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天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析了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军队虽然各级军官均能殊死作战,却还没法打赢日军的深层次政治和军事原因。
也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内部存在的种种无法弥补的严重矛盾和缺陷。
主席还敦促国民党军队接受解放军全面整编书中还大量列举了原国民党将军在解放军序列中的辉煌战绩。
在华北会战中,张学良、宋哲元、杨虎城等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指挥和率领部队,在对日作战中,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五三集团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和第五三二师张自忠将军,在张家口地区率领一个师的部队,与数倍于自己的日军三个师团的主力部队做殊死搏斗,坚守了张家口三天三夜,虽然身负重伤,却坚持在一线阵地,以身作则,坚持作战,一直坚守到解放军对这部分日军顺利完成包围,最终为解放军全歼这部分日军立下赫赫战功。
原国民党军团级将领胡琏、周志道,在加入解放军序列中后,表现出了较强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已经升迁为解放军主力师师长,在这次淞沪会战围歼日军第十军的战斗中,胡琏和周志道各自率领部队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解放军顺利围歼日军第十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主席断言,国民党当前已经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党,已经不可能指挥自己的部队完成抗日战争,哪怕是局部抗战这样的中华民族当前最重要的民族大业。
国民党将士们只有加入解放军序列,接受解放军的全面整编和整体改造,才能够重新焕发出青春。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我军有义务、有决心、有能力完成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改编。
使得中华民族能够拥有一支统一、强大、战无不胜的国家力量。
只有这样一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强大力量,才能够完成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其他一切敢于侵略我国的侵略者的任务,有效保护国家领土安全和完成的伟业。
因此,主席敦促在各地的国民党军队主动接受我党、我军的全面改编。同时敦促国民党应该审时度势、及时实现改革、改组,以实行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而不要被历史所淘汰和抛弃。
主席的敦促国民党军队接受解放军全面整编书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革命风暴。
一方面,解放军强势介入上海地区的对日作战,并且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取得一举歼击日军一个主力军十二万人的辉煌胜利,同时还摧毁了日军在上海地区的海军和空军力量。
一扫这两个多月来,国民党发动淞沪会战后的颓势。这让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群情激昂。
另一方面,主席在书中为大家明确指出了中华民族强盛的方向和时机。
因此,这些天来,首先在共产党控制区爆发了声势好大的声援政府统一国家,全面整编国民党军队的游行集会。
接着,国民党统治区,也先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要求国民党全面接受共产党提出的改编军队、改革国民党政治的合理主张的游行示威。
同时,从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国民党统治区不少地方开始自动宣布脱离国民党的管辖,欢迎和加入共产党管辖地区。
不少国民党地方部队纷纷宣布起义或者投诚。
国民党内部也发生了剧烈的辩论和碰撞,国母宋庆龄等国民党进步力量,一再通电敦促国民党当局应该认清形势,抓住这次危机带来的巨大机遇,全面接受共产党的主张,放弃对国民党军队的控制,同时彻底改革国民党的组织,使得国民党真正回归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主、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中,成为一支在未来中国中真正起到参政议政作用的全新的政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而不是被继续走反动的立场,最终被历史扫到垃圾堆里。
从十月十一日开始,一直到十一月三十日为止,这一段时间内,华东大地上处于绝对的动荡期,各种思想和主张在持续碰撞着,当地的百姓也在紧张和期盼中度过一个个日夜。
等到十二月一日开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到十一月三十日,第一野战军已经全部控制了福建、浙江等地原国民党控制区,林帅亲率第一一集团军野战军直属部队近十二万多人进至浙北嘉兴湖州一带。开始配合第三野战军,对上海地区和南京地区形成了包围之势。
第二野战军也全面控制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安徽和苏北地区,刘伯承亲率第二一集团军和第二野战军直属部队分别从安徽江北的滁州和江南的马鞍山一线进逼南京,先头部队已经毕竟南京江北的浦口镇一带。
几路大军在进入国民党统治区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热烈欢迎解放军的到来。少有的部分武装力量,在解放军强大的攻击态势面前,纷纷明智地选择了放弃抵抗,就地接受改编。
这些天来,蒋介石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的东郊官邸,几乎不见任何外人。这些天中,自己几十年的奋斗历程,非常清晰地在自己眼前闪现。
往事如烟飘过,现实不堪入目。
蒋介石到现在为止,除了深深的失望和悲哀,几乎没有了任何想法。
自己在和共产党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已经一败涂地,没有了任何回旋余地,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从三五年冬天,那一场发生在皖南山区的小小战斗开始。
自从三五年冬天,王耀武的补充旅被皖南方志敏部全歼后,似乎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一个天才横空出世,在这个人面前,似乎任何抵抗都变得不堪一击,短短两年多时间内,近两百万国民党军队,似乎就败在这一个人的手中。
这让蒋介石在不甘心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无奈,难道这就是天意吗。为什么老天会生出寻淮洲这么个年轻人,居然拥有可以扭转乾坤的能力呢。
为什么这样的人才,不是属于自己这边,而是属于毛那边的呢。想着这些就让蒋介石几乎要发狂。
可是,在发狂又怎么样呢,事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自己有得如何来面对这样一种几乎无法让人承受的事实呢?
十二月一日上午,这些天一直闷在南京东郊官邸几乎没有见任何人的蒋介石终于面色惨白地出现在南京城总统府。
而这些天来,国民党内部大多数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准备全面接受共产党提出的主张,以保证国民党在中华大地上的合法存在,通过积极改革,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十二月一日,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以国民党三军总司令的身份发表对国民党军队发表训令。
命令所有的国民党军队从今天开始,有秩序的放弃一切对解放军的抵抗,全面接受解放军改编,同时电请共产党派遣人员前来南京会商对国民党军队的改编事宜,和改组国民党的具体事宜。
蒋介石同时还电令在淞沪地区正在和日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阵地顺利移交给解放军,然后根据和共产党协商的结果,部队后撤到指定地点,接受共产党的改编。
蒋介石在历史转折的最后时刻,还是表现出了一代历史伟人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的风范。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蒋介石的此番表白,将原本已经紧张到极点的大战气氛,迅速地缓解了下来。
当前,国民党在南京地区还有六万多正规军,在淞沪地区还有三十万正规军。
若是坚决抵抗,虽然解放军能够迅速彻底的坚决这部分顽军,可是,毕竟这都是中华儿女,若是自相残杀,是谁都不希望见到的,因此,蒋介石的这番表态,受到了全国各方势力的一致欢迎。
同一天,共产党安排周恩来代表中央和中华抗日民主政府前往南京和国民党进行改编国民党军队和改组国民党的具体会商。
周总理在重庆机场上发表了总要讲话,总理在讲话中盛赞了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进步人士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了正确和英明的决策。
同时盛赞了国民党从辛亥革命以来,对为中华进步作出的积极贡献。
总理同时还表示,国民党在蒋介石先生的领导下,在顺利完成改组和改革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一支中华民族的进步力量,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理的讲话,再次引起了各方人士的一支好评,各方认为,共产党表现出了一个大国执政党应有的风范和气度。
同时对共产党能够包容和原谅国民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犯下的错误,表示欣慰。
最后也为共产党能够肯定和接纳蒋介石先生继续作为国民党的领袖领导国民党的改革而表示钦佩。
就这样,几十年来,中华大地上两种政治力量的碰撞,在这一刻以独特的方式,做了一个了结。
中华民族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元。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就此走向了真正统一、强大、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第一八五章 淞沪大会战十四
周总理不愧是外交大师,十二月三日,周总理来到南京后,在和国民党人士交往和会谈的过程中,既没有表现盛气凌人的胜利者姿态,也没有可以的低调和做着的同情。
而是非常坦诚地和国民党各高层人员认真地探讨国民党这些年的得与失,并且带来了我党、我军非常合理详尽的整编方案,同时也带来了对国民党改革的真诚建议。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也彻底放低了姿态,亲自接待并且主持了和周总理的会谈。
经过了连续七天,三轮商谈,终于初步确定了关于国民党军队的整编方案,同时也大致商定了经过改革改组后的国民党在新的国家中如何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
首先是确定了整军方案,从十二月十日开始,国民党在淞沪前线的军队开始有秩序的撤退到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一线,接受共产党解放军的整编。
具体撤退事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