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

第61章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第61章

小说: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众饥羸,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意思是说,睢阳是通向江淮的咽喉,如果弃城而去,叛军必然长驱南下,侵占江淮地区,况且城中将士因饥饿羸弱,难以突围,古时战国诸侯,还互相救援,何况睢阳周围不远还有许多官军,不如坚守以待援兵。话中对救援不到没有任何抱怨,也始终没有丧失信心,于是决定继续坚守待援。只是,援兵始终没有到来。

这一夜,张巡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夜色苍茫,心情无比复杂。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隐约传来一阵笛音,这个真性情的血性汉子心中的琴弦也被感伤拨动,他忍不住热泪盈眶,挥笔写下了《闻笛》一诗: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此时,张巡已经知道睢阳无力再守,但他却没有流露出沮丧,豪气中带着柔情,悲壮得几近凄凉。张巡还有《守睢阳作》一诗: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文辞悲壮惨烈,堪与后世岳飞的《满江红》媲美,读者无不哀之。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月初九,叛军再次攻城,唐军将士断粮多日,均没有力气再作战,睢阳城终于陷落。城破之时,张巡向西遥拜道:“臣已力竭,不能保全睢阳城,生时既不能报陛下之恩,死后当为厉鬼以杀叛敌。”城陷后,张巡、许远被俘。部下见到张巡,无不恸哭,张巡安慰大家说:“安之,勿怖,死乃命也。”

尹子奇见到张巡后问道:“听说你每战时眦裂齿碎,是为什么?”张巡答道:“我志在吞灭逆贼,但苦于力不足。”尹子奇大怒,命人用刀将张巡的嘴划开,只见里面的牙齿只剩下三、四颗。尹子奇相当佩服张巡的智谋与气节,有意将他释放。这时有人说:“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且得众心,不可留。”(《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意思是说,张巡是守节之士,终不会为我所用,再说他又得士卒之心,不杀必为后患。于是尹子奇改变了主意,用武力逼张巡投降,但张巡宁死不屈。于是叛军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表态。张巡以为南霁云意志动摇,大呼道:“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笑道:“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遂不肯投降。

同日,张巡与南霁云、姚訚、雷万春等36位将领被杀,许远被执送洛阳,于途中被杀。张巡死时年49岁,史称:“以寡敌众,以饥御饱,食尽救不至,终以身殉国。从来战斗之苦恶,临难之壮烈,孰有过于张巡者?”对张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睢阳陷落之前,唐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得知睢阳危急的消息后,率军昼夜兼程赶来救援,并传檄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使及谯郡太守闾丘晓等共同出兵救援。谯郡太守闾丘晓距离睢阳最近,竟不遵张镐命出兵。等张镐赶到睢阳时,城破已经3日。张镐击退叛军后,将闾丘晓召至睢阳,杖责而死。闾丘晓死前请求饶命,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张镐冷笑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张镐传》)闾丘晓曾经杀死著名诗人王昌龄,所以张镐才有如此说法。

当时肃宗指挥平叛,财力全靠江淮地区来支撑,而安禄山派兵东进的主要目的是要占据运河沿线,进而占据整个江淮地区,所以首先就向睢阳推进。睢阳陷落的时间是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初九日,而唐军在九月二十五日开始全面反攻,二十八日收复长安。十月十六日安庆绪退出洛阳,北走河北,河南一带叛军也纷纷北撤。睢阳陷落与安庆绪北走相距仅7天。也就是说,叛军大将尹子奇虽然打下了睢阳,但来不及继续沿运河向东南推进,就被迫北撤。正是因为张巡、许远死守睢阳,蔽遮东南,拼死抗击叛军达两年之久,使叛军延误时机,整个江淮地区才能安然无恙,所以“唐人以全江淮为巡、远功”。实际上,张巡不仅护卫了东南半壁河山,也护住了唐帝国的经济命脉,进而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在芸芸众生的乱世中,张巡是一抹独特的亮色,尤为鲜艳,尤为浓厚。而在张巡死后,竟然还引出一段公案。在朝廷追功封赏的时候,有人议论说张巡死守睢阳,不肯撤离,与其在城中杀人而食,不如弃城而保全人命。友人李翰听说后,为张巡作传记,上奏肃宗说:“巡以寡击众,以弱制强,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善遏恶扬,录瑕弃用,臣窃痛之!巡所以固守者,以待诸军之救,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素志。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计,损数百之众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今巡死大难,不睹休明,唯其令名是其荣禄。若不时纪录,恐远而不传,使巡生死不遇,诚可悲焉!臣敢撰传一卷献上,乞编列史官。”(《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众人看了李翰为张巡作的传,了解到其中的种种惨烈与无奈之处,无不心惊而感动。从此,再也没有人非议吃人一事。

肃宗由此下诏,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诏封为邓国公,因张巡在初拒尹子奇军时,被诏封为御史中丞,故后世称其为“张中丞”;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南霁云为扬州大都督;并重用这些忠臣的子孙;同时还免除了睢阳、雍丘的3年徭税。大中年间,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画像被置于凌烟阁。

『注: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

张巡的事迹一直为后人颂扬,后人在睢阳、杞县、南阳等地为他建立祠庙,并把他与张衡、张仲景并誉为“南阳三张”。至今,江淮、台湾、东南亚等地居民仍供奉张巡像,尊他为“唐代岳飞”、“张王爷”,象敬神一样敬奉。

【三 郭子仪功盖一代】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郭子仪从小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刻苦认真。郭子仪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

据说,郭子仪20岁时,在河东当兵,曾经因触犯军纪,按律处斩。当他被捆绑起来押赴刑场时,被当时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发现。李白并不认识郭子仪,只是见他相貌非凡、临刑不惧,认为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应该大有前途,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将郭子仪救了出来。后来,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受牵连下狱,郭子仪上书请求以官职替李白赎罪,便是要报答李白当年的救命之恩。

之后,郭子仪不负李白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为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天宝八年(749)便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受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节制。

『注:武举制度是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除,历时1200年,可以说是开创于唐,完备于宋,衰亡于清。武举考试的程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不同。唐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规定有武举考试的内容。』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悍然起兵叛唐,叛军所向披靡,唐军根本不能抵挡,东都洛阳很快陷落。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玄宗见唐军一败再败,盛怒之下,处斩了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由于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跟安禄山是族亲,为了防止他们互相勾结,玄宗召安思顺入京师为户部尚书,起用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负责讨伐叛军。可以说,郭子仪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间。

当时叛军已经占据河南大部地区,郭子仪先出兵河北,袭击安禄山的后路。朔方军在右玉(今山西右玉县)初战获胜,打败叛军高秀岩部,歼敌7000余,收复了云中(今山西大同市)、马邑(今山西朔县东)、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等地。当时唐军的朔方军与太原军被叛军分割开,各自孤立,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朔方军与太原军重新联系起来。这样,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进而夹攻关中的军事行动无法快速实现,唐军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朔方军捷报传到京城长安后,一直惶惶不安的人心得以稍安,郭子仪因功加御史大夫。这时候,河北还需要一员大将,郭子仪便推荐李光弼任河东节度使,这之后还发生了一则有趣的故事。

李光弼和郭子仪曾经同在朔方镇为将,都是当时名重一方的将领,但是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并不好,有些互不服气的意思。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立即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害怕郭子仪趁机刁难他,一直想调去别的方镇。这时,唐朝廷让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负责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于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想让自己去送死,可是朝廷的命令又不能不服从,便在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甘心赴死,只是请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郭子仪听了才知道对方误会了自己,流着眼泪对李光弼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力荐你为大将。我愿意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得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