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第769章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769章

小说: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相比于上次,这一次以色列的劣势是如此明显,上一次的战争,因为欧洲和中国的胜利,导致了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而美国势力的退出,让以色列人成为了团团被包围的一处孤岛,虽然,名义上美国人仍然重视这阿拉伯世界内唯一的势力存在,但是,在中国和欧洲的制衡下,这种重视更多体现在道义上的声援而绝非力量的是支持。

现在的以色列早已经于之前完全不能相比,战争的失败让大面积的土地重新被送回到敌人的手里。失去了战略纵深的以色列,面对战争再次的到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步步为营,而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值得实施的好办法。

但是,为今也只能如此了,以色列要想存在,必然要战斗,而这种战斗的目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拖延时间,拖延敌人。联合国的决议发出,已经明确的指出了阿拉伯人的未来必然是被吞并,以色列人要想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获得别人的帮助,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阿拉伯人团结的脚步,拖延敌人,等待真正决定战争胜负势力的入场。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只有战争,如果让阿拉伯人轻易的吞并以色列,其结果必然是他们民族自信心的暴涨,随后则是整个阿拉伯地区势力的贯通。到那个时候,中东将会彻底被控制在阿拉伯人手里,而以色列,注定只能成为耶路撒冷的另外一段历史。

战斗,战斗!唯一的,必然的选择,总理基布兹知道,在这危急时刻,任何犹豫和拖延都是致命的。

※※※

沙特国王知道,自己将战争的首要目标选定为以色列显然是一个让所有人惊诧的决定,可是,在这个惊诧背后,却充满了阿拉伯人特有的苦楚和艰难。

虽然情报线上的胜利,让沙特得到了时间上足够的缓冲,可是,这只能保证战争之前的准备充分,却无法决定战争的胜负。而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想知道敌人做什么,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战争的第一目标才被确定为那个已经蛰伏了很久的以色列。

一个势力要想团结内部,所要做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更加强大的势力宣战,以外部的压力促成内部的团结,而一个势力在外敌环视的情况下要想自保,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一个比自己弱小的敌人宣战,以显示自己的强大。

这高超的战争智慧是从遥远的东方传来,并且一直被神秘的中国人所遵从。而对于沙特国王来说,这完全是值得借鉴的。

“或许,当初中国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发起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吧?”下达决定的同时,沙特国王如是想道。

※※※

总参再次通宵达旦的开着仿佛永远也开不完的会,会议室仍然是那个会议室,陈设也一如往常,甚至弥漫在周围人身上的烟雾也一样是瓦蓝瓦蓝的。所不同的是,与之前相比,这一次的会议似乎要热闹了很多,虽然,职业军人不代表是战争狂人,但是战争的开始总是让他们的热血为之沸腾。

“沙特人一定会打以色列人的,原因很简单,美国人的支持并不可能到达,而长期的倒美,已经彻底断绝了以色列人从欧盟那里获得帮助的可能。所以,虽然他们看似鲁莽的行动,却充满了智慧。”一名将领将自己的烟头重重按进已经装满了烟头的烟灰缸里,抬头看着众人说道。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现在我想我们要讨论的是,我们要如何应对。”看着同僚,另外一名将领急迫的追问道。

“这就是我们开会的主题,大家也都别急,时间我们还有一些,所有,有些问题要慎重考虑。”坐在会议桌中间的丁文彦对着众人摆了摆手,神态平和的说道。

“参谋长,要我说,我们该继续牵制欧盟,让阿拉伯趁机做大,至少现在看来,他们完成吞并以色列的作战任务之后,目标一定会转向被包围的伊拉克的,到时候不容我们提醒,欧盟都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的。”一个年轻军官想了想,大声说道。

“那不如支持以色列,让阿拉伯做大我不同意,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抱着和欧盟相同的想法,所以,欧盟未必不是有着一样的目的,所以说,我们不如支持以色列,牵制住阿拉伯人。”另外一个人连忙出言反对道。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美国人?他们,是怎么想的?”听到众人七嘴八舌的争论这,丁文彦微微一笑,抽了口烟之后,淡淡的问道。

第十八章 开始并不一样

中东的战争历来与其他地区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差别,在一个狭窄地域进行一场激烈的生死对抗,注定是一种全攻全守的打法。阵地战在这里或许有作用,但是作用却是相对薄弱的。并且因为中东地区的地理特性所决定,国际上流行的先进的作战方式,在中东却成为例外。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以色列那种笨重的,注重防御,却不注重机动性的梅卡瓦坦克的诞生,或许,对于德国的虎,中国的99面前,这样的坦克只能成为笨拙的靶子,但是在中东地区,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是无敌的存在。

而这一次中东战争的再度打响,这样的模式势必因双方的重视和顾忌而再度上演。

机械外骨骼装甲的发明,让真正从立体重新走到平面,就如同弓箭的发明导致了密集步兵战阵的转向骑兵的集团冲锋,而火枪的发明导致了骑兵集团再次转为步兵的集群冲锋,而坦克的发明又再次让步兵冲锋的模式变成落后,而当空中打击的出现,又再次让坦克的集团冲锋遇见了自己的天敌。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方式,所不同的是,这种循环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就如同基因双螺旋,所以,可见,战争的模式是深刻印在人类的基因里面。

外骨骼装甲的发明,提升了单兵的作战素质,更多的武器携带,让他们的战斗灵活性空前强大,空中的打击和庞然大物般的坦克装甲车忽然发现他们遭遇到了天敌,那群身穿外骨骼装甲,携带着通用导弹和重型机枪的一群群机械人一般的家伙,成为了真正左右战争的力量。双方讨论战争胜负的时候,外骨骼装甲的配备以及熟练的操作者的数量,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目前看来,能制造这种看似简单,但是却价格高昂的战争武器的势力,只有中国,欧洲和美国,那么出现在双方阵地上的武器,也预示着,站在他们身后的到底是谁。情况因此变得简单而复杂起来,虽然外骨骼装甲应用于战争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但是为了保留最后的一点点秘密,双方似乎都在刻意的将这隐瞒起来。

隆隆的炮火和导弹的爆炸仍然是固定的开场白,作为战争的主动方,阿拉伯人完全没有任何试探的意思,对于他们来说,越早的结束战争,越早的打通阿拉伯与非洲之间的通道,越早的消灭以色列人,就能越早的准备,抵御其他势力的入侵。而对于以色列人来说,阿拉伯人古老的战术已经成为了固定不变的陈词滥调,所以在战斗开始的同时,已经将自己现有的军事力量广泛布置在以色列全境。对于以色列人来说,狭小的国土面积,让他们抵御阿拉伯人的进攻只能选择一种单一的方式,让每一寸国土变成了战场,这远非寸土必争,更绝非游击战以及阵地战,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焦土策略。

而对于阿拉伯人来说,要想迅速战胜以色列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寻找到以色列人的主力,完成歼灭。

双方的目的决定了战斗的方式,在阿拉伯人凶狂的打击着以色列人的各个战略要地的同时,以色列人也在筹划着完成他们一贯的,甚至已经成必备科目的针对性打击。双方显然都已经拟定了自己的对敌策略,而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逼出敌人最后的底牌,逼出幕后的势力。

战争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全面上演了,而在表面的激烈战争背后,是更加激烈的暗流涌动。

※※※

一架民航客机在万米高空平稳的飞行着,虽然此刻在云层下面的海面上,风暴正在肆虐着,但是在云层上面,飞机却难得的享受着充足的阳光和美丽的云海。虽然宽大的机身保证了足够的安全和舒适程度,但是飞机上,洲际飞行仍然上乘客表现出了极大的疲惫,幸好,美丽的空姐时刻用精美的小吃和微笑提醒着大家,多少让乘客能提起些许兴趣。

飞机的飞行目的地在雷达上直指向以色列,在自动驾驶仪的操纵下,飞机平稳的飞行着,因为战争的原因,飞机上的乘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美女更是少的可怜,这让驾驶的飞行员多少感到有点无聊,正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借着要咖啡的机会找空姐调下情的时候,驾驶台上,一个红色的小灯忽然急促的闪烁起来。

虽然已经有了几千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但是这个灯光仍然让飞行员一愣,他看了身边的副驾驶一眼,后者回了一个疑惑的眼神,而在他身后,机械师则仿佛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一般,仍然机械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管是什么,关了他吧,似乎并不影响我们的飞行。”机长看了看红灯,犹豫着刚要伸手去关闭,目光却愕然的停留在风挡玻璃前方那片虚空上。

没人知道他在那一刻到底想的是什么,一直到他的愕然持续了几秒钟之后才引来了副驾驶的关注。

“到底怎么了?”副驾驶疑惑的问道。

“上帝啊,我们完了。”机长目光仍然没有偏离前方,在木然的喃喃自语了一声之后,他的嘴巴开始逐渐增大,随后,一声凄厉的喊声从嘴巴里脱口而出。

副驾驶和机械师同时向前方看去,而他们看到的最后一幕是一枚巨大的导弹飞临风挡玻璃前面,而在导弹的身后,隐约可见一架战斗机。

晴朗的天空中,爆炸骤然响起,猛烈的火光一下子吞噬了巨大的航班,火光一闪之后瞬间湮灭,浓烟和飞机残片纷纷扬扬的散布在碧蓝的天空之中。在碎片掉落的过程中,一架黑色涂装的隐身战机从上方迅速掠过,随后一闪,投入到浓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