱党,收复江南失地。”

这时候,已经五十岁的北洋之龙王士珍斜睨一眼段祺瑞,起身道:“大帅,北洋军向受国恩,即使不能保主灭敌,军人也不可干预朝政,威逼皇上退位,应力避王莽欺君篡位之骂名。”

王士珍虽然是北洋三杰之一,但他自幼从军,曾赴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大战日军,后来虽然成为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的军事参谋,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任命王士珍为江北提督,执掌军政大权。所以,王士珍的骨子里还是忠于清廷的,但他毕竟老于世故,并没有说得像冯国璋那么直接。

段祺瑞清了清嗓子,装腔作势道:“大帅,当今世界潮流乃是民主共和,大清朝的气数已尽。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虽然不忍抛弃旧主,但是不可为一姓君王而使全国再燃战火,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啊!”

徐世昌也跟着凑热闹道:“芝泉所言有理,战争一开,则和议前功尽弃,而且罪责在我方。”

冯国璋哼了一声道:“板荡识诚臣,大帅应做曾国藩!”

段祺瑞冷笑一声,反驳道:“与其做曾国藩,不如做华盛顿!”

冯国璋急了,猛地站起来道:“大帅,三思,日本国坚决反对中国共和,因为他们担心推翻中国皇帝会动摇日本的天皇制度,如果大帅赞同共和,那么日本国肯定要武力干涉的。”

袁世凯摆摆手,示意他先坐下,然后转身问朱尔典道:“朱尔典公使,不知阁下对此事有何高见?袁某愿意洗耳恭听!”

朱尔典想了想道:“我们英国希望阁下来统治中国。孙文逼你承认他的民国政府,即使皇帝退位,孙文肯让出总统吗?袁大人万不可落入圈套。”

四下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耐心地等待着袁世凯的选择。

不料袁世凯却轻轻地哼了一声,随即下令道:“来人,把唐绍仪带上来!”

被押下去又押上来,唐绍仪心中非常不满,一脸怨气:“大帅若想治我的罪,就请开刀问斩吧。”

袁世凯板着脸,面无表情地道:“国璋,把你的快刀借我。”

冯国璋吃了一惊,以为袁世凯要当众斩杀唐绍仪,不过他虽然愣了一下,最终还是服从地抽出腰刀,递了过去。

袁世凯接过寒光闪闪的快刀,阴沉着脸色:“绍仪,我来问你,我何时赞成过共和?”

唐绍仪固执地道:“大帅你只有赞成共和,才能被推举总统。”

袁世凯问道:“此事谁能保证?”

“‘甲日皇退,乙日拥公’,此乃孙文亲口所说,信誓旦旦。”唐绍仪十分不解地望着袁世凯道,“孙文并非言而无信之徒,大帅如何不肯相信他?”

“我为什么要信他?”袁世凯不屑地道,“在座的诸位当中,只有你唐绍仪见过他孙文,他不过是个遭到朝廷缉捕多年却未曾抓获的江洋大盗,十数年来四处行骗!”

唐绍仪反驳道:“大帅此言差矣!我这位广东同乡,不但医道精深,而且心胸坦荡,做事光明磊落,绝非权术小人。”

袁世凯手持快刀,试着锋刃,威胁唐绍仪:“你敢保证,甲日宣统退,乙日孙文退?”

唐绍仪耿直地道:“敢!”

袁世凯的脸色阴晴不定,手中快刀指向唐绍仪,口中念道:“好刀,削铁如泥!”

唐绍仪怔住,以为袁世凯仍然不肯信他,一脸悲愤地道:“要杀要砍,悉由大帅!”

不料袁世凯的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笑意,他提刀起身,将那刀抛向唐绍仪道:“接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