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宋朝-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宋道教主要还是唐代以来的传统道派,这一格局到张伯端手里开始改变。张伯端,号紫阳,天台(今属浙江)人,他的代表作《悟真篇》对其后道教产生了重大影响。此书主要叙述内丹功法,认为道教追求成仙的最好方法就是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使其凝聚成丹;所谓得道就是修身练己之道;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天地所有的,人身都具备;以人的精、气为药物,以神的运用为火候,以身体为炉鼎,炼成金丹,自能长生成仙,完全不必假手天地间铅汞水火去炼什么外丹。张伯端主张先命后性,性命双修;他的著作高扬“三教归一”的旗帜,认为道、佛、儒三家在性命之学上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谓“教呈分三,道乃归一”。
其后,以《悟真篇》为祖经,以张伯端为祖师,形成了内丹派南宗。张伯端一传石泰,再传薛道光,三传陈楠,四传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号海琼子),这是所谓南宗五祖的统系。也有人认为,南宗前四传都是单传,没有形成严格的教派,实际创立者应是白玉蟾。他广收弟子,传道授法,还受过宋宁宗的接见,这才名声大振。五祖之中,他的著作最多,有人甚至认为石泰、薛道光与陈楠的传世著作也都是他托名的伪作。南宗既无祖庭,也没有严格的清规戒律,甚至以为不必禁欲出家,因而组织松散,势力不大。
传说张陵(即张道陵)由太上老君亲授正一之道,道众尊其为“正一天师”;其后,张陵的曾孙张盛移居龙虎山,创龙虎山天师府,世代承袭“正一天师”之位。不过,天师道自张陵之孙张鲁(张盛据称就是他的儿子)以后,就传承不详,两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也都不见“正一天师”的活动。宋真宗崇道,召见了信州道士张正随,他自称是张道陵的二十四世孙。人们有理由怀疑正一道后来编写的《汉天师世家》就是他假造的伪家谱。
真宗把信州贵溪(今属江西)龙虎山真仙观改为上清观,张氏子孙继承天师之位时,例由宋代皇帝赐号,所赐之号也只是“某某先生”,天师只在道门内使用,但天长日久,世人也称其为天师,一般认为这才是龙虎山正一天师的真正开始。与其说真宗时期的正一天师道是新道派,还不如说它是老店新开。但到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时,理宗命他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箓,正义道已凌驾在灵宝派与上清派之上,俨然成为道教符箓派的领袖。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江南地区战祸惨剧,生灵涂炭,群众企盼能有神仙出现,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有个名叫何守证的道士,利用民众这一心理,伪托晋代神仙许真人(许逊)授他《飞仙度人经》与《净明忠孝大法》,创立了忠孝净明道。
净明道将儒家伦常直接搬进了道教经典,是儒道合流的产物。教义直揭“忠孝”两字,宣传以自己的忠使不忠的人变忠,以自己的孝使不孝的人变孝,才是道门最大功德。净明道修炼的“八极”,就是许逊当时提出过的“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八极具备就集中了一切善。
由于强调向内的心性修养,净明道教徒多制有“功过格”作为日常生活的规范。这一道派也讲符箓的修炼,声称佩戴符箓,就能达到内心清静、日月光明的“净明”境界。净明道主要流传在民间,由于强调忠孝的内修,从统治阶级到苦难群众都能接受。
内丹派南宗、正一天师道与忠孝净明道,是两宋境内的新道教教派。南宋时期,北方金朝的河北地区也出现了三个很有影响的新道派,这就是全真道、天一教和真大道教。当时北方的汉族遗民面对战争灾荒与异族统治,迫切需要找寻精神支柱。徽宗时显赫一时的旧道教已失去维系人心的力量,道教倘不改革,就不能在北方立足与发展。这些道派的创始者都是北宋遗民,陈垣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里说,他们“立教之初,本为不仕新朝,抱东海西山之意,何期化民成俗,名动公卿”,终于成为金元时期最重要的道派。
全真道的开山始祖叫王重阳,咸阳(今属陕西)人,名嚞,重阳是其道号。正隆四年(1159年),他正式开始修道,挖一隧道,堆土成坟墓状,题为“活死人墓”,在内练内丹派功法。三年后,自平墓室,意味得道成功。后到刘蒋(今陕西户县祖庵镇)建庵传教,但追随者寥寥,便火烧茅庵,出关东去,到宁海州(今山东牟平)受到马钰(即马丹阳)与孙不二夫妇的礼遇,并入重阳门下,还为其造静室,重阳命名为“全真”。
王重阳著《立教十五论》,其教义主要是:其一,三教同源;其二,否认长生不死是修行的目的;其三,在修炼方法上属于内丹派“北宗”,主张先性后命,性命双修;其四,强调出家修行,实行禁欲主义。马丹阳夫妇入其门下以后,也不再相见,他们夫妇与王重阳后来所收弟子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合称“全真七真”。王重阳死后,弟子将其归藏于刘蒋村故庵处,这里后被全真教尊为祖庭。
七真中要数邱处机对宏大全真教贡献最大,他后来受到成吉思汗召见,向大汗宣传了全真教教义,以为帝王学道修仙,内修应内心清静,减声色,省嗜欲;外修应敬天爱民,不妄杀,令天下人安居乐业。邱处机大得成吉思汗的赏识,全真教也走向宫廷,成为元代道教的大宗,与王重阳创教时以遗民自居的宗旨已大相径庭。
太一教的祖师萧抱珍,是卫州(今河南汲县)人。据说他曾得先圣“密箓”,为人治病,信徒颇众,便建庵立教。他曾受金熙宗召见,赐所居庵名为太一万寿宫。太一教脱胎于符箓派,与天师道关系密切。其教名取自“元气浑沦,太极剖断,至理纯一之义”。其教义提倡“中道”,知柔守弱,乐善好施,躬行孝道,戒律严格,不能茹荤饮酒与娶妻生子。
因不能生子,太一教祖师之位就由门徒接替,师徒形同父子,非萧姓门徒即位以后,必须改姓萧氏。萧抱珍以后的传承是二组萧道熙、三祖萧志冲、四祖萧辅道、五祖萧居寿、六祖萧全祐、七祖萧天祐,其后就断了世系,也许入元以后逐渐衰微,而归入了正一天师道。
真大道教的祖师刘德仁,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自称梦中有一乘犊车的白发老者,向他指点《道德经》要义,于是信徒渐多,遂创新教。他立下九条教规:一曰视物犹己,毋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弈,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由于教义平易,修行简便,这一新道派一时流传颇广,名声籍籍,刘德仁也受到金世宗的接见与赐号。这与其立教初衷不无矛盾,但一个教派若要兴旺发达,离开统治者的支持谈何容易。金元之际北方三个新道教,最后都离不开“名动公卿”而走入庙堂的结局,原因即在于此。
刘德仁之后,经二祖陈师正、三祖张信真、四祖毛希琮,到五祖郦希诚时,教内似乎有了麻烦。具体真相也不太清楚,只知道“逆魔乱起”,十五年遭了十七难,多亏郦希诚道法高明,“魔不胜道,寻乃自平”。但教门内从此有真假之分,刘德仁创教时原名大道教,到得这时,郦希诚才自称“真大道教”,就好像老字号王麻子剪刀,在幌子前加一个“真”字那样,说别人都是冒牌货。
真大道教六祖孙德福以后是七祖李德和,他曾与正一天师道、全真道的教主应元世祖之命,共同审核道经的真伪,足见当时真大道教与正一天师道、全真教三足鼎立的地位。这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事,距宋亡已经五年。
细说宋朝76:理学与宋学
这里首先有个正名的问题。学术界原先所说的宋学,是相对于汉学或清学而言的,所指的就是理学。这种以朝代命名的叫法,当然是指一个朝代的学术主流,说理学是宋代学术的主流,也未尝不可。
不过,宋史权威邓广铭先生以为:理学真正形成一个学术流派是南宋高、孝以后的事,因而把理学与宋学等同起来,就有失偏颇,更何况两宋还有不属于理学系统的其他新儒学学派,把理学与这些新儒学学派统称为宋学,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这样,宋学就不宜用来专指理学,其范围几乎把宋代学术思想都囊括在内。我们也是在这一内涵上,使用“宋学”这一概念的。
理学之所以在宋代产生,说得大一点,是唐宋之际社会变动在思想领域里的必然反映,社会与时代需要有一种维护统治的新思想;同时也是传统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长期撞击、批判与融合的历史结果。唐代是一个功业伟大而思想相对贫乏的朝代,但韩愈高扬道统、李翱鼓吹复性,已开理学的端倪。
讲到理学的先驱,总提到“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与石介,他们以《周易》、《春秋》为依据,继承韩愈的道统论,开始提倡道德性命之学,揭开理学成立的序幕。但他们都活动在仁宗朝,实际上不能称为宋初。
范仲淹在理学开创上的地位也值得特别标出,近来有学者推崇他为宋学开山,他虽然也有提倡新儒学的理论,把“以天下为己任”的这种时代精神正式呼唤出来,这自然是他的伟大之处;但主要还是以自己光风霁月的人格,为后来理学家群体树立了一个典范。
提及理学的兴起,还有必要说说唐宋之际私立书院的勃兴。范仲淹早年曾在应天府书院攻苦食淡,终获大成,当时已有应天府、嵩阳、白鹿洞和岳麓四大书院之说,而宋代书院总数大概在四五百所之间