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1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这一步,俄罗斯不出兵的话,肯定会威信扫地、颜面无存。
说得再简单一点,如果说在此之前,契力亚科夫还有所犹豫的话,那么在这件事情之后,他不但不会犹豫,还会让乔德诺维奇放手去干。
正是如此,听到这条消息后,切尔温斯基没有改变刚刚下达的命令。
此时,什么样的命令都无法阻止战争爆发!
第35章 有备而来
2057年12月28日,一个与1914年7月28日、以及1939年9月1日同样重要,同样应该被牢牢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随着俄罗斯空降兵在阿斯塔纳着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当然,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在这一天中,还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只有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才构成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必要因素。
当天上午,即阿卡耶夫发动军事政变,宣布向杜达耶夫效忠后不到6个小时,杜达耶夫就在新疆伊宁露面,宣布派遣前国防部长杰里连科代表他返回阿斯塔纳,代替他接管军事管制委员会,并且组建临时政府。这一安排,与最初的计划有所出入,因为计划中返回阿斯塔纳的不是杰里连科,而是杜达耶夫。出于安全考虑,杜达耶夫接受了共和国有管部门的建议,暂时不去阿斯塔纳。
不去阿斯塔纳,并不表示杜达耶夫不会返回哈萨克斯坦。
不管怎么说,杜达耶夫是哈萨克斯坦的民选总统,而且是得到包括共和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承认的哈萨克斯坦的最高领导人。虽然总统不是君主,但是只有回到国内,才能体现总统的价值与地位。如此一来,杜达耶夫必须返回哈萨克斯坦,由他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才具有合法性。
正如前面提到的,回到哈萨克斯坦,不等于要回到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独立建国的时候,首都并非阿斯塔纳,而是阿拉木图。
正是如此,在宣布派遣杰里连科前往阿斯塔纳之后不到2个小时,杜达耶夫就搭上了回国的车队,并且在当天中午离开伊宁,沿着伊犁河谷里的阿伊高速公路前往阿拉木图。选择从地面回国,而没有选择速度更快的空中路线,除了更加安全之外,伊宁到阿拉木图也就300多公里,即便慢速行驶,也只需要几个小时。因为杜达耶夫是他国最高领导人,在流亡共和国期间,得到了他国元首来访的最高待遇,即个人安全由共和国元首警卫部队负责,所以离开的时候,仍然又元首警卫部队护送。毕竟从伊宁到阿拉木图就那么点距离,而且杜达耶夫执政时期还与共和国签署了几份共同安全协议,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进入哈萨克斯坦,因此元首警卫部队应杜达耶夫邀请,全程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事实上,谁都知道,护送杜达耶夫的绝对不仅仅是几十名安全警卫人员。
按照CNN报道,除了护送杜达耶夫的警卫部队是由共和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组成的之外,为了确保这位流亡总统安全、及时的回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当局还调动了包括制空战斗机、远程炮兵与空中突击部队在内的多支部队,只要发生特殊情况,部署在伊犁河谷东段的共和国军队能够在2分钟之内为警卫部队提供支援。更重要的是,护送队伍里面还有几名资深军医与一辆装载了野战医疗设备的卡车。可以说,整个护送工作万无一失,哪怕杜达耶夫突发心脏病,也能让他安全到达阿拉木图。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杜达耶夫回国的事情并未及时公布。
当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乘坐共和国外交专机返回阿斯塔纳的杰里连科。
这位跟随杜达耶夫流亡到共和国的前国防部长在当地时间12点30分到达,并且在半个小时后与阿卡耶夫少将一同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接管军事管制委员会。直到此时,军事政变最重要的一步才算迈了出去。不管怎么说,阿卡耶夫是军人,而国际社会绝对不会承认由军人把持的临时政府,更不会承认由军人组建的军事管制委员会。杰里连科就不同了,作为前国防部长,在杜达耶夫的合法性没有遭到质疑的情况下,他的身份自然不会遭到质疑,而他代表杜达耶夫行使国家管理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正是如此,当天下午,共和国率先承认了杜达耶夫临时政权。
在共和国表态之后不到半个小时,集约集团轮值主席、朝鲜特使金正南就在广州集约集团总部所在地宣布,集约集团承认杜达耶夫政权为啥萨克斯坦的唯一合法政权,并且正式接受杜达耶夫当局的入盟请求。
随后的2个小时之内,集约集团所有成员国陆续宣布承认杜达耶夫政权。
这个速度,(W//RS/HU)不可以用不快来形容。
要知道,如果走正常外交程序的话,怎么也得花上24小时,而共和国等集约集团成员国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做完了这么多工作,除非这些政府的行政效率高得惊人,不然就是早有准备。
问题是,得到集约集团承认,并不等于得到国际社会认同。
不管怎么说,集约集团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国家集团,还不能代表整个国际社会。
正是如此,俄罗斯总统契力亚科夫在莫斯科时间当天中午,也就是金正南宣布承认杜达耶夫政权之后不到1小时就公开表示,俄罗斯绝不承认政变政权,更不会承认一个被他国政权暗中操控的傀儡总统。
虽然契力亚科夫没有提到俄罗斯会不会采取行动,但是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认为,俄总统的这一表态是在给共和国当局打预防针,以免共和国当局对俄军的突然行动做出过激反应,导致局势变得对俄罗斯不利。
问题是,在决心有所为的情况下,俄军的任何行动都会使共和国当局做出过激反应。
契力亚科夫发表声明后,半岛电视台就对局势做了全面分析。当然,这家阿拉伯电视台的报道中,最引人瞩目的还不是那些局势分析,毕竟局势是个什么样子,大部分观众心里都有数。真正让人感兴趣的,还是这家电视台透露出来的一些重耍信息。比如在契力亚科夫表态的时候,俄罗斯乌拉尔一高加索战区、西伯利亚战区与远东战区的主力部队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几支战略机动部队已经离开营地,正在开往最近的空军基地。也就是说,俄罗斯当局已经做出了军事干预的决策,俄军很快就会跨过边境线,像一年多前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镇压哈萨克斯坦的军事政变。
问题是,一年多前的军事政变是俄罗斯当局自编自导自演,而这次却不一样了。
半岛电视台抖出俄军底细之后,离事发地区十万八千里,看上去与军事政变没有任何关系的NBC不甘示弱的报道了共和国军队的部署情况,宣称部署在共和国东北与西北地区的地面部队早已进入战备状态,共和国空军还派出了更多的防空战斗机部队,就连部分战略轰炸机也已升空。
这番报道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共和国也早就预谋。
当然,报道有先后,将半岛电视台与NBC的报道结合起来很容易让人认为,因为俄罗斯提高了军事警戒的级别,作为俄罗斯的邻国,而且是最有可能遭受威胁的邻国,共和国当局顺理成章的提高了警戒级别。
到这里,事情还没完结。
同样与这起事件没有多大关系的欧洲电视台也在NBC发言后不失时机的跟进,而其第一批重点新闻几乎都在帮共和国说话。比如法新社在报道相关新闻的时候就提到,共和国当局并未向西北与东北地区增兵,只是适当提高了相邻地区卫戍部队的戒备级别。按照这个意思,共和国并没有出兵哈萨克斯坦的意思。报道第二批重点新闻的时候,欧洲新闻媒体同时把视线转了回来,宣称面向欧洲大陆的俄军也提高了警戒级别,部分主力野战部队甚至离开营地,进入了战斗状态。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军事动员不是仅仅针对哈萨克斯坦,而是针对所有方向。虽然在随后的评论中,部分评论员认为,俄罗斯适当提高军事警戒级别,也是出于本土安全考虑,对欧洲国家并无恶意,但是这些评论员都有意无意的提到了一点,即俄罗斯绝对不是共和国的对手,哪怕能够抢先进入哈萨克斯坦,也很有可能被强大的共和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为了防止本土遭到袭击,俄罗斯当局很有可能绑架欧洲,以欧洲的战略安全为要挟,迫使共和国当局让步退缩。这么一说,欧洲的群情民愤就可想而知了,而欧洲各国政府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舆论斗争很重要,却不至于完全改变局面。
就在几方与哈萨克斯坦军事政变没有多大关系的新闻媒体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局势正在恶化。
傍晚左右,从卡拉干达出发的哈军第2装甲师的前锋到达阿斯塔纳南郊,并且与驻守该地的第1步兵师、即发动政变的首都卫戍部队的1个步兵连交火。虽然战斗很短暂,攻击未果之后,军心不稳的第2装甲师前锋部队停止了进攻,并且主动后退数公里,与第1步兵师脱离接触,但是这场战斗意味着,军事政变绝对不会草草收场,而且受托斯托耶夫斯基被处决影响,那些原本忠于他的哈军失去了效忠对象,在局势明朗之前,肯定不会尽全力攻打阿斯塔纳。说得再直接一点,只要杜达耶夫在阿拉木图占稳脚跟,阿斯塔纳的临时政府开始正常运转,一道赦免令就能让几个回京勤王的将军放弃抵抗。再想得深入一点,如果俄罗斯再不当机立断的采取行动,肯定会彻底失去哈萨克斯坦。
对俄罗斯来说,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出兵干预,而且得立即出兵干预。
此时,夜色已经降临,受军事管制影响,之前被称为“中亚不夜城”的阿斯塔纳因为是一座新建城市,没有工农业基础,所以阿斯塔纳除了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之外,还效仿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以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而且是中亚地区唯一赌博合法的城市风光不再,除了街头岗哨与巡逻车队的灯光之外,整座城市都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