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第464章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464章

小说: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这看似稳妥的布置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可是,只有张曙光和丁文彦,这种以寻求决战的大兵团作战,显然要对朝鲜甚为有利。长期在中国战略思想熏陶下的朝鲜部队对于侧面迂回,分割包围等战略战术显然要比承袭美军零伤亡作战思想的韩国军队更加灵活和高明,而与对方比拼强项,显然是战争中并不该有的卤莽行为。不过此刻,对于韩国人来说,决战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网络上高明的煽动和宣传,已经将韩国政府推到了一个无法后退的绝境面前,任何领土的缺失都会成为让政府崩溃的导火索,韩国政府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从中国人的安排,与朝鲜军队进行决战。

“轰!”猛烈的爆炸让方圆三十米内成为生物的死地,152榴弹炮的爆炸威力虽然只有几十米的范围,但是震动却足以波及到百米范围内,听到头顶上那沉闷的爆炸声,众人的心刚刚落下,就在连长的催促下,冲出步兵坑向战壕方向跑去。

朝鲜军队不出意料的已经跑到只有四十五米远的地方,这些仿佛农民一般的家伙似乎完全不在乎被自己的炮弹波及,仅仅潜伏在距离战壕只有百米多的距离内,准备着在火力覆盖刚过的时候就发起冲锋。

显然,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是在第一军刚刚进入阵地时的话,恐怕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在刚刚冲到三十米的距离时,韩国军队阵地上的机枪已经迫不及待的响起,以密集队形冲锋的朝鲜军队,顿时如同装满了土豆的麻袋一般,轰然倒地。

此刻的战场上,似乎已经没发区分出高贵的韩国人和卑贱的朝鲜人了,似乎更无法区分出所谓的文明和野蛮,同样的朝鲜民族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可是那骨子里的野蛮却丝毫没有任何改变,在战争中,这一切更加体现的淋漓尽致。

伤俘成为战场上的累赘,每次进攻后,这些遗留在阵地前沿,于昏迷中呜咽的家伙们都会被优先射杀,对于这些与自己同根同源家伙,韩国士兵表现出了少有的冷淡,就如同他们在日军侵略中国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狐假虎威一般。

没人知道战斗什么时候停止的,就如同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的一样,当再次打退朝鲜军队的进攻后,第一军终于有空思考起自己目前的处境来。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讨论话题。

第八章 大国手段

朝鲜战争似乎成为了被人们刻意遗忘的角落,虽然战争在刚一开始,就进入到激烈的阶段,但是却很少有任何媒体将之详细公布出来,有的最多的不过是联大的呼吁,诸如冷静,克制,等等的呼喊,而实际上,却对战争没有任何帮助。在大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只能沦落为红十字会类的救助性质机构,至于真正的职能作用,早已经被大国之间的协议和默契所取代。

朝鲜和委内瑞拉似乎就成了这样的默契下的牺牲品,在美国,中国和欧盟三大势力之前达成的某种默契下,朝鲜和委内瑞拉最终被无辜的牵扯到了战乱之中。

美国人要做的很简单,大刀阔斧的将委内瑞拉占领,或者肢解成两个国家,或者干脆扶植一个傀儡政权。至于欧盟,则一步步稳妥的实行着东扩,对于他们来说,蚕食一个国家的方法,就是将他拉入集团内部。

至于中国——没人看的明白,眼看着自己眼皮底下的两个国家打的如火如荼,中国却仍然不温不火,老神在在的。仿佛半岛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战争,边境上也没有蜂拥的难民。

“中国充分尊重朝鲜人民的选择,中国认为,领导人的更迭是朝鲜人民的内政,是该由朝鲜人民自己做主,任何外部势力都不该插入和阻挠这一切发生,中国承诺,绝不干涉朝鲜的内政,同时对朝鲜仍然一如既往的支持,同时,中国也呼吁,朝鲜和韩国能坐下来谈一谈,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个基本的和平协议。”金永春坐在钓鱼台休息室内的柔软沙发上,心情却毛躁的如同长了草,在他耳边,仍然回荡着之前中国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那毫无营养的声明。

一贯以来,中国都是以一个老好人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可是,只有金永春自己知道,这个老好人背后有多么的阴险和恐怖。所谓的尊重选择,完全是忽视这个词的美化,至于不干涉内政,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任谁都知道,只要中国人停掉对朝鲜的援助,那么朝鲜随后面临的就将是饥荒和动荡。

而眼前,自己这个新的朝鲜政府领导人,也需要在就职依始,前往宗主国接受册封,对于朝鲜领导人来说,只有得到中国人的同意,他才算获得最终的认可。

低头看了看表,金永春却发现自己早上离开国宾馆的时候早将表放在房间,无奈中,他抬头向四周看了一圈,终于在休息室的墙壁上发现了挂钟,而此刻,挂钟的时针已经指向了三点。

整整两个小时的等待,丝毫没有任何结果,等来的不过是服务人员一次又一次的茶水,虽然杯子里的茶叶味道香浓的让人惊讶,不过喝到嘴里却仍然是淡淡的苦味。

“吱呀!”门忽然打开了,刚刚将杯子放大嘴边的金永春闻听,立刻将头转过去,满怀希望的开向来人。

“首长,请您到一号会议室。”来人是那个数次给自己换茶的服务员,不过此刻她却给自己带来一个除了茶叶以外的好消息。听到对方的话,金永春迫不及待的放下杯子站起身走出这个让他枯燥了两个小时的房间。

“最多一百辆坦克,2万支步枪!”接待金永春的外长似乎早已经洞悉了对方的来意,在金永春刚一坐下的时候,就立刻开口道。

“可是,外长先生,支援实在太少了,韩国方面有欧洲人做后盾,在武器的现代化程度上也和我们有着决定性的代差,仅仅靠现在这点支援,我想我们很难将敌人控制在三八线以外。”金永春觉得该表明一下自己的意思,至少要让中国人知道,他们一直在履行着守门的责任。

“我们已经派遣部队进驻中朝边界,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讨论的必要,至于支援问题,我可以向您保证,虽然目前的很少,但是这只是第一批,我们会在稍后的一段时间里,尽快组织第二,第三批装备,至于你们要求的飞机,以及导弹等,我们会酌情考虑列入第二第三批物资名单中。”外长对于金永春的暗示,不置可否,既没表态,也没任何反应,只是大略的做出了个毫无营养的承诺。

“我觉得,至少可以再支援一到二百架战斗机。”金永春不甘心的继续要求。

“我们会酌情考虑,但是首批物资已经下发,再向里添加肯定有程序上的难度,这样吧,我个人向您保证,我会尽快督促第二批物资的发放,您觉得如何?”对方的要求,似乎让外长有所动用,在沉吟了良久后,他低声说道。不过金永春却知道,这显然已经是中国人底线了,对方已经决定了,那么恐怕再难改变。

“那一切有劳中国同志了。”金永春觉得自己再待下去毫无必要,不如就此告别回去稳定一下仍然处于动乱状态的朝鲜政局。

※※※

相比之下韩国方面的战局显然稳定了很多,在张曙光与丁文彦的努力下,包围第一军团的朝鲜军队被分割成数块,不过就在韩国军方准备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时,朝鲜部队却忽然从一条只有五公里宽的合围缝隙中成功逃脱。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韩国军方此刻就如同刚刚准备进入高潮时,却忽然被人阉割了老二一般,气恼的无以复加,一直到接连处罚了数支部队的侦察负责人之后,这最后的功亏一篑所带来的懊恼才逐渐被化解和遗忘。

没人知道,这条五公里宽的缝隙实际上并非合围的疏忽,而是当初部队布置时被认为留下的,更没人知道,朝鲜方面也不是依靠所谓的第三国卫星的帮助得意逃脱,而是中国方面直接透露的消息。

或许一些智囊公司在经过详细的分析后,发现了这些端倪,中国人仿佛是连个牵线木偶的终端,不断用遥控平衡着朝鲜与韩国之间的势力,既不让一方做大,又不让一方领先,可是,中国人这么做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却没人能分析出来。

中国人完全可以操控整个朝鲜半岛的战局,或者说,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颠覆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可以如同美国一样,建议一个傀儡政府,并让他履行自己的意志,可是,中国人却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仿佛在游戏一般,不断的利用自己的能量平衡着朝鲜的战局,让他们在不温不火的情况下战斗着。

没人知道中国人想干什么,他们或许是在剥夺朝鲜半岛的财富,或者是将朝鲜引入可怕的战争消耗之中,又或许,是在达到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有一点绝对可以否定,就是,中国人绝对不是在凭借兴趣去安排朝鲜的一切。

至于中国人的意图,知道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对于美国欧洲来说,此刻管好自己眼前的事恐怕比去插手遥远的亚洲问题来的实在的多,至于那些受到战争影响的周遍国家,当面对中国时,恐怕能感觉的只有无力感。

丁文彦不知道此刻朝鲜和韩国双方是怎么想的,他也没兴趣知道这些,对于他来说,完成总参下达的命令才是主要的。至于总参的命令,很简单,稳定朝鲜的战局。

稳定战局,一个模糊的名词,也可以说是动词,而在丁文彦自己的理解下,就是压制优势的一方。总参的意思已经在这四个字里充分表现出来,需要朝韩双方在这种战争中,不断消耗自身的力量,至于消耗的目的是什么,丁文彦不知道,或许有人知道,或许答案就在某些大学教授们,或者是某些智囊们的脑袋里。或许答案是通过战争不断吸收两国的财富,或者是消耗两国的国力,或者是人口,或者是等等等等,不过这跟丁文彦没什么关系。

丁文彦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忠实的履行这个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