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国策 >

第652章

国策-第652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新法将对以官员、国营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不管怎么说,《基层普选法》在争议中获得通过。

到此,王元庆才走上舞台。

按照王元庆的指示,“基层普选”先在辽宁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与广西自治区进行试点,在中央成立直接向元首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改革试点督导小组”,由顾卫民任组长、宗应仁任常务副组长,监督与指导各试点地区的改革工作、总结改革经验,为今后在全国推广做好准备。

法定过程走了,国家领导人全体出马,谁也阻挡不了改革的前进步伐。

更重要的是,王元庆已经在“日本战争”中树立了威信,军队对元首的支持与忠诚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谁阻挠改革,谁就在与元首做对、与共和国百万大军做对!

仅此一件事情,足以耗费王元庆的大部分精力。

几个月下来,各试点地区的改革进展不一,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上海、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改革进展反而不如广西。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有名的铁腕元首,王元庆可不会让呕心沥血的改革胎死腹中。

早在3月初,王元庆就给军情局部署了特殊任务:秘密调查与监督各试点地区的改革工作,每周提交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不让政府部门介入,因为中央各部委与地方政府有利益瓜葛。

军情局的调查结果都将矛头指向了各地方政府。阻挠改革的不是民众,而是各地方政府!

这个结果没让王元庆感到意外,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基层普选”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将原本集中在政府手里的大权分给民众,让民众真正获得监督权与立法权,从根本上限制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基层政府的胡作非为,为建立共和国的民主政治打下基础。改革势必会对既得利益集团产生威胁,剥夺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广西搞得好,不是广西的地方政府更加开明,而是王元庆将一个得力干将留在了广西。

此人正是广西前副主席、现主席,王元庆在广西任职期间发掘的头号人才,在王元庆的“班子”里地位仅次于叶致胜、重要性远超过焦魃山的颜靖宇。

回中央的时候,王元庆没把颜靖宇带回来,就是为了让颜靖宇在基层多锻炼几年。

与绝大部分政府官员不司,颜靖宇在认识王元庆之前,不是基层官员,而是广西大学法学系最年轻的教授,与叶致胜一样属于科班出身。两人的认识也不是偶然,王元庆在视察广西大学工作的时候,颜靖宇当面提出了广西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与王元庆的想法不谋而合。为了获得这位“干将”,王元庆“三顾茅庐”,以实际行动打动了颜靖宇。颜靖宇先在司法局任职,随后到广西最高检察院与最高法院任职。直到王元庆离开广西的前一年,颜靖宇出任广西代表大会委员长,随后出任广西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当时广西主席的位置空缺)。王元庆出任国家元首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颜靖宇“转正”,正式出任广西自治区主席。

虽然外界一直认为叶致胜是王元庆的头号“干将”,但是明白就里的人都知道,叶致胜的最大成就就是国务院总理,真正得到王元庆赏识的是颜靖宇,不然王元庆也不会让颜靖宇留在广西,继续他没有完成的工作。

有颜靖宇在广西看着,改革行动自然最为顺利。

见到还在忙碌的顾卫民,王元庆支走了焦魃山,顾卫民也放下了手上的工作。

“刚收到颜靖宇送来的报告,广西的普选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顾卫民走了过来,将文件递给了王元庆,“五十六个县、十二个自治县与三十四个市区的普选工作都已到位,预计在七月底、或者八月初就能进行投票选举。”

“越快越好。”王元庆迅速翻看了一下,合上文件,说道,“其他省市的情况怎么样?”

“还不一样,能拖就拖,能免就免。”顾卫民苦笑了一下,说道,“除了广西,其他试点地区的情况都很复杂。原因我们都知道,地方政府不想搞普选,想方设法的阻挠,希望中央能够调整政策。”

“如果这么点麻烦就让我们却步,改革还有什么意义?”王元庆看了眼顾卫民,长出口气,说道,“必须给地方一点颜色看看,我等下就去中央党校,加快年轻干部的调查与任命工作。”

“也好,过几天,我就去上海,先把那边的普选工作确定下来。”

“有什么麻烦立即告诉我,现在的官员不想搞普选,总有人想搞。”王元庆的态度非常坚决,“国家的未来应该由人民决定,而不是由一小撮官员决定。既然我们要将权利归还给人民,就不能让某些人的不良用心得逞。”

顾卫民点子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一直以来,王元庆在改革行动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从不向任何反对势力妥协。正如王元庆所说,国家的未来应该由人民决定,必须让人民获得决定国家命运的权力,必须推进改革!

第153章 民族希望

改革是新旧势力的直接对抗,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作为纪佑国的得意门生,王元庆不但从纪佑国那里学到了治理国家的能力与手腕,也深知改革的艰巨性,更清楚改革不是一纸空头文件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改革,不是下达几项指示、传达几份文件,而是要给改革实实在在的动力、想方设法的铲除阻挠改革的所有旧势力。

不得不承认,王元庆深受纪佑国的影响。

面对阻挠改革的旧势力,王元庆采取的办法非常简单——“以新换旧”。这个办法不是王元庆独创,“廉政风暴”期间,纪佑国就用同样的办法对付腐败官员。与纪佑国不同的是,王元庆更加积极主动。

到中央党校视察工作之后,王元庆返回了元首府。

虽然在制度本身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新官员迟早会因为制度本身的缺陷成为既得利益者,成为阻挠改革的因素,但是在短期内,新官员仍然是推动改革的积极因素。王元庆没有能力一下改变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也不可能一下改变根本制度,只能一步步的走,也就必须充分利用新官员的积极性。

可以说,这轮改革给王元庆最大的启示不是基层政府的问题,而是共和国本身的问题。

“廉政风暴”才过去多久?短短10年间,当初上任的年轻官员,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军情局的调查报告历历在目,让人触目惊心。此时阻挠改革的,正是当初积极支持改革的官员!问题是在官员身上吗?显然不是,真正的问题是共和国的基本制度。如果制度得不到改变,再深入的改革都不可能为共和国建立起一套长治久安的政治体制,也不可能让共和国走上强国之路。

只是王元庆必须向现实低头。

改革不是向所有势力“开战”,而是在各种势力间制造矛盾,利用某股势力打击其他势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即便王元庆已经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得到军队的全力支持,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让共和国改头换面。

现实情况决定共和国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

希望不在王元庆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身上,而是在共和国的民众、特别是思想开放、积极主动的年轻人身上。

“学生代表都来了吗?”

正在抽空处理文件的焦魃山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说道:“邀请的都来了,元首府的工作人员在接待他们。”

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回去后,我先换套衣服,你帮我应付一下。”

焦魃山没有多说什么,接待学生代表的事情,早在去年就安排好了,只是元首一直没有时间,也就一拖再拖。元首如此重视大学生,原因并不复杂。要不了多少年,这些大学生就将成为共和国的骨干力量。只有抓住学生,才能抓住共和国的未来。

回到元首府,王元庆换上了一套便装,不再那么严肃。接待大学生代表的事情,王元庆也考虑了很久。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王元庆多少有感情用事。正是大学生的积极行动,对共和国国内舆论产生了积极作用,使更多的共和国公民接受了战争,也认识到了战争的重要性。大半年忙下来,王元庆几乎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直到开始推行“基层普选”改革,决定提拔年轻官员,王元庆才认识到大学生的重要性,让焦魃山邀请学生代表到元首府作客。

元首来到餐厅,开始还三五成群、唧唧喳喳的大学生立即安静了下来。

“大家好,请随意。”王元庆呵呵一笑,朝焦魃山走了过去,“听说,各位不但是学生代表,还是积极活跃份子。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也是学生代表,也非常积极的参与学校与社会活动。坐吧,大家都请坐,随意一点,别拘束。”

王元庆坐了下来,学生代表才陆续坐了下来。

“大家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吧,让我认识认识。”

沉默了片刻,一名西装革履,看上去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站了起来。

王元庆笑了笑,压了压手,说道:“坐着说,别这么郑重,就当跟你们的老师,你们的长辈拉家常。”

那名大学生有点紧张,坐下后,赶紧说道:“元首,我是北京大学学生代表路子期,我想知道……元首推行‘基层普选’是否想借此建立具有共和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今后是否会扩大普选范围?”

“这么快就提问了?”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

那个叫路子期的大学生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尴尬一笑,低下了头。

“本来,我想跟大家边吃边聊,既然有人提出问题来了,我们就提前开饭。”王元庆看了旁边的焦魃山一眼,等首席助理让元首府的服务人员上菜之后说道,“在回答路子期同学的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各位学的是工科、理科、还是文科?这样吧,学工科与理科的同学请举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