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807章

燃烧的海洋-第807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在西南太平洋上发起进攻。

随后,以色列总理也表达了担忧。按照以色列总理的说法,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下,以色列不会参战,而让以色列参战,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美国出兵帮助以色列击败周边的阿拉伯国家。

事实上,连加拿大与墨西哥都表示了担忧。

当时,较为积极的只有英国,而且也不是无条件支持美国,即美国必须在英阿福克兰群岛问题上表明立场。

针对盟国的要求,卢卡斯都做出了明确回答。

只是,在具体军事措施上,卢卡斯建议首先成立盟军司令部,统一调动与部署盟国的军事力量。

可惜的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大部分盟国的拒绝。

澳大利亚与以色列都要求美国首先采取行动,即提供直接军事支援,才会考虑加入盟军司令部,而巴西更直接表示不会加入盟军司令部,也不会参与军事行动,只保证正常的贸易往来不受影响。

当时,巴西的理由很直接:美国首先发动了战争,而不是中国打的第一枪。

虽然在这个时候,新加坡总理没有表明立场,但是也表达了担忧,或者说是对美国在不知会的情况下发动战争表示了反感。

从立场上看,新加坡恐怕是最靠不住的。

原因很简单,在大战时期,中国肯定不会在乎与美国的关系,也就会首先对新加坡发起攻击,而美国在短期内不可能为新加坡提供军事援助,也就不可能确保新加坡的安全。即便美国提供了军事援助,以新加坡的基本情况,也不可能顶住中国军队的地面进攻,而且倒霉的肯定是新加坡。

看得出来,盟国的立场对美国非常不利。

换个角度看,就能发现盟国的立场大多与当前局势有关,即美国已经取得的军事胜利并不具备决定性,战局肯定会有反复,而任何国家都得考虑一个问题,即美国能否像保证的那样战胜中国。

所幸的是,卢卡斯也早就有所准备。

在盟国首脑提出质疑的时候,卢卡斯提到了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即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最终只有一方能够取得胜利。中国取胜的话,不管是澳大利亚、还是以色列,都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反而会因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战后沦落为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只有协助美国打赢这场战争,其利益与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才能得到保证,因此任何质疑美国的行为都起不到帮助作用,只会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没有来自盟国的支援,美国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对美国的盟国来说,与美国同盟的基础就是共同利益,因此在美国已经与中国交战的情况下,只能无条件的支持美国。

最终,几个盟国首脑表示,美国向中国正式宣战之后,将在二十四小时内采取行动。

这下,问题变得简单了。

卢卡斯要做的,只是向中国正式宣战。

只是,在进行电视讲话之前,卢卡斯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与俄罗斯总统进行单独通话。

如果说,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这些盟国的主要价值是增强美国的战争实力,那么俄罗斯的价值就体现在军事层面上,即帮助美国牵制庞大的中国陆军,让中国不得不在战争初期把重点放在大陆方向上。

问题是,说服俄罗斯总统的难度更大。

与其他盟国不同,在美俄同盟协议中,俄罗斯不承担义务,特别是在美国主动挑起战争的时候,俄罗斯没有义务向美国的敌对国宣战,只有在美国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俄罗斯才有义务参战。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局势非常不明朗。

虽然中国海军遭受重创,但是在欧亚大陆上,海军根本派不上用场,中国陆军依然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而且中国空军没有遭受损失。即便美国能在太平洋上取胜,也不见得能在大陆上帮助俄罗斯。

在这个时候向中国宣战,俄罗斯等于自寻死路。

除此之外,美俄同盟关系并没公布,因此俄罗斯在政治与外交上还有回旋余地,没有必要立即与中国摊牌。说得直接一点,就算美国战败了,中国也不会立即拿俄罗斯开刀,因此在战后的世界新秩序里,俄罗斯仍然能够保住其二流强国的地位,处境不会比美国战胜中国差多少。

正是如此,俄罗斯总统的立场非常明确,俄罗斯不会参战,但是也不会支持中国,将保持中立地位。只是俄罗斯总统同时表示,俄罗斯会维护与美国的良好关系,确保俄美贸易不受影响。如果美国肯给予适当的帮助,俄罗斯还会在中立政策上偏袒美国,比如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这个答复,早在卢卡斯的预料之中。

虽然对于俄罗斯的立场,卢卡斯非常不满,但是他仍然得让俄罗斯总统相信,美国才是俄罗斯的盟友。结果就是,在俄罗斯总统拒绝参战之后,卢卡斯依然做出了承诺,即在俄罗斯遭到攻击之后,美国会兑现同盟协议,为俄罗斯提供直接军事援助,并且在太平洋方向上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谈好这些,卢卡斯才在白宫发表了电视讲话。

美国东部时间二十二日凌晨一点,即中国北京时间二十二日十四点,美国总统卢卡斯正式向中国宣战。

第十五章 受害者

第十五章 受害者

美国总统卢卡斯向中国宣战的时候,黄瀚林已经来到战略指挥中心,正通过视频电话召开高层会议。

当时,中国高层已经通过杜小蕾获知美国已经递交了宣战书。

按照杜小蕾的安排,中国驻美外交人员将在美国东部时间二十二日凌晨四点之前全部撤离,在中国做出回应,即向美国宣战之后,将按照国际法,驱逐美国驻华外交人员,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

在是否向美国宣战的问题上,高层领导没有意义。

只是,在何时宣战、以及以何种方式宣战的问题上,黄瀚林的态度比较模糊,因此高层会议从二十二日凌晨四点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两点,中途休息了两个小时。等到美国总统发表宣战声明后,黄瀚林才做出决定。

到此,其他人也明白了黄瀚林的意图。

很显然,黄瀚林并不打算首先正式向美国宣战,而是要等到美国先宣战,再以受害者的身份向美国宣战。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中立国家。

只是在牧浩洋看来,黄瀚林这么做有点多此一举,因为美国已经以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了中国海军,两国已经在实质上处于战争状态,即便中国首先公开宣战,也只是在遭到突然袭击后做出的合理回应。

当然,等待几个小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下午四点,黄瀚林赶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向美国宣战,并且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召开全体会议,以便让国家立即进入战争状态,赋予国家元首战时特权,全力应对美国的军事挑战。

战争已成事实,常务委员会根本没有讨论,直接以全票通过了黄瀚林的提案。

按照二零四五年生效的新法案,战争权属于全国代表大会,只有全体会议才有权授予元首战时特权。在紧急情况下,常务委员会可以授予元首有限的战时特权,并且召开紧急全体会议。

也就是说,黄瀚林在当时获得的只是有限的战时特权,包括在军队内部进行动员,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整,下达作战命令等等。更广泛的动员,比如全民性质的战争动员、战时配给制度、强制兵役与强制劳动措施等,都得由全体会议审议。也就是要到一个月之后,黄瀚林才能获得这些特权。

当然,对于一场世界大战来说,一个月根本算不了什么。

下午六点,黄瀚林回到元首府,通过电视讲话,正式向美国宣战。

与卢卡斯不同,黄瀚林没有在宣战前跟盟国首脑协商。原因很简单,中国与所有盟国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即中国承担的义务要重得多,而盟国是否参战,并不以中国是否遭到攻击为准,而是以盟国遭到攻击为准。说得直接一点,就算中国遭到攻击,盟国也没有义务跟随中国参战。

当然,黄瀚林没有忘记通过外交照会的方式通知盟国首脑。

黄瀚林的这个态度,实际上比卢卡斯直接向盟国首脑施压高明得多,因为此举让所有人都认为,中国是受害者,而中国不会因为自身的利益拉盟国下水,更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对打赢这场战争有足够大的信心。

在这个时候,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要知道,中国海军刚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丧失了大洋作战能力,军事处境非常不利。如果中国领导人表现得不够自信、哪怕对战争前景有丝毫担忧,都会对盟友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只有高度自信,才能让盟友相信,中国肯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当这种自信发挥作用,也就能让更多的盟国自发自觉的加入这场战争,增强中国的战争实力。

事实上,此举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两个小时后,朝鲜与巴基斯坦首先表明立场,将无条件的支持中国,并且在随后四个小时内先后向美国宣战。

一天之内,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与马来西亚都相继表明立场,并且向美国宣战。

当时,在中国的主要盟国中,只有菲律宾、泰国与印度尼西亚有点犹豫。

在主要友好国家中,印度的立场最为摇摆不定,而埃及、叙利亚、委内瑞拉等国都以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表明了立场,即全力支持中国抵抗侵略的军事行动,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向中国的敌人宣战。

也许,这场战争根本没有是非之分。

从本质上讲,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两个超级国家集团因利益分配发生的直接冲突,因此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在战争初期,中国的受害者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中国获得了更多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在向美国宣战之后,黄瀚林就返回了战略指挥中心。

虽然军队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加强了防御部署,但是北京仍然不够安全,随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