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德川家康 >

第532章

德川家康-第532章

小说: 德川家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晤,大人比预想中回来得早,温泉应颇为有效……”

“不,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他会像平常那样高声大笑,还是安静地进来?”

“我想会安静地进来,悲哀还会深埋心底。”

这时,二人身后传来大政所的声音:“我赌他会高声大笑!他孩子般的热情,会持续到一百岁,那个孩子……”大政所等得不耐烦,自己过来了。

大政所并没有因鹤松的死而情绪低落。今年正月,秀长去世时,她也没怎样,而这次她只说:“真可怜!才三岁……”她掉了眼泪,却没有特别伤心。对她而言,鹤松是孙儿,秀次也是孙儿,她可能对自幼亲亲热热呼她祖母的秀次更有感情。

“晤!太夫人这么高兴……”

孝藏主说着,大政所又高声道:“我老早就对这孩子死心了,他悲伤时会哇哇乱叫,不过,他的性子就是这样,我清楚。”

北政所没有回应,她也是这么想。但特意由聚乐第来大坂的大政所,和北政所希望的却完全不同。

“孝藏主,你怎么想?”

“晤……”孝藏主有所顾虑,支吾不言。大政所转向北政所:“宁宁呢?如果与我想法一样,就不能赌了。”

“媳妇想,大人大概已恢复了精神,但应不会像平常那样谈笑风生。”

“哦?大人若笑的话,就是我赢了。”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声:“关白大人到——”

已昏暗下来的走廊尽头,传来爽朗的笑声,三人不约而同朝那边走去。晕黄的灯光下浮现出秀吉的影子,他大声道:“母亲也来了?哈哈……太好了。”

“哎,大人回来了。由于您伤心过度,城里到处是谣言哩!”

“谣言?什么谣言?”

“他们说,关白大人会在有马出家,像西行法师那样,到诸国云游。”

“哦,我会去云游?”

“对。因此母亲很是担心。”

“哈哈。”秀吉大笑。这种笑和以前的有所不同,并不是桀骜不驯、旁若无人,而是要刻意摆脱掉心头悲哀。“莫要担心,母亲。儿子不是这么挺不住的人,来,到房里说话吧。有好多话要说。宁宁,你也担心吗?不必担心,已经过去了,都过去了。哈哈!”

北政所仿佛胸口被刺了一刀。秀吉以最令人担心的姿态回来了,他应未忘怀悲哀,只是勉强压抑住,反而成了脱缓怒奔的悍马,可悲可叹!

秀吉一坐下,便对侍女道:“点灯吧!忌期已满,点上灯吃酒。”他的声音似在哽咽,北政所心如刀割。可是,大政所似未感觉到。

“关白,母亲和宁宁打了一个赌。”

“赌什么?”

“看你是否会笑着回来,我赢了。”

“这么说,宁宁认为我会哭?”

“大人,”北政所跪在地上,“妾身认为,大人应该不会再流泪了,不过恐也不会笑。”

“哈哈,所以你输了。你还不知秀吉?我生来就讨厌愚痴和执著。”

“是,还是母亲了解儿子。”大政所插话道。她很高兴,却未发觉她反而加深了秀吉的悲哀,“宁宁,你要输我什么?你输了,你输了。”

“宁宁,”秀吉认为,妻子应和母亲一样高兴,“我在有马哭了三日,一想起来就哭。所有的眼泪在这三天都哭尽了。第四日起,心情就变了……”

“这么快?”

“丰臣秀吉就是可以做到。第四日起,我就开始想以后当怎么做。”

北政所不由得全身僵硬。她本担心秀吉会这么说,结果真如所料。

“母亲,宁宁,我那时一直在想,秀吉要完成的,是已故右府大人的心愿。不管是叫我关白还是大人,我都不过是在继承织田信长的遗志罢了。”

“……”

“这么一想,就觉得现在不是哭泣和悲伤的时候。此后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对吧?”

“当然,当然!以后都要这么想。”大政所回应着,“如果没有这种想法,还做什么关白啊!”

“因此,我想年内把关白之位让给秀次。”

“哦?这样好,可是,你做什么呢?”

“若要我去大明国朝奉天子,丰臣秀吉却不是这种关白。”

北政所不由得闭上眼睛。她未想到鹤松之死会把秀吉逼向这种不可思议的反思与自虐。

“过去的秀吉是奉行信长公遗志的傀儡,”秀吉继续道,“统一天下不用说,筑大坂城、扩大交易、挖掘金银,都是信长公的想法,是织田信长的梦。我不过是忠实地实行这一切罢了。因此,若是丰臣秀吉死了,大家只会说,他是托信长公之福而捡到天下的幸运儿,如此而已。这可不行,这样一来,我丰臣秀吉一生还有何意义?鹤松是……为了使我这个父亲明白此道理而生的。他这么快就死去……亦是为了告知我生的意义。”

“对!如果你明白这一点,孩子也会很高兴。”

大政所依然红着眼回答他。宁宁也红了眼圈。可是秀吉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便向外扩张,这条路却是危险而漫长。鹤松之死却成为他出兵朝鲜的引线,这何等悲苦啊!

“这么说,决定由秀次来继承丰臣氏啦?”大政所被秀吉的话引得泪下,可又为外孙秀次要继承关白之位而欣喜不已。

“对!我回京城后,就马上安排,把关白之位让给他。”

“这样好,再怎么说,他母亲和你也是亲姐弟。少主去世后,他的血缘与你最近。宁宁,你说是也不是?”大政所兴奋起来。

“是。”宁宁回答,她还不知该说什么。悍马已经脱缰了,不管她说什么,也已阻止不了。可如果听任他乱闯,又不合为妻之道。

秀吉被自己的想法感动了,挥舞着双手道:“让秀次成为关白,我去出征朝鲜。我现在还不老朽,仍可跃马阵前!然后,驰马进入大明国的都城,把天子叫来面前。经由我手,彻底收服大明国。如此一来,我便完全跳出了信长的阴影,谁也不能拿我和信长相比了。鹤松给了我这个决心,是为了鞭策我而来的,且为此而死。我为他建寺,这是神佛之旨。”

“大人!”宁宁受不了,打断他道,“为少主建寺是应该,可是把关白之位让给秀次,再考虑一些日子如何?”她不直接提远征,语气也尽量平稳。

“还要等一阵子?”秀吉没有悟出宁宁的意思,“你是说秀次器量不是吧。若是这样,我自有办法。让他做关白,由家康执权。伊达的事也好,奥州的事也罢,我尽量让他们二人一起处理。家康真是个有器量的人啊!”

宁宁微笑着摇手:“妾身所忧心的,不是此事。”

“不是?”

“是。妾身不愿大人去遥远的他国。”

“哈哈。”秀吉笑了,“不必担心,我会去大明国的都城,建一个比大坂大十倍的大城池,然后马上把你接去。”

“不,妾身不喜住在遥远的国家,因此,请大人不要……”

“不要去?”

“是。您已经上了年纪,请留在这里筹谋一切,任秀次为总大将就可。”

“嗯?秀次无法镇压朝鲜,让他为将,大明国的兵也不怕他。还是要丰臣秀吉举着马印,站到最前冲锋陷阵才是。”

“啊,妾身想起了朝鲜王的事!”北政所巧妙地抓住话头,“我担心朝鲜王和宗大人交涉的事。”

“担心什么?”

“宗家没有把您的话转达给朝鲜王。万一其谎称带路,待渡海以后,再图谋不轨……”

“哈哈。这些我很清楚,早有准备了。”

“大人!”

“为何这般认真?”

“奉大人之命去朝鲜的岛井宗室大人,马上就要回来了吧?”

“对。”

“希望大人在宗室回来之前,先按兵不动。”

“哦?”

“去陌生的他国远征,如在海上被袭,非同小可。大人当然不会如此大意,不过,等宗室回来,说说他的意见,再决定也不迟,因此,”北政所深思着说过的每一句话,作一个结论,“妾身希望大人不要那么急让出关白之位。因为秀次恐担不起这担子。到时您又不能不理……”

秀吉脸色阴沉了下来,他已清楚北政所想说什么了——她要阻止他出兵朝鲜!这么想着,秀吉难过异常。宁宁不明他因鹤松之死有多悲哀,如明白,就不会这样说了。他是为了忘掉鹤松。

“怎么啦,关白?”大政所最先看到秀吉掉泪,“脸绷得紧紧的,想起什么了?”

“哈哈……”秀吉也很尴尬。他本不想在这种地方掉泪,可是泪水一下涌了出来,不论如何压抑,都无法止住。

北政所吃惊地屏住呼吸,自己定是碰到秀吉的痛处了,关白再怎么坚强,也应未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她更觉心疼。秀吉想忘记鹤松之死,似不只是丰臣氏的命运,是全天下的命运都被他拿来做了赌注。

“哈哈。”秀吉怪笑道,“我明白宁宁的心思,甚是明白……你是说,不要为了想忘掉鹤松之死,而造成更大的不幸,是这样吧?”

“是。大人现在应好好休养。”

“我明白,明白……不要再说了。你和鹤松的想法不同。”

“少主?他怎么想?”

“当然这不是鹤松自己说出来的,是神佛借鹤松之死告诉我的。我听得尤为清楚,因此,我还有事做,有事做就不能死。”

北政所向前膝行两步,亲自拿过酒壶,“请大人见谅,妾身让大人伤心了。”

“你明白了?”

“妾身怎会不明?从十四岁嫁给大人,相濡以沫到今日……”

“嘿。这样就好,不要再说了。是我不好,在你们面前掉泪。”秀吉拿起宁宁倒满酒的杯子,又笑,“哈哈。老天也很喜欢作弄人啊!我已经为没有孩子死心了,却给我一个,等我想接过来时,又把他收回去了……可是,我不能输。老天若要捉弄我,我就要汲取这个教训,把所有的祸都转为福。来,宁宁也喝一杯,我为你斟酒。什么神佛!”

宁宁无奈地举起杯子。

北政所把秀吉送到了加贺夫人房里,自己坐在被褥上,好一阵子没动。她已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谁也无法阻止秀吉!

可是,家臣对此举并不赞成,一手培养起来的武将们,正为好不容易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