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国策 >

第733章

国策-第733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但是这三个问题最为关键。

针对这三个问题,袁晨皓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后勤保照方面,动员部分航速在24节以上的快速商船在南海南部海域集结,随时为作战舰艇与补给舰艇提供支持,减少舰队在战场与后方港口之间的往返时间,提高后勤保障效率。协同作战方面,争取部分与印度没有太多关系的盟国,比如越南与柬埔寨,向这些国家的空军基地部署远程支援类作战飞机,为舰队提供情报、信息、通信、指挥等方面的支援,降低舰队的作战压力。进军路线方面,首先加强欺骗与伪装工作,给对手造成假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编排作战序列,采用分兵共进的方式进入印度洋,加大印度海军的拦截难度。

当然,这些解决方案也不是十全十美,很多问题都需要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解决。

总体而言,海军的作战难度最大,问题也最多。从整个作战行动来看,海军的任务又最重要。能否迅速击败印度,能否尽量减少战争损失,海军的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用袁晨皓做总结的话来说:海军打好了,一切都好!

介绍完海上作战,袁晨皓开始介绍空中作战。

与海上作战一样,空中作战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后勤保障。

为了让参会领导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袁晨皓没用概念说明问题,而是拿出了大量统计数据。

在此之前,有两次与共和国有关、而且空军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地区战争。

半岛战争期间,空军日均物资消耗量高达58000吨;日本战争期间,空军日均物资消耗量更是达到67000吨。因为覆盖涵盖整个大规模作战区间,所以在两场战争的初期、也就是作战任务最繁重的时候,空军日均物资消耗量均在10万吨左右。半岛战争与日本战争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背靠共和国经济最发达、也是交通最发达的东部与东北地区,物资运送压力并不大。对印作战,共和国空军只能依靠共和国最偏远、也是交通最不发达的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

该地区的铁路只有四条(准确的说是三各,因为新藏铁路是新咯铁路的延伸线,通往巴基斯坦的铁路也是新喀铁路的延伸线),日均物资运送能力在30万吨左右,而沿线连接到各空军基地的公路线的日均物资运送能力仅有5万吨。因为陆军与空军将共同使用铁路主干线,陆军对物资的需求比空军高得多,所以能够分配给空军的运输能力非常有限,必须在战争爆发前完成物资转运与储备工作,至少需要在前线机场囤积足以满足1个月作战消耗的各类物资。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成本高昂,那就是利用空军的运输机向前线机场运送作战物资。即便共和国空军装备的都是全电动运输机,使用成本远低于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美军运输机,大规模空运的成本仍然远远超过铁路与公路。更严重的是,运输机必然挤占前线机场的作业空间,对作战行动造成影响。

运输不便只是后勤保障的一个问题。

在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以共和国国界线为基准,向后延伸250公里、总共只有7处空军基地,向后延伸500公里、总共只有32处空军基地,向后延伸1000公里、总共只有78处空军基地。500公里范围内的32处空军基地中,没有1座达到甲级标准、也就是能够长期支持1个战术航空兵联队,只有6处达到了乙级标准、也就是能在短期内支持1个战术航空兵联队,另外26处都只达到丙级标准、也就是仅能支持1个战术航空兵大队。由此可以算出,32处基地只能部署44个战术航空兵大队,以每个大队24架战斗机计算,总共可以部署1000余架战斗机。因为各基地还要留出部分力量支持支援航空兵,所以按照正常比例,也就是7比3的标准,只能在前沿地区部署大约700架战斗机。一场全面战争,至少需要投入战斗机1500架,前沿部署能力不到正常投入能力的一半!如果将战术战斗机向后部署,也就是在500到1000公里范围内的46处空军基地部署800架战斗机,则需要投入大约150架加油机为这些战斗机提供支持。若按照前沿机场的出动强度计算,部署在内地机场的战斗机数量必须超过1200架,因此需要投入至少230架加油机。算上那些能够临时改装成加油机的运输机,共和国空年总共也只有120架加油机,满足不了作战需要。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投入战略航空兵,减轻战术航空兵的作战压力。

与海军相比,空军的麻烦好解决一些。

相对而言,陆军的问题也一样,后勤保障跟不上。

按照半岛战争的作战投入,12个野战军参战,1天之内就能用掉近10万吨物资。如果战况激烈,日均物资消耗量很有可能突破15万吨。

这么多物资如果由铁路运送,需要1000节车皮;如果由公路运输,需要7500辆20吨级载重卡车;如果由飞机运输,需要2500架Y…15B或者2000架Y…16A。

与空军一样,陆军也存在基的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前沿基地只能部署3个军,二线基地最多部署5个军。三线基地也只能部署7个军。因为印度的实力远超过韩国,所以陆军的总投入肯定比半岛战争高,15个军勉强够用。作为大规模战争,不得不考虑预备队,基地支持能力完全无法满足战争需求。

介绍空军与陆军情况的时候,袁晨皓一直在强调后勤保障。在袁晨皓说来,后勤保障简直就一道迈不过去的门槛。

其实这个问题就算袁晨皓不说出来,王元庆心里也有数。藏南问题拖了几十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就是因为后勤保障过于艰难。

等袁晨皓介绍完,裴承毅暗自叹了口气。

说了半天,袁晨皓忽略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更忽略了一个本次会议的关键问题。

让他上去介绍情况,不是打击领导人的信心,而是让领导人相信,即便条件艰难,共和国军队也有能力战胜强敌。

照袁晨皓的说法,简直就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第13章 救场

听出问题的不止裴承毅,还有项铤辉。

没等袁晨皓离开讲台,项铤辉就朝裴承毅投来了求助的目光。

归根结底,袁晨皓太年轻、欠缺经验,没搞清楚开这次会的目的。裴承毅丝毫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因为就在几年前,裴承毅在半岛战争爆发前替项铤辉做相关汇报时,也把问题说得非常严重,差点砸了场。幸亏当时主持大局的是赵润东,而且彭茂邦也赶了回来,两位老军人非常清楚战争的要点,没有被裴承毅的观点唬住。只是现在坐在台上的王元庆与颜靖宇都不是军人,对战争的了解远不如赵润东与彭茂邦,自然无法对军人提供的参考意见熟视无睹。

看到元首准备开口,裴承毅马上站了起来。

王元庆朝裴承毅看了一眼,把说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示意裴承毅做补充介绍。

“袁晨皓上校已经把问题说得非常清楚了。”裴承毅走上讲台,扫了参会人员一眼,说道,“不可否认,后勤保障是制约我军作战行动的最大问题,甚至可以说,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我军就能毫无悬念的战胜印军。问题很棘手,但不是没法解决。受基础建设投入、建设周期、战略迷惑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没有大规模修建基础交通设施,也没有大规模修建前沿军事基地。解决后勤织您问题,靠的不是硬基础,而是军队自身的进步。四年来,我军战争准备的首要工作就是降低对后勤保照的依赖程度。以海军为例,随着大型战舰全面采用混合动力,各种对速度要求不高的作战飞机全部电动化,仅燃料一项,每支航母战斗群每天就能节约大约三千吨的物资运送量。空军与陆军的情况也差不多,空军的大型飞机均已实现电动化,陆军的主要车辆、甚至炮兵也实现了电动化与电磁化。按照总参谋部的统计结果,军队对后勤保障的依赖程度比日本战争期间降低了大约五成。”

说完这番话,王元庆等人的神色明显变化了许多。

项铤辉更是非常激动,不断向裴承毅投去赞许目光时,还不时向袁晨皓瞟上两眼,似乎在告诉袁晨皓,多向裴承毅学习。

袁晨皓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显得有点内疚。

“总体而言,我军物资消耗主要有三大类。”裴承毅对文秘参谋吩咐了几句,等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组鼓据之后,他才说道,“一是战斗保障物资、二是生活保障物资、三是行动保障物资。战斗保障物资主要是各类弹药,仅此一项就占到了物资总量的五成左右,因此很有必要重点介绍一下。”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为了降低保障难度、减轻后勤负担,我军从半岛战争之后开始统一弹药标准,在日本战争期间初见成效,至今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标准化建设。”裴承毅没有借助出现在屏幕上的数据,那些资料都在他的脑海里。“常规战争中消耗的弹药分成五大类,一是枪弹、二是炮弹、三是炸弹、四是导弹、五是鱼雷。”

“枪弹方面,以作战用途区别,总共有三大类与五种不同的口径,手枪两种口径、步枪与班用机枪一种口径、通用机枪与重机枪两种口径。不管是陆军、陆战队、特种部队、乃至海军与空军,所有枪械都使用这五种口径的枪弹,比我们之前所使用的多达十四种口径的枪弹减少了许多,后勤保障压力也降低了许多。”

“炮弹与枪弹的情况比较类似,总共有五大类七种口径,榴弹发射器一种口径、迫击炮两种口径、榴弹炮一种口径、坦克炮两种口径,机关炮两种口径。因为电磁炮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榴弹炮、舰炮与坦克炮,所以海军大口径舰炮的弹药已经与陆军榴弹炮通用,陆战队、装甲兵与空降兵则通用同样的坦克炮弹药。比较麻烦的是机关炮,因为海军提前装备电磁速射炮,所以暂时无法与陆军、空军统一标准。只是海军电磁速射炮的装备数量有限,作战机会较少,且海军的物资保障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