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1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前面已经提到,9艘战舰的拦截能力不足以对付上千枚导弹。
关键就在这里。
因为交战速度太快,远远超过了人的反应与判断速度,所以在确定遭到攻击,也就是战舰进入防空作战状态,并且用导弹进行了拦截之后,如果确定没有能够摧毁所有来袭的反舰导弹,而且战舰的末端拦截系统不足以拦截全部导弹,战舰的火控系统就会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充电,并且在末端拦截系统与来袭导弹交战之后处于随时待发状态。也就是说,舰队指挥官必须在末端拦截系统启动之前做出是否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决定。准确的说,是否决使用决策。如果指挥官没有在这个时候做出否决决定,火控系统就会在确定战舰将遭到导弹攻击的情况下启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因为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所以留给指挥官的决策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
显然,这么点时间根本不够用。
千钧一发之际,任何舰队指挥官与舰长都会将使用强制电碰干扰系统的决策权交给反应速度快得多的火控计算机。
虽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会导致战舰的大部分电子系统彻底瘫痪,让舰队在接下来的数分钟内丧失防空作战能力,甚至让舰队彻底丧失作战能力,但是任何一支舰队都拥有数套到数十套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能够连续抵抗数次到数十次攻击,所以在使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之后,舰队并没完全丧失防御能力。
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也会相互干扰。
也就是说,在连续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时候,总有一点间隔时间,或者说是系统准备时间。更重要的是,随着连续使用次数增加,系统准备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特别是在每次都只有最短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反应速度将越来越慢。
这是一个致命的,而且无法通过技术加以弥补的缺陷。
可以说,这也是打垮美国舰队的关键!
第138章 极速狂飚
顶住第一轮导弹攻击之后,位于舰队最西面的那艘多用途驱逐舰率先启动雷达。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作用半径在30公里左右,距离越远,受到的影响就越小,而第一批导弹是从东面飞来的,所以由位于舰队最东面的战舰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而位于舰队最西面的战舰受到的影响最小。
“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没有任何喘息机会,第二批导弹接踵而来。
更重要的是,这批导弹是从南面飞来的。
驱逐舰上的雷达仅用2秒钟就对来袭的导弹扫描了20次,计算出了导弹群的方位、距离、速度、高度、数量等等重要参数,随后又用了2秒钟,把这些重要的数据发送给了舰队里的其他战舰。
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分享战场信息了。
就算在之前的战斗中没有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舰队的电子设备、特别是引导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没有瘫痪,因为刚刚以最大能力拦截了第一批导弹,所以舰队里各艘战舰上剩余的防空导弹根本无法拦截第二批导弹。
更重要的是,第二批导弹被发现的时候,距离舰队不到60公里,留给舰队的反应时间只有10多秒,根本来不及组织防空作战。面对这样的攻击,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作用范围在30公里左右,超过了舰队防空作战时的活动范围,所以按照美国海军的作战守则,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发现、谁负责”。也就是说,由发现导弹的战舰引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将战场信息发送给其他战舰,仅仅是为了让其战舰做好准备。
问题是,在10来秒的时间内,其他战舰能够做好准备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舰队刚刚顶住了一轮攻击,位于最东面的驱逐舰启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在第二批导弹到达的时候,舰队东面的战舰还在检查电子系统,有些战舰的火控系统甚至没有联接到战术信息共享平台上,也就无法获得其他战舰提供的战场信息,也就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强制电磁干扰。
当然,负责舰队防空的那艘驱逐舰不会因此不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
控制驱逐舰的不是舰长、也不是战舰上的其他军官,而是一台具有初级人工智能的火控计算机。这台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除了能够对程序进行分析之外,还能对获取的战场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当时战舰上的雷达发现了大约200个具有威胁的空中目标,火控计算机据此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舰队剩余的防空反导能力不足以击落全部反舰导弹,3艘航母均将遭到重创。根据这个结论,火控计算机就能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序启动战舰上的强制电磁干扰系统。
当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也不是万能的。
印度战争期间,共和国空军与海军就用行动证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存在缺陷,采用适当的办法就能削弱其影响力。在众多的办法中,提高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出现之后,世界各国的新一代反舰导弹都采用了对抗措施。除了某些采用闭路制导系统的反舰导弹之外,最常用的应对措施就是一种被称为“锁止系统”的非常简单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在遇到强制电磁干扰的时候启动某种类似于机械锁的装置,锁定导弹的控制翼面,让导弹以受到干扰前的状态完成最后阶段的飞行。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导弹变成了一枚普通炮弹。为了提高命中率,采用“锁止系统”的导弹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快的末段飞行速度,二是直来直去的末段攻击弹道。
随着反舰导弹的最快飞行速度由21世纪初的3马赫提高到10年代初的5马赫、20年代初的6马赫、20年代末的8马赫、30年代初的10马赫、直到现在的20马赫,速度不再是反舰导弹的性能瓶颈,反而成为了反舰导弹的一大特色。
谁都知道,反舰导弹的速度越快,对战舰的威胁越大。
如果反舰导弹的速度达到了20马赫,即海平面速度相当于每秒6800米,即便遇到了敌人的强制电磁干扰,在“锁止系统”的帮助下,对战舰的命中率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非制导弹药。这不是简单的推测,而是依靠实际数据的计算结果。对飞行速度高达每秒6800米的导弹来说只需要4。4秒就能飞出30公里,而对航速为45节的大型水面战舰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概能够航行100米。10万吨的超级航母的舰长超过300米,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的舰长也在200米左右,即便考虑到导弹的入射角(导弹飞行弹道与战舰航行方向的夹角)不可能为90度,一般在30度到60度之间,攻击航母最多只需要3枚导弹,攻击巡洋舰等大型战舰则最多只需要4枚导弹。以非制导弹药的标准计算,25%到30%的命中率已经非常惊人了。
当然,要让导弹在海面上空的飞行速度达到20马赫,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别说有没有充足的动力装置,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导弹弹体与空气摩擦将产生上万摄氏度的高温,足以融化或者烧毁任何材料。因为反舰导弹需要长时间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就算仿照空天飞和与宇宙飞船,在外表面涂上一层绝热涂料都没有用。可以说,直到32世纪为年代末,反舰导弹的速度才达到30马赫。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高速飞行产生的超高温度。当然,导弹的动力系统也是个问题,物体在大气层中飞行时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速度提高一倍,阻力就提高4倍。将导弹的飞行速度从2马赫提高到20马赫,所需要的推力就需要提高100倍。在动力系统的体积与质量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将推力提高100倍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速度与高温是两个相生相随的问题。
问题是,在2035年之前,还没有人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解决。
直到2035年之后,也就是速度高达10马赫的反舰导弹在实战中大显威力之后,共和国与美国的导弹工程师才着力突破“20倍音速障碍”。当时,共和国与美国的工程师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让导弹与空气隔绝。
事实上,这也不是什么创意。
早在21世纪初,俄罗斯的“风暴”鱼雷就采用了超空泡技术。而“超空泡技术”就是让鱼雷与水隔绝,从而彻底消除海水产生的阻力,将鱼雷的最大速度由70节提高到200节(相当于每秒100米)。与之相比,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要想飞得更快,也得采用类似的方法。
理论不复杂,实施起来却非常复杂。
在海水中,可以用高压空气吹开海水。相对于海水,空气的密度低得多,产生的阻力也就小得多。对于速度仅有200节的鱼雷来说,空气产生的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大气层中,要让导弹与空气隔绝,就得在导弹与空气间制造出一层真空。制造真空并不难,问题是真空在大气层中是无法自然存在的,也就无法长久保存下去。加上真空产生的负压,反而会降低导弹的飞行速度。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容易实现。
原理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用电磁场的排斥效应。首先将导弹周围的空气离子化,即让空气中的分子成为带电离子,而且是同一性质的带电离子,然后使导弹的弹体带同样性质的电荷,只要电场足够强大,就能利用电场排斥作用将带电的空气离子排开,在导弹外表面制造出一层真空。
要想将这一理论变成现实,最大的问题就是获得足够强大的电磁场。
以C…666A型导弹为例,在弹重为1250千克的情况下,导弹在距离目标135公里的时候开始加速冲刺。末段弹道飞行时间为20秒,所需电能超过14GJ,相当于250千克16级复合蓄电池充满电时所含有的电能。对于1枚质量为1250千克的反舰导弹来说,肯定无法携带250千克复合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