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德川家康 >

第644章

德川家康-第644章

小说: 德川家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她说她乃是奉谋刺夫人的密令,来到夫人身边的。”

“这些我早有察觉。但既然已裂成了两半,她的想法恐怕也会有所改变。太阁生前喜爱的井户茶碗不就是先例吗?修补后还能用吗?”

光悦用犀利的目光扫了阿袖一眼,装模作样地把打碎的茶碗拿了起来,“这不像是夫人修补好后,带给小人的东两。”

“有理。”

“可是,就这样扔掉亦不免可惜,光悦想再修补修补。”

“修好之后,如何命名?”

“它大概是碰到了谁的袖子才打碎的,尽管是一件瓷器,也大不幸……故,小人想给它取名谁袖。”

“谁袖?好名字啊,阿袖。”

“是。”

“名字是好,我也有好奇心,想让光悦拿另一个,这个我要了。阿袖,你问问这茶碗:它到底是想留下,还是跟光悦走?”

阿袖慌得直眨眼睛,高台院越来越让她摸不着头脑。高台院眯眼凝视着阿袖。与在大坂时相比,她确像是变了个人。她原本就非平凡女人,在大名面前都能毫不在乎与丈夫争辩。但自从秀吉故后,她似受到了沉重打击,变得拘泥起来。可她出让西苑来到三本木后,竟又变得开朗了许多。若太阁还在世上,定会说笑:“这个女人,简直就是一休再世。”

“阿袖,那个茶碗是不是不想保全,才故意把自己打碎的?你听一听它们有什么看法。”

“是。”阿袖咬咬牙把茶碗拿到自己膝边,煞有介事把两个碎片放在耳边。

“听到了吧?茶碗这个东两啊,懂得尘世疾苦的少,我行我素的多。它们口无遮拦,你要好生听着。你听听,把它们粘好,再取名谁袖之后,它们是愿意让我使用,还是愿意让光悦使用,或者,它们宁愿破碎,不想被粘好……若它们不愿在一块,就已非茶碗,只是毫无意义的瓷片。到底是何意啊,说来听听。”

“是。奴婢已听见了。”说着,阿袖把茶碗从耳边拿开,此时,她嘴唇煞白。尽管如此,她依然保持镇定。

“它门怎么说?”

“它们说想留在夫人身边。”

“这么说,还是想让光悦粘起来?”

“是。它们还说,想借被分成两半的经历,‘重新体味人生,发挥茶碗的本来作用。’”

“哦,它们是这么说的?真是心志可嘉啊。”

“是。”阿袖又轻轻把茶碗放回原处。“奴婢有一个请求。”她看看高台院和光悦,低下头。

“何必这么郑重其事,我刚才已说了,我不会赶你走。”

“奴婢想说的是,茶碗粘好后,夫人能否赐给阿袖?”

“你想要这个茶碗?你如此喜欢它?”

“不,奴婢想把它送给一个人。”阿袖轻松地笑了,“奴婢想把它送给我曾相好过,后来又分散的人。奴婢想亲手把这个修好的茶碗送给他。”

高台院和光悦不禁面面相觑。刚才表情尴尬的阿袖,忽然间似乎下了决心,坐得笔直。

“一个旧相好,他是……”

“请夫人莫要问,就算是体恤奴婢。”

“可方才你说,你们曾相好过……不相告,仿佛是不给情面。”

光悦转向阿袖,“阿袖,夫人所说也在理。你若实在觉得不便,那就……”

“不,奴婢愿意说。”

“是”

“金吾中纳言大人。”

“小早川秀秋大人?”

光悦一头雾水,而高台院似乎更为吃惊。金吾中纳言秀秋乃毛利一族的小早川隆景之养子,亦为高台院亲侄。

“连金吾大人都成了你的客人?”

“是。中纳言大人出征高丽时,在博多的柳町……”阿袖脸红了,举袖遮住脸,但话却未停顿,“中纳言说受太阁的申斥,一连几日与阿袖在一起。”

“中纳言也是年轻体壮的男子。”

“阿袖也年轻。出于对太阁的敬畏,二人后来遗憾地散去了。”

“你想把修好的茶碗赠给他?”

光悦似明白了阿袖的心思,急得声音发抖。

“是。凭先前的旧交情,奴家想去拜访他,叙叙旧。”

“这亦不失为风流之举。”光悦大声感叹,飞快扫了高台院一眼。高台院能够察觉阿袖之隐情吗?

阿袖似已预见战争在所难免,为了不让战局扩大,她能做的只有尽力把毛利一族排除在战争之外。因此,她想借赠茶碗之机,向秀秋倾诉自己的愿望和苦心……

光悦正想到这里,只听见高台院爽快道:“你去见金吾大人,是不是想让他莫与治部为伍?但此事你做不来。就连我都不敢轻易开口。毛利氏有辉元在,不是你一言两语就能扭转乾坤的。这实在难以想象。”

光悦屏息凝神,注视着二人。阿袖的嘴唇逐渐恢复了血色。在光悦看来,阿袖并非一定要拜访秀秋,她只是想用行动打动高台院,让高台院知道,她并非心胸狭窄的石田三成的玩偶。

高台院似也意识到了这些,虽然嘴上严厉,眼里却充满戏谑:“想去游说金吾中纳言?真是可笑。即使这个茶碗修补好,我也不会送与你。算了吧,阿袖。”

“是。”

“茶碗先放在我这里。”高台院笑道,“光悦,这个破茶碗先不要补了。”

光悦不解地低下头:“这样合适吗?”

”谁说不合适!谁袖……自从你取了这个名字,我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茶碗与阿袖甚是相似,恐是名字相近的缘故。”

“茶碗其实就是阿袖。”

“阿袖的心中现在颇为迷茫,支离破碎。就暂时把它放在我这里吧。”

“好。我想茶碗必十分高兴。”

“若它性情顽劣,恐你也未必会为了这么一个破茶碗,特意来一趟。”

“夫人明鉴。”

“它定有可取之处,你才为它命名,并想修补如初。”高台院眯缝着眼,饶有兴致地道,“因此,阿袖让我担心时,我就再请光悦来,你说呢,阿袖?”

“是。多谢夫人。”

“你不要觉得过意不去,我喜欢你。作为女人,你我都是茶碗。年纪轻轻就要在这尘世摸爬滚打,被人揉捏,最后慢慢成形……正因如此,我们的位置,我们的心,都如土如泥。”

“多谢夫人指点。”

“茶碗盛茶……茶心乃自然之心,是太平时能真正宽慰人心的东西。这是利休居士原话。你愿不愿意永远怀着这样的茶心,来伺候老身?”

“愿意。”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休要擅自做主。只管放心,”高台院大笑道,“那么,茶碗的事就这样罢了。你先退下吧,我还有事要责备光悦。”

光悦终于放下心来,他故意不解地大声道:“哦,光悦究竟犯了何等过错,非要挨夫人斥责不可?”

等阿袖离去之后,高台院牢牢盯住了光悦。光悦不禁正襟危坐,集中精神。每当高台院用这种眼神看着他时,定是有要事吩咐。只听她道:“你辛苦了,光悦。”

光悦默默施了一礼。

“能不能再麻烦你走两个地方。两处就足够了。”

“遵命!只要能够办到,小人愿意赴汤蹈火。”

“先到福岛家走一趟,再去金吾家看看。”

“哦……”

“你到福岛家,只需告诉正则,说我非常担心少君未来。”

“担心少君未来?”

“是。一旦天下大乱,这个无助的孩子就无立足之地了。为了不让少君沦为乱世饵食,切切不要错失可以依托的大树。”

光悦又恭敬地施一礼,他已完全明白高台院的意思了。高台院已断定家康会出兵讨伐上杉。而一旦家康出兵,地处江户与大坂之间的清洲城主福岛正则的向背,就变得异常重要,它将关系整个丰臣氏的前途。故,高台院才秘密派他前去,叮嘱福岛不可轻举妄动。

“其次,阿袖今日所言,以及方才老身教训她的话,你要把它们当作笑话原封不动讲给金吾听。要仔细,不要有遗漏。”

“是。”光悦不禁连连点头。

看来,刚才高台院训斥阿袖,定是因为阿袖完全说中了她的心思。高台院也不希望金吾中纳言站到三成一边。“你明白了,光悦?”

“是。小人完全明白了。”

“呵呵。那就好。有劳你了。”高台院朗声道,“阿袖很有意思。”

“的确是个奇女子。”

“看来她似把一切都看透了,心中怜悯着治部。”

“夫人慧眼,小人以为,她服侍夫人,是想为治部一族求情。”

“不错。光悦不愧是鉴宝名家。”说着,高台院把眼前的碎片接到一起,道,“女人真是悲哀。光悦,这个茶碗是你故意摔碎的吧?你故意把它摔碎,才有阿袖与茶碗一样的说法。光悦,这个尘世,也已被摔成了两半,我们必须把它修补起来才是啊。”高台院感慨万千,将碎片放回盒子。

第八章 出门诱敌

庆长五年,世上的传言漫天飞舞时,德川家康则在有条不紊地准备讨伐上杉。家康的一系列举动,颇有些蛮横无理。增田、长束、中村、生驹、堀尾五人联名进谏,他却置之不理,连加藤、细川、福岛、黑田等派来的使者也被挡了回去。

加藤等太阁旧将道:“内府无须亲自出马,若是要征讨上杉,命令我等前去即可。这定是治部及其同伙故意以景胜为诱饵,把内府钓出去,再趁虚而入,施展阴谋。还请内府三思。”

可家康空前执著:“多谢诸位忠告。各位的好意我谢了。但此次请诸位一定成全家康。照此下去,朝廷权威会遭严重漠视。况且,当年岛津和北条拒绝进京,太阁也曾讨伐。不能因少君年幼就可动辄藐视,这次我非给他们些颜色瞧瞧,治他们不敬之罪!”

世人都认为,家康此次如此执著,完全是因为上杉氏直江山城守兼续那封傲慢无礼的回函。家康也时常愤懑不已:“我活了近六十年,还从未看到过如此傲慢无礼的书函!”

家康把进攻会津的日子定于七月中旬,六月初二便在大坂城内首次召诸将议事。当然,在此期间,他并未忘记派人仔细调查诸大名动静。哪些是盟友,哪些必须争取,哪些允许其作壁上观……因此,六月初二的会议,也是想把大坂诸将都召集到一起,以确认他们的心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