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二战回忆录 >

第1章

二战回忆录-第1章

小说: 二战回忆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英'丘吉尔


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

  (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需要打的。

  丘吉尔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做的第一件蠢事就是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要德国缴付巨额赔款。现代战争费用之巨是任何战败国都付不起的,因此赔偿是做不到的。事实正是如此,战胜国虽然没收了十亿镑的德国资产,却又给了德国十亿五千万镑以上的贷款,使德国经济迅速复兴。英、法的政客们为了赢得选票,不敢向人民说清楚事实真相,仍使劲宣传要“压榨德国”,逼德国交出“最后一分钱”,以示自己有多么爱国。这种做法只会煽起德国民众的民族仇恨,英、美的贷款再多,他们也毫不感激。德国人把实行西方式议会民主的魏玛共和国看作是敌人强加给他们的。这种刻毒的民族主义仇恨集中体现在希特勒的身上,形成他那丧心病狂的反犹太主义和日耳曼民族优越论,他决心要把德国人民引向一场复仇战争。
  丘吉尔认为,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
  “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他说斯大林在“二战”结束时就是这么干的。

  丘吉尔认为,战胜国做的第二件蠢事就是彻底拆散了奥匈帝国,东南欧迅速分裂为许多小国,结果使德国相对地扩大了。战后英、美两国还很热心地凿沉自己的军舰,拆毁自己的军事设备,并且强烈反对法国维持一支以普遍服役为基础的军队。与此同时,英、美却在华盛顿会议上允许日本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立即秘密地加速重整军备。他干得实在出色,以致两年后就有足够的力量提出公开挑战了。

  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并正式成立空军,接着又大造军舰和潜艇。国际联盟对德国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只是在口头上提出抗议,而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决心使用武力来制止德国的扩军备战。

  希特勒摸清了英、法政坛上那些夸夸其谈的政客们的短视和软弱,就抓紧时机大胆出击了。1936年,他派军队占领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的“非军事地带”莱茵兰。起初,他还有所顾虑,为了迷惑对手,便宣称这次占领“纯属象征性质”,还虚情假意地提出要与东西方邻国订立为期二十五年的互不侵犯条约。欧洲各国的当政者们竟会因此而感到心安理得,面对希特勒的挑衅不加理睬。这时,德国的空军力量已逐渐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逐渐超过法国。1938年3月,德国悍然吞并奥地利,并把下一个攻击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战争危险迫在眉睫。

  这时,苏联发出了警报,它建议与英、法等国举行会议,商讨对付德国威胁的办法,但是,英、法主政者们对苏联建议的反应都很冷淡。尽管丘吉尔一贯反苏反共,但他却认准纳粹德国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强烈主张与苏联结盟,但英国首相张伯伦对他的意见置若罔闻,一心推行“绥靖”政策,紧接着就是张伯伦的德国之行。

  1938年9月30日,张伯伦和希特勒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用出卖捷克的可耻代价,换取希特勒表示和平意愿的一纸空文。当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还是很有市场的,回英国时,他不断向对他欢呼的人群挥动有希特勒签字的那份联合声明,并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英国下院就张伯伦与希特勒的协定展开辩论。丘吉尔发表演说:“他(希特勒)先用手枪对着你,要你给他一英镑。

  等如数照给之后,他又用枪口对着你,要求给两镑,最后那个独裁者答应先收一镑十七先令六便士,剩余的部分要你保证随后付清。”为了说明一旦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吞并会对欧洲力量对比产生什么影响,丘吉尔欲擒故纵,先说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很小,陆军也不大,“只比英国的大两三倍”,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工业也不大,只比意大利的“多两三倍”,听众这时才大吃一惊,认识到捷克斯洛伐克在未来战争天平上的重要分量。这是丘吉尔在长期议会政治中磨练出来的高超的演说技巧的一个典型范例。尽管他的话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投票表决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仍以多数票通过了。

  苏联对纳粹的战争威胁并没有坐视不管,9月21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在国际联盟大会上以鲜明的态度谴责德国,并表示愿同法国一起全力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但是,这种正义的呼声竟然对英、法政府的对德政策丝毫不起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英、法以及东欧诸国领导人顽固的反共偏见在起作用。在希特勒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苏联政府于4月16日又一次提出与英、法及波兰等东欧国家结成反德同盟的建议,但是,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各国领导人不愿与苏联结盟。他们深恐接受了苏联的援助,苏联就将以大军入境的形式来保护他们,这样就势必把他们的国家“并入共产体制之内”。波兰、罗马尼亚、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感到进退两难,它们既怕德国的侵略,又怕苏联的援助。另一个原因是短视的、偏狭的民族利己主义。例如:捷克即将被吞并时,波兰等国理应感到唇亡齿寒而全力支持捷克,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波兰当局居然还有心趁火打劫,对捷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割让特申边区。此外,匈牙利也想分得一杯羹。

  苏联既然未能与英、法结成同盟,斯大林为了苏联自身的利益,在与英、法继续谈判的同时,开始秘密地与纳粹德国举行谈判。5月3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突然被免职一事是苏联外交政策向德国靠拢的征兆,因为李维诺夫一贯主张与英、法结盟,再加上他是个犹太人。就这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条款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深夜签订,仅仅过了一星期,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爆发了。

  下部 晦暗不明的战争

  (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0日)

  9月3日,即德军入侵波兰后的第三天,英、法对德国宣战,“绥靖”政策彻底破产了,张伯伦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延请丘吉尔入阁,担任海军大臣。美国总统罗斯福立即给丘吉尔来了一封信,祝贺他重返海军部。这是两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开始,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直接引向日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英、法对德宣战只是履行它们对波兰的诺言,只具有道义上的价值,其实它们都没有实力挽救波兰。9月19日,波兰在经过英勇抵抗以后,全军覆没了。从9月17日开始,苏联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越过毫无防御的波兰东部边境,第二天占领维尔纽斯,并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德军会师。一般的政治家只看到苏德合作的一面,而丘吉尔却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刻的见解。10月1日,他在广播演说中明确指出:

  苏联军队之所以要驻守在大大西移的战线上,“显然是为了本国安全的需要,以防御纳粹的威胁。”他断言:“德国要想在黑海沿岸树立自己的势力,或蹂躏巴尔干国家并征服东南欧的斯拉夫民族,这些都是与俄国的利益和安全不相容的。”他预见到德、苏必战,他正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以便能和苏联结成反德同盟。这样深刻的思想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远见卓识了。

  宣战后最初的十个月里,双方都在调整各自的战线,一时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陆战。法国在沿德国边境设有马奇诺防线,十分牢固,全线都有防坦克战壕,德军是难以从那里突破的,但是,法国北部边界却十分虚弱,由于比利时害怕得罪德国,表示要严守中立,拒绝英、法军队开进它的领土构筑坚固的屏障。这就为德军日后从那里突破、实行迂回包抄留下了隐患。
  英国保卫挪威的战役失败了。英国舰队在成群结队的德国飞机的轰炸下损失惨重,英军只得撤回本国,把挪威的全部港口都丢失了。
  1939年11月,苏联发动对芬兰的战争,翌年3月,芬兰战败投降,全部满足了苏联对它的领土要求。

  挪威战役的失败在英国下院引起强烈的不满,大多数议员都对张伯伦及其政府表示不信任。老牌政治家劳合·乔治的话最尖刻,他说:张伯伦曾一再吁请国人要为战争作出牺牲,这很好,请首相先来带个头,“因为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比首相牺牲自己的职位更能对胜利作出贡献的了。”张伯伦尽管恋栈,至此也只得下台了,但是,他仍想让执行“绥靖”政策时的主要助手哈利法克斯勋爵来继承他的位置。哈利法克斯倒有自知之明,关键时刻,他推辞了。这时,全国舆论都倾向于丘吉尔。过去六年来,他一贯大声疾呼要警惕德国的战争威胁,要加强战备,要结成反德联盟,他的话已不幸言中。只有他的崇高威信才能使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保持团结,只有他的经验和智慧才能领导英国取得最后胜利。5月10日,在研究新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平时开会总是滔滔不绝的丘吉尔却缄默不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战时各党联合政府首相的重任就这样自然地落在他的肩上。他自信对战争的全局有丰富的认识,有资格也有能力领导英国打赢这场战争。那一夜他睡得特别香,指挥全局的大权落在他身上,他倒反而有如释重负之感。

第二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