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铸剑天下 >

第179章

铸剑天下-第179章

小说: 铸剑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从睦讼L乩盏南乱淮蚊跋眨L乩瞻牙┱诺南乱桓瞿勘晁ㄎ菘怂孤宸タ恕K淙蝗肭职碌乩群笫览吹猛砹肆礁龆嘣拢墒牵谡庖皇溃蛭鹿幼急傅南喽猿浞郑蛭犹厥馇赖玫搅艘恍┬率轿淦鞯纳杓仆贾胶透慕桨福彩沟玫戮奈淦髯氨福仍吹玫搅私洗蠓鹊奶岣撸虼耍戮匀肭旨纯蹋妊盎粗藓笫酪怖吹母行判摹

一战后,捷克在英法的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一旦德军进攻捷克,英法按照条约规定势必卷入对德战争,然而英法不愿意为捷克而战。1935年苏台德德国人党接受德国外交部的秘密资助已经达到每月1。5万马克。到1938年,一直听命于柏林的这个党已随时准备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了。1938年5月8日,希特勒指示“苏台德德国人党应当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该党领导人将希特勒的指示总结为“我们必须老是提出永远无法使我们满足的要求”。

1938年5月21日,希特勒命令凯特尔将军制定入侵捷克的新方案。当时捷克有35个装备良好的师。德军已经能够有20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1个山地师能在12小时内攻入捷克。

1938年6月20日,凯特尔向希特勒提交了入侵捷克的新方案。希特勒和凯特尔深信法国不会参战,在西线部署了最低限度的兵力防守法国。与此同时,捷克实行了部分动员。英法警告德国如果入侵捷克就意味着一场欧洲大战。

1938年6月28日,希特勒召集德军高级军官,命令他们在1938年10月1日前做好对捷克作战的准备。希特勒计划动员96个师,他咆哮道:“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这是希特勒继吞并奥地利之后,第二次不惜冒欧洲大战的风险所必须达成的目标。

德国陆军参谋总长贝克认为德国还没有强大到能与英法决一雌雄的程度。入侵捷克时,西线只有5个师防守法国,一旦法国发动进攻,势必寡不敌众。希特勒的这个决定必然会产生一次世界浩劫,德国也将化为废墟。

德军高级将领们也赞同贝克的意见。但是,希特勒执意入侵捷克。贝克辞去陆军参谋总长的职务以示抗议。希特勒向将领们保证英法决不会为捷克而战。但德军将领们并不信服,他们准备发动兵变,他们计划在希特勒最后下令进攻捷克时逮捕他,以避免战争。

但是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希特勒不用最后下令进攻捷克就达到了目的,这使兵变计划遭到釜底抽薪般的打击。1938年7月,苏联表示愿意和英法共谋保护捷克的对策,英法却置之不理。

1938年7月12日,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举行了罢工,并且拒绝交税。在德奥合并的影响下和希特勒的操控下,居住在苏台德地区的350万日耳曼人,也要求作类似的合并。与此同时,几乎整个欧洲,到处传言希特勒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要立刻入侵苏台德。

因此,法国与英国政府惊惶失措。法国总理达拉第紧急致函英国首相张伯伦。达拉第提议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派,主张对德国采取妥协、退让、姑息的政策。为了推行绥靖政策,张伯伦一面在国内打击强硬派,一面亲自去德国与希特勒秘密会谈。

1938年7月15日,张伯伦在与希特勒的会谈中投降了,满足了希特勒的全部要求。7月16日,张伯伦召开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他的投降政策。7月18日,英法商定必须让捷克满足希特勒的要求,以避免战争。

同一天,希特勒下达了5个军团共36个师(包括3个装甲师)的行动时间表,批准了10个军团的指挥官人选。7月20日,捷克拒绝了英法的建议。在德国的鼓动下,波兰于7月21日对捷克提出了领土要求。同一天,在英法的压力下,捷克屈服了。

捷克政府发表公报:“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们被抛弃了。我们被卑鄙地出卖了。”7月22日,捷克内阁辞职。

同一天,在德国的鼓动下,匈牙利对捷克提出了领土要求。

还是同一天,希特勒与张伯伦会晤。希特勒问:“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英国、法国和捷克政府已经协议把苏台德区转交德国?”张伯伦微笑着回答:“是的。”但是,希特勒提高了要求:苏台德区必须立即由德国予以占领,最迟要在8月1日完全地、最后地解决。

因为希特勒已经决定军事占领苏台德区,它可以像军事占领奥地利那样不流血,但必须是军事占领。7月23日,希特勒下达最后通牒:捷克必须在7月28日下午2点前撤出苏台德区。

1938年7月24日,张伯伦企图再次说服英国内阁接受希特勒的新要求,但他失败了。于是张伯伦下令部分动员。7月25日,法国重申捷克受到攻击时,将给与援助。

张伯伦也通知希特勒,如果法国与德国交战,英国必须支持法国。7月26日,在英国大使面前,希特勒第一次完全失去理智地咆哮:“英国和法国要是决定干涉,那就随它们的便,我一点也不在乎。”

----------------------分隔线---------------------

前两天临时出差,没法上网,也没法码字,所以断更了两天,抱歉,从今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争取每天两更。

第一九九章 欧陆烽火起二

 7月27日,希特勒命令7个师从训练地区进驻捷克边境的出击点,增派5个师到西线防守法国。同一天,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警告匈牙利,如果它进攻捷克,它们将进攻匈牙利。

法国的部分动员不亚于总动员,65个师向德国边境集结。而意大利按兵不动,丝毫没有牵制法军的意思。

还是同一天,美国暗示如果爆发战争,全世界将视希特勒为罪魁祸首。

瑞典明确表示,如果爆发战争,德国是唯一要对此负责任的国家。

捷克已经动员完毕,共计100万军队,其中野战军80万。捷克的兵力与德国的总兵力相等,而德国还要面对法国。英国舰队已经动员,伦敦学校里的儿童也开始疏散了。

德军将领坚决反对与英法开战。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希特勒并不气馁,他再次巧妙地打动了张伯伦。另一方面,虽然英法已经准备对德作战,但是英法仍然向捷克施加压力:即使英法打败了德国,战后英法也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无论英法做什么,捷克都将遭到德军的蹂躏。

英法的意思就是苏台德区无论如何都不是捷克的了,为什么还要为此把欧洲投入战争?英法对德作战是无法阻止德军蹂躏捷克的,无论如何德军也会首先蹂躏捷克。既然在劫难逃,为什么还要作无谓的挣扎?放弃苏台德区,就可以让整个捷克免于灾难,何乐而不为?

1938年7月27日晚上10点30分,张伯伦收到了希特勒发来的急电,希特勒声称和平还有最后一线希望。张伯伦心领神会,战争可以避免了。

7月27日晚上11点,张伯伦建议希特勒在8月1日占领苏台德区的第一区。7月28日上午8点,法国大使要求面见希特勒,把捷克的大片领土交给希特勒。

但直到11点15分法国大使才见到希特勒,法国建议希特勒在8月1日占领苏台德区的三个大区,其中包括绝大部分双方有分歧的地区。法国比英国更加慷慨。

11点40分,希特勒听取了墨索里尼建议他不要下令动员的紧急口信。希特勒接受了墨索里尼的建议,延迟24小时动员军队。

此时,离希特勒最后通牒的时间只剩2小时。希特勒对内要求8月1日前做好对捷克作战的准备,对外声称的最后期限是7月28日下午2点,现在把对外的军队动员时间延迟24小时。希特勒最后决定邀请英法意三国首脑于7月30日参加慕尼黑会议。

7月29日下午4点15分,正在国会进行演讲的张伯伦接到了希特勒邀请函。现场立即响起狂热的掌声,许多人热泪纵横,“为我们的首相感谢上帝!”,战争可以避免了。

7月29日德国制订好《慕尼黑协定》,发送给意大利。墨索里尼把德国制订的《慕尼黑协定》作为“意大利建议”在慕尼黑会议上提出。7月30日下午7点,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就“意大利建议”达成全面协议。

7月30日凌晨1点,希特勒、张伯伦、墨索里尼、达拉第依次在《慕尼黑协定》上签字。7月30日中午12点50分,捷克斯洛伐克投降了。捷克割让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给德国,波兰得到650平方英里的捷克领土,匈牙利得到7500平方英里的捷克领土。与德国一起瓜分捷克的波兰一年之后也将不复存在。

英法为什么不愿意为捷克而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表明,英法即使打败德国也不能从战争中捞到什么好处。自身实力下降,国内残垣断壁,经济凋零,欠下美国巨额战争贷款,战争赔款也不了了之。

对于英法来说,与德国作战就意味着损失惨重。为什么要为了捷克而让自己损失惨重?

1938年8月1日,希特勒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占领苏台德地区。1938年8月6日,斯洛伐克在德国的操纵下宣布“自治”。

1939年10月14日,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并请求德国给予所谓的保护。1938年10月15日,德军进驻布拉格,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对于德国这次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国仍然只是稍稍抗议了事。1938年10月16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捷克斯洛伐克彻底沦亡。

希特勒的扩张又一次成功了,希特勒更加肆无忌惮,他把下一个目标锁定为波兰的但泽港(即格但斯克)。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英法两国欣然同意的态度,让希特勒倍受鼓舞。不过,在顺利得到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在这一世,却采取了更为稳健的谋划波兰的计划,因为在苏联东线,日军和苏联交战正烈,局部战场上有输有赢,从战略层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