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459章

帝国风云-第459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月二十七日,配属给第二舰队的五艘舰队航母、以及配套战舰到达新加坡。

在此之前,原本隶属于第二舰队的“唐玄宗”号已经返回本土,进行服役之后的第一次大修。

也就是说,当时第二舰队总共有六艘舰队航母,即“唐高祖”号、“唐中宗”号、“宋太祖”号、“宋太宗”号、“明太祖”号与“明成祖”号。这六艘舰队航母分别编在两支战斗舰队里面,每支各有三艘舰队航母。

经过太平洋战争的洗礼,中国海军在航母战斗群的编制上已经很有心得了。

如果舰队需要执行制海作战任务,那么一支航母战斗群里最多只能有三艘舰队航母,再多的话就会造成指挥混乱。如果执行的是支援任务,哪怕有再多的舰队航母,也至少应该组成两支航母战斗群,以便两支战斗群轮换上阵,从而确保获得足够的补给,提高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当然,对李向龙与卓宇凡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在击败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二印度洋舰队之后,卓宇凡正式升任战斗舰队指挥官,直接指挥第21舰队。因为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李向龙在担任了战区司令官与战区舰队司令官的同时,还兼任第72舰队司令官。名义上,是由李向龙指挥舰队作战,实际上的指挥官则是卓宇凡。

主要就是,李向龙还得负责战区司令部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这就是,撤退到梁赞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在被德军全面包围了近一个月之后,最终向德军投降,即红俄正式宣布投降。

在此之前,德军已经攻占了莫斯科与列宁格勒。

在坚持了三年零一个月之后,这个世界上幅员最为广阔的国家终于倒下了。德军开进梁赞的时候,守卫该城的俄军已经断粮半个月,很多俄军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根本不可能与德军作战。有趣的是,在布尔什维克中央政府办公大楼的地下室里,德军找到了数百吨食物,其中还有不少伏特加与鱼子酱,而布尔什维克政权的领导人根本就没饿肚皮,在投降的时候简况状况都非常良好。

当然,不管怎么说,红俄战败了。

显然,最高兴的是德皇威廉二世。

在收到红俄投降的消息后,威廉二世就当即表示,他要去克里姆林宫,在那里接受俄国领导人投降。这给德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因为克里姆林宫在战斗中遭到严重破坏,当时已经成为德军的前线医院。

为了让德皇去克里姆林宫参加红俄的投降签字仪式,德军耗费了大量财力,把这座昔日沙皇的皇宫修缮一新,甚至搜罗了一批俄国的工匠与艺术家,按照原来的模样重新装饰了这座宏伟的宫殿。

要知道,威廉二世上次去克里姆林宫,还是三十多年前,当时他还是皇储。

对中德来说,红俄战败依然是天大的好事。要知道,这意味这两国用来对付红俄的上千万兵力都能用到其他地方去了。

只是,对李向龙来说,这未必是好事。

当天晚上,李向龙就收到了冯承乾发来的命令,让他暂时搁置进攻行动,等待海军司令部下达的新命令。

李向龙非常清楚,红俄战败,肯定要对总体战略做出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理由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当时,还有人认为,英军将从南亚撤退,因此可以兵不刃血的拿下斯里兰卡,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占印度,但是李向龙并不这么看。

说白了,红俄战败,让美英退无可退,英军不但不会主动退却,还会死守到底。

第三百五十章 俄国的结局

红俄战败,最受影响的当然是美国与英国。{http:



友上传更新}

收到消息后,罗斯福立即跟丘吉尔通了紧急电话,两人商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各自去召开紧急会议。

显然,当时两人都没有想到红俄会在这个时候战败。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红俄战败前两天,红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还给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宣称俄军还能坚持半年以上,只要进入冬季,就有望坚持到一九四四年。有趣的是,斯大林还明确提出,美英必须在冬季为红俄提供更有力的援助,甚至得考虑直接出兵。

受此影响,罗斯福与丘吉尔都抱有一丝幻想。

当然,两人都知道,红俄坚持到冬季到来的希望极为渺茫。

别忘了,当时美英都派了军事顾问团前往红俄,因此对战局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并不会完全相信红俄领导人的话。

根据美国当局的记录,导致红俄战败的是内因。

当时,斯大林确实下达了死守梁赞的命令,并且授权各级部队的政委,有权枪决作战不力的官兵。此外,斯大林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督战部队,四处巡查前线部队的状况,并且有极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逮捕与枪决前线指挥官。这种高压政策,根本没有起到正面效果。

要知道,梁赞已经被德军包围,方圆数百公里内根本没有援军,离得最近的一支俄军远在乌拉尔山西面的彼尔姆。在斯大林下令死守的时候,梁赞的俄军几乎弹尽粮绝,很多部队好几天都没有分配到粮食。

更要命的是,在七月二十日,斯大林派人把他的亲人送出了梁赞。

为此,还导致一个团的俄军官兵伤亡大半。

当时,德军还加强了策反宣传,即早在一九四二年。斯大林就把他的女儿送往美国,其大部分直系亲人都出国了。

这些加在一起,对俄军的士气产生了毁灭性打击。

更重要的是。俄军已经无法战斗,而斯大林下达的死守命令,无疑是让俄军官兵去做无畏的牺牲。

也就是说,当时梁赞守军中已经出现了兵变的征兆。

根据被俘的俄军军官交代。1(1)在七月初,就有人策划发起兵变,通过军事政变让斯大林下台,然后由临时政府与德军进行停战谈判,争取达成一个对俄国较为有利的停战条件。从而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到七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参与策划兵变的军官已经超过一千人,控制了梁赞的大部分守军。只是,当时直接护卫斯大林的元首卫队还没有被策反,因此兵变一直没有发起。

虽然在投降的时候,斯大林就已自杀身亡,他身边的亲近人物也多死于非命,因此并不清楚在决定投降之前。斯大林是否知道梁赞守军已经策划发起军事政变。但是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促使斯大林在二十七日做出投降决定的,正是这起还没有爆发的军事政变,即在得知主要部队已经准备发起兵变之后,斯大林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了,结果就做出了向德军投降的决定。

当然。关于斯大林的死,有很多种说法。

有的人认为。他是在逃出梁赞途中被德军的轰炸机炸死的,即斯大林并没有打算成为德军的战俘。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落入德军手中,不但会因为战争罪被判处死刑,而且在此之前还将遭到公开审判。显然,对于这位统治了红俄二十多年的独裁者来说,被送上审判台是最大的耻辱。

还有的人认为,斯大林是在去向德军投降的时候,被一伙兵变的俄军打死的。这种说法也有依据,即斯大林非常清楚,在他下达了投降命令之后,那些策划兵变的军人肯定不会放过他,而且主张死战到底的军人也不会放过他,因此他的人生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只有去德军阵营,他才有活命的希望。

最离奇的一种传闻是斯大林没有死,也没有在逃亡路上自杀,当时找到的尸体只是他的一个替身。在德军开进梁赞之前,斯大林就逃了出去,而且伪装成普通人逃离了俄国,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搭上了一艘美军潜艇,最终逃到美国,随后又设法逃到了拉丁美洲,在战后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对于这种传闻,最大的依据就是,红俄在战前的巨额海外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不翼而飞,而所有疑点都指向了一个叫约瑟夫彼得诺维奇的俄国人,而在红俄的所有资料中,都查不到这个人。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化名,而对红俄海外资产了如指掌的只有斯大林。更重要的是,红俄的海外资产大多集中在美国,主要就是在战前,西方阵营只有美国与红俄的关系较为密切,英法等国都对红俄抱敌视态度,因此红俄的海外投资基本上都在美国。

显然只有斯大林逃到了美国,才能够用化名拿走红俄的海外资产。

当然,斯大林死没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红俄已经彻底战败了。

虽然战斗并没有因为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权倒塌而结束,直到一九四四年初,最后一股俄军才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被德军歼灭,而俄军的零星抵抗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但是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中德军队都可以松口气了。

八月一日,德皇到达莫斯科。

当天,威廉二世就授权德军总参谋长曼斯坦因元帅接受了俄军投降,并且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投降签字仪式。

显然,德皇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俄国正式投降。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把俄国当成头号劲敌,而俄国也是唯一能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构成直接威胁的欧洲大陆国家,一度还骑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头上,更是唯一攻击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国家。

可以说,在欧洲大陆上,只容得下一个强国。

在战胜了法国、击败了俄国、驯服了意大利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大陆上已经没有劲敌了。

当然,麻烦事还没有到来呢。

在俄国战败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德是否要瓜分俄国。

严格说来,这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没有能力侵吞俄国,也就谈不上瓜分俄国。

早在一九四二年,中德就在战后处置俄国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中德都不会谋求侵吞除了在过去一百年间被俄国霸占的土地之外的领土,也不谋求肢解俄国,而应该让俄国保持完整状态。

道理也很简单,俄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